徐光启,字子先,出生于公元1562年,上海人。初为进士,官至宰相,曾在意大利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尽通其术;遍习兵机、屯田、水利诸书。他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徐光启之所以成为一个精通多门科学知识的科学家,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徐光启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徐思诚,虽然读过不少经书,但因屡试不中,只好以种田、种菜为生计;他的祖母和母亲为了能使家中经济宽裕些,常年不分寒暑,早起晚睡,纺线织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父母见儿子生得聪明伶俐,才思敏捷,仍然省吃俭用,挤出钱来,把徐光启送到村中的一所私塾中读书,希望他能有所造就,光宗耀祖。徐光启深知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读起书来刻苦勤奋,很是认真。课堂听讲,他全神贯注,善于提出问题;课间休息,别的孩子都出去玩了,他依然伏案而读;下学回家,他尽可能地帮助父亲下地干活,但到了晚上他便要挑灯夜读,常常通宵达旦。为了多掌握一些知识,他给自己规定,无论白天学习多紧,干活多累,晚上也要读完两千字的文章才去睡觉。
父亲徐思诚见徐光启年少有志,读书刻苦,心中十分高兴,不但不再让他下地帮助干活,而且因为自己过去读过不少经书,便抓紧一切时间对其进行引导,他要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儿子。祖母尹氏是大家闺秀,善于诗歌、辞赋。她从徐光启会说话的时候,就教他识字背诗;现见孙儿读书专心,聪明灵秀,便把自己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也不舍得丢的藏书,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全部拿了出来,意味深长地对孙儿说:“你高祖一生只考了个秀才;你曾祖时,家道中落,读书未成,以务农为生;你祖父弃农经商,家中渐渐富有,可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到了你父亲这一辈,我专心供他读书,却因天灾兵祸,赋税繁重,安不下心来,结果屡试不中,也只好中途弃学种田了。现在全看你了,只要你能读书成才,光耀门庭,咱们家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全力以赴地供你读书,祖母我就是累死也高兴啊!”
在父亲的直接帮助下,在祖母的亲切教导下,徐光启进一步激发了刻苦读书的自觉性。因此,到他八九岁的时候,不但通读了《六经》,而且文章、辞赋都写得很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后来,在一件偶然的事情中,他又喜欢上了自然科学。
有一天,徐光启放学回家,路过一块棉花地,见一位老爷爷把棉株上好端端的嫩芽都掐掉了,他感到非常奇怪,便上去询问。老人告诉他,现在已到秋季,再长嫩芽,即使生出棉桃来,因为生长期短,也结不出棉花来,而且还要消耗掉不少养分;如果把它掐掉,节省下的养分可以使那些已经成形的棉桃长得更好。
老人见徐光启眼睛放光,听得入神,又说:“孩子,这就叫科学,是一种动脑子的学问。”
在平时读经书的过程中,徐光启已经读过华佗用中草药治病,张衡发明浑天仪,以及王恂、郭守敬、许衡联合修订《授时历》的故事,但“科学”两个字的印象,却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深。
徐光启回到家中,立即来到自家的棉花地里,也学着老人那样,把棉株上新长出来的嫩芽全部掐掉了。他父亲看到,立即上前一把将他拉住,大骂道:“败家子,你疯啦?那么好的嫩芽你为什么要掐掉,难道你是读书读呆了不成?”
徐光启则不慌不忙地说:“请父亲息怒。我这样做自有道理,待我把话说完,你再责骂不迟!”
于是,他便把种棉老人的话对父亲说了一遍。徐思诚也曾是个读书人,思想并不那么僵化,他见徐光启说的有道理,便怒火顿消,和徐光启一同动手,把新长出的嫩芽全部掐掉了。到了收获时,徐光启家中的棉花,比往年取得了更好的收成。
公元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此后,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他探讨天文、地理、数学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后又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大有收获。由于他虚心好学,不久便写出了《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三部著作,对我国后来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他还利用有病在家休养的机会种小试验田,试种外来作物;成功后,将操作方法写成书,推广农业技术。他康复回京复职后,用了五年的时间,修成《崇祯历书》,计一百三十七卷;又根据自己对农业科学的多年实践和研究,写出《农政全书》,共六十卷,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牧养等十二目。在这部书中,徐光启仅引用文献资料就达二百五十种。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史上最完备的一部总结性的杰作,也是徐光启毕生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