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童故事
3171900000186

第186章 浑瑊智退吐蕃兵

浑瑊,唐朝人,本名进,先世属铁勒族九姓中的浑部,遂以浑为姓,改名为瑊,出生于公元736年。他十多岁的时候,就练成一身武艺,随父征战,多立战功,勇冠三军,职位不断升迁,最后,官至一朝宰相。

浑瑊的少年时期,有着许多刻苦学习、作战勇敢、足智多谋的故事,被世人誉为“奇童”。本书所撰写的,仅仅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则。

浑瑊出身于武学世家。他的高祖父浑阿,唐太宗贞观年间,任皋兰州刺史。他的曾祖浑元庆,祖父浑大寿,都以骑射精湛而为皋兰都督。他的父亲浑释之,以武艺高超著称,在唐朝驻边军中任职,因屡有战功不断升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府衙和三公同等级别),受封为宁朔郡王。父亲为了让儿子将来能支撑自己的武学世家门户,从浑瑊刚刚三岁的时候,就一边教他读书,一边教他练武。

在读书方面,除了教浑城学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教他读经书,更主要的则是教他读兵法。在武艺方面,三岁练身段,四岁练拳脚,到六七岁时,就教给他骑马射箭了。

浑瑊自幼天资过人,机智聪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立志长大也像父亲那样,做一名驰骋疆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因此,他学习刻苦勤奋,练武吃苦耐劳。到八九岁的时候,其武功便已远近有名了。

浑瑊十一岁那年,便随军征战,跟着他的父亲浑释之来到了北部边境的朔方郡。

朔方节度使叫张齐丘,早就听说浑释之有个叫浑城的儿子,年龄虽小,却精通兵法,武艺出众;今日一看,只见他一身戎装,眼光深邃,表情威严,很有“将军”风度,不由得心中暗暗称赞:果然名不虚传。为了考考他的聪明才智,便半开玩笑地问道:“今年几岁了?”

浑瑊起身恭敬地回答:“回大人,属下今年十一岁。”

张齐丘又以戏弄的口吻,笑着问道:“为何没把母亲一同带来呢?”

一句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浑瑊知道张大人的意思,是说他乳臭未干,有点瞧不起他。但浑瑊却认为“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所以并未感到难堪;他不卑不亢,坦然自若,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两岁断奶,三岁习武,四岁知兵法。这次随父出征,母亲临别时对我说过,等我建功立业的时候,她自然会前来为我祝贺的!”

张齐丘和众将士听了,都很佩服他才思敏捷,人小志大。

在平常训练中,浑城虽然是宁朔郡王的儿子,但从不以贵公子自居,虚心好学,刻苦练习,和其他士兵一样摸爬滚打,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

公元748年十一月,北方已进入隆冬季节。一天晚上,边卒来报,吐蕃突然出兵十余万来攻朔方郡,节度使张齐丘慌了手脚,急召众将士商议退敌大计。有的主张硬拼,但又感到敌强我弱,难免全军覆没;有的主张固守,等待朝廷发兵援救,但又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运粮草的道路已被切断,等不到救兵来,就会被饿死、困死。

正在众将士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浑瑊一步跨了进来说:“当年诸葛亮空城抚琴,能退司马懿十万大军;我们今日也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张齐丘一听,急忙问道:“如何智取,快快说出来听听!”

浑城便如此这般一说,众将士听后,无不拍手叫绝。

吐蕃军来到朔方郡,安营扎寨,忙着布置夜间攻城。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唐军的两支人马,用干草包住马蹄,如天兵天将,悄悄来到了吐蕃军营区。一时间,火把四起,杀声震天。敌营顿时大乱,吐蕃军主帅大惊,急率军跨马迎敌。

小将浑瑊见时机已到,亲率敢死队,左杀右砍,十分骁勇,直杀得敌军七零八落,伤亡惨重。正在两军交战之际,突然听到有人喊:“快逃吧!主帅死了,快逃吧,主帅死了!”

紧接着,朔方郡城门大开,张齐丘也亲率守军杀出,并且人人高呼:“援军到了,力歼贼寇,一个也不许跑掉!”

紧接着,喊声大作,杀声震天。吐蕃军争相奔逃,真是兵败如山倒。刹那间,吐蕃的十余万大军,如潮水般退去。浑城和其他几支唐军,乘胜追杀,把敌军杀得七零八落。

当敌军退至百里之外的时候,才发现主帅并未被杀,但将士却死伤十之七八,从此,吐蕃军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战斗结束,浑瑊退敌有功,授折冲果毅(基层军官的名称)。两年后,浑瑊又在破贺鲁部、拔石头城、收龙驹岛等战役中屡立战功。

公元749年八月,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因克扣军饷被降为齐阴太守,朝廷任命河西节度使安恩顺代理朔方节度使,授浑瑊为偏帅。这年,浑城十四岁。此后,浑瑊的职位不断因功升迁。

公元783年十月,唐德宗在奉天被叛军朱洮包围,浑瑊率军保卫德宗,因日夜拼杀有功,升为行在都知兵马使;后德宗行猎南山(汉中),又遇叛军李怀光追杀,被浑瑊率军击退。浑瑊两次保驾有功,得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又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787年,浑瑊受封检校司徒、中书令,登上相位,位列三公。浑城于公元799年病死,时年六十四岁,赠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