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玫瑰面包营销学:妙趣横生的开店妙计
3170200000010

第10章 研究隔壁商贩——店主的竞争营销学

只要做对了,富贵自然逼人来。

竞争是手段,共赢是境界。

给别人留活路,就是给自己留退路。

——生意名言

在美国费城西部的一个小镇的一条街上,非常凑巧,有两个一直都非常敌对的商店,一个叫纽约贸易商店,一个叫美洲贸易商店。更巧的是,两个商店是隔壁邻居,店老板是死对头,他们之间经常展开常人来看异常惨烈的价格竞争。

当纽约贸易商店的窗口上挂出:“出售爱尔兰亚麻被单,该被单质量上乘,完美无缺,价格低廉,每床价格6.50美元。”而美洲贸易商店的窗口马上就会出现:“人们应擦亮眼睛,本店床单世界一流,定价5.90美元。”

此外,两店老板还常走出商店,相互咒骂,甚至大打出手。当然,在每次竞争的最后,他们中间有一个人会从竞争中退出来,并宣称另一个店老板是疯子,在他那里买东西的人都是疯子。

于是每次竞争的结果就是:人们纷纷跑到竞争获胜的商店买完所有的床单。在这一带,由于他们的不断竞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顾客前来购买,人们买到了各种自认为物美价廉的商品。说起来也十分有趣,有一天,纽约贸易商店的老板不幸去世了。而几天以后,美洲贸易商店的老板便开始了停业清仓大展销,然后,他搬了家,这个小镇的人们再也没看见他。这是为什么呢?当房子的新主人进行大清理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两位老板的住房有一个暗通道,他们的住房就在商店上面,甚至还共用了一个仓库。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核查,才知道这两位老板竟然是亲兄弟。

而原来所有的咒骂、恐吓和人身攻击都是在演戏。所有的价格竞争都是骗人的,谁获得胜利,谁就把两人的商品一起抛出去。就这样他们的骗局维持了三十多年始终未被人发觉。直到其中一个死了才真相大白。

这两个兄弟联合经营的案例表明竞争能够有效刺激需求,其实这种观点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很多时候使用一些技巧性的谋略来制造一点竞争,远远比回避竞争要收获得更多。就像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之间的竞争,通过这两大电器零售商的努力宣传,大部分购买电器的顾客不是选择苏宁就是选择国美,而越来越少地关注其他小的电器店了,这明显增大了苏宁和国美两个家电卖场的总市场份额,总体获益方就是苏宁和国美两家。

此外,长期来讲,有效的自由竞争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好处,虽然这会使生产者和销售商压力倍增。正常的市场竞争能够降低产品的总价格,这是因为只要商品有利可图,就总有老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出售,其他老板会再次降低价格,直到价格降到成本附近,如果遇到惨烈的杀价,降到成本以下也是有可能的。当然,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如果能够像上述案例一样进行联合经营肯定是最完美的事情,遗憾的是大部分情况都是竞争对手之间多有竞争而少有合作。

降价、打折似乎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一大特色,尽管厂家和商家各有各的看法和算盘,有主动拉起价格战的,也有被动或被迫降价的,但是更多的商店则是随波逐流,人家降他就降,从而失去了主动权和控制力,商店的成败只能听任市场安排。

你必须做一个习惯理性思考的老板,要时时刻刻计算自己能不能盈利。通常来说,如果不能让更多消费者来购买,商店是没有什么理由降价的。如果某一件或者某些商品降价以后其销售量大增,使本商店的总成本下降,这种降价就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果降价以后,消费者数量没有什么明显增加,且销售额明显亏损甚至威胁到商店的长远利益时,这种降价就是消极的、不可取的。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降价给商店带来各种优势的时间差越来越短,竞争对手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跟进,有时候甚至是一两天的时间,而那种寄希望于通过短期竞争让竞争对手退市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了。

总而言之,价格战在很多行业都难以避免,要想避开价格战的冲击,关键是商店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竞争和合作相结合并且灵活使用,才能明明白白地去经营,掌握主动权。

很多时候做买卖就和玩游戏一样,大家一起玩才能更热闹更开心,自己一个人玩反倒没什么意思了。

在北京南二环附近的一条街上,有一家建国时期建立的很老的一个国营企业,由于刚建立时附近不是什么居民区,因此厂房建得比较大,当时就沿着马路建了很多门面房。随着北京市的飞速发展,在这个街巷附近,迅速建立了很多居民区。20世纪90年代,由于这个公司业务不景气,财政状况也不好,就清空了这些门面店,开始对外招租。

有一对夫妇看到附近居民区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后,率先在这里租了一个门面,办起了一个风味小吃店,不到一个月,这个小店生意竟出奇地好。还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国企的门面店就被租完了,许多风味小吃全聚到了这条街上来,这条街上人声鼎沸,很快成了远近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就连海淀区的很多大学生,为了过一把特色瘾而专门坐车来这条街品尝。

但是好景不长,看到租房的这些小吃店老板生意这么好,对外租房的这个国有企业再也坐不住了。不多久大部分租房合同到期后,公司收回了对外招租的全部门面房,撵走了所有在这里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人,摇身一变,竟然自己经营起小吃生意来。但比较悲哀的是,仅仅一个月,这条街巷又冷清起来,许多常来常往于这条街上的食客,竟然不再来了。

此后这个公司小吃业务部门的效益也出奇地差,财务部门的计算结果更是尴尬:公司自己独家做生意的收入,竟然还没有原来租房一项的收入高。

公司经理甚是郁闷,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询问了一个经验颇深的市场研究专家。专家听了经理的陈述后,微笑着问他说:“假设一下,如果你要吃饭,是到一个只有一家餐馆的街上去,还是要到一个有几十家餐馆的街上去?”

经理似有所悟地说:“当然哪里餐馆多,哪里热闹,选择余地就大,我就会到哪里去。”专家听了,微微一笑说:“对的。你的公司垄断了那条街巷的小吃生意,同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餐馆,没有了热闹的气氛,没有了良好竞争的局面,特色小吃也不如原来哪些人热闹,关键是各个小吃店的员工积极性也不高,你不应该把那些全国各地来的特色小吃店老板赶走。”

经理幡然醒悟,感谢了专家,飞奔回公司的经理室。过了没几天,企业迅速缩减了自己经营的生意门店,尽力联系到原来租房子的那些特色小吃店老板并将门面房重新对外招租。过了不到一个月,这条街巷的生意又恢复了昔日的红火。

不只是你,很多人都会纳闷,怎么会出现小吃一条街、服装一条街甚至花鸟一条街;每当傍晚来临,在小区门口、繁忙的步行街等地方就会聚集起各式各样的地摊小贩,他们是很明显的竞争关系,却总是喜欢聚在一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就像这种小吃街式的功能单一的组合越来越多,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中,越来越重视城市功能区,也就是把功能相近的服务和生产等规划到一整块区域,这样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规模效应,让需求基本一致的顾客集中来一个功能区域,能提高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也正是因为“规模效应”和“商圈效应”,即使你的生意做得非常优秀,也应该给你的竞争对手留下一点发展的空间,这有利于你赢得更加繁荣的市场。

如果一间生意本来很兴隆的零售店,因为店主嫌弃铺面太小而搬到非闹市中心去,即使你的店铺面积扩大了三倍,营业额也不一定比原来的小地方高。原因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地点偏僻,顾客稀少,你只能整天拍苍蝇。由于“规模效应”和“商圈效应”的存在,所以你开店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地点:

城市核心商业区:如北京的西单,上海的徐家汇等,这是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主要商业活动的集中地点。这个地区的主导力量是百货商店、超级大商场等大型商号,商品的品种繁多,规格齐全,客流量大,而且大多是身带相当数额现款或信用卡的有心购物的顾客。如果这个地带有面积较小的店面出租,即使昂贵一点,也应该争取到手,然后你用来专卖高级服饰、快餐食品等效益较高的经营。

次级商业区:这是指中心商业区的外围或边缘地带。这些地方租金和不动产价格比闹市区低廉,交通比较好,不过行人不是那么拥挤,因此,带有娱乐性和优雅气氛的服务比较受顾客的青睐,如娱乐场、咖啡厅、歌舞厅、健身房、家具店、书店等。

街头商店区:这一般卖同类型的产品,为同一阶层的顾客服务,如五金超市、各种修理和花鸟等。

一般街坊区:这是居民区的中心商业区,街坊区吸引的是在附近居住的人,这些商店多为顾客提供方便的货物食品或个人服务,适合开办全日营业的饭店、修理店、发廊、药店、水果店、蔬菜食品店等。

此外,对于所处位置与交易额没有太大关系的企业和加工店铺来说,可以把工厂或企业开办到郊区,如加工厂、小车间等。

赶潮流,追时尚,谁都想拥有一件独特而又美丽的衣服,但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注定着大部分产品都是一批一批加工出来的,最为可笑的是,当你和一个人“撞衫”后,你心里什么感受?你是不是强烈渴求一件永远都不会撞衫的衣服呢?

在北京,有这么一家服装店,它没有品牌,也不花钱打广告,但是,这个店铺不仅有很多回头老客户,其盈利水平也相当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店吸引着这一群消费者呢?

踏入这家店的店门,你就能马上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这个小店门面并不是很大,但古木的结构却显得特别优雅,并且有一股淡淡的木香轻轻溢出,所有的衣架也都是古木制成。吸引你的不只是这些,更有架子上的衣服,每件衣服都是纯手工制作,小店老板心灵手巧,衣服做工自然十分精细,而且设计也十分独特,对于一些长久居于都市的人来说,平时闲着没事就自然喜欢转转这类店,即使不买任何产品,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也会心情舒畅,如果遇到喜欢的衣服,那更是收获不小。

这家店里定做的生意很多,多数是一些老顾客。店主都是自己进布料,自己设计,此外也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重要的是,这个店每个季度都换新产品,所以每次顾客来的感觉都不一样,小店基本没有存货。小店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在这个店买衣服,仅此一件,不再是规模化的产品一批一批进了,这会让顾客有种如获至宝般的感受,此外价格和普通商场区别不大。谁都愿意花同样的钱去买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穿在身上,既自信,又个性,拥有这样一件衣服,当然是件美事,至少,再也不用“撞衫”了。

这个店铺很成功,相信知道它的人基本都会光顾至少一次,目前这种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店铺在北京北二环上的小型商业街中越来越多了,毕竟每个人都喜欢独一无二的产品。

如果这个店铺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卖场,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店内一排一排同样款式的衣服,门前匆匆而过的人流,看到产品不满意然后继续逛下一家的年轻消费者们,看到大同小异的衣服直摇头的家庭主妇们……这也意味着普通服装店很难有什么吸引力,并且还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这个店的老板动了心思,专门制作独特的手工缝制的衣服,这将直接避免大部分的市场竞争,让自己的店铺更有品位,也让店铺和品牌迅速脱颖而出。

其实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店,而是融合了最新的现代服务意识理念。在当今物品丰富的时代,面对同质化产品积压和恶性竞争的残酷现实,差异化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这些企业就应该包括你的小店。

由于市场上很难有直接竞争的参照物,因此独一无二的衣服款式能让前来看衣服的顾客模糊了和其他同类产品作比对的意识,这就会更大限度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顾客高兴,才会掏钱,才会经常光顾你的店铺。

此外,你是为顾客定做的产品,这件产品充分结合了顾客的自身情况和特殊要求,你的服务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以顾客为本的优势,这样的服务使新顾客成为老顾客的概率大大提高,大部分顾客将很快成为你的回头客,由于所有的人都希望被尊重然后再去尊重尊重他的人,你周到的独特服务充分体现了对顾客的尊重,所以顾客往往也会和你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广大消费者每天都在无奈地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一个模具出来的产品,虽然对于大多数企业和工厂来说,规模化生产同样的产品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很多,但面对着同样模样的衣服和其他产品,消费者总是皱起眉头,“撞衫”会让我们尤其是女孩子尴尬得无语,“撞车”会让我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撞发型”更会使两个很有个性的人一起没了个性……因此“纯手工、个性化”理念将重新成为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果你有手艺活儿,不妨拿出来在市场上试试看,没准很快就能成为成功的老板哦!

进入装潢都差不多少的一家餐馆,点一些普普通通的菜,迷迷糊糊地吃完,然后结账走人,除了吃饱(甚至还吃不饱)外,你还有什么欣喜的收获吗?而这,就是目前广大餐馆的现状,所以,建立一个常规模式经营的普通餐馆,只能和大部分餐馆一样,迷迷糊糊维持现状。

而在东南沿海的广东,有一家名为“自定价格”的餐馆,店主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由顾客根据自身感受自定价格的经营方式,饭店店主将餐馆经营的各种菜肴、点心、饮料等分成五六种一套的套餐,当然有好多种套餐,每种套餐分别规定了高低不等的三个档次的价格,由顾客自己在用餐结束后任选其中一种价格付账,然后在留言本上随便写下理由即可,店家绝对不会说什么。

一般人觉得所有人都会付最便宜的那个价格,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根据这个店铺的老板自己介绍,其实有大约60%的顾客是付二等价格的,大约30%的顾客是付一等价格的,只有10%以内的顾客是付三等价格的。大致原因如下:因为来餐馆就餐的顾客认为自定成第三等价格偏低有失体面,所以感觉无所谓的顾客就会付第二等价格;感觉良好的顾客就很可能会付一等价格;只有当顾客对餐馆的菜肴感到不合胃口或质量不好、服务不周到时才会赌气支付三等价钱,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因为饭店每天都会根据客户的留言和反馈改进饭店的服务和菜的质量。

该店老板认为:让顾客自己定价钱,一方面可以吸引顾客,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顾客付款情况来反馈自己的服务质量,以便改进经营,提高菜肴制作水平,该餐馆也因此生意兴隆,顾客云集。

试想一下,当你不是很饿但到了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在小吃街徘徊的时候,什么样的饭店能引起你的食欲和心情?市面上大部分饭馆都是平平庸庸,没什么特色,毕竟小店的饭菜品种、口味等都大同小异。但是!当你看到你可以自己定价的餐馆时,你没有想来看一下的好奇心?这个店别出心裁,推出了如此一套的付款方式,明显从小店林立的街道中脱颖而出,人们天生就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很多顾客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感受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能把吃饭当成一种神奇的探索和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小店老板既然敢推出让顾客自己定价的方式,和周边其他默默无闻的小店相比,就说明这个老板对自家的饭菜相当地自信,就凭这一点,顾客也会来试一试,这家饭店的饭菜质量真的能比周边好?至少这个时候,你已经把一般的消费者从其他店铺中拉过来了。

在现代社会,硬件设施都大同小异,即使是小店,也必须从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店主必须努力提高小店的软力量,从而更有利于和附近其他小店竞争。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增加小店的软力量,当然,还有更多方式。

(1)经常询问顾客对小店和饭菜的感受,聊聊天。其实大部分吃饭的顾客是非常喜欢就餐馆的饭菜和特色与老板聊几句的,这能体现出顾客至上的理念。

(2)设计一些让客户自主选择的事情,比如,消费超过×××元送三件礼品中的一件等,顾客会很快记住这个店铺的。

(3)对于客户主动反映的问题,要热情招呼,仔细聆听,并对有建设性意见的客户提供适当的小礼品奖励,虽然区区几块钱,但这个顾客会经常光顾,来一次就赚回来了。

(4)培训服务员的专业程度,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好每一位顾客,能让你的小店品位上升很大一个档次。

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钱大家赚,规模出效益。而这就是商圈之所以出现的合理原因之一。

进入湖北省境内,当离一个小镇还很远的时候,就能从空气中闻见扑鼻而来的鸡汤香味,鸡汤的香味是从平林镇一家挨一家的鸡汤馆飘出来的。平林镇位于湖北省广水、安路、随州三市的交界处,一条公路干线正好从这里穿过。闻到鸡汤味就能叫人想到家,想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想到百姓生活的经济实惠和温馨怡人。所以,来来往往的司机和行人,都忍不住要在这里停下来,喝一碗已经声名远扬的鸡汤再走。这里有萝卜鸡汤、板栗鸡汤、枸杞鸡汤、人参鸡汤、老母鸡鸡汤、乌鸡鸡汤……总之你想喝什么鸡汤这里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平林镇村民的生活也很富足。

但在很早以前,这里的鸡汤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连一家鸡汤店都没有,不过饭馆酒家却多得是。但饭馆酒家一多生意就很不好,因为公路是穿过各个村落的,结果沿线一家挨一家的都是饭店,想想也知道,路途中的行人为什么偏偏要在你这里停下来呢?

刚开始生意不好大家就怪柜台,于是沿途一家又一家的饭店就都开始比装潢门面。然而一个叫张全国的饭店老板,却把心思动得更深。他一直是个喜欢动脑子的人,从穷得两手空空到拥有第一家饭馆、第一笔存款,这都是他善于动脑子的结果。因为他知道,动脑子比动手更重要,卖的东西能打动人的心思,比门面能够抓住人的眼睛更能让生意兴旺,这些都是他第一个琢磨出来的。

困惑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他从“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的广告中得到灵感,因为出门在外的人都会想家,如果炖一锅在老远都能闻见香味的鸡汤,不是比酒更能让人想家、比酒更能养人么?于是很快,他就打出了“张记鸡汤馆”的招牌,那炖得香的馋人的鸡汤,也从“张记鸡汤馆”中飘出,飘得很远。

生意于是日益兴隆,生意一显起色,整个镇子的其他酒家饭馆也纷纷挂出了鸡汤馆的牌子,用了不到一年,整个镇子就形成了鸡汤馆林立的镇子了,并且整个镇子的鸡汤味浸入了整个水乡。虽然竞争确实加剧了,但张老板反而笑了,因为这样一来,不仅鸡汤的香味会飘得更远,使鸡汤小镇产生更大的诱惑力和品牌力,形成了一个鸡汤商圈,而且更会带动整个小镇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俗话说“同行如敌国”,同行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事实不一定总是如此,合适的同行合作能促进整个商圈的良好发展。张全国和他的乡亲们就通过良性竞争共同合作建立了鸡汤馆商圈。

众所周知,经营小生意,资金少,难题多,稍有不慎,便会亏本倒闭。因此,对于一个商圈里面的各个生意人,要想维持一定幅度的价格和盈利,一味地和竞争对手搏杀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只有联合在一起,在价格、范围等方面达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荣,皆大欢喜,平林镇所有开馆的村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既然你是生意人,那么你就应该以和气生财、长远生财为主要目标,就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只要是有利可图的生意,即使你挣了100元,而别人挣了2 000元,对于你来讲也是成功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果你不想让人家赚2 000元,估计你的100元也挣不到。

但现实社会中绞尽脑汁相互拼杀,最后往往两败俱伤的例子屡见不鲜。曾经有两家对门的店铺,店主为了招揽顾客,相互展开一场低价大战,把自家商店的商品价格一降再降,斗到最后,竟然降低到低于进货价,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真正停战了。而顾客呢,刚开始还挺踊跃的,而经过再三降价后,反而驻足不前开始观望,后来渐渐少了起来,原来因为价格太低,顾客反而觉得是假冒伪劣产品。

那么,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维持商圈的和谐发展呢?你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来做,你的生意一定比对手兴旺,商圈也会更好发展。

(1)顾客在你的店里或者厂里没有买到想要的商品时,你能够把他介绍到竞争对手那里去。这样竞争对手会降低对你的敌对心理,并且会介绍同样情况的客户到你这里来,商圈的良好氛围就是这样慢慢地形成的。

(2)对手的经营发生危机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落井下石,这样你能做一个有公信力的市场领导者。

(3)做广告宣传时候,不故意贬低对手,这是基本的商业竞争规范。

(4)同行前来参观时,热情接待,让其参观尽可能多的地方,相互坦诚相待,共同促进商圈的发展。

(5)和竞争对手保持融洽的关系,经常上门探访,交流各种经营经验和商品信息。

和钱有点儿不一样的是,打折虽然也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打折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北京大红门,做民族服装店的门店有很多,有时候竞争也很厉害,但是像李焕丽小姐这样开土产民族服装店的确是凤毛麟角,正是因为敢于见缝插针,她开的这个小店开业以来,经营一直都很顺利。

李小姐去广西和云南旅游过很多次,并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情有独钟,便开始琢磨这方面的生意。开始时,考虑到北京都市居民的接受程度,她也想效仿大部分民族服装店做改良和制作生意,然而在探访了这些厂家之后,发现改良民族服装特色太少,很难改出新意。在一次去广西的旅行中,李小姐碰到了一个菲律宾籍华人,正在当地的农村收集原汁原味的民族服装,这些服装都是由当地妇女和裁缝亲自织布、刺绣做出的,这个华人是个生意人,说这些衣服在国外特别畅销,很多国外公司都已经在广西、贵州等地收购了,李小姐当时想到北京很少有这样的原汁原味商店,于是她决定试一下。

后来,她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走访了很多村寨,经过反复比较,确定了几个交通方便物流快捷的多民族聚居区的村寨,最后选定了首次进货的花色品种,确定了长期合作的代理人,如村长等,由于收购的全部都是手工制品,所以每件衣服都是只此一件。回来以后,她开始寻找店铺,终于来到了大红门,这个地方经营各种服装,是北京少数几个服装批发市场,客流量很大而且客户目的性强,她便毫不犹豫租下了大红门西侧的一家门面。

小店开业后不久,由于目标客户数量不多,李小姐即使降价也没有什么效果。李小姐不得不抓住每一位潜在的客户,她着重向每一位去过云南或对民族文化有感情的客人宣传当地的服饰文化,展示手工刺绣的精妙与灿烂,也向其他追求服饰个性的年轻女孩传授如何将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结合搭配的诀窍,并且对于光顾小店两次以上的客户都作了认真详细的记录,一旦有了特色新货,都能及时通过短信通知他们,热情的服务终于在3个月后使生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虽然服务热情周到,但李小姐一直强调原装服饰的工艺品特性,从来不盲目打折,最低的折扣也不过95折,毕竟李小姐曾经尝试过大幅度打折的方法,但是后来李小姐认识到:来这种店的绝大部分都是有的放矢的熟客,看中的往往是民族服装的文化内涵与个性,打折促销根本没有必要,其效果有时候甚至是负的。

每一件手工制品的传统民族服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现代工厂无法比拟的,李小姐就是利用了这个商机,结合自己的爱好,从而做到兴趣和事业合一的。当然,这其中所蕴含的营销理念也非常好,李小姐很少为商品打折的做法值得我们探究。

什么产品该打折,什么产品不能打折?很多老板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多,认为促销活动的时候选几件商品打折就行,或者跟着别的商家一起打折,这些都是不理性的,既然你是商人,那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计算盈利才行。

对于品牌服装和大卖场里面的服装、消费者日常用品等,由于生产商家不一样,适合大规模生产,店铺竞争对手很多,属于类似的产品,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因此这些产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打折,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价格很敏感,你降几块钱他们都能感受得到,如果你的总体成本比较低,那么你要根据附近竞争对手的促销情况尽量降低这类商品的价格,这能带来非常大的顾客流。

此外,对于库存商品和不容易出手的商品,尤其是你怀着“买一点赚一点”的心态想尽快脱手时,不妨尝试打折出售,而且一定要促销广告同时跟进营造气氛,这样能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卖掉商品。

那么什么样的商品打折效果不明显呢?一是可比性较低的独一无二的商品,此外就是奢侈品。原因很简单,对于手工制品和奢侈品,不打算购买的人往往认为这些产品过于昂贵或者根本不需要,因此你哪怕打8折,对于大部分不想买的人来说还是不想买,但是这些产品又不能打折太多,要不然就失去了产品特色和品位,因此对于像劳斯莱斯、香奈儿、古董、手工艺术品等,打折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明显。

当然,打不打折所涉及的产品种类肯定不限于以上这些,但有一个总的通用原则需要记住:产品总利润=产品价格×出售产品数量-产品成本。不管打折也好,促销也罢,你的唯一目标应该是最终使产品总利润尽量大。产品成本除了进货成本外,其他的水电费租金等基本都是固定的,因此在保证产品售价大于成本价的基础上,你应该让产品价格和出售产品数量的乘积尽量大。详细操作内容如下:如果你稍微降价,能明显增多客流量,那么打折往往是可行的;如果你降价打折了,但是客户数量变化不大,那么打折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还会降低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不管什么时候,在所有的市场领域,都是竞争为主,合作为辅,之所以会出现合作,就是因为双方实力都很强导致相互干不掉对方后的权宜之计。

几年前,在山东西部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小镇上,只有一家规模很大的超市,名字叫天乐超市,平时出货非常多,价格不是很高,店主孙总也不亦乐乎。但是好景不长,从隔壁城市来了一个强势的连锁经营超市亿家福超市,不仅趁新开张大肆做宣传,很多商品的定价还比天乐超市低,这样很多消费者迅速转向亿家福超市,天乐超市老板孙总一筹莫展,计算了成本,价格已经比较低了,也和那家连锁店老板沟通过,但是对方态度很强硬,根本不把天乐超市放在眼里。孙总也终于看明白了,这是一场长期艰苦的你死我活的战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持续了接近四个月,孙总一直被这个问题所烦扰。直到最近,访问了商圈中的一些老朋友并看了一些书,才明白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吃掉竞争对手。接下来,孙总做了很多工作。

由于这两家都是地方性超市,因此大部分进货渠道都是当地渠道商,在这一方面,凭着多年的从商经验,孙总占有很大优势。孙总动员商业圈内的好友和自己多年使用的老渠道,秘密成立了一个日常用品批发公司,努力做到品类比较齐全,由于竞争对手的货基本上是批发商供的,一个批发商不可能把所有货供全,这个批发公司的货比较全,就有优势,然后这个批发公司开始和亿家福进行合作并成为亿家福超市的供货商。由于这个批发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天乐超市的孙总,因此给天乐超市供货则是成本价。给天乐成本价,给亿家福批发价,这样用亿家福的钱来养活天乐,这样就有机会等对手扛不住时,吃掉它。

当然,孙总整理并优化了这些年来使用的渠道,努力引进新的渠道,从而优化进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根据以前顾客留下的联系方式,送出各种优惠。

此外,孙总挑选了一些信得过的员工和朋友们,让他们作为商业间谍去亿家福应聘销售员等工作,从而顺利得到一些内幕消息,注意对方是怎么搞低价的,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年下来,天乐超市的产品价格体系和进货渠道以及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和提升,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其销售额不仅远远超出亿家福超市,也比以前一家独大的时候要多很多,但孙总一点也不敢懈怠,因为竞争对手亿家福随时可能反扑,孙总以前隔三差五去休闲钓鱼的日子也越来越少了,不过正如他说:“一山不容二虎,只有一只老虎的时候,这只老虎是不思进取的,有两只老虎的时候,这两只老虎都是异常凶猛的。”看着他脸上充满着自信的微笑,仿佛回到了他20多岁时单打独斗创建天乐超市时候的岁月。

孙总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他也深知,亿家福超市是自己的死对头。之所以来势汹汹,就是因为其比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懈怠了,并没有做持之以恒的改进,通过这次市场竞争,孙总重新跟上了新的营销时代,他不仅计划把天乐超市做强,还计划进军其他大的镇和其他县市,做连锁经营模式。

幸亏孙总是一个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人,否则就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而导致天乐超市的衰败。在现实中,老的品牌往往会被新生力量打败,主要就是由于老品牌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导致应对缓慢的结果。

现实中的大部分企业、店铺和卖场里面的竞争,其实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虽然相互合作很有可能使双方共同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拥有这种理念和气度的老板终究不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竞争能力是一个老板必备的,只有在这种前提下,你才能和其他老板展开合作,避免被对方策反。

另外,不管如何竞争,提高自身素质永远是内在的最重要方法。你需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大功夫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1)让员工了解你的努力方向和公司方针,并让他们和你一起努力。由于竞争激烈,店长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在与竞争店的竞争中获胜。但是首先提升自己商店的服务品质才是根本。因此,店长首先要从内部提高自身效率。

(2)让顾客知道商店的营业方针和态度,把最好的服务展示给消费者,并寻求顾客的认同,使他们成为商店的忠实顾客。

(3)一定要详细了解并分析竞争对手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及促销活动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和竞争对手相比较,提升自己的优势。

(4)通过促销活动,将商店的重点商品特色介绍给顾客。让顾客明了商品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顾客才能觉得你的商店是独一无二的。

(5)提高店员的服务品质。提高店员的服务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店员的言行、态度、应对进退、处理事情的方法,都是竞争中非常有利的重点。亲切的态度、甜美的笑容、正确的说明,都是零售业店员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

如果店长能切实将以上五点贯彻得很好,那么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始资金没人家富裕,店铺规模没人家大,室内装潢没人家精致,店铺位置没人家好……虽然有这些不可避免的劣势,这时候,你的竞争力就来源于如何寻找到你的比较优势。

王明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两年前进入某技校学习厨师,如今毕业后单身一人来到北京打拼事业。由于做菜是他的强项,因此打算开一家餐馆。但自己资金很有限,不过唯一让他自信的是,他做菜的手艺很好,人也很勤快,他相信自己努力打拼几年一定会有些成就。

于是经过一些研究和调查,王明选择在某一个繁华的小区附近开设了一家快餐厅。由于资金有限,王明的店铺不仅店面不大,布置也不精致美观,至于菜品上,和其他餐馆相差也不是很大,可想而知,刚开始的经营差强人意,王明为此颇为苦恼。

不过王明很快发现,经常有一些顾客匆匆忙忙走进店里,然后说吃什么无所谓,只要快就行。经过王明细心地调查,小区周围有很多写字楼,年轻人也很多,生活节奏普遍很快,由于附近饭店都不大,因此每到中午12点,白领们吃饭就成了大问题,经常出现吃一次饭要等1个小时的情况。

后来,王明根据自己的条件,制作了一个招牌挂在小店门口“上菜超时,奖励顾客100元”,他把这句标语订在墙壁上,并严格规定“第一道菜必须在10分钟内提供,其余的菜在35分钟内上齐。超时将补偿客人100元!”果然,前往饭店用餐的客人大幅增加,几个月后生意特别好。

王明深知,自己的店铺生意完全是因为这个“上菜超时,奖励顾客100元”的牌子顶起来的,因此不管将来怎么发展,这个信念坚决不能改变,这是餐厅发展的灵魂核心。后来王明有点忙不过来了,就联系到几位曾经一起学厨师的同学,每个月开给他们高工资。过了半年,王明资金比较充足的时候,还好好装潢了一下门面和内部环境,并雇佣了更多的优秀厨师和配菜师,也扩大了店面,王明的小店成为该小区附近盈利最高的饭店。

刚开始时候,王明的饭店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毕竟,比他的店铺大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铺高档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铺干净卫生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铺有特色的有很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绝望,王明深知:饭馆要想生存,必须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有优势当然要上,没有优势制造比较优势也要上,这才是精明的店主应该做的事情。

比较优势的意思是说,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使用的总体成本比竞争对手少,如你上菜时间快,上菜时间就是你这个小店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学上,比较优势主要是用来衡量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一般情况下,每个存在的店铺都有他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有的店铺干净卫生,有的店铺环境优雅,有的店铺价格便宜等。

其实,只要有竞争,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从中获益。这些利益的产生是因为每个人集中于他总体成本低的活动。

由于有比较优势的存在,因此你要经常分析自己所经营的业务和产品,看看你经营这些业务和产品是否有自己的优势,如果一部分产品要耗费你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益并不高,还是建议你委托给其他人来做或者放弃这个业务,比如,木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穿的裤子,而向裁缝购买。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用的衣柜,而到木匠处购买等。为了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竞争对手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使用钱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

正是这种对各自生产单位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区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且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

因此,我们在经营自己的店铺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产品优势,自己的服务优势等,拿自己的优势跟对手进行对比,而不是盯着对手的优势而忽视自己。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重点出击,就会赢得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