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林志2:太素神脉
3163900000038

第38章 拜师玲珑阁(1)

到屋子里坐下,徐楠道:“杨大哥,有事尽管说来。”

杨开道:“徐姑娘,你可否知道能进入到半山居玲珑阁的路径?”

徐楠闻之一怔,讶道:“你去哪里做什么?”

杨开道:“我想拜玲珑阁的主人董岳峰前辈为师。”

“你想拜我师父学艺!”徐楠惊讶道。

“什么,你是董岳峰前辈的弟子!”杨开闻之一喜,而后心神随即一震,惊问道:“徐姑娘,你曾说过,你所施的是太素脉,难道说……”

“不错!”徐楠说道:“杨大哥是医道中人,也不相瞒,家师是古今第一脉法太素神脉的传人。”

“真的!”杨开惊喜万分道:“我寻找此脉法久矣!徐姑娘,可否引见于我,拜董前辈为师?”

“这个……”徐楠摇了一下头道:“几无可能!因为家师在数年前就已经不再收弟子了。一因太素脉法过于精奥,难遇传人,二因师父年纪大了,不愿再理外界事和接见外人。”

“我必要见到董前辈当面恳求的。”杨开决然道。

徐楠道:“师父决定的事我们做弟子的不敢违,所以无法子将你引到玲珑阁去见师父。也是可惜了,师父今天正好从外地访友归来,路经此镇,早知道你要拜师,我就会安排你和师父见一面的。可是现在师父已经回到玲珑阁了。”

杨开道:“我倒是见过董前辈,但是失之交臂了。这件事还请徐姑娘帮忙,杨开既然到了这里,不习成太素脉法,当不会离开的。”

徐楠道:“你勿要固执罢,当年曾有河南医者欲拜师习太素脉法,在山里朝玲珑阁的方向跪了三天三夜,师父也未理会。并且在这镇上又住了半年寻找拜师的机会,久候无果,最后无奈地回去了。师父不收你,在此干耗十年也不会有结果的。劝你还是走罢。”

杨开听了,摇头道:“我不会走的。这样罢徐姑娘,我写一拜师信,烦劳你带进玲珑阁交给董前辈,以求一个机会。不行我再另想办法。”

徐楠道:“好罢,我且为你试一回。不过我现在要出去办事,要明天才能回来,到时你再将信交给我罢。”

杨开道:“也好,我会利用这一晚上的时间写好这封拜师信的。”

徐楠起身道:“那好罢,我明天过来取信。这就告辞了。”

杨开随将徐楠送出了客栈。然后急转回来,朝店家借了笔、墨、纸、砚,回到房间开始写拜师信。

杨开提起笔来,犹豫了一会,又将笔放下了。他知道,借认识徐楠的这个机会,代传拜师信,成败于否全在字里行间的文字如何能打动董岳峰了,必需要好好慎重的斟酌一番才能落笔。写一封态度诚恳的长信,也甚为不妥,人家跪在山里三天三夜都不能打动他,自己仅凭一封信更是不行了。

想了好一会,杨开这才提笔写道:

董先生尊师明鉴:

弟子杨开,幼务医道,立志济世活人。然久困于脉法,诊之不明,不敢下药,又何以为医。今闻先生承太素神脉,可诊于毫细之间,洞察于幽微之际,病之大小轻重,新疾旧患,祸福夭寿,当无疏漏,甚可定人生死,医家之第一要务也!愿拜明师,持弟子礼!日后自当以解苦救难,除病却痛为己任,天下无疾而后已。

弟子杨开叩首!

“言多必败!就这些了。”杨开写完拜师信,掷笔于地,信心十足地说道:“若是明师,必收我!”

是夜,杨开站在窗前,朝琼涯岭的方向望去。明月当空之际,天地间,茫茫一片清光。

第二将近午时,徐楠才出现在杨开面前,接了那封拜师信,转身回玲珑阁去了。杨开开始了焦虑的等待。

如此过了两天,那徐楠才来到了客栈。

“怎么样?师父可是收下我了?”一见面,杨开迫不及待地道。

徐楠摇了摇头,歉意地道:“师父看过你的拜师信,只是笑了笑,连话都没有说。我这边倒是又帮你说了几句,但是师父没有同意。”

杨开听了,大为失落。

徐楠安慰道:“杨大哥,实话告诉你罢,师父为传太素脉法,先后寻了我们十几个师兄弟,但是我们现在能达到师父满意的还一个都没有,可见此脉法的难学程度。所以师父多少也有些灰心了。现在一心教导我们,不在做旁想了。你还是走罢,师父决定的事,不会再改变的。”

杨开失望之余,还是感激地道:“谢谢你了徐姑娘,我不会走的。我会在此等候师父回心转意收下我。”

徐楠听了,摇了头,说是有事,便自去了。

送走了徐楠,杨开坐在床上,开始思虑如何是好。

这样过了十几日。其间杨开每日都去那琼涯岭寻上去玲珑阁的路径,也自无功而返。心中尤是奇怪,玲珑阁的人是如何出入的?

杨开为了节省身上仅有的那十几两银子,已是辞退客栈的房间了,去睡十几个人的大通铺。三餐也只是买张烧饼充饥而已。有道是人不顺时,什么事都找上门来,杨开滞留镇上,这个独行的外乡人自是引起了几个市井无赖的注意,晚间乘杨开睡觉之机,将他身上的银两尽行偷去。

待杨开发觉失了银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时候遗失的,倒也不甚为意。去那山里寻些自家辨识得的草药采了来,而后到镇上去卖,倒也能换得几文铜钱买了烧饼充饥。就这样,又过了一月有余。

这日,杨开又来到了半山居玲珑阁的对面,与其隔崖谷遥望。这时的杨开,已是变得淡然了,并不急切地盼望着董岳峰收自己为徒,而是心中有一种隐隐的感觉,自己终究会进入到对面的那座神秘的玲珑内随董岳峰习太素脉法的。仅仅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

此时对面半山居玲珑阁最上层的一扇窗户开启了,里面呈现出了董岳峰的身影,旁边站着徐楠。

“师父,那个杨开又来了。”徐楠望了望对面,摇了下头说道。

“他便是有程门立雪的毅力,跪成枯骨我也不收的。”董岳峰淡淡地道,随后转身去了。

“唉!你这个固执的杨开,再候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的。”徐楠叹息了一声。

杨开站立久了,觉得有些疲劳,于是朝着玲珑阁的方向盘膝坐了下来,闭目静坐。人家拜师多是跪乞,他则是坐等。也是徐楠曾和杨开说过,有人跪了三日,都未能打动董岳峰。杨开开始也曾有跪逼的打算,后来觉得未必奏效,便放弃了。就是真跪上十天半月的,最终能打动玲珑阁的人,可能自己的双腿也自废了。古人那种自残自虐式的拜师方式,杨开认为并不足取。学艺的毅力和真诚,并非仅仅以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杨开凭借的是一种内在的自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万物沉寂,杨开已是忘记了自己所在是什么地方了,更是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只是感觉坐得很是舒适,于是打算继续坐下去。他进入了一种静坐的最佳状态,以前也曾有过这种时候,静坐了一夜。

杨开的静坐功夫,倒是还未能达到那种忘我的虚境,而是感觉坐的安稳,便自坐下去,并且同时在考虑其它的事。

“这山里的草药品种还是很多的,每日随意采些拿到镇子上卖掉就够我两三天的吃喝了。这样我耗上一年,董岳峰即使不收我为徒,也要见上我一回的。到时候再恳求罢。”杨开心中寻思道。

杨开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加上几声深山里传来的兽吼,扰了他的静坐状态。待杨开睁眼看时,这才发觉自己在这山崖上坐到了半夜,微惊之下,本要起身离去,自己可是没有野外静坐的经历。却发现对面有几处灯火在闪动,那是半山居玲珑阁内映射出的灯光。

杨开感觉了一下,应该过了夜半子时了,玲珑阁内竟然还有人在秉灯夜读,立生敬意。

“既然有人不辞辛苦,我在此长坐又何妨!且陪坐你一晚罢。”杨开心中道。随后又闭目静坐,将在夜晚和野外的恐惧,暂且抛在了脑后。虽夜处山野之中,却也有玲珑阁的人陪着呢!

天将破晓,晨曦隐现。

董岳峰开启了一扇窗户,发现对面的山崖上隐约有个人影。细看时,辨别出是杨开坐在那里。

董岳峰颇感意外之余,点了下头自语道:“坐功倒还可以。”也未以为意,转身去了。

红日初升,阴阳激荡,崖谷中一团团的浓浓雾气开始腾起。

杨开从一种朦胧中睁开了双眼,惊讶地发现,周围白茫茫一片,天地万物已是被不断腾起的雾气笼罩着。杨开没有想到这琼涯岭上竟然还会有这种壮观的雾景。

这种奇异的雾境,忽然间令杨开忘记了身处何地,一种强烈的愿望令他站起身来。他要在这雾气中打一遍太极拳。坐了一夜加上半个白天的杨开,已是破了自己往日的静坐极限,且在这浓浓的雾气中,令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加上双腿气血开始通畅时造成的酸麻胀痛,都要令杨开打一遍太极拳来舒畅筋骨。

这些日子,杨开倒是不曾间断了习练太极拳,多是在采药时,在树林中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