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林志2:太素神脉
3163900000026

第26章 酒王(2)

徐元平道:“我知道,今天是想去太医院那里碰运气而已。是想寻一位有过几次面缘的叫张亮的太医,因为我这事很特殊,京城的其他医家我不能找的,就想使些钱请这位张太医帮忙。”

那位张亮太医杨开认识,擅长大方脉。

杨开道:“徐叔叔有什么事就说罢,小侄若是能帮上忙,当会尽力的。”

徐元平笑道:“这个忙你这个皇帝新封的太医郎一定能帮得。”

“说来话长!”徐元平感慨了一声,而后朝杨开讲述了他从山东到北京城的经历。

原是这徐元平酒量惊人,从山东莒县一路斗酒至济南府,未遇对手,一时间酒名大振。后来在济南府的酒场上遇到了一位从京城来的王爷。自对徐元平的酒量大为叹赏,说是能在这酒桌上可博一个富贵出来,于是将徐元平带到了北京城,与京城的那些王公贵族们演示酒量,以助酒兴。这徐元平倒也不负众望,一路斩将夺关,将北京城中享有酒名的六大高手全部喝到吐血退败为止,而自家毫发无损,酒名盛极一时。博得了个“天下第一酒王”的称号。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便是如此了。

听了徐元平的这一番传奇般的经历,实令杨开惊叹不已。

“唉!”徐元平此时却自感叹了一声,随后说道:“本以为能靠自家的这种特殊的本事,不但能充口腹,且尤能解莫明其妙生出来的这般酒瘾。也知道这是助人兴头而已,投人所好罢了。可是哪里知道这京城却是比不得山东的,不仅仅是能饮酒就能应付一切事了。这京城里的将军、王爷们,坐在一张桌子上表面上看着一团和气,却是明争暗斗,私下里有时候是要使刀子的。我这个酒客身处其中,便免不了要介入进去。这京城的水太深了,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能久呆的地方。有几次,那些王爷将军们因私斗之事介入酒中,无非是斗些闲气而已,却将厉害关系都押在了我这个酒客的身上。好在我以酒量化解,想起来却也自心有余悸,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我倒是不怕饮酒,便是遇到有海量般的人,最多与他一齐醉倒在地罢了,也自能尽人生的一次兴头。可是在京城的酒场上,全不是这般意思了,全换了味道了。稍有不慎,便能遭到杀身之祸。便是想退走也是不能,那些人容不得我离开。”

杨开听到这里,暗暗惊叹徐元平惊人的酒量,也自感慨这京城中的人情复杂。

徐元平接着说道:“我自知如此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得罪某一个人的,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我所得罪不起的,所以苦思退身之路。”

“徐叔叔是要诈病而退吗?”杨开轻声说道。

“不错!我正有此意。”徐元平道:“唯有此法才能有平安归乡的理由。我现在住在大将军府,大将军嗜酒,但和那些王爷们一样,全无酒品,从未顾及我这个酒客的死活,只有想尽法子将他的对手喝倒才罢休。说起来也令人寒心,我虽以酒量与这些富贵之人在酒桌上畅饮,也不过是这些富贵人家的玩物罢了。”

“徐叔叔既然萌生隐退之意,便要有个能全身而退的万全之策。说罢,让我如何帮你。”杨开说道。

徐元平道:“我会以身体不适为借口,向大将军告假归乡。大将军这个人好面子,他信不过其他的医家,会为我找太医诊治的,所以我今天来太医院是想先铺好个路来。”

“我明白了。”杨开点头道:“徐叔叔既有脱身之意,暂时的告假怕也不济事。我们且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如何。”

“这样最好了,可是能想出什么法子呢?”徐元平问道。

“大将军府那边若是能为徐叔叔请太医诊治,必会来太医院的。到时候我来应诊罢,自会有计较。”杨开说道。

徐元平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找别人也自有风险在里头,若是被大将军发现有诈,我这边也会有大麻烦的。有你这个太医郎的诊断,自会增加此事的可信度。当不会有人怀疑什么的。”

杨开道:“徐叔叔,事情就这样定了罢。不过安全起见,徐叔叔归乡之后,当是要戒酒了,最起码在人前不可再豪饮。”

徐元平点头道:“这个我理会得,为了保命,这酒日后不饮也罢。”

二人又聊了一会,商量好了明日如何来演这出戏,然后这才拱手两下别去。

杨开回到老宅时,枣儿已备好了晚饭。杨开说自己吃过了,便坐在桌子旁边品茶陪同枣儿吃饭。自然而然地说起了徐元平的事。

枣儿听了,惊讶道:“这个徐元平果是天赋异禀!在酒上饮到这般地步古今怕是也没有几个人了。”

杨开笑道:“是啊!以前在家的时候,也仅知道他善饮而已。没想到一路饮到北京城里来了,和那些王公大臣们坐在一起斗酒。好在徐叔叔也自有自知之明,这个酒场也是如官场一般,充满了明争暗斗和诸般风险,要思退身之策。”

“对了大哥。”枣儿此时脸色一肃道:“为了不影响你在太医院习医的情绪,有件事早上我没有对你说,昨天晚上家里进来了人。”

杨开闻之一惊道:“发现是什么人了吗?”

枣儿摇头道:“此人身形极快,当是个高手。我发现他后,他有所查觉,便急忙退去了。开始我怀疑是云姑娘那边的人,后来又感觉不是。”

杨开道:“朱云不会对我们行这样的暗查之事。难道说是……”

杨开随即一惊道:“难道说是刘谨的人?我两次救下被他惩治的大臣,已是与他结下怨了。但有朱云那边和皇上的关系,他暂时不会明着对付我的。”

枣儿忧虑道:“是啊!听闻刘谨此人心胸狭窄,目睚必报,大哥将那刘谨得罪的极深,岂能无怨。若没有云姑娘,我们在京城一天也呆不下去。看来我们日后行事要小心了。因为我发现近一时期,宅门外也时常出现形迹可疑的人。我们应该被什么人监视了。”

杨开不以为意道:“管他呢!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枣儿听了,也自宽慰地笑道:“是啊!不管什么事都不能影响大哥在太医院的习医。但有小妹在,不会再令生人进宅的。”

杨开笑道:“这个家离了你还真是不成啊!”

枣儿听了,欣慰地一笑。

第二天,杨开在太医院听王克为自己讲解《伤寒论》。在这之前,在王克授意下,太医院的其他太医也自向杨开传授了部分自家的医术,令杨开受益颇多。

将近午时,有门人进来通报:“禀报院使大人,大将军府来人,持有大将军的书信,请太医院为将军府的一位门客诊病。”

门人说完,递上一封书信。

杨开听了,暗中一喜,知道是徐元平到了。

王克接过书信,拆开来看了一遍,眉头不由皱了一下。然后说道:“你且令来人在门房候了,我这边安排人便是。”

门房应了,转身去了。

王克持了那封大将军府的书信,自有些犯难起来。

杨开旁边见状,未吱声。

“唉!”王克这时摇头叹息了一声,将手中的书信拍在了桌子上,说道:“当太医院是什么地方了。”

原是这太医院本专门为皇亲国戚及王公大臣们诊病,且有规定不对外开放的。所以诸太医们无形中也自觉的抬高了自己的身价,不屑为普通人士诊治疾病的。王克犯难之处也在于此,因为命令谁去都是不情愿的,这是桩得罪人的事。但是又有大将军府的引荐信,碍于那个大将军的面子,又是不能拒绝的。

杨开见王克犹豫,也自猜测到了几分,于是说道:“老院使,若是太医院这边不方便派人,可否令晚辈一试。”

“哦!”王克听了,眼中一亮,点头笑道:“也好,你虽不是太医院的人,但有皇上的亲自封的太医郎的名号,也是给了将军府极大的面子了。”

杨开听了,笑着起身道:“那么晚辈就去试下了。”

王克因杨开为自己解了眼下的难题,非常的高兴,笑着道:“好好好!杨开啊!你真是善解人意啊!其实呢!为医者医病本不应该有贵贱之分的,但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已是养成这种脾气了,我实是不好另派人手的。”

杨开笑道:“晚辈明白!”

王克随后吩咐了一名下人引了杨开去门房去见将军府的人。显是虽有大将军的引荐,但是普通的人连这太医院都是进不来的,更是没有资格让里面的太医们亲自为其诊病的。

在去门房的路上,杨开心中感慨道:“太医院虽是聚集了医中的高手,但是仅为王公贵族们诊病,已失其道义了。看来拒绝皇上令我留任太医院,当是一明智之举。这个地方,不是我所能久呆的。唉!杨家曾三世太医于此,也真是难为杨家三世的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