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林志2:太素神脉
3163900000014

第14章 太医院(2)

后来朱厚照即皇帝位,这刘谨这个太监也自鸡犬升天得了势,且发展了八个同类为一党,人称“八虎”,刘谨为之首。另七人是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刘谨欲感那相士的“真言”不虚,入得皇宫后果是一帆风顺,自己定是有“真龙天子之命”呢,自己这个“刘皇帝”和“站皇帝”可不是白当的,比那真皇帝的权力还大着呢。偶然的机会,刘谨又遇到了当年的那个江湖相士,本要大大奖赏他一回。

那江湖相士做梦也想不到刘谨能做到今天的这般气势,惊讶得意之余,忘记了见好就收的道理了,还想再行展示他的一次本事,口无遮拦之下,说了句“只可惜九千岁是条无根之龙呢!”

这句忌讳的话立时恼了刘谨,命人将那相士拖出去杀了。

“无根之龙也是龙,难道就做不得皇帝吗!”刘谨心中冷哼了一声。自己都做到九千岁了,还差那一千岁不成。

朱厚照原设东厂和西厂两大特务机构,后尤觉不足,又按刘谨建议设内行厂。东厂和西厂都为七虎中人统领,内行厂本由刘谨主持,后交给了一位年轻的神秘女子朱云,且所率生死门不仅不受东西两厂的节制,便是刘谨都似乎对朱云和她的生死门有所忌惮。这也是朝中一些人迷惑不解的事。只有刘谨身边的几个亲信知道朱云和她的生死门是刘谨请来帮他成事的,并且是一种奇特的合作关系,而非上下属的关系。尤其是得到刘谨的告诫,朱云和她的生死门来自江湖,不可得罪。自是令人对朱云和生死门的人敬而生畏。

且说朱云安排好了杨开和枣儿,随后进宫见了刘谨。

坐榻之上,老态龙钟的刘谨懒散地坐倚在那里,一双浊眼时而精光迸射。身侧站着的是心腹太监元丰。

朱云站在那里拱手一礼道:“见过九千岁!”

刘谨抬了下右手,说道:“云姑娘,不必多礼。此次离京多日,事情办得如何?”

朱云应道:“回九千岁,原兵部主事王守仁已畏罪身葬钱塘江。”

刘谨动了一下他那双水肿的眼皮,说道:“确定吗?要知道,对这个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

朱云将地上的一个包裹打开,里面呈现出了一套衣冠来。

朱云用手一指道:“生死门的人将那王守仁逼至钱塘江边,他走投无路,只好投江自尽。我们不仅获得了他的这套衣冠,还在江水里捞起了他的尸体。我的人与他交过手,是认不差的。因尸体已被江水浸坏,只好复投水中喂了鱼虾。这个王守仁果不愧为本朝第一位文武双绝之人,生死门为了追杀他,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

“好好好!”刘谨此时兴奋得从坐榻上站了起来,笑赞道:“咱家派出去的东西两厂的数路高手都未能困住那王守仁,被他逃脱了去。看来云姑娘和生死门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回咱家是要大大奖赏你的生死门。”

“还有啊!”刘谨又说道:“云姑娘代令尊率生死门统领中厂,有独立行动的权力。这一点在我们当初合作时就已经说明白了。若再有人干扰,可不理会。”

“谢九千岁!只要九千岁知道和生死门的关系是合作就好!”朱云站在那里,嘴角隐去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刘谨坐在那里脸色一肃,但还是点了下头。

“对了,小女子还有一事恳请九千岁行个方便。我有一个朋友,喜习医道,我想推荐他去太医院学习一下各位老太医们的医病本事。”朱云随又说道。

刘谨听了,颇感意外,倒也点头应道:“小事一桩,元丰,既然是云姑娘亲自交待的事,你负责办了。”

元丰上前应道:“遵命!”

“小女子代那个朋友谢谢九千岁了!”朱云说完,告辞退出。

此时,刘谨坐在那里,脸色随即沉了下来。

元丰见状,忙上前一步说道:“九千岁,这个朱云和她的生死门虽为九千岁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未免居功自大,她……”

未待元丰说完,刘谨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缓缓说道:“生死门在世千年,蛰伏江湖,神秘独存,势力之大,有如另一个朝廷,甚至于能左右古往今来各个朝代的更替。便是太祖皇帝在世时都对生死门没有办法,因为无法子查明它的全部情况,从根本上动不了它,我们也勿要再生它想了。只要生死门能协助我们办成我们要求它办的事也就成了,并且能最终帮助我们成就大事,又管它怎样呢。”

元丰惊讶之余,又说道:“生死门真的有那么强大和神秘吗?”

刘谨望了元丰一眼,肃然道:“生死门的事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记住,以后不要在谈生死门的事,只知道我们的内厂有一个云姑娘就是了。”

“明白!”元丰身子不由得一颤。

杨开和枣儿安顿下来,随后枣儿又上街买了些家什用品和柴米油盐,打算要在北京城过一段日子了。因在等朱云那边的消息,开始的几天,杨开无事,便和枣儿上街闲逛。枣儿留意周围动静,并没有发现生死门的人跟踪,心下这才稍安。

这天,朱云派了一人过来,奉命引了杨开进宫见到了那个元丰。

那太监元丰见杨开不仅是朱云引见来的人,也因此之故获得了刘谨亲口命令,便私下以为这杨开来历了得,态度上极是恭敬,随后引了杨开奔太医院而来。

明代太医院分为南京、北京两处太医院。掌管医事,由上而下分为院使、院判、御医、吏目。下设医官、医生、医士若干。又设有生药库,设大使和副大使掌管药物。太医院除了为皇家服务之外,同时又考核委派全国各府、州、县的医官。便是王府良医所的良医们也都要经过太医院的推荐和吏部的任命。

元丰引了杨开从太医院的一偏门进来,院落之中隐荡有中草药的香气,显是有人正在哪间房子里熬煮中药。

“这里就是太医院了!”杨开心中不禁一阵激动。杨家祖上自那杨启风开始,至杨开祖父杨简,三代人供职于太医院,只是到其父了杨文那里才断了档。今天杨开来到三代祖上任事的地方,心中感慨不已。

元丰站在院落中扬声喊道:“有喘气的没有,有的话都给咱家出来。”

杨开听了,眉头不禁皱了一下。

此时几间房门开启,迎出了十余人,多是年老岁大的太医。见了那元丰,不由皆面呈惶恐。

一长须老者上前施礼道:“不知元公公到了,有失远迎。今日太医院当值的都在,不知元公公有何训示?”

元丰瞟了那老者一眼,傲慢地道:“王克,你这院使怎么当的,瞧你们这群子人,全都萎靡不振的,没一个有精神头的。是不是偷食药库中的补药补得太过了。”

那王克呶了呶嘴,未言语。

元丰接着指了下站在旁边的杨开,说道:“这位是杨开杨公子,九千岁的朋友,从今往后要在太医院向各位习那医病的本事。九千岁有话,杨公子想学谁家的本事,都要全部的传授,不能藏着掖着的,否则就别想继续在这太医院里混饭吃了。”

杨开见那元丰有强迫人的意思,全不是自己来此的初衷,自家不禁先造了个脸红,站在那里颇为尴尬。

王克一众人等听了,皆呈惊讶之色,不想杨开一介少年,如何会成为那刘谨的朋友,并郑重其事的令人送了过来。尤其是那王克一见杨开之下, 不由一怔,继而暗里摇了下头。

元丰随对杨开一笑道:“杨公子,我那边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你且在此安心和这些人学了便是。晚间我那边备了酒菜,还请杨公子赏光。”

杨开心中已是不屑这元丰,于是说道:“元公公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晚上云姑娘那边还有事情,公公那边就去不上了。”

元丰听了,笑道:“不打紧,来日方长吗。”随后拉下脸来又对着那王克说道:“杨公子是九千岁的贵客,你们且不可怠慢了。”

王克望了杨开一眼,微欠了一下头道:“元公公放心便是,我等理会得。”

“那就好!”元丰说着,又笑嘻嘻地朝杨开一拱手道:“杨公子,就此别过。这些人中若是有不听话的,回头告诉我就是。”说完,转身去了。

十余位老太医们此时站在那里冷眼望着杨开,觉得刘谨的朋友能来太医院习医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杨开此时走上前一抱拳,恭敬地道:“晚辈杨开,拜见各位前辈太医。”

众太医们站在那里漠然。显而易见,对这位仗着刘谨的势力强行来习他们医术本事的不速之客,表示了极大的不欢迎。

那王克毕竟老成,此时轻咳了一声,上前拱了下手道:“杨公子,还请屋中说话罢。”说完,转身自去,连让一下的手势都没有。众太医们也跟着王克走去。

杨开见了,知道自己不甚受欢迎,无奈地一笑,只好走在众人后面跟了去。

进了一客厅,那王克待迈进门槛后,这才转身候了一下杨开,待杨开走近,伸手让道:“杨公子,里面请罢。”

这里是太医们的议事厅,布置得极是别致。中堂之上挂有神农氏的画像,下摆香案,时常供奉。两侧墙上又挂有神医扁鹊和医圣张仲景之像。

杨开见了,肃然起敬,上前几步朝上面的医家先圣们拜了拜。

王克和众太医们见了,这才神色稍缓。

王克随后让请杨开入座,杨开站在旁边拱手一礼道:“在各位前辈面前,晚辈不敢坐。另外,还请各位前辈不要误会,晚辈幼习医道,只因未能拜得良师指点迷津而为憾事,此来是虚心向各们前辈求教的。元公公适才所说的话不是晚辈的意思,况且晚辈也不敢更是不能那般做。”

王克一众太医们听了,面面相觑。

“这个……”王克犹豫了一下道:“杨公子既然是九千岁那边送过来的人,我等自会如公子所愿。这样罢,我与各位同僚商量一下,看看如何来满足公子的愿望。”

王克说着站起身来,挥手示意,与众太医们退出了客厅,将杨开冷落在了那晨,杨开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天不应该以这种方式来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