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春风断秋雨
31568700000003

第3章 子于父

回到B地,已经是凌晨接近三点,说实话,工地上的生活是挺累的,特别是我爸并不会开车。

我以前并不能真实的理解到父亲的辛苦,虽然能明白,父亲为了这个家,受了不少累,但我从未真真切切的体会过。

但从我走出家门,将营业不景气的装修店面歇了业,后来的这几个月,我慢慢体会到了他的劳碌。

父亲说我来了后,他轻松了不少,毕竟他上哪儿,我开车载着他出行,无论多晚,随时都方便。

他是不会开车的,虽然多次报了名,却一次次都被迫放弃,他实在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

他就是我的神邸,我的信仰,但他却慢慢变老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挺无能的,不能接过他肩头的担子,更不能替他也为自己撑起这个家。

虽然老爸总是说我还小,但我已经意识到我已经不小了,二十三的年纪,也该学着做些什么。

我的临时住所是一处水泥砖堆砌起来的房子,外边是厨房,里边十平米是我睡觉的地方。

我发誓,我从没有住过这么差的地方,不过没有公主病的家伙,自然也能睡得踏实。

房东是个有趣的人,他老婆是回族人,比他要小了十岁,长得也漂亮,其实很多时候我是难以明白,她为何会嫁给了房东。

因为在我理解之中,房东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用他的话说,他赌博也是为了家!

我很难想象,他如何能说出口这样的理由,不过他的确是一个有趣的人。

他家是不吃猪肉的,他老婆不让吃猪肉,并且随时提防着,他是汉族,只是结婚时立了誓,不过你不能奢望他能遵守那样的承诺。

他家两口子,给了我很深刻的记忆,接下来,我说说他们家的事。

我初次到这儿,是父亲带着我过来的,他租用的车,因为一些小矛盾离开了,他说别人的东西,受人约束。

当然,那时候他的钱,全都在这工地上,没有完工,自然拿不到钱,你不能奢望,进度款会按照规定如期到来。

工地上的开支用度,基本上都是靠垫付,当时他账上只剩下了几万块钱,而新的地方已经开始动工,上边个标段却拿不下钱来。

接近尾期的标段是赵老三的,人太熟,父亲只能抱怨,两年前的账现在也没结清,三十万的老账,一半是银行贷款,新账只怕是遥遥无期!

这让父亲心里很不爽,但你能怎么着呢?你问他,他就说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公司还欠我三百多万,你打电话给唐经理,让他催款,下来就给你。

当然,下来他也不给你,这是一种默契!

父亲用他可怜巴巴的钱买了个面包车,我这个生意不景气,闲置下来的人,被拉去做了司机。

我来的第一天,看着落后的镇子,也说不上什么感觉,毕竟从母亲言语中已经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些映像。

一条路颠簸得我几乎都已经累得没有了多少精神,早早便睡了。

第二天一早,便跟着出了工,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工地上的生活,工人的工资其实是很低的,一百每天的女工,一百二一天的男工。

我对他们不熟,也对这个新进入的行业也没有多少了解,我是过来开车的。

中午我回来拉饭,遇到了房东家的儿子,母亲玩笑说他和我小时候一样,都很调皮,也很听话,你教他什么,他一学就会。

这是个男孩,有六岁,圆圆的脑袋,一个短短的平头,长得肉呼呼的,皮肤略显黝黑,不时还带着坏笑。

他那双大眼睛明亮亮的,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家伙,那眼珠子就像是两颗明亮的宝石。

衣服却有些赃乱。

“姨,你们要吃饭了啊?”

小家伙趴在我们临时搭建起来的厨房门上,探着头笑嘻嘻打量着里边,当然他更多是好奇打量着我,一双眼睛贼遛遛转悠。

“晓得他是哪个不?他是我儿子,你叫哥哥,他一会儿给你好吃的。”

母亲对着他笑了笑,他却一双眼睛在我身上打转,我微笑着也打量着他。

“叫哥哥,我给你好吃的,我过来带了好多好吃的,你要不要?”

“大哥哥”

我走进卧室,将我带过来的零食给了他不少,他很礼貌的说了谢谢,这是我妈妈教的。

我能想象到,也许我这么小的时候,母亲也是这么对我的。

在我记忆中,母亲对我都是严厉的,都说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也许这话从来都很实用,所以我对人对事都是保持一定距离,我是个更偏爱自由的家伙。

他手中拿着我给的零食,偷偷看了一眼他家那低矮的一层房高的平房,确定他妈妈没有看见这才放了心,对着我和母亲贼笑。

我是真心被他逗乐了,母亲告诉我,他妈妈是回族,不让他们吃我们汉人的食物,说是怕猪油!

“你在哪儿来这么多零食?”

“姨家哥哥给我的,不信你问姨。”

我开怀一笑,小孩子就是这样,明明是害怕大人责怪,偏偏就搬回了家。

“是他哥哥给他的,这些都是植物油做的,没事。”

“我还说是他悄悄拿的,不准乱拿别人东西,听到没有?”

被他妈妈瞪了一眼,那家伙却一点也不害怕,贼贼笑着,抱着零食就跑回了屋子。

回族女人对着我笑了笑,我也回以微笑。

“你儿子啊,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招姑娘喜欢,找媳妇没有?”

我一阵儿无语,说实话,我不喜欢白白嫩嫩这样的形容词,感觉和小白一样!

不过长期的闲适生活,让我的皮肤的确很白,她在打量我的同时,我也在打量着她。

一张圆圆的脸蛋,黝黑的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健康的小麦肤色,比上当地大多女性显得白皙一些,身段丰盈,虽不能说婀娜,却也是充斥着迷人的成熟韵味。

这是个美丽的美妇,当然我只是出于对美的赞扬。

“没有呢,要不你帮忙看看!哪儿有好姑娘给他找个。”

“不会哦,我们找的,他只怕看不上。”

“就他那个样子,看不上人家,就怕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哦。”

我一阵无语,真是亲妈!果断的给我泼脏水!

不过这些年,我的的确确也就是个自由人。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间,我已经把饭菜放到了车上。

叫上母亲,开车出了院子。

主人家姓韩,养了二十几只羊,还有两头牛,院子里没有水泥地面,五百平米左右的地上,只有泥土。

这个地方的确很落后,哪怕我在脑海中构思过这个地方,却也没有想过会这么落后。

出了院子,是一个占地十亩左右的水泥砖厂,砖厂是回族人建的,房东家女主人就在这儿做点上砖的活儿,一天能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

这个地方,每家孩子都比较多,三个,四个的很寻常,周末寒暑假,都有学生在这儿板砖。

有些做零工的还说,因为学生的缘故,板砖的价钱也低了不少,他们来挣学费,抢了他们的活儿。

这个地方落后,却让这个地方的人更懂得刻苦,从他们身上你会忘了什么是娇气。

如往常一样,六点半起了床,房东男主人,开着他的拖拉机出了门,我开车走到了他前面。

韩华平,也就是房东,开着拖拉机,要到工地上转运混凝土,与父亲早已经谈好了价钱,而我对施工的流程也有了基本上的了解。

韩花平是个标准的粗人,出口就是脏话,两个月以来,我很难从他的言语中找出一句不带脏话的语句。

他对孩子的纵容,达到了我无言的地步。

一个人的好坏,真不是言语能够体现得出来,说话文明礼貌者,不一定品格就好,一年半的工地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句话的真理。

“一个人的品格,和他的学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韩华平到来的时候,工地上已经忙了起来,上班时间是八点,父亲找工人倒是没有那么多讲究,都是些当地人。

很多工头都不太乐意在地方上找工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家带过来的人,随时出工比较方便,二是怕当地人杖着在他们地界上,找工头麻烦。

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少,不过也不是绝对,这些年父亲都是带着一两个熟练工,在当地招人。

一是这样的地区,工资相对比较便宜,二是当地人比较好协调工作进展,连续下几天雨不上工,也不会影响工人情绪,三是当地工人不用管住,这样会少一部分开支。

而今这样的光景,工头也不好做,国家单价本就是还算合理的,但到了地方,却难免变了味道,一层层下来,能真正用到实际施工上的,已经不足三分之二,更有甚者直接去了一半。

就像混凝土防撞护栏,国家给的标准价是七百八,而到工头手中,只有五百左右。

所以工头需要精细计算成本,否则会赔钱进入,而劳动者自然是被压榨得最狠的环节,偷工减料也是出于无奈。

这里的条件相对较差,商混是不可能做的,只能永拌料机拌好,拖拉机拉到现场,用人工用铲子往架好的模具里翻。

工作的辛苦程度,我想你能通过我接下来的描述体会到。

这就是劳动人名,所挣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