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3147700000098

第98章 仕途险恶——谋臣的安身立命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伴君如伴虎。历史上的帝王们,大多把法家的那一套君人南面之术奉为万世不易之法。就像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所说的那样:“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欲不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帝王,要喜怒不形于色,不暴露自己的主观意图,使臣下无从揣摩自己的真实思想,从而产生惶惶不可终日之感,整天俯首贴耳,为己所用。

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就开始忠实地实践法家的这一套理论,并以阴阳五行之言加以掩饰。秦始皇即位之后,认为秦得水德,水主阴,阴重刑杀,因此规定一切经国理政措施都必须遵循“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的原则。从此,秦始皇刻薄寡恩、杀人立威,不择手段地消灭一切对君权构成威胁的文武官员、内侍宦官、王后妃嫔,遂成为历代帝王的政治指南。

汉承秦制。汉代的统治者们虽然口口声声地宣称自己实行“仁政”,但是骨子里依然是秦始皇所采用的那一套帝王统治之术。汉高祖马上得天下之后,就策划消灭异姓诸侯王。一代功臣韩信被诱捕之后,高呼:“果若有人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不仅功臣如此,其他的一些文武臣僚,有时也会意想不到地遭到杀身之祸。有时候帝王们在碰到挫折或者后果可能危及到大局乃至帝王自身的安全时,就会推出一两个替罪羊来抵罪。

帝王们对臣僚的猜忌、滥杀,远远不只是个别的重臣元老,或无辜的替罪羊,有时候还涉及到满朝的文臣武将。例如,汉高祖去世时,吕后秘不发丧,阴谋将与高祖一起打天下的将领谋臣全部一网打尽。只是因为害怕激起兵变,才未敢下手。再如,武则天夺取李唐政权后,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唐室宗族贵戚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不是被杀,就是被抓。仅酷吏来俊臣一人,便以谋反罪枉杀一千多人。武则天每授一官,宫婢便私下议论:“又多了一个冤死鬼。”一个新官往往到任不及一月,便成刀下之鬼。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帝王们淫威的长期浸淫下,文臣武将们为了安身保命,也纷纷寻求应对之策。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摸索、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应对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