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
3147400000052

第52章 教典之二十八:善于发现,永远都有机会(2)

实际上,进入2001年以后,尤其是到了2001年12月27日,随着那一天阿里巴巴第100万个会员的诞生,马云早已过了“活着就好”的阶段了。100万会员、每天数万的点击、几千条商业信息发布、中国供应商项目的正常运行、2 000万美元的投资握在手中,一切都足以证明阿里巴巴正在向正确的方向运转。

不过,对于“野心勃勃”的马云来说,仅仅一个中国供应商项目显然是不够的,他现在把眼光投向了占阿里巴巴商业信息发布量75%的国内贸易。要构建一个更庞大的华商世界。

之所以国内贸易的交易量一直跟不上外贸的步伐(这也正是中国供应商项目成为阿里巴巴“现金奶牛”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商业诚信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

正因为诚信在中国缺乏,所以诚信这东西在中国是不是也一定会非常好卖呢?显然,一贯“另类”的马云已经模糊地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他要“卖诚信”了,这种说法或许听起来不太雅观,更文雅的说法应该是——“他们要推广诚信了”。

于是,2002年3月,一双紧紧相握的蓝色小手标志,出现在阿里巴巴中文网站部分会员的商铺页面上,它的名字就叫做“诚信通”,这双手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它的诞生更宣告着网上信用时代的来临——这是全球第一款交互式网上信用管理体系,这也是马云力排众议之后推出的中国互联网上一种崭新的企业诚信认证方式。

对于诚信通的推出,马云有着足够的自信——“就是只有一个会员,我也要做下去!”这次,马云的直觉又应验了,这玩意儿真的有戏!

因为,如果说诚信通的这种方式在信用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是多余的,那么在中国则是恰逢其时了。阿里巴巴既依靠了国内外的信用评价机构的优势,又结合了企业网上行为的评价,恰当配合了国家和社会对于信用的提倡。而且,诚信通的收费并不高,只有2 300元的年费。但是,对于要开展网上贸易的商人而言,尽管是区区的2 300元,交与不交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显然,如果你不交这2 300元,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没有诚信,害怕接受信用认证;二是你压根交不起这2 300元。可以想象,无论是哪种可能,哪怕只有一种也说明这个商人根本没有资格从事网上的电子商务交易,甚至在网下的市场也被抛弃了。

在后来阿里巴巴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马云不时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比如,他发现了安全支付的重要性,推出了支付宝等。

【业界看台——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

在世界商业营销史上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某制鞋公司两位鞋子的推销员出去调查市场,当他们下了飞机踏上非洲大陆时,却看见满街赤脚的人。原来,这里的人根本就不穿鞋。常人的逻辑肯定是:从来不穿鞋的人怎么会买鞋呢?怎么可能有市场呢?于是,其中一个人带着沮丧返回去了,回到总部,他向上级汇报说:那里没有市场,人们根本不穿鞋。然而,另一个人看到这片大陆上满街赤脚的情景后,却欣喜若狂,如同几百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般。他兴奋地打电话给总部:这里有巨大的市场!

从此,这个人决定留在非洲,向这里的人们传播着一种理念:穿鞋子既健康又文明。很快,奇迹发生了:非洲人穿鞋了,产品供不应求了,市场如井喷般迸发了!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套用现代经营学的语言,这是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差别;套用哲学的语言,这是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差别。

马云就是那个留下来的人,他懂得如何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懂得如何把梳子卖给寺庙里的和尚们。他坚信这是个真理:大家都看不清前景的时候,这个机会一定能够赚钱。他也时刻铭记在心:90%的人都说好的方案,我一定把它扔到垃圾桶里。这就是马云,不按常理出牌的马云。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我们的沟通、交流习惯:跨越时间、空间,超越年龄、身份差异,可以畅所欲言,可以高谈阔论,可以把乌鸦说成风凰,可以把老太婆幻化成美少女……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在.com最疯狂的年代里,互联网就如同一个完全幻化、缥缈的世界,在网络上就流传着一个“谁也不知道网络对面是不是一只狗”的经典段子。所以,在那个时代,在那种社会大环境下,谈诸如“网上诚信”、“网络信用”这样的“形而下”的话题,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让人贻笑大方。

对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普通的网民来说,“网络对面是不是一只狗”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商人的世界却截然不同了。在现实世界中,做生意肯定是要跟讲诚信的人打交道才能放心去做。但是,如果互联网真是连“对面是不是一只狗”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商人们敢放心地跟网上的陌生人做生意吗?被骗了怎么办?

应该说,在电子商务诞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商人们都存在一种观望的心理,尤其是自己的大单大部分还是在网络之外签下的。而互联网更多的是充当了他们的一个辅助工具而已,不会对它寄予太大希望。

而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认为,互联网上无诚信可言。对于阿里巴巴的任何一个客户来说,和自己谈生意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开始创业就立志在电子商务领域“一条道走到黑”的马云,却有不同的看法。

马云无疑出了一张漂亮的牌,尽管目前诚信通的客户群体相对于阿里巴巴庞大的注册会员总数还是微乎其微的,但我们还是想以那个推销鞋的案例做比喻:一旦从不穿鞋的人爱上了穿鞋,十头牛都拉不回;一旦整个中国有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鞋店”,那么迟早会有一大群“光着脚丫的人”抱着大把大把的人民币追着马云,高喊——“买鞋”!

【相关链接——要善于发现机遇】

所谓机遇,就是时机、机会,就是某一事物的发展具备了一种最适合的环境和条件。如果有人善于抓住它、运用它,推进自己的事业发展,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机会不是永远存在或永远不变的。没有机敏的眼光是发现不了机遇的,犹如“睫在眼前常不见”一样。善于发现机遇,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美国有一位叫鲁托的制瓶工人,他有一天与女友约会时,发现她穿的条线裙子十分优美,鲁托看呆了,他的女友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鲁托从她的裙子发现了一个机遇,裙子膝盖上部分较窄,腰部显得有吸引力。鲁托想,把玻璃瓶设计成女友的裙子那样,一定会大受欢迎的。他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制造出这样一种瓶子:握上瓶颈时,没有滑落的感觉;瓶内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的分量多,而且外观别致优美。

鲁托所设计的玻璃瓶被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最后以600万美元买下鲁托这项设计的专利。鲁托这位穷工人因善于发现机遇,很快成为百万富翁。而可口可乐公司自从1923年买下这项专利后,至今仍使用这种玻璃瓶,有力地促进了可口可乐的销售。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不会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服务于他的奴仆。换句话说,任何机会都可以是他们手中的“金钥匙”。

20世纪70年代,苹果电脑的传奇人物乔布斯曾经预言,电脑终有一天会成为千家万户的桌子上必备的物件。这样的预言在当时听起来充满了浓重的空想色彩。但只经历了不到30年的时间,当年的预言却正在变为现实。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幻想家,他最早发现了计算机图形界面和鼠标的应用价值,才随后做出了这样的预测。应用了图形界面和鼠标的苹果电脑,完全改变了普通人对电脑作为高科技产品的距离感和敬畏心理,使电脑从此变成了一个容易交流的伙伴,激发了广泛的应用热潮。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无不是伟大的学习者。他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善于从一切看似不可能中创造惊人的成就。马云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