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甘肃历史人物
3146400000043

第43章 五代(2)

犨幼与群儿戏于道中,常分布行列为军队站阵之状,指挥如将帅,诸儿皆听其节度,其父惊日:“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壮,善用弓剑,为人勇果,重义气。刺史闻其才,召置麾下。以功升为忠武军马步兵都虞侯。

王仙芝起义军入河南,攻陷汝州,将攻洛阳,犨领兵击败,起义军向南撤走。不久,黄巢起义爆发,河南州县多被攻陷。此时陈州地方豪杰数百人前往忠武军,请求将犨任为刺史以自保;忠武军向朝廷表奏任犨为陈州刺史。黄巢攻陷长安后,犨对将吏道:“以吾计,巢若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必驱其众东走,吾州适当其冲矣!”于是修治城池准备防守,将城周60里以内居民皆迁入城中,并选其子弟,配备兵甲武器,以其弟昶、珝为将。黄巢兵败,果然东走,先遣其将孟楷据项城,昶攻破项城,俘孟楷。中和三年(883年),朝廷闻其功,就加检校兵部尚书.俄转右仆射。数月后,又加司空,进颍川县伯。蔡州秦宗权与黄巢合兵来攻陈州,“置舂磨,糜人之肉为食”。民众恐惧,犨谓部下日:“吾家三世陈将,必能保此。尔曹男子,当于死中求生,建功立业,未必不因此时。”军民受激励,皆踊跃向敌。巢兵号称20万,围城300余天不能破,犨粮将尽,求救于朱温,救兵至,巢退走。

朱温人陈州,犨以温必成大事,为谢温援救之恩,为之立生祠,并为其子岩娶温女。后秦宗权又攻淮西,先后攻破20余州,犨兄弟全力保城,唯陈州终未被破。文德元年(888年),以功授检校司徒,任泰宁军节度使,又改授浙西节度使,仍驻宛丘,兼领二镇。龙纪元年(889年)三月,加平章事,充任忠武军节度使,仍以陈州为治所。

此时平原平定,流亡百姓“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犨有疾,以其弟昶共建功业,乃以职位让昶。数月后卒,时年66岁。赠太尉。

昶继任后,休兵课农,广施恩惠。昭宗命为其树德政碑以旌其功。后加同平章事。卒后赠太尉。

季弟珝,继昶为检校司徒、忠武军节度使。后为检校侍中.进封天水郡公。珝博通前古,以陈州本伏羲所都,稽考古制,崇饰庙宇,为四民祈福之所。又决翟王河以为灌溉,民获其利。卒后赠侍中。

“珝兄弟节制陈、许,继拥旌钺,共二十余年,陈人爱戴,风化大行”。犨长子麓,位至列卿。次子霖,改名岩,尚梁太祖朱温女长乐公主。官至租庸使、守户部尚书。“以勋戚自负,货赂公行,天下之贿,半入其门”。后梁亡,被杀。

参阅《旧五代史》卷14;

《新唐书》卷189;

《新五代史》卷42

李琪

李琪(871—931年)字台秀,敦煌人。后梁宰相。五代著名学者。出身世宦之家。祖敬方,谏议大夫。父毅,以都统判官迁为谏议大夫。

兄埏,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母丧贫无以葬,乞食而后葬。人后梁,迁兵部郎中、崇政院直学士、左谏议大夫。

琪年13岁,词赋诗颂即有名,所作《汉祖得三杰赋》尾日:“得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晋公王铎惊日:“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唐昭宗时,李豁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方十八,袖赋一轴拜谒豁。谿览赋惊异,倒履迎于门。天复初(901年)琪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辞科,历任武功县尉、左拾遗、殿中侍御史。“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唐亡后,为后梁太祖朱温翰林学士。“梁兵讨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后梁末帝朱瑱授为御史中丞、尚述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重然诺,怜才奖善。后罢相为太子少保。

后唐庄宗李存勖亡后梁,以为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同光三年(925年)秋天下大水,庄宗诏百官上疏陈奏治国之策,琪上疏称:“古人有言日: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理也。有其谷则国力备,定其地则人足食,察其人则徭役均,知此三者,为国之急务也。……今陛下纵不欲人粟授官,愿明降制旨下诸道,合差百姓转仓之处,有能出力运官物到京师,五百石以上,自身授一初任州县官,有官者依资迁授,欠选者便与放选。千石以上至万石,不拘文武,明示赏酬。免令方春农人流散,斯亦救民转仓赡军之一术也。”庄宗甚为重视其议。后唐明宗李亶继位,以御史大夫授为尚书左仆射。后以太子太傅致仕。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知时不可为.然犹多歧取进,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静也”。以在内署时所作制诏,编为十卷,日《金门集》,大行于世。

子贞,官至邑宰。

参阅《旧五代史》卷58:

《新五代史》卷55

高万兴

高万兴(?—925年)河西人。五代名将。祖君佐,鄜延节度判官。父怀迁,都押衙。万兴与弟万金俱有武略,同在李茂贞将延州(今陕西延安)刺史胡敬璋部为骑将。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敬璋死,刘万子代为刺史,其将许从实杀万子,又自为延州刺史。万兴兄弟皆领兵戍境,领其部下数千人归降后梁。梁太祖朱温以万兴为延州刺史、忠义军节度使,与刘知俊攻丹州(今陕西宜川县),执刺史崔公实;攻延州,执许从宝。鄜州刺史李彦容、坊州(今陕西黄陵县)李彦昱皆弃城而走。朱温于是分鄜、坊、丹、延四州为二镇,以万金为保大军节度使,万兴累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渤海郡王。贞明四年(918年),万金卒,朱温以万兴兼彰武、保大两镇节度使,进封北平王。后梁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入洛阳,万兴朝拜存勖,后唐授以原爵位。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卒于位。

“万兴兄弟皆骁勇,而未尝立战功,然以戍兵降梁,梁取鄜、坊、丹、延自万兴始,故其兄弟世守其土”。

万兴子允韬代立为延州节度使,长兴元年(930年)移镇安国,后为滑州节度使,卒后赠太师。

万金子允权,后晋开运中(944—946年)为肤施令,罢居在家。契丹灭晋,延州军乱,彰信军节度使周密被逐,兵众拥允权为留后。

后汉高祖刘知远起兵太原,遂归附于汉,即拜节度使。

参阅《旧五代史》卷132:

《新五代史》卷40

唐景思

唐景思(?—957年)秦州(今天水市)人,五代名将。

幼善角角氐戏,以屠狗为生。后从军,累功为指挥使,为蜀守固镇(今两当县杨店镇)。后唐伐蜀,景思以城降,拜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刺史。后晋高祖石敬瑭时,为贝州行军司马。契丹灭晋,拜为亳州防御使。后汉高祖刘知远时,任为邓州行军司马,后为沿淮巡检使。此时史弘肇主持朝政,滥施刑罚,常罗织罪名,杀富商而夺取其财,广开官吏告密之风。景思有奴,有求而不得,即向弘肇告景思受淮南敌方厚赂。私贮兵器,欲作内应以叛国。弘肇遣吏领30骑缉拿景思。景思日:“我从人家人并在此,若有十缗贮积,亦是受赂。言我贮甲仗,除官赐外,有一事亦是私贮。”使者搜索其家,唯衣一笥,军籍粮簿而已。景思求使者将其缉押入京师以自明。颍、毫民众随至京师。共证景思廉。弘肇即斩诬告之奴而释景思。后周显德(954—960年)初,从世宗柴荣战高平,世宗以所获汉降兵数千置为效顺指挥,命景思为指挥使,驻防淮上。三年(656年)春,后周进攻淮南,景思以功领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刺史,又改为濠州(今安徽凤阳县)刺史.作战受重伤而卒。周世宗甚为悼惜,诏赠武清军节度使。

参阅《旧五代史》卷124;

《新五代史》卷49

赵延义

赵延义(895—952年)字子英,秦州(今天水市)人。五代时天文数术名家。

延义出身数术世家。曾祖省躬,通数术,避乱于蜀。父温珪,事蜀王建为司天监,临终诫其子日:“技术虽是世业,吾仕蜀以来,几由技术而死,尔辈能以他途致身,亦良途也。”延义少亦即以家传仕蜀为司天监,蜀亡入洛阳,年30岁。后唐天成(926—930年)中,复任后唐星官。

延义兼通三式,颇善相人。清泰(934.一936年)中,枢密直学士吕琦密问后唐国运,延义对日:“保邦在行政,保祚在德福。在行政则术士不敢言。”后晋天福中(936—944年),为晋司天监。契丹灭晋,延义被俘至镇州。李筠、白再荣谋逐契丹将麻答归附北汉,犹豫不决,延义假借数术促成其事。

北周太祖郭威入京,加检校司徒,司天监如故。太祖问延义“汉祚短促者,天数邪?”延义答:“王者抚天下,当以仁恩德泽.而汉淫酷,刑罚枉滥,天下称冤,此其所以亡也。”此时,周太祖正以兵围苏逢吉、刘铢宅,将诛灭其族,闻延义之言悚然生畏,遂宽免其族,两家获全。广顺二年(952年),授为太府卿,判司天监事。卒,时年58岁。赠光禄卿。

“延义善交游,达机变,兼有技术,见者欢心”。

参阅《旧五代史》卷131;

《新五代史》卷57

王饶

王饶(899—957年)字受益,庆州华池(今华池县)人。【2】五代名将。

饶沉毅有才干,始从晋高祖石敬瑭,任控鹤军使,迁奉国军校,累功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天福六年(941年),从杜重威平常山,以功加检校司空,迁本军都校,领连州刺史。此时安重进叛于襄阳。晋高祖石敬瑭命高行周率兵讨伐,以饶为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平叛后授为深州刺史。翌年?人朝为奉国都校,加检校司徒,领钦州刺史。后又改任本军右厢都指挥使,领阆州(今四川阆中)团练使。后晋末。契丹据中原,后汉刘知远起兵晋阳,不久克复中原大部地区,唯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县)仍为契丹所据。时饶在常山,与李筠、白再荣等密谋,发动当地势力,将契丹驱逐出境。后汉高祖刘知远甚为称赏,授饶为鄜州观察留后,加光禄大夫,赐爵开国侯,再移为镇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后周建国之初,加平章事,赐推诚奉义翊戴功臣。显德元年(954年),加检校太尉,移镇贝州。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加兼侍中,改彰德军节度使。显德四年(957年)冬,以疾卒于京东之私第,时年59岁。追封巢国公。

“饶性宽厚,体貌详雅,所范藩镇,民皆便之。每接宾佐,必怡声缓气。恂恂如也,故士君子亦以此多之。”

参阅《旧五代史》卷125

【1】《旧五代史》载:“赵擘,其先天水人。”《新五代史》载:“其先青州人也。”《新唐书》载:“赵犨,陈州宛丘人。”

【2】《宋史》卷242(后妃》(上)载:“孝明王皇后,彬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彰德军节度饶第三女。”《宋史》卷463《外戚》(上)载:“王继勋,彰德节度使饶之子,孝明皇后同母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