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甘肃历史人物
3146400000020

第20章 东晋 十六国(5)

397年,吕光伐西秦,其弟吕延战死,光委罪于从征的蒙逊伯父卢水胡部帅沮渠罗仇、沮渠麴鬻,将他们处死。宗亲各部为其送葬者万余人,蒙逊乘机结诸部反叛,堂兄沮渠男成也起兵响应,二人共推建业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元神玺。段业以蒙逊为镇西将军、张掖太守,男成为辅国将军、酒泉太守,委以军国大任。398年,蒙逊攻取西郡,晋昌、敦煌二郡也归降段业,蒙逊以功封临池侯。后凉吕弘弃张掖东走。399年,段业称凉王,改元天玺,迁都张掖,以蒙逊为尚书左丞。段业惧蒙逊雄武,远调蒙逊为临池太守,又调为西安(今张掖东南)太守。

天玺三年(401年),蒙逊诱使段业杀男成,又借口段业枉害忠良,率众攻人张掖,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史称北凉。

蒙逊建立北凉政权后,旨令举贤任能,起用“博通经史,才藻清瞻”的张穆为中书侍郎,委之机密重任。蒙逊严于执法,法不避亲。蒙逊伯父中田护军亲信、临松太守孔笃骄横残暴,百姓不堪其苦。蒙逊日:“乱吾国者,二伯父也,何以纲纪百姓乎?”皆令自杀。又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下书日:“孤以虚薄,猥忝时运,未能弘阐大猷,戡荡群孽,使桃虫鼓翼东京,封豕烝涉西裔,戎车屡动,干戈未戢,农失三时之业,百姓户不粒食。可蠲省百徭,专功南亩,明设科条,务尽地利。”为摆脱四面受敌的困境,遣使通和后秦,称臣于姚兴。东伐吕隆,西拒李暠。蒙逊欲图姑臧,与南凉主秃发傉檀相攻,数败之。终于411年进据姑臧。412年,蒙逊称河西王,改元玄始,置百官,修宫殿。蒙逊与西秦互有征伐,又屡败西凉李氏。420年,西凉主李歆中伏而死,蒙逊人据酒泉。421年,蒙逊亲率2万大军攻克敦煌,灭西凉。原西凉名儒宋繇、刘晒,蒙逊均聘之重用。此时,西域诸国皆臣伏于蒙逊。北凉极盛时,拥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乐都等郡。蒙逊还称藩于东晋、刘宋.互通使节,拜受凉州刺史等官职。刘宋封蒙逊河西王。

蒙逊为人处事能玩弄权术,亦颇有治国之才。他重视文化,爱惜儒士,历为史家称道。蒙逊笃信佛教,厚待高僧,主持翻译佛经,兴建佛寺,开凿天梯山石窟。北凉的儒学与佛学对北魏文化影响深远。

北凉义和三年(433年),蒙逊病卒,终年66岁。其在位33年,葬于元陵,谥武宣王,庙号太祖。子茂虔嗣立,在位8年,被北魏攻灭。

参阅《晋书》卷129;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北凉录》

赵整

赵整生卒年不详。字文业,一名正,略阳清水(今清水县)人。前秦苻坚时名臣。

整为人聪敏旷达,博闻强记,学兼内外,能著文。年18岁,即为苻坚著作郎。后历迁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刚直不容邪佞,谏讽无所迥避。建元中,慕容垂夫人段氏得幸于苻坚,坚与段氏同辇游于后庭,整作歌讽日:“不见雀来人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坚改容称谢,命段氏下辇。坚又曾于钓台宴会群臣,以秘书监朱肜为酒令,坚命日:“今日之饮,当以极醉为限。”整以坚过于好酒,作《酒德》之歌,歌道:“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又歌日:“获黍西秦,採麦东齐。春封夏发,鼻纳心迷。”坚听罢大悦,命整书写成文,以为酒诫。从此,坚但凡宴会,以礼节饮酒而不再过度。

苻坚为加强对占领地区的控制.以氐族统治者本民族民户分住各主要军事重镇所在地,以四帅子弟3000户配长乐公苻丕统带镇戍邺城,坚亲送丕于灞上,临别流涕。各氐族首领子弟与家人离别,皆悲戚号哭,哀感行人。整因侍宴,抚琴而歌日:“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坚笑而不纳其劝。坚末年好色,宠惑鲜卑,惰于政务。整又抚琴而歌日:“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自本清,是谁乱使浊?”坚动容道:“是朕也!”又歌道:“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坚笑道:“将非赵文业邪?”

后因关中佛教盛行,欲出家人佛,坚惜其才用而不许。淝水战后苻秦崩溃,坚死后整更名道整,作颂日:“我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旦。归命释迦文,今来受大道。”遂人商洛山,专心精研佛学律论。东晋雍州刺史郄恢钦慕整风尚,逼之与其同游。后逝于襄阳,终年60余岁。

参阅【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录十一》

郭瑀

郭瑀(yu 禹)生卒年不详。字元瑜,敦煌人。十六国时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年少东游张掖,拜著名学者郭荷为师,刻苦勤学,“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郭荷病故,守墓3年。此后继续隐居张掖薤谷,继承郭荷事业,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健体,开馆讲学,教授学生1000余人。著有《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等。

前凉主张天锡遣使者孟公明备礼持诏征请,与瑀书日:“先生潜光九皋,怀真独远,心与至境冥符,志与四时消息。岂知苍生倒悬,四海待拯者乎?孤忝承时运,负荷大业,思与贤明同赞帝道。……今九服分为狄场,二都尽为戎穴,天子僻陋江东。名教沦于左衽,创毒之甚,开辟未闻。先生怀济世之才,坐观而不救,其于仁智,孤窃惑焉。故遣使者虚左授绥,鹤企先生,乃眷下国。”瑀回避不愿出山。公明拘执其门人,璃叹日:“吾逃禄,非避罪也。岂得隐居行义,害及门人。”于是应充就征,及至姑臧(今武威),适逢天锡之母病故,瑀入吊后还归酒泉南山。

前凉灭亡后,前秦主苻坚诏以安车重礼征请璃为其定礼仪,辅佐朝政,因遇其父丧而止。郡太守辛章选派书生300人往拜瑀从师受业。前秦末年,王穆起兵酒泉,应天锡子大豫,遣使招璃,瑀叹日:“临河救溺,不卜命之短长;脉病三年,不豫绝其餐馈;鲁连在赵,义不结舌,况人将左衽而不救之!”于是与敦煌索嘏起兵5000.运粟3万石,响应王穆。穆以璃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王穆受谗言蛊惑,欲杀索嘏,瑀劝谏日:“昔汉定天下,然后诛功臣,今事业未建而诛之,立见糜鹿游于此庭矣!”王穆不听瑀谏而杀嘏。璃悲极.出城大哭,七日不食,重归酒泉南山赤崖阁,饮气而卒。

参阅《晋书》卷94

宋纤

宋纤生卒年不详。字令艾,敦煌人。十六国时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

纤隐居酒泉南山,弟子受业者3000余人。纤笃志好学,绝意仕宦,多次拒绝郡府官员拜访求见,年80而苦学不倦。注《论语》,作诗赋数万言。时誉极高。太守杨宣画其像于阁上,出入视之,作颂日:“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马岌具仪仗往访,纤拒而不见。岌叹日:“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铭诗于石壁日:“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

前凉主张祚遣使者张兴备礼征为太子友,纤喟然叹日:“德非庄生,才非干木,何敢稽停明命!”遂至姑臧,张祚遣太子太和以执友礼拜见,称病不出,遂拜为太子太傅。纤上疏张祚日:“臣受生方外,心慕太右。生不喜存,死不悲没。素有遗属,属诸知识,在山投山,临水投水,处泽露形,在人亲土。声闻书疏,勿告我家。今当命终,乞如素愿。”遂不食而卒,时年82岁,谥日玄虚先生。

参阅《晋书》卷94

祈嘉

祈嘉生卒年不详。字孔宾,酒泉人。十六国时河西名士,教育家。

祈少清贫,然好学不倦。年20余,夜闻窗外有呼声日:“祈孔宾,祈孔宾!隐去来,隐去来!修饰人世,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毛铢,所丧如山崖。”天明遂外出远游,西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贫无衣食,为书生共济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西游海诸,教授门生百余人。前凉主张重华征为儒林祭酒。性和裕,教授生徒循循善诱,诲而不倦。依据《孝经》,作《二九神经》。嘉声誉甚高,朝野共仰,在朝卿士、郡守县令彭和正等亦前往受业,拜于床下者达2000余人。张天赐继位后.亦甚为敬重,称先生而不称其名。后以寿终。

参阅《晋书》卷94;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前凉录》

宋繇

宋繇(yao 摇)生卒生不详。字体业,敦煌人。十六国时期河西名儒。繇曾祖宋配,祖父宋悌,世仕前凉张氏。父宋寮,为前凉龙骧将军、武兴太守。

繇出生后父被诛杀,5岁又丧母,随伯母张氏生活,以孝道闻名于乡里。8岁时伯母又丧。少有志向,对妹夫张彦叹日:“门户倾覆,负荷在繇,不衔胆自厉,何以继承先业!”遂随彦至酒泉。求师就学,闭室诵书,昼夜不倦。博通经史,诸子群言无不精通。虽于兵难之间,仍讲诵不废。一生酷爱典籍,家有藏书数千卷。

繇于后凉吕光时举为秀才,任郎中。后投奔北凉段业,拜中散、常侍。以段业无远略,又西奔敦煌李暠。400年,李暠建立西凉政权后,拜繇为折冲将军、从事中郎,他曾率部东伐凉兴,又攻占玉门以西诸城,并在玉门、阳关屯田积谷,为西凉开拓疆土建立大功.升为右将军,与李暠子敦煌太守李让镇守敦煌。李暠病危,托后事于繇,嘱他辅佐其子李歆成就事业。李歆即位,任繇为武卫将军、广夏太守等职。及所在官位通显,仍家无余财。雅好儒学,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而于军政事务,亦尤明决断,凡事略无积滞。

北凉沮渠蒙逊攻占西凉酒泉,于繇室得书数千卷,仅有盐米数十斛。蒙逊叹曰:“孤不喜克李歆,欣得宋繇耳。”遂拜繇为尚书吏部郎中,“委以铨衡之任”。沮渠蒙逊临终前,以子牧犍委托之。牧犍即位,以繇为左丞,垂询国事。

沮渠牧犍称蕃于北魏,北魏太武帝以繇为河西王右丞相,赐爵清水公,加安远将军。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平定北凉。繇与沮渠牧犍一起被送往北魏京师平城。繇卒后,谥日“恭”。

长子岩,袭爵,改为西平侯。次子超,官尚书度支郎。超弟稚,为白水县令,在县11年,颇得民心,升青州勃海太守。

参阅《魏书》卷52;

【清】张澍《续敦煌实录》卷4

阚驷

阚驷(kan),yin看因)生卒年不详。字玄阴,敦煌人。十六国时河西著名学者。

先世数辈皆为敦煌名士。驷“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

驷以才学受北凉主沮渠蒙逊器重,“常侍左右,访以政治损益”,拜为秘书考课郎中,加奉车都尉。蒙逊给文吏30人,协助他典校经籍,刊定先秦诸子文集3000余卷。这些经典,经刊校,得以完整保存。

沮渠牧犍即位后,“拜大行,迁尚书”,甚受敬重。

439年,北魏灭北凉。北魏乐平王拓跋丕镇守河西,驷任从事中郎。乐平王卒,驷至魏都平城,家甚贫弊,流落街头,饥寒而卒。注王朗《易传》,学者作为学习儒学经典的基本教材性读物。又著有《十三州志》,为《汉书·郡国志》后的史地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

赵 □

参阅《魏书》卷52;

【清】张澍《续敦煌实录》卷5

赵□(fei 匪)生卒年不详。河西敦煌人。十六国时期天文学家。北凉太史,“善天文术算”,掌管北凉天文、律历。

□任太史期间,利用工作之便,组织人员在河西观测星象。他参考前人的历法资料,并结合河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撰写《七曜历数算经》一卷。“七曜”即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又称“七曜日”,即历书上七日一周的称谓,以每日第一小时为属于某曜日,如日曜、月曜、水曜、火曜、木曜、金曜、土曜等。

又著有《河西甲寅元历》一卷、《甲寅元历序》一卷、《阴阳历术》一卷、《算经》一卷等天文著作。他在历法上的成就,推动了当时河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故此,北凉沮渠蒙逊于元始元年(412年),颁行赵欧所造的元始历(以年号命名),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历法之一。□首先在他的元始历中改为六百年设置二百二十一闰月的方法,打破过去一章(每十九年为一章)七闰的方法。不仅北凉使用这个破章法,而且北朝也沿用这个破章法。

英籍学者李约瑟博士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了赵□的科学成就,予以很高的评价。

参阅《隋书·经籍志》;

【清】张澍《续敦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