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冲
朱冲生卒年不详。字巨容,南安(今陇西县)人,晋隐士。
冲少即操行高尚,静心寡欲,好学而家贫,耕读为业。邻人丢失牛犊,认冲犊为己犊而归。后于林木中找到丢失之犊,将错认之犊还归于冲,冲竞不受。又有邻人之牛人冲地食禾稼,冲屡持草喂人田之牛而无怨恨之色。牛主深为惭愧,乃严管其牛而不使再人冲田。
咸宁四年(278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接着又接朝廷诏命日:“东宫官属亦宜得履蹈至行、敦悦典籍者,其以冲为太子右庶子。”乃不应诏。冲每闻征聘之书来,即逃避入深山,时人评其为梁鸿、管宁等高士之辈。
冲家所居之陇西,与氐、羌等少数民族杂处,羌、戎奉之若君,而冲亦以礼让为训,使当地各族民众和睦相处,以礼教相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后以寿终。
参阅《晋书》卷94
辛谧
辛谧生卒年不详。字叔重,陇西狄道(今临洮县)人。晋代名士,著名书法家。父怡,幽州刺史。
谧出身于陇右世家,少有志行节操,博学善属文,名重乡里。尤善草、隶书,作品被当时视为书法典范,时人争仿习,以为楷模与准则。谧性恬静淡泊,不妄交游,亦无意仕途,不求显达。朝廷先后召拜太子舍人、诸王文学,皆不应召。永嘉(307—313年)末,以谧兼散骑常侍,慰抚关中。谧以洛阳将败乱,于是应诏。及长安为刘聪攻陷,聪又拜谧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又历后赵石勒、石虎之世,俱不接受任命。虽处乱世之中,志向高迈,不求荣显利禄,清淡自守。
至后赵冉闵继位,又备礼品征召为太常,谧与冉闵作书日:“昔许由辞尧,以天下让之,全其清高之节。伯夷去国,子推逃赏,皆显史牒,传之无穷。此往而不返者也。然贤人君子虽居庙堂之土,无异于山林之中,斯穷理尽性之妙,岂有识之者邪!是故不婴于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谧闻物极则变,冬夏是也;致高则危,累棋是也。君王功已成矣,而久处之,非所以顾万全远危亡之祸也。宜因此大捷,归身本朝,必有许由、伯夷之廉,享松乔之寿,永为世辅,岂不美哉!”书后竞不食而卒。
参阅《晋书》卷94
杨轲
杨轲生卒年不详。天水人。晋名士,学者,著名教育家。
轲少好《易》,及长不娶妻立家,专心致学。学问高深,教授学徒数百人。生活俭朴,意趣超远,常粗食饮水,衣褐缊袍,时人慨其过于清苦,而轲悠然自得。寡交接,疏宾少客。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不能亲得言教;所讲授,须旁无杂人,先授于入室弟子,然后令其递相宣讲传授。
前赵刘曜称号,征拜太常,轲固辞不应,曜亦敬而不逼。遂隐居于陇山。曜后为石勒所擒,秦人东徙,轲留长安。后赵石虎篡位,又备重礼以安车征轲,轲复以疾辞不受召。石虎强迫乃从。及见石虎,不拜,虎与语,不答,命居于永昌乙等官第。虎之左右以轲傲慢,请虎以不敬论轲罪,虎不从,并下令任轲所好。
轲在永昌,石虎每有馈赠,辄口授,子弟代书作表谢.其文甚美,览者莫不叹赏。石虎欲了解其真正志向意趣,多次试探。先密令送美女夜往以挑动,“轲萧然不顾”。又使人带其弟子全部离开.遣雄壮的羯族武士披甲持刀,临之以兵,并窃取其朝廷所赐衣服而去。轲“视而不言,了无惧色”。常卧土床,复以布被,裸寝其中,下无茵褥。颍川苟铺乃好奇之士,造访谈论经义,轲闭目不答。铺发轲被,露其体形而大笑,“轲神体颓然,无惊怒之状”。时人均以为轲为焦先之辈人物,其胸襟“未有能量其深浅也”。
后上疏求还故里,石虎送以安车蒲轮,蠲(juan捐)10户民徭赋以供轲。归秦州后,仍教授弟子不停息。后遭战乱,秦人多奔逃凉州避难,轲弟子以牛负轲西逃,为乱兵所杀。
参阅《晋书》卷94
姚弋仲
姚弋仲(280—352年)南安赤亭(今武山、甘谷一带)人。羌族。后秦政权奠基者。父姚柯迥,任曹魏征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
弋仲少而聪敏勇猛,英果雄毅。不营产业,唯以收恤为务。因此羌人皆畏而亲之。及长,狷介坦诚,刚正不屈,而待下宽和有度,有深谋远略,颇为群羌拥戴。
永嘉之乱,羌、汉民东迁榆眉,其随弋仲往迁者有数万之众。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前赵刘曜平定陇上民众首领陈安后,以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驻于陇上。后赵石虎攻占上邦,弋仲建言于虎:“明公握兵十万,功高一时,正是行权立策之日。陇上多豪,秦风猛劲,道隆后服,道洿先叛,宜徙陇上豪强,虚其心腹,以实畿甸。”石虎采纳弋仲之议,陈请石勒任弋仲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后东晋豫州刺史祖约叛晋投后赵,石勒甚为优待,弋仲上疏日:“祖约残贼晋朝,逼杀太后,不忠于主,而陛下宠之,臣恐奸乱之萌,此其始矣。”石勒称善,竟诛杀祖约。
后赵石勒死后,石虎执政,按弋仲意,徙秦、雍豪强于关东。弋仲率部众数万迁于清河(今河北清河县),拜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平襄县公。及石虎废石弘自立为帝,弋仲称疾不贺。石虎反复召之而后朝见,正色责虎日:“奈何把臂受讬而反夺之乎!”虎惮其强正而不责备。迁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弋仲在朝清俭耿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无所回避,石虎甚为敬重,朝中大事,无不参决,公卿亦惮而敬重。武城左尉,为石虎宠姬之弟,曾扰其部,弋仲执而欲斩,该尉叩头流血,左右亦苦谏,方免。
石虎后期,朝政日乱,国内沸腾,关中梁犊等起事反抗后赵统治,有众10多万,声势甚盛。梁犊由关中东进,大败石虎大将李农于荥阳。石虎大惧,急召弋仲。弋仲率其部众8000余人屯于南郊,轻骑至邺城。时石虎病,不能及时见弋仲,赐其所食之食。弋仲怒不食.日:“召我击贼,岂来觅食邪!我不知上存亡,若一见,虽死无恨。”侍者言于虎,虎令引见。弋仲见虎,数责之日:“儿死来愁邪?乃至于疾!儿小时不能使好人辅相,至令相杀。儿自有过,责其下人太甚,故反耳。汝病久,所立儿小,若不差,天下必乱。当宜忧此,不烦忧贼也。犊等因思归之心,共为奸盗,所行残贼,此成擒耳。老羌请效死前锋,使一举而了。”弋仲性狷直,对人无论尊卑皆称之以汝。石虎亦恕而不责,于坐授为使持节、待中、征西大将军,赐以铠马。弋仲贯甲跨马,不辞而出,遂灭梁犊。以功加剑履上殿,进封西平郡公。
后赵石闵之乱,弋仲率众讨闵,驻于混桥。(在今河北临漳县境)。石祗继位于襄国后,以弋仲为右丞相,待以殊礼,极为倚重。弋仲遣子姚襄攻石闵,嘱日:“汝才十倍于闵,若不枭擒,不须复见我也。”襄大败闵于常卢泽而归,弋仲怒其未能擒闵,杖之一百。弋仲部曲马何罗博学有文才,叛弋仲而投靠张豺,豺败,又来归顺弋仲,左右俱欲杀之.弋仲日:“今正是招才纳奇之日,当收其力用,不足害也。”以何罗为参军。众皆钦其宽怀大度。
弋仲有24子,常诫诸子日:“吾本以晋室大乱,石氏待吾厚,故欲讨其贼臣以报其德。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当竭尽臣节,无为不义之事。”于是遣使与晋联络。永和七年(351年),东晋拜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永和八年(352年)卒,时年73岁。
弋仲子姚襄率部入关,为前秦主苻生所败,苻生得弋仲灵柩,以王礼葬之于天水冀县(今甘谷县)。姚苌称后秦帝后,追谥为景元皇帝,置园邑500家。
弋仲墓在今甘谷县新兴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阅《晋书》卷106;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卷1
苻洪
苻洪(285—350年)字广世,氐族,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南)人。前秦政权奠基者。
其先为有扈氏之苗裔,世为部落酋长。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人皆称之为蒲家,因以蒲为姓。父怀归,为部落小帅。当其生时,陇右大雨,百姓受雨之苦,谣日:“雨若不止,洪水必起。”以此故,乃名日“洪”。洪好施舍,多权略,骁武善骑射。
晋永嘉之乱,洪散千金,招览英杰之士,探讨安危变通之方略,汉族和氐、羌少数民族竞相前来投奔。宗人蒲光、蒲突等遂共推洪为盟主。刘聪遣使拜平远将军,不受,自称护氐都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及刘曜称制长安,光等逼洪归降曜,曜拜其为率义侯。群氐推为首领,刘曜晋封其为氐王。曜败于洛阳,洪率部人西保陇山。石虎率军攻上邦,洪降虎。虎大悦,亲出迎之,拜冠军将军,监六夷诸军事,委以西方之事,封泾阳伯。
后赵建平四年(333年),石生起兵于关中,洪遂西结张骏.自称晋北平将军、雍州刺史。石虎攻灭石生,洪率2万户下陇.东人冯翊。虎拜洪护氐校尉,进爵为侯。洪劝说虎宜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虎从其议,徙关中秦、雍汉、羌及氐各族民人10余万于关东。迁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处于枋头。从征段辽,累有战功,以洪为关内领侯将,进封西平郡公,其部曲赐爵关内侯者2000余人。冉闵对虎说:“苻洪雄果,其诸子并非常才,宜密除之。”虎待之愈厚,后虎阴欲杀洪,洪称疾不朝。太宁元年(349年),进位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晋封本国略阳郡公。及石遵继位,去洪都督职,洪怨之,乃遣使降晋。遵被杀后,洪有众10余万。
永和六年(350年),晋穆帝以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此时羌族首领姚弋仲亦图据关中。恐洪先机占关中,遣子姚襄率众5万攻洪,被洪击败。于是安定梁楞等劝洪日:“今胡运已终,中原丧乱,明公神武白天,必继踪周、汉,宜称尊号,以副四海之望。”洪亦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苻坚生后,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洪对博士胡文说:“孤率众十万,居形胜之地,冉闵、慕容隽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数中,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矣。”赵将麻秋西镇袍罕,闻冉闵之乱,率众归邺。洪命子苻雄击破其部。俘秋.洪以秋为军师将军。秋劝洪西都长安,洪深以为然。接着,秋以宴请毒杀洪,洪子苻健斩秋。洪将死,对健说:“所以未人关者,言中州可指时而定。今见困竖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言毕而逝,年66岁。健称制后,谥日惠武帝。
参阅《晋书》卷102;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录一》
张骏
张骏(307—346年)字公庭,安定乌氏(今平凉西北)人。张轨之孙,张寔(shi实)子,前凉国主。
其祖张轨为国内名士,自创建前凉政权以来,经其父寔、叔茂,皆能继承轨勤政爱民,遵法崇儒的治国之道,前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在当时中原战乱不已的环境中成为难得的一方乐土。骏深受家族传统影响。
骏幼而奇伟。十岁能属文,卓越不羁。而淫纵过度,常夜微行于邑里。建兴四年(316年),封霸城侯。其叔张茂病危,执骏手泣日:“昔吾先人,以孝友见称。自汉初以来,世执忠顺。今虽华夏大乱,皇舆播迁,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吾遭扰攘之运,承先人余德,假摄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负晋室,下欲保完百姓。然官非五命,位由私议,苟以集事,岂荣之哉?气绝之日,白恰人棺,无以朝服.以彰吾志焉!”骏继其任,时年仅18岁。
晋拜骏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骏大赦其境内,置左右前后四率官,修缮南宫。前赵刘曜亦遣使拜骏为大将军、凉州牧、凉王。此时辛晏以兵据袍罕。骏宴群臣,命窦滔等进讨辛晏。从事刘庆谏日:“辛晏父子安忍凶狂,其亡可待。奈何以饥年大举,猛寒攻城!昔周武回戈,以须亡殷之期;曹公缓袁氏使自弊。何独殿下以旋兵为耻乎?”骏纳其谏。
太元二年(325年)二月,骏得晋元帝死讯,哀祭,临吊3日。骏初立时,姑臧谣日:“鸿从南来雀不惊,谁谓孤雏尾翅生,高举六翮凤凰鸣。”此时,袍罕之辛晏来降,骏复收取河南之地。骏惧刘曜来攻,命将军宋辑、魏纂将兵徙陇西、南安2000余家民户迁于姑臧。遣使与蜀李雄修好。太元三年(326年),骏遣武威太守窦滔、金城太守张阆、武兴(治今武威西北70里)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东下,攻取秦州诸郡。而刘曜将刘胤西攻袍罕(今临夏市),双方战于狄道(今临洮县)一带,骏军大败,死3万余人,骏将韩璞面缚请罪。骏日:“孤之罪也,将军何辱。”将璞等败归将士皆赦罪。刘胤乘胜渡黄河,攻陷令居,人据振武,骏复失河南、金城之地。
翌年,赦其境内。会刘曜东讨石生,长安空虚,骏欲袭取秦陇,理曹郎中索询谏以连年出兵,民间饥困,内资耗虚,不可轻意出兵。骏日:“每患忠言不献,面从背违,吾政教缺然而莫我匡者。卿尽辞规谏,深副孤之望也。”赠以羊、酒。骏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将赵贞.为贞所败,议臣以柏自请攻战而致败亡,应诛柏,骏日:“吾每以汉世宗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赦孟明。”竞以减死论,众心悦服。又下令境中:“昔鲧殛而禹兴,芮诛而缺进,唐帝所以殄洪灾,晋侯所以成五霸。法律犯死罪,其亲不得在朝。今尽听之,唯不宜内参宿卫耳。”于是刑清国富。后攻伐擒赵贞,以其地为高昌郡。及石勒杀刘曜,关中大乱,骏再收复黄河以南地,至于狄道。置武卫、石门、侯和、漒川、甘松五屯护军,与石勒为境。
太元七年(330年),骏境内发生饥荒,谷价腾贵。市长谭详请出仓谷货与百姓,秋收后三倍征还。从事阴据谏日:“昔西门豹宰邺,积之于人;解扁莅东封之邑,计入三倍。文侯以豹有罪而可赏,扁有功而可罚。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论之。”骏采纳其议。骏宴群臣,议欲行峻法严刑,众皆以为宜,参军黄斌以为:“法制所以经纶邦国,笃俗齐物,即立必行,不可窪隆也。若尊亲者犯令,则法不行矣。”骏日:“夫法唯上行,制无高下。且非黄君,吾不闻过矣!黄君可谓忠之至也。”擢斌为敦煌太守。骏有计略,更以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各得其用,吏民无不拥戴,号日“积贤君”。
太元十一年(334年),骏遣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西域并降。于是骏尽有陇西之地,焉耆、于阗等俱贡献方物,士马强盛,国内安定。于姑臧城南筑城,起霞光殿,饰以金玉,穷尽珍巧。后以右长史任处领国子祭酒,立辟雍、明堂。命西曹掾集阁内外事付硕学索绥,著写《凉春秋》。
太元二十二年(346年)病卒,时年40岁。谥日忠成公,追宗文王,庙号世祖。子张重华继位。
参阅《晋书》卷86;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前凉录四》
苻健
苻健(317—355年)前秦君主。在位5年。字建业,略阳郡临渭(今秦安县东南)人。氐族。前秦创立者苻洪第三子。乐善好施,娴熟弓马,善于待人,甚得石虎父子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