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3146300000052

第52章 对事情我有自己的看法

“杜小豆,你能不能不看这些无聊的电视剧!”每到周末,看着聚精会神坐在沙发里看电视连续剧的女儿,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听见没有!?作业也不写,脸也不洗,早饭也不吃……”

“哎呀——我作业早写完了,我的脸洗了,我自己热了汉堡吃了,我看看电视不行啊?”她还一路排比下来,接着一个反问。

“不行!谁家这么点儿的小孩天天看破电视连续剧啊?早跟你说过,这种东西越看越傻,你怎么就不听呢?”

“我哪儿天天看了,不就周末看会儿吗?我们班同学都看,我是我们班了解明星和电视节目最少的人了……”

“这有什么丢脸的?别看了!”我不由分说,拿过遥控器把电视关掉。

“您干嘛呀!”她恼怒地跳起来,“这么不讲理!没您这么当妈的!”她一边说一边气冲冲地走回房间,“咣”的一声撞上房门。

……

这样的戏码上演几次以后,我决定跟女儿好好谈谈。她说:“我们同学很多谈论明星啥的我都不知道,那样我感觉自己很‘另类’。”这倒是我没想过的问题。女儿还说:“我正看到关键时刻,您给我关掉电视,一点儿不关心我的感受,就是不尊重我……”仔细想想,女儿说的很有道理,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是在一厢情愿地做事情,还美其名曰我们的心是好的,从而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事实上,生硬地关掉电视、电脑的方法效果确实不好,而且我们会直接给孩子树立一个反面典型,让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学着家长的样子不去尊重别人。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家庭里,在学校里尤其常见。两个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成绩差的受责罚,成绩好的免受责罚;两个孩子因为某件事同时受到怀疑,成绩好的首先被排除,而成绩差的则无可争议地成为怀疑对象;对都没有回答上老师问题的两个学生,老师可能会对一个孩子说:“也许你这段时间太累了,再想想”,而对另一个孩子说:“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笨蛋!一点也不动脑筋,站着听”……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每一件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孩子享受公平的权利从小就被剥夺。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德行。公平如此重要,就在于它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同等的尊重和价值的肯定。但在孩子的世界里为什么要让他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不公正、不公平呢?换位思考一下,假如那个看电视的是我们,孩子走过来给我们关掉电视,我们会怎么想呢?会怎么做呢?难道就因为孩子年龄小,他们就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吗?

也许,父母和老师会认为,这么做是用来鞭策、刺激那些成绩差、顽劣的孩子,但效果一定是不明显,甚至是相反的,只要看一看成人社会,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绝大多数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报复,而不是奉献和友好,不少罪犯就是这样形成的。

孩子更渴望公平、公正,如果家长和老师在不经意中剥夺孩子对这种权利的渴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那样,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