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3146300000051

第51章 大人也不是都正确的

【让孩子学会做他自己】

有个很有名的哲学家说过: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

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过这种权力,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孩子,当受到批评、指责时,他们的解释和辩解常常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嘴”,“做错了你还有理了”……这样的话几乎在很多家庭都可以听到。人们对此似乎都习以为常。不知道这样对待孩子家长想过没有?即使是罪犯还有申诉的权利呢,何况是孩子?

家长们这样对孩子,理由不外乎: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是“我”生的。言下之意是,我怎么“处置”他都不为过。

我认为,家长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

?表达自己的内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极其重要,这是促使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证,也是他们自我完善的需要。

很多时候,由于家长的错误,造成了因为孩子怕错、怕羞、怕罚而不敢说话,不敢表达自己的局面。

试想,一个孩子如果连话都不敢说,别说长大后如何,就是在一个班集体里,他还能做什么呢?

在训练女儿的时候,我经常采取一些小“伎俩”锻炼她的表达,如经常和她聊天,看到的事物、情景、书籍、电视节目,都提出一些问题,和她一起交流、讨论。

记得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看到有一本书上问小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前腿还是两条后腿?我故意说是先长出两条前腿,女儿马上反驳我,说她看过电视《小蝌蚪找妈妈》,蝌蚪是先长出两条后腿的。我坚持说先长前腿,女儿就急着说服我,先是打电话问在农村的姥姥,又是查书,又找动画片,“您刚吃完饭,难道智力就下降了吗?明明是先长的后腿啊?”看她急得都要冒汗了,我才说:“我知道我说的不对,我是故意的,我就是要看看你能不能说服我。”

这种跟孩子“抬杠”的方法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她想办法寻找正确答案的思路。这样的“游戏”在我家经常发生。

现实生活中,孩子常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对此,家长往往不给孩子以申诉辩解的机会,不问青红皂白大光其火,训斥打骂如电闪雷鸣,放任自己发泄心中恨铁不成钢的怒气。结果呢?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孩子做错了事,让他们说出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你会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不是没有原因的,另外,等过一段时间,再分析这些事情,你会发现其实当初让你气愤难平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有一天——

“妈——您快回来吧。”电话里,女儿的声音明显带着哭腔。

“怎么了?你在哪儿?”

“我没事,在咱们小区的物业呢。您快回来吧!”这,明显地有事啊!“你爸呢?没去接你吗?”

“他去接我了,我不知道他在哪儿。您回来吧?”

“到底怎么回事啊?”我越听越糊涂。

“您回来问我爸吧!”

“好,你就在物业那呆着,不要到别处去,听到没有?”还是先打个电话问问老公吧。

原来,老公去接女儿的时候,被班主任老师留下告了一状。说女儿的作业明明没交,却说交上去了;可是老师和科代表找遍了教室和办公室,都没有找到她的本子。后来又说写了没带,经验丰富的老师断定她是没完成作业,批评她,她还很不服气,而且态度强硬。于是,在放学的时候把老公叫住,说没写完作业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犯了错误不承认还说谎是属于道德问题,等等。让同是当老师的老公感觉很没有面子。他跟老师表示回去好好教育孩子后,把女儿领出学校。

终于忍不住气,打了女儿两巴掌,说:我们一直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这么不听话,我们也不要你了!然后,他自己骑车回家了,扔下了才刚上二年级的女儿。

学校离我家三站路,她从来没有自己走过呢。

他现在正后悔呢,但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孩子。我顾不得说别的,告诉老公,孩子在楼下的物业,让他先把孩子领回家再说。

晚上回到家,我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画面:老公一脸怒气,女儿哭得小脸全花。看来是已经谈好了。

我跟老公说,孩子犯错是正常的,老师没有办法了,才会找家长“告状”,这是方法教育单一的表现,我们打了孩子,问题也照样没法解决。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何况是十来岁的孩子?有了问题,想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才是关键,不然,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干吗?

老公说已经和孩子谈过了,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项作业是老师上一周留的,她确实忘记了,没做。因为怕被老师批评,才说谎。老公说,觉得自己很冲动,不应该打孩子,更不该把她扔在半路上。这一点,也跟孩子承认错误了。

这件事过去已经好几年了,我们一直引以为戒,让孩子敢于说话,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孩子们对家长发出的希望之声

1、 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对。

2、 我害怕了,就不要再骂了

3、 经常与我谈天

4、 不要问得太细

5、 要听我的诉说

6、 从我的角度看我

7、 应该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

8、 不要总是拿我与别人比较

9、 家里的事情不对我保密

10、 家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对

11、 不要老师与老师联系

12、 一次不要说一大堆话

13、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我

14、 不要监视我

15、 听清楚再下结论

16、 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

17、 不要成天问学习

18、 不要偷看、偷听

19、 不要太唠叨

20、 做错了事,不要大骂

21、 理解、允许自由

22、 不要总是出去,不在家

23、 给点钱

24、 和平交谈

25、 不摆大架子

26、 不强迫我们做事

27、 说话算数

28、 不要老是阴着脸

29、 有了进步要给以表扬

30、 考试成绩不好不打

31、 对孩子要有兴趣

32、 对孩子不多疑

33、 不要总是命令

34、 不要每天说一种话

35、 不要新老帐一起算

36、 父母不要“双打

37、 对每个子女一视同仁

38、 要给一定的时间改正错误

39、 不要只相信老师说的

40、 不要把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