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万事不求人(大全集)
3138100000068

第68章 子女教育——培养了不起孩子的N个关键细节(2)

(4)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交往过程中,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们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父母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孩子的关系。

(5)当孩子结交了不大好的朋友时要引导。万一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应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积极防范措施。一般来说,当孩子结交了不好的朋友并犯了错误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会怀着悔恨又害怕的心理,这正是父母对他们进行细致教育的良机。如果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则会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耐心地弄清情况,再诚恳地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提高孩子的认识。必要时,还应与学校、有关方面联系,终止孩子与不良朋友的交往。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待孩子应该真诚。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真诚。父母真诚与否,孩子是能感觉到的。真诚地向孩子敞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想什么?感受什么?尽量都让孩子知道。

(2)放弃大人的成见。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硬要用大人世界的要求来对待孩子,势必会发生许多亲子关系上的问题和不愉快。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放下自己的成见,试着用“孩子世界”的眼光来了解和认识孩子。

(3)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立场,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孩子遇到问题和烦恼时,能够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换位思考是一种快速拉近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有效方法。

★正确地向孩子许诺

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正确地向孩子许诺,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言而有信的榜样呢?专家们建议父母,许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尊重孩子,做到言而有信。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就不重视,无论能否兑现都不在意。在孩子的眼里,守信用是最重要的。孩子有时会抱怨说大人说话不算数,只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2)把握许诺的次数。许诺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控制能力差,许诺可以多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许诺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3)不可胡乱许诺。父母的承诺必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不在孩子面前夸口,胡乱许诺。还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样就会让孩子渐渐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4)应增加精神许诺的比例。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可尽量多地使许诺与有意义的活动相连,如许诺给孩子买书籍,带孩子去看画展、旅游等,既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

(5)积极应对诺言不能兑现的结果。当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孩子感到失望、委屈时,父母不可强迫孩子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孩子暂时无法谅解,也不能用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允许孩子发牢骚、表示不满。

★别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

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呢?

(1)保持一颗平常心。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杜绝“攀比孩子”的想法,不要用别的孩子作例子来给自己孩子压力,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暂时的不足,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追求。

(2)看到孩子的进步。父母应该学会全面看问题。比较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比,一种是纵向比,看孩子的进步,不仅要横向地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更要纵向地看孩子比从前取得了哪些进步。家长不能用学习上的进步来牺牲孩子的成长,盲目攀比的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甚至是个性的扭曲。

(3)承认孩子间有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4)尊重孩子的天性。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天性,不要盲目跟风,人家孩子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做父母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道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孩子只有按照他自己的规律去成长的时候,他才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5)培养孩子的个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只是盯着学习成绩一个方面。孩子的性格、文明礼貌、劳动表现、交往情况、文体才能、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父母考虑的面宽了,就不难找到值得表扬的内容。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关键的总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别的孩子比,哪怕发现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肯定。不应该由于横着比或高标准要求而看着不起眼儿,认为不值得一提就把点滴进步漠视、忽略过去。应该想到优点是一步步发展的。

对孩子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事物都是多因素的,看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应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了解分析,避免以偏概全,笼统否定。在分析过程中,该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该否定什么,就否定什么。表扬与批评是从实际发出的,孩子服气。

带着放大镜去观察孩子。总之,父母需要用“放大镜”去观察孩子,当父母为孩子的缺点烦恼时,不妨静下心来,从头到尾,认真回味一下孩子身上至少不会令你烦恼的地方,你总会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或许,孩子的一个小动作,或许一个微笑,都可能打动你的心。

★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不盯分数,看学习效果。作为父母,不能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身心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

承认孩子存在差异。每个孩子由于智力的因素,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自身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等的不同,学习成绩总会有差异。父母要做的是认真了解情况,听听孩子的解释,不能武断地得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用功的结论。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掌握适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目标。

孩子成绩不好时给予宽容和鼓励。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这时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宽容和安慰,一定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同时也要不忘对孩子说“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