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效沟通(大全集)
3136300000077

第77章 朋友沟通,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2)

无论如何,你都不要忽略你的朋友,给他以真诚,给他以帮助。多一个朋友也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机遇,多一条道路。你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在求索事业的艰辛历程中,才不显得孤独,才不显得孤立无助。那些轻视友谊、自私自利的人都是很难获得朋友的,特别是获得诚挚忠心的朋友更是难于上青天。

对朋友要忠实、诚恳、尽心竭力。忠诚之于友谊,正如春风催发幼芽一样,是友谊之花成活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那种三心二意、虚情假意、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做法,是摧残友谊之花的凛冽寒风。

忠诚要求人们襟怀坦白: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自己的一切和盘端出,既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弱点,也不遮掩自己的优点、长处。忠诚,还要求人们真心诚意,没有假意,不来虚情,诚恳待友,真心相处;既不掩饰朋友的缺点、弱点,也不嫉妒朋友的优点、长处;该批评的就批评,该鼓励的就鼓励。忠诚,也要求人们尽心竭力,急朋友所急,帮朋友所需;朋友相求,有求必应;尽心去想,尽力而为;爱莫能助,要讲明原因。

友谊不仅仅是在那欢歌笑语中和睦相处,更是要在那困难挫折中互相提携,相濡以沫。有的人在无忧无虑的日常生活中,还能够和朋友嘻嘻哈哈地相处,可是一旦朋友遇到了困难,遭到了不幸,他们就冷落疏远了朋友,“友谊”也就烟消云散了。这种只能共欢乐不能同患难的友谊,不是真友谊。莎士比亚曾说过:“朋友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列宁也说过:“患难识朋友。”他们都十分珍重在患难中得到的友谊,把此誉为“真友谊”、“真朋友”。这是因为,友谊本身就意味着在困难时的忠诚相依。

用忠诚去灌溉,就要对朋友坦荡无私,光明正大。一旦发现对方有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对他的事业关系密切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出,督促他立即改正。虽然人总是不喜欢被批评,但意识到批评者确实是为自己着想时,便能理解接受。这样,彼此的心灵才会得以沟通,友情也会得到发展。

以诚待人,应当知人而交。当你决定捧出赤诚之心时,先看看站在面前的是什么人,不应该对不可信赖的人敞开心扉。否则,适得其反。要想得到知己的朋友,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要讲真话、实话,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以你的坦率换得朋友的赤诚和爱戴。

以诚待人,能在可以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诚实在,表露真心,“敞开心扉给人看”,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卸下猜疑、戒备心理,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乐意向你诉说一切。

君子之交,是为了心灵的沟通,并不具有功利的思想。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道家庄子的名言。与儒家《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常流不息,源远流长。

友谊还需要用满腔热情去催发,热情同温暖连在一起。失去了热情的友谊,就如没有友谊一样。友谊给人以温暖,而温暖通常是在热情的气氛中使人感受到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谚语,都说明了这个道理。热情又是亲密关系的外溢,只有两个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才能处处洋溢着热情,通过外露的热情可以猜测其友谊的深度。不能想象,一对隔阂深重的友人会热情异常,即使能那样,也不过是强作笑脸,皮笑肉不笑。热情更是保持友谊的甘露。冷酷的秋风会扫落友谊的花叶,使之凋零、枯萎;热情的甘露能滋润友谊的花朵,使之艳丽多娇。

所以,当朋友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你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帮助。当朋友生活上艰窘困顿时,要尽自己的能力,解囊相助;当朋友遭到了不幸时,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宽慰;

当朋友遭到打击、孤立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接纳。正如巴尔扎克的《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中所说的:“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认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假如你在遭到打击、孤立的时候,有人与你本不熟悉,但却理解你、支持你,坚决同你站在一起,那你一定会把他视为挚友,会为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而感到高兴;当朋友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之手给予谅解。朋友犯了错误,自己感到羞愧,脸上无光,这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好现象。但是,担心继续与犯了错误的朋友相交会连累自己,因此而离开朋友,这是自私的。友谊的价值之一,也就是在于帮助犯了错误的朋友一起前进。

获得友谊并不难,保持和巩固友谊则是不易的。深厚的友谊往往同数年之交连在一起,一两天交往、三两次谈话,显然不能称其为深厚的友谊。在时间的摇篮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朋友的毛病,从而尽朋友之谊,帮其克服;另一方面,更发现了朋友的长处,从而使自己汲取了营养。一方面,两个人之间出现了摩擦,从而在矛盾解决的基础上,使友谊向前发展了一步;另一方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来我往,从而使情谊越来越深。

有效沟通

忠诚是友谊大厦的根基,对朋友不忠的人不配做他人的朋友;热情是让友谊升温的催化剂,唯有热情才可使两颗心贴得更近。用忠诚的心对待朋友,给予朋友热情和友好的态度,友谊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朋友情谊有深浅,沟通方式有区别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朋友,而朋友是分为许多种的。朋友的来源、友情产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自然天成,有的是主动结交而成。在长期的交往中,与朋友情谊的深浅也不同,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是泛泛之交,有的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朋友。对不同层次的朋友,交往的方式就应该各有侧重,投入程度也应该有轻重之分。

朋友多种多样,对待不同类型朋友的态度你一定要心中有数,这样才比较冷静客观,也可防止受到更多的伤害。你总是要面对“交朋友”这个课题的。交到好的朋友,这辈子就算不飞黄腾达,至少也不会走入歧路。而交到坏的朋友,不走入歧路不倒霉也很难。有每天恭维你的,有热情如火的,冷漠如冰的,也只看到利害关系的,另有所图的。这么多类型的朋友,好坏很难分辨,而当你发现他坏时,常常是来不及了,因此平时的交往经验极为重要。

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可以把朋友分“不同类型”。有“推心置腹型”、“可商大事型”、“酒肉朋友型”、“点头之交型”、“保持距离型”等等。交朋友都要诚心,不能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你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对那些心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对他推心置腹,只会害了自己。你就可以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门”打开的程度。把朋友分等级听来似乎无情,但分等级确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要把朋友分等级其实不容易,因为人都有主观的好恶,因此,有时会把一片赤心的人当成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会把吃人的狼看成忠诚的狗,甚至在旁人点醒时还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非得到被朋友害了才大梦初醒。所以,要十分客观地将朋友分等级是十分难的,但面对复杂的人性,你非得把朋友分等级不可。心理上有分等级的准备,交朋友就会比较冷静客观,可把伤害减到最低。对感情丰富的人可能更难,因为这种人往往在对方尚未把你当朋友时,他早已投入感情,而且把朋友分等级,他也会觉得有罪恶感。

不过,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学习,慢慢培养这种习惯,等到了一定年纪,自然热情冷却,不用人提醒,也会把朋友分等级了。初分等级之时,可简单地分为“知己”和“泛泛之交”,

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泛泛之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这就好比客人来到你家,真正的客人请进客厅,推销员之类的在门口应付应付就行了。

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结果把坏人当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目前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把朋友分等级,因为不客气地说你这时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你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权和钱时,那时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级不可了,“贫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时的朋友有很多是另有所图的。

人的一生受到朋友的影响相当大,很多人因朋友而成功,也有很多人因朋友而失败。对待不同的朋友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才是合乎分寸的。下面是对待不同的朋友分别应该采取的适宜态度。

1. 对待亲友:礼数周到

这是一种人情味比较浓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亲切、亲近的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彼此的友谊。联系的方式可以比较亲切、自然,注意周到细致的礼数。如果多日不见,又忙得没有时间见面,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电话互相问候,询问有无需要帮忙的事情。记住亲友的生日,并及时祝贺,更能体现亲戚间的亲近和关切,还可以搞家族式的聚会。这种聚会既可以使大家感到亲切愉悦、其乐融融,又可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对于长辈亲友(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等),最适宜于在节日和他们的生日去探望、问候和祝贺,在礼节上要做到无可挑剔。

2. 对待乡友:能帮则帮

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乡土观念,特别是现在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同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老乡容易因地域特点而结成朋友。乡友之间的特点是:容易接近,共同的话题较多,特别是在外地,在人生地不熟,其他圈子的朋友还比较少时,同乡便成了最有力的靠山。因此,对乡友请求帮忙的要求,一般不要拒绝,能帮则帮,尽力而为,你帮助了他,他也会寻机报答的。

3. 对待学友:时时相聚

作为学友,友情缔结在纯真、无利害冲突的阶段,基础比较牢固,用不着特别地表现加深友谊的行动。学友之间的友情的突出特点是:彼此都认为双方是纯洁的友谊,需要帮助时,直言相告即可,不要因有事相求而先以讨好作为铺垫,这样会被对方认为是亵渎了同学之情。但对待学友,也不能只是有事相求时才想起他,没事时就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对待学友,特别是要注意平时时常相聚,并不一定是有事相商,只是在一起轻松地坐一坐,聊聊天,彼此通报一下近况。对外地的学友,相聚机会较少,但也要不时通通电话问候一声。

4. 对待挚友:视若亲人

挚友可能产生于亲友、学友、乡友战友等不同层次之中,不管来自于哪个层次,但他已经成为你朋友群中的“核心”人物,说明你们之间友情的程度是最深的,因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对这类朋友的态度是:无所不谈。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得到他的反应,你的困难可以及时得到他的鼎力相助,他是你的第一倾诉对象,也是最值得信赖、最可依靠的人。因此,对这类朋友,你不能斤斤计较,在对方需要支持时,即使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也要舍得,所谓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对方做得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也要宽宏大量一些。世上能与你成为挚友的没有几人,因而要倍加珍惜,视如亲人,不可轻易离去。

5. 对待泛泛之交:若即若离

这只是普通朋友,不用特别投入,只要能维持双方的既有关系即可。可偶尔邀约聚会,以免中断来往,有需要帮忙时也可婉言相求,但别作过高期望。被邀请时尽量赴约,被请求支持时尽量帮助,但不要勉强。如果发现值得深交之人,就“提升”他的“等次”,以相应的投入来加深友情。如发现非善良之辈,则可将所有的关系斩断,不再与之来往,不可顾及太多的情面。

有效沟通

把握与朋友交往的度,才能使友谊成为永恒。这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在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做事潜能,及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所以,不同的朋友要有不同的相处之道。不管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还是点头之交的一般朋友,都付出同等的代价,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