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跨越:世界上最伟大的七个商业奇迹
3125600000032

第32章 纵横商海层层突破 经营之神打造电器巨舰(1)

松下幸之助先生出身卑贱,白手起家,他纵横于险象丛生的商海,高瞻远瞩,洞察未来,放眼全球,打造了“松下电器”这艘庞大的商业巨舰。松下电器是当今世界三大电器企业之一,在日本电器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而松下先生本人则在日本富豪榜中雄踞首位。

一、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据说“松下”一姓,源于屋前一棵800年的古老松树,又名“千旦之木”。到本世纪千旦之木名气渐响,蜚声日本,则是因为出了个松下幸之助!

辍学谋生的学徒时代

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他出生时家境贫寒,刚上到小学四年级就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大阪,开始了独立生活的历程。

松下在大阪一家火盆店开始了学徒生涯。这家火盆店是自制自销的店铺,松下当学徒兼看小孩,在家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帮别人打打杂并不感到辛苦。

学徒生活持续到次年的二月。二月间,老板把店关了,迁到了别处。于是把松下介绍到了他的朋友五代音吉的自行车店当学徒。

既然要做自行车店学徒,就得先学会骑自行车。松下从第一天便开始学。但十岁的孩子个子矮,要正规地骑是不可能的。松下每天晚上勤加练习,一个星期之后,终于学会了。虽然是歪歪斜斜的骑法,当学会的时候,松下还是高兴得不得了。松下在自行车店当学徒的工作是:早晚打扫、擦桌椅、整理陈列的商品,这些事每天至少要做一次。然后是见习修理自行车,或做助手。修理自行车的工作有一点像小铁匠,店里也有车床和其他设备,所以松下也学会了使用这些机器。

当时,自行车竞赛开始兴盛。松下也想做选手,每天早晨四点半就起床,跑到当时设在住吉的竞赛场,骑着比赛用的自行车练习。松下虽然每天早上勤练,可是进步有限。不过,他去各地参加竞赛,也有好几次得第一。有一次,当松下快接近终点时,前轮撞到前车的后轮,车子翻倒,折断了左锁骨,到医院治了一个半月才好。

在大阪学徒的日子里,松下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大阪商界对招牌的重视,大阪商人对招牌的珍惜,对于身处其间的小学徒松下来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松下逐渐认识到,招牌,代表着特色,更代表着信誉。所以,在松下后来的经营实践中,继承了大阪船场商人的传统,视信誉如同生命、如同法宝。在处理许多事情的时候,宁肯有别的什么损失,也不干一丝一毫有损信誉或可能影响信誉的事情。他特别重视员工的生活,并把它看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松下的学徒生涯虽是艰苦的,但却能学到许多东西。松下经历了与许多学徒工同样的磨练,但松下却能脱颖而出,获得了成功。这就表明松下没有把学徒当成是苦差,而是从中学习各种经营知识。学徒的磨练,首先就是培养勤劳的素质。这首先是从早晨的洒扫擦抹开始,一直忙碌到夜晚九十点钟。这样辛劳的学徒生涯,却可以练就一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对事业成功大有裨益。生意场上的事情,学徒们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

大阪船场的商人,都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松下曾经评论说:“遇到不景气的时候,正是发挥少年时代磨练出来的素质和本领的时候。”有这种少年历练的人,和那些因悲观而跌倒爬不起来的人截然不同。这种骨气,根植于少年时代,渐长而渐成。在老板五代音吉的身上,他就学到许多。五代老板生意兴隆、不断扩展的生意经,也就是松下以后立业、发展的经营秘诀。比如“决不降价求售”、“商人必须赢利”的主张。

年轻的松下甚为佩服五代的经商之道。松下认为,这些是五代生意兴隆的诀窍,也是任何生意能够成功的秘诀。就在五代的那些年,尤其是他升了领班以后,还利用晚饭后在店铺值班的时间,读了一些书。一般是从八点到十点,每天约两个小时。

松下从中获得了知识和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小说里所反映的基本的人情世态是亘古不变的,他举例说,“比如地方上出现的豪杰做了些什么事情,英雄们如何做事,如何帮人,如何论功行赏,奖罚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完全适合于经营者的学问。”

在后来的人生和经营实践中,松下也以英雄豪杰为榜样。松下对丰臣秀吉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十分赞赏,常讲出来给别人听,既自勉又说服他人。松下不仅受到商界和伟人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家人尤其是父亲的影响。

松下一面过着学徒生活,一面也学习做生意。他父亲在心底里期望松下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不要灰心,要忍耐啊!”父亲一直内疚自己把祖先的财产赔光,也把这一家的所有希望寄托在惟一剩下来的男孩子松下的身上。松下每每回想起来,便能感受到父亲当时的心情。“希望你继续当学徒,以后做生意。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条路,不要改变志向,继续做学徒吧。我知道现在有好多连一封信都不会写的人,却能做大生意,手下用很多人。只要生意做成功,就能雇用有学问的人,所以绝对不要想去当工友!”父亲很明白地这样告诉松下。松下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想法是了不起的。松下认为,这并不是为自己没有学问而辩护。的确,学问很可贵,可是,如果不能活用的话,反而会成为包袱,而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有福气得到学问的人,要真正地活用它,为人类、为世界做有意义的事。只有这样,学问才是可贵的,做学问才有意义。

松下忘不了自己学徒的苦与乐,也忘不了当时做学徒工的情形。当时的公休日,只有过年、天长节(天皇的生日)和夏祭,其他日子都不休假。松下服务的五代商行,还算是新行业,多少比别家时髦些,比船场边火盆店的主人家轻松多了。可是,比起每星期日休假的人,还是差多了。因此,松下天天都等待着过年、天长节和夏祭的来临。到了十月末,同事之间就会谈起过年的事情,大家都期盼着新年的快乐,更提起精神来工作。

松下幸之助根据自己的学徒生涯有感而发:“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不幸;此一方面有不幸,彼一方面却可能有弥补。‘天虽不予二物,但予一物’。人们不要去强求二物,只要把一物发展好,人生就相当幸福美满了。”对于这种生活观点,松下以他自己的例子作说明。松下体弱多病,但肯于努力工作,所以下面的人都纷纷效法,积极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间不一定都是坏事,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事,在好事的另一面往往有着坏事,每个阶段,应该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邂逅电器事业

松下当了六年的学徒,他与电器的结合缘于一次机遇。

当时,自行车愈来愈普及,价格降低,需求升高,老板的生意由零售店,发展到相当大的批发商,自行车进入实用时代。这时候,大阪市计划要在全市设电车。从梅田经过四座桥的筑港线已经贯通,其他路线的工程也在积极进行。

松下想,有了电车以后,自行车市场的需求就会减少,未来是不乐观的。而电机事业的前途则不可估量,于是松下决定辞职转业,到电灯公司工作。

松下在电灯公司担任内线员见习生,做屋内配线员的助手,每天为了上工,常到客户家去。工作是:扶着载满了材料的手把车,跟着正式技工走。往来于不同的客户间,还可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一两个月后,松下对配线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理解。简单的工作只要有正式技工看着,也会做。对工作的兴趣也愈来愈高。有一天,技工师傅夸奖他说:“你的手很灵巧,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技工。”这给了松下很大的鼓舞。

16岁就做正式技工的松下技术非常好,在同事中相当有地位。他一开始就常被分配到好工作,常常到高级住宅去。因为年纪小,再加上当时的人对电没有知识,所以,常常有人夸奖他说:“你虽然年轻,可是真了不起!”松下在工地是很吃香的,常常被客户指名担任特殊工程。

松下17岁那年。海水浴场要设置广告用的装饰灯,委托大阪电灯公司来做。当时这类工程很少,所以很被重视。这项工程由内线组一手包办,公司选拔了15个职工参与。松下也幸运被选中,松下深深体会到,海水浴场之役,在健康、运动、体育各方面,功不可没。今后事业的经营以及宣传,必须像这样,以大众的利益为中心去进行。“更进一步地服务”,对大众有实惠,也是经营企业的精神所在,我们的生产企业,应该多多效法。

后来,他升级做检查员,这是一般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当然,在所有检查员当中,松下又是最年轻的。检查员的工作是: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检查员的责任虽重,工作却很轻松,与往日的辛苦劳动不可同日而语。提起检查员,一般工人都羡慕得要死。当他以检查员身份到各家去检查,总会受到相当的礼遇,尤其是他这么年轻,更是讨人喜欢。但没想到这个检查员的工作,竟成为松下日后辞职的动机之一。

在做检查员之前,松下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他花了很多心血,终于完成一个试验品,心里非常高兴。他打算先给主任看,请他批评指教,再请公司把插座都改为这种新式设计。有一天,他满怀信心地对主任说:“有一样东西,我做成功了,请主任看一看,是非常好的东西。”主任把插座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松下如数家珍,急忙将它的优点加以说明,然后期待着上司的夸奖。主任的话却令人意外:“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像这种程度的东西,根本没资格提出来。还要多多下工夫啊。”离开主任面前的时候,松下无法隐藏眼泪。本来深信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期望过高,所以失望也大。松下伤心地哭了出来,松下现在想来,主任告诉他的“要多多下工夫啊”那句话是对的。过了好久松下终于明白,那个插座有一利也有一弊,是完全失败的作品。

于是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研究成功。这时,他升级做了检查员,便把插座的事搁下,专心去做检查员了。但过了一两个月,他开始感到若有所失。慢慢的,对工作失去了以前的热情。不是提早回到公司聊天,就是到处去闲逛,努力工作七年,好不容易升到渴望已久的检查员,其结果竟是对生活感到无聊。

后来,松下得了肺炎,医生建议他静养,静养期间他又想起了那个改良的插座。

松下想来想去终于有了结论:“辞掉公司的工作,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主任说不行,那是他看错了。”松下开始自负起来。由于有了这一决定,精神随之振奋,心理上也愈来愈不在乎病情了。松下由此下定决心,辞退工作,然后制造插座,还有各种电器用具。

这样的一次选择,改变了松下整个一生的道路。

从最初的见习生涯开始,到升为工地负责人,再升为检验员,工作变得没有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松下有别于一般职员,不满足于小成就。

一般人安稳的人生是人生,松下积极进取的人生也是人生,主要在于选择。松下不满足于舒适的生活,他是上进心强过别人一倍的热血青年。

后来,松下追忆往事时说“那是年轻的冲动”,“身体弱,不适合去工作”。年轻时的冲动,说是这么说,但就是这股冲动,才造就了现在的松下电器。事实上,当时他充满了雄心壮志,“算了,自己干。造出插座给世人看看!”

松下先生对于经营的概念,是这样认为的:“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

把宗教事业和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的,松下幸之助大概是第一人。他认为,宗教的宗旨是指导人们解脱精神烦恼,享受人生幸福,是指向精神的;企业经营的宗旨是无中生有,除贫造富,是指向物质的。企业经营可以帮助人类社会趋向富裕与繁荣,同宗教一样,也是神圣的事业。

二、建造松下电器巨舰

松下电器的艰难起步

辞职自立,是松下人生必然的选择。辞职以后,他首先着手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充满信心的革新插座。

虽说是小小的插座,制造起来也不易。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资金。对这方面的准备,松下显然是不充分的。松下当时所有的资本还不到100元,计有: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七年的退休金:33.2元;离职公积金:42元;储蓄:20元;合计:95.2元。当时,100元连买一台机器或一套模具也不够,95元的资本实在是太少了。雄心勃勃的松下不管这些,他决定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自己解决,节省开支,使用土法。

第二个问题是人手。相比较来说,这不算困难。第一位的人选是夫人。此外,两位过去的同事也答应来帮忙。一位是林伊三郎,在松下辞职的时候,他已经转到电业商会去做工人。松下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这位昔日好友立即就答应了。另一位是当时仍在大阪电灯公司的井田延次郎。他听到此消息后,主动要求参加。

第三个问题是场地。但当时,资金少,人员少,还没有必要设厂。

松下夫妇把原来的住房退掉,在生野区找了一间较宽敞的房子,其中两坪(一坪为36平方米)的一间作厂房,兼起居室,另外一坪的一间作卧室。

资金、人员、场地的问题有了着落,但创业当中更大的问题则是松下他们很少考虑过的技术问题。松下醉心于革新发明,但他一向所从事的还仅仅是修理和装配方面的工作,和制造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两位同事井田君和林井君,也并不比他高明多少。但他们对技术革新有兴趣、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使命感,同时又由于资金、人员等条件的局限和压力,迫使他们亲自动手。

在这当中,最难解决的是插座外壳的材料问题。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

但松下没有退却,他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

因为,不那么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敢于试验,敢于往前闯。

松下和他的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正当松下几人正为此头痛时,却辗转听说过去的同事T君正研究这类合成品。T君把制造插座外壳的合成品送给松下。松下纯粹是从外行起步的,虽说还差一点,但终究已经八九不离十。这种经验,给了松下不小的启迪。由此,在松下的心目中树立了“外行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的信念。在此后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技术、产品开发中,有许多时候正是靠这种信念的支持完成的。比如在昭和初年,松下电器公司建立了第七工厂,准备生产收音机。松下幸之助的目标是生产出“外行人也能使用的收音机”,可是当时,松下电器系统内部根本没有这一方面的技术人员,而原来的合作者又把技术力量全部撤走了。

此时,松下叫来研究室主任中尾哲二郎,请他负责尽快研究生产技术。中尾颇有些为难,他虽是技术人员,但对收音机却是地道门外汉。松下近乎专断地命令他从事研究,并说“电机、收音机一类是相通的”,“凭你们这样优秀的技术人员一定可以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