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新水令、驻马听、驻马听近、沉醉东风、雁儿落(平沙落雁)、得胜令(凯歌回)、阵阵赢乔牌儿、甜水令(滴滴金)、折桂令(秋风第一枝)、天香引、蟾宫曲、步蟾宫、百字折桂令、蟾宫曲、锦上花、河西锦上花、碧玉箫、搅铮琶、清江引(江儿水)、步步娇(潘妃曲)、落梅风(寿阳曲)、乔木查、银汉浮槎、庆宣和、水仙子(凌波仙)、湘妃怨、冯夷曲、河西水仙子、庆东原(庆东园)、沽美酒(琼林宴)、太平令、夜行船、挂玉钩、挂搭沽(挂打鼓)、挂玉钩序(挂搭序)、挂搭鼓序、荆山玉(侧砖儿)、竹枝歌亦入南吕、春闺怨、牡丹春、对玉环、五供养、月上海棠、殿前欢(小孩妇儿)、凤将雏、殿前喜、凤引雏、月儿弯、行香子、天仙子、天仙令、蝶恋花、神曲缠、金娥神曲、醉春风、间金四块玉、减字木兰花、快活年、朝元乐、沙子儿摊破清江引、海天晴、一机锦、好精神、农乐歌兼破雁儿落、动相思、二犯白苎歌(三犯白苎歌)、新时令、十棒鼓、秋江送、袄神急、楚天遥、播海令、青玉案、皂旗儿(皂旗令)、酒旗儿、枳郎儿、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喜江南)、小将军、拨不断(续断弦)、太清歌(太平歌)、汉江秋(楚江秋)、荆湘怨、荆襄怨、镇江迴、阿忽令、阿纳忽(阿那忽)、风入松、一锭银、胡十作、乱柳叶、豆叶黄、豆叶儿、捣练子(胡捣练)、万花方三台、小阳关、早乡词、石竹子、山石榴、醉娘子(真个醉)、醉也摩挲、相公爱(驸马还朝)、小拜门(不拜门)、金盏儿(金盏子)、慢金盏、大拜门、也不罗(野落索)、小喜人心、大喜人心(喜人心)、风流体、忽都白(古都白)、倘兀歹(唐兀歹)、青天歌、大德歌、大德乐、华严赞、得胜乐(德胜乐)、山丹花、鱼游春水、骤雨打新荷、河西六娘子、******、秋莲曲、高过金盏儿、落风花、珍珠马、雕刺鸪(雕剌鸡)、挂打灯、一緺儿麻、枣乡词、尾声、收尾、随煞(黄钟·尾声)、本调煞(黄钟·随煞)、转调煞、煞、鸳鸯煞、离亭宴煞、歇指煞、离亭宴带歇指煞。
【越调】:半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调笑令(含笑花)、小桃红、秃厮儿(耍厮儿)、小沙门、圣药王、麻郎儿、络丝娘、小络丝娘、东原乐、绵搭絮、拙鲁速、天净沙(天净纱)、鬼三台(三台印)、耍三台、雪里梅、雪中梅、酒旗儿、眉儿弯、送远行、寨儿令(柳营曲)、黄蔷薇、庆元贞、古竹马、踏阵马、青山口、郓州春、看花回、南乡子、梅花引、凭阑人、糖多令亦入高平调、尾声、收尾、煞、随煞、天净沙煞、眉儿弯煞。
【大石调】:念奴娇、百字令、六国朝、卜金钱(初问口)、归塞北(望江南)、雁过南楼、喜秋风、怨别离、净瓶儿、好观音、催花乐(擂鼓体)、常相会、青杏子(小石调·青杏儿)、憨郭郎(蒙童儿)、蒙童儿犯、还京乐、催拍子、荼縻香、蓦山溪、女冠子、玉翼蝉、鹧鸪天、灯月交辉、喜梧桐、初生月儿、阳关三叠、林里鸡近、随煞(黄钟·尾声)、煞尾调本正宫、带赚煞、雁过南楼煞、净瓶儿煞(中宫·啄木儿煞)、好观音煞、玉翼蝉煞。
【般涉调】:哨遍、麻婆子、墙头花、耍孩儿(魔合罗)、中吕、双调、煞、急曲子、瑶台月、三煞、尾声。
【商调】:集贤宾、逍遥乐、挂金索、金菊香、醋葫芦、梧叶儿(知秋令)、百字知秋令、浪来里、高过浪来里、贤圣吉、双雁儿(仙吕·双燕子)、河西后庭花、望远行、贺圣朝、凤鸾吟、凉亭乐、上京马、酒旗儿(双调·皂旗儿)、八宝妆、二郎神、水红花、侍香金童、定风波、玉抱肚、秦楼月(忆秦娥)、桃花浪(桃花娘)、满堂红、满堂春、芭蕉延寿、古调水仙子、尾声、浪来里煞、随调煞、高平煞、高平随调煞。
【高平调】:木兰花、糖多令、于飞乐、青玉案、尾。
【商角调】:黄莺儿、踏莎行、盖天旗、垂丝钓、应天长、尾声。
【小石调】:恼杀人、伊州遍、青杏儿(大石调·青杏子)、天上谣、尾声。
【道宫】:凭阑人、美中美、大圣乐、解红、赚、尾。
§§§第四节 唱段欣赏
一、京剧《沙家浜》选段
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剧名最后由******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
剧情简介: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二、豫剧《花木兰》选段
《花木兰》取材于北朝叙事诗《木兰辞》,表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代表剧目。
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二十世纪初,活跃在浙江农村的“小歌班”已有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故事的戏文。四十年代初,袁雪芬先后与马樟花、范瑞娟合作,由南薇执笔,将旧本压缩为一本《梁祝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梁祝哀史》基础上,整理、改编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本突出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迫害,加强了梁山伯、祝英台之间友谊和爱情的描写,并以他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扼杀美好事物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度。剧中《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场戏最为观众称道。《十八相送》以富于喜剧情趣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厚与祝英台的热情、真挚;《楼台会》在沉郁的悲剧气氛中,渲染了梁山伯对爱情的执着,描写了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改编本还在语言上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文学的特色,比喻生动,形象丰富,感情深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952年,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剧本奖和演出一等奖,分饰梁山伯、祝英台的范瑞娟、傅全香均获演员一等奖,饰祝公远的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1953年,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影片。取材于梁祝故事的地方戏曲作品很多,其中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川剧《柳荫记》的影响较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演出风格。
剧情简介:祝公远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中途与梁山伯结拜为兄弟。两人同窗共读,三载相伴。祝公远促女归家,在送别途中,英台托言为妹作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至祝家求婚,祝公远已将英台许配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悲愤成疾而亡。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山伯坟墓,英台墓前哭祭,墓裂,英台跃入穴中,双双化为彩蝶。
四、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以七仙女和董永爱情故事为题材的黄梅戏。
五、昆曲《牡丹亭》选段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剧情简介: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份,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圆满解决。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六、秦腔《火焰驹》选段
《火焰驹》又名《卖水记》,秦腔传统名剧,原为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创作之碗碗腔剧本。此剧流传久远,版本甚多,现除演出本戏外,其中《卖水》、《打路》、《祭桩》、等折戏亦经常单独演出,《表华》、《赏景》更是脍炙人口的驰名唱段。1958年此剧被长影拍成首部秦腔彩色影片之后,影响更大。
剧情简介:宋时,番邦北狄王造反,李彦荣奉命挂帅出征。朝中奸臣王强与兵部尚书李绶(李彦荣之父)不和,诬告李彦荣投敌,朝廷遂将李绶下入天牢,李家被满门抄封,家人被赶出京城。李绶次子彦贵危难之中向居住在苏州的岳父黄璋求援,黄璋却冷目相向,悔婚退亲。彦贵在无奈之中,靠沿街卖水度日,侍奉老母。一日,彦贵卖水被未婚妻黄桂英之丫环芸香看见,芸香引其与桂英相会,并约好夜晚在花园赠金。岂料三人举动被家人王良发现,王将此事密告黄璋,黄璋命王良杀死芸香,栽赃于彦贵,预知彦贵于死地。苏州知府受贿,将彦贵判处死刑,秋后待决。李家连遭危难之事被贩马义士艾谦知晓,艾谦乘火焰驹日夜兼程,入番报信。彦荣领兵归劫杀场,救出彦贵,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