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3120700000023

第23章 戏曲音乐(5)

秦腔的乐队分文、武场面。主奏仍然是板胡、二胡。文场面的乐器有弦索、笛子、唢呐;武场面有鼓、锣、钹、邦子、牙子等。近年来又吸收了个别西洋乐器。秦腔伴奏的曲牌有300余种,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附:全国声腔剧种,戏曲名词及曲牌名)

一、全国声腔剧种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二、戏曲名词

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木大、中州韵、内心独白、手眼身法步、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出马、打背躬、台词、台步、正末、正旦、正剧、正净、四大徽班、四大声腔、四功五法、旦、旦儿、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龙套、布景、对白、代面、包厢、乐棚、务头、犯调、北曲、立部伎、东海黄公、兰陵王入陈曲、行头、行当、行家、行院、戏文、戏剧、冲末、冲狭、曲破、曲牌、曲谱、老旦、老生、吊毛、传奇、杂当、过曲、集曲、合生、许胡、百戏、优伶、寻橦、压轴戏、地方戏、问题剧、自报家门、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边、走索、场、场面、场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苍鹘、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声、抢背、宋杂剧、竹竿子、吴江派、苏中郎、坐部伎、连台本戏、即兴表演、武旦、武丑、武场、武净、武生、武二花、武花脸、板眼、板式、参军、参军戏、定场诗、定场白、俫、净、帔、转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话剧、诗剧、掐弹词、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脸、升平署、宜春院、贴净、贴旦、独白、独幕剧、科班、科泛、科浑、南曲、南戏、南杂剧、南北合套、俗乐、院本、弦索、哑剧、亮相、起霸、圆场、面具、轴子、客串、草台班、闺门旦、活报剧、音响效果、总会先倡、剧场、剧种、剧本、悲剧、悲喜剧、砌、彩排、旁白、帮腔、家门、宾白、钵头、俳优、倡优、临川派、鬼门道、诸宫调、第四堵墙、爱美剧运动、排遍、排演、脚色、脚本、梨园、梨园弟子、副旦、副末、副净、唱腔、唱赚、唱念做打、基本功、街头剧、翎子、盔头、检场、脸谱、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秃、象人、教坊、虚拟动作、铜锤花脸、鱼龙曼延、雅部、雅乐、雅乐部、傩、道具、喜剧、黑头、腔调、猴戏、掌记、搽旦、散乐、装孤、傀儡戏、滑稽戏、温州杂剧、程式动作、鼓板、鼓子词、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缠令、缠达、韵白、滚调、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赚、摘遍、锣经、楔子、髦儿戏、潜台词、舞台、舞台灯光、舞台美术、舞台指示、舞台艺术、题目、题目正名、靠、趟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戏、燕濯、踏谣娘、霓裳羽衣曲等。

三、曲牌名

【黄钟宫】: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刮地风犯、四门子、水仙子(古水仙子)、塞雁儿、神仗儿、神仗儿后、神仗儿犯、节节高(接接高)、节节高犯、者刺古、柳叶儿、寨儿令(古寨儿令)、塞儿令、六么令、九条龙、兴隆引(兴龙引)、侍香金童、降黄龙衮、文如锦、女冠子、愿成双、倾杯序、彩楼春(抛球乐)、昼夜乐、人月圆、红纳袄(红锦袍)、贺圣朝、金殿乐三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正宫·随煞尾、随尾、随煞、双调·本调煞、黄钟尾、南吕、神仗儿煞。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倘秀才、白鹤子、塞鸿秋、脱布衫、小梁州、醉太平、呆骨朵(灵寿杖)、灵寿歌、货郎儿、转调货郎儿、南吕、九转货郎儿、伴读书(村里秀才)、笑和尚(笑歌赏)、芙蓉花、双鸳鸯、蛮姑儿、穷河西、黄梅雨(中吕·普天乐)、菩萨蛮、月照庭、六么遍(柳梢青)、黑漆弩(学士吟)、鹦鹉曲、甘草子、汉东山、金殿喜重重、怕春归仙吕、春归犯、番马舞西风、普天乐、锦庭芳、三转小梁州中吕、尾声本在中吕、收尾、煞尾本在中吕、随煞尾、南吕·随尾、黄钟尾调本黄钟、啄木儿煞调本中吕。

【仙吕宫】:端正好、赏花时、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摊破天下乐、村里迓鼓、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胜葫芦上五体、后庭花、商调、河西后庭花、柳叶儿、寄生草、青歌儿、双调、哪吒令、鹊踏枝、六么序、醉扶归、双调、金盏儿(碎金盏)、低过金盏儿、高过金盏儿、醉中天、双调、雁儿(醉雁儿)、一半儿、忆王孙、玉花秋、四季花、穿窗月、八声甘州、大安乐、双燕子(商调·双雁儿)、翠裙腰、六么遍、上京马(尚京马)、绿窗愁(绿纱窗)、瑞鹤仙、忆帝京、袄神急(袄神儿)、六么令、锦橙梅、三番玉楼人、柳外楼、太常引、尾声、随煞调本黄钟、赚煞、赚尾、赚煞尾、上马娇煞、后庭花煞。

【南吕宫】:一枝花、占春魁、梁州第七、隔尾、中吕、牧羊关、骂玉郎、瑶华令、感皇恩、采茶歌()楚江秋、玄鹤鸣(哭皇天)、乌夜啼、贺新郎、草池春(斗蝦蟆)、絮蝦蟆、红芍药、菩萨梁州、四块玉、梧桐树、玉交枝(玉娇)枝、鹌鹑儿、乾荷叶(翠盘秋),、双调、金字经(阅金经)、楚天秋、蝦蟆序、摊破采茶歌、醉乡春、煞、尾声、收尾、煞尾调本正宫、随尾即正宫·随煞尾、随煞、黄钟尾调本黄钟、隔尾随煞、隔尾黄钟煞、神仗儿煞调本黄钟。

【中吕宫】: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石榴花、古调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快活三、朝天子(谒金门)、朝天子犯、四边静、满庭芳、贺圣朝、叫声、红绣鞋(朱履曲)、鲍老儿、古鲍老、鲍老三台衮(鲍老衮)、红芍药、剔银灯、蔓菁菜、普天乐(正宫·黄梅雨)、柳青娘、道和、醉高歌(最高楼)、十二月、尧民歌、喜春来(名阳春曲)、摊破喜春来、鬼三台、播海令、古竹马、卖花声(升平乐)、酥枣儿、齐天乐、红衫儿、山坡羊(山坡里羊)、苏武持节、四换头、乔捉蛇、鹘打兔、鸳鸯儿、货郎儿犯、尾声、般涉、越调、煞尾调本正宫、卖花声煞、啄木儿煞(净瓶儿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