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幸福达人养成计划
312000000016

第16章 幸福本事(4)

健康

健康是千金难换的人生财富,一般认为,身体健康的人更可能幸福,而疾病缠身的人往往感觉灰心丧气。但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例如,一个人本来身体健康,但总是担心自己将要患病或已经患病,他的幸福感显然会很低;而另一个人身体可能存在一些毛病,但他认为自己体壮如牛,这些小灾小病不值一提,那么他的幸福感也不会与常人有异。因此,对个人的幸福感起到影响作用的是他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而不是他的客观健康状况。

锻炼

短期的身体锻炼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帮助人保持快乐的状态。而长期的锻炼可产生更强的幸福感。成年时期的有规律的锻炼可有效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几率,使人更加长寿。此外,长期有规律锻炼的人也常和别人一起参加运动,因此他们也有更多机会从这种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幸

福感。

工作与幸福

工作是否令人满意,对我们是否感到幸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首先,有工作的人比没有工作的人更幸福。其次,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会增进幸福感。第三,在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中,在那些能够熟练运用自己技能的工作中,在那些有着较高内在价值能够带来社会收益的工作中,人们可以体会到更强烈的幸福感。

工作与幸福感是相互作用的。对工作满意可以提高幸福感,反过来,幸福感又会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接受教育与幸福

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幸福感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可能感到幸福,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更是如此。这可能是由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可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收益,如财富和地位等;而未受教育的人可能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相比而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即便是受教育极少的人其基本物质需要也是可以满足的,因此在这类地区,受教育程度对人的幸福感作用不显著。

休闲与幸福

充分的休息、多种形式的放松、美食和各种业余活动都对幸福有短期的积极影响。原因在于,我们能够在这些团体活动中和别人交流,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交际圈,并从中获得归属感。此外,休闲、美食和音乐本身也可以带来身体的舒适,引发积极情绪;志愿者服务可以满足个人的利他需要;而极限运动可以满足个人自主执行技能活动的需要、对兴奋的需要,以及竞争与成就的需要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感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