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3118500000055

第55章 党员风采(7)

2003年,我受****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协助四川银发股份公司推进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川白芷GAP规范化种植与开发,负责遂宁特产中药材川白芷规范种植质量和以白芷为主药的新产品开发。经四川省专家组鉴定为“居国际先进水平”,获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遂宁市医药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最高奖。

“前列宁颗粒”、“肾脑宁胶囊”和“野渡春滋补酒”等,还先后获遂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促进了遂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打造医药知名品牌助推遂宁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积极响应中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指示号召,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无偿协助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在遂宁市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三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2年,以遂宁川白芷为主药,首次成功研发出省级新产品“白灵胶囊”,为中国优质白芷生产基地——遂宁川白芷的深度研发开启先河,从而结束了几千年以来遂宁知名川白芷只能作药材出售的历史。

2003年,我受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无偿帮助银发公司,负责进行川白芷GAP种植质量技术的深度研发,顺利推进了川白芷GAP的种植开发,同时撰写了《川白芷生物技术深加工研发规划》。2005年,川白芷一次性通过了国家GAP种植认证。通过几年的实施,明显提高了遂宁川白芷的品质和产量附加值,每亩川白芷增产约100千克,价格由往年的5元/千克提升到16元/千克,每年为川白芷基地药农直接增收2000多万元。

2004年,以川白芷为主药,我采用生物技术成功研发出国家级保健品“怡神胶囊”,有力地推动了银发公司中药产业化的发展。

2005年,我在遂宁市创新工业园试种灵芝成功。产品送省药检中心检测,品质优良,全部符合国家食药用标准,为遂宁灵芝种植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我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共同为银发公司完成了申报科技部的项目书,使遂宁川白芷深加工系列开发科研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获国家科技部国科发[2008]21号文批准,国家支持项目研发经费370万元,由遂宁市医药研究所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具体研发,力争在2010年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遂宁市川白芷的绿色加工、创新开发和保健品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有力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药农收入。

2008年,我帮助射洪县冲鸣抗菌制剂有限公司,以川白芷为主药成功研发出了治疗皮肤病的“皮肤抗菌剂”。省疾控中心实验表明,抗菌率达100%,疗效显著。在遂宁本地上市不到1年,产品销售额达60余万元,深得患者的好评和信任。

多年以来,我一直关心支持遂宁市回春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使该企业由一个零售店发展成为注册资金达1500余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不但方便了群众的就医买药,而且解决了32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三、潜心临床医学理论研究致力中医药人才培养

技术的创新,学术的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

数十年临床问诊的丰富经验,多年潜心钻研的心得体会,使我在医学理论的创作中精研医著,艰苦探索,笔耕不辍,收获颇丰。我撰写的有关中医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60余篇,如《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100例的临床观察研究》《肾病综合征诊治分析》《试论综合治疗半身不遂》等学术论文,先后被国家重点刊物《中医杂志》《新中医》《四川中医》等公开发表,其中部分论文收入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男科医论》《中医诊疗特技精典》《老年医学新进展》等书中,并有部分论文在国内和省级以上学术研讨会和全国名医论坛上交流,先后获优秀论文奖8篇,受到专家以及同人的高度评价。

为了弘扬祖国医学,振兴中医事业,我在繁重的临床医疗、科研工作外,还担任遂宁市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员,传道解惑,倾囊以授,将医学知识和清廉为医的道德行为规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基层医药卫生单位的进修生、实习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医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所带学员有的已成为研究生、博士生,有的成为医疗战线上医技精良、医德高尚的中医技术骨干,还有部分在卫生部门肩负起了重要的领导职务。

我为遂宁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成立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中医药生物高新技术开发

我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将中医药研究与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结合一体,采用高新生物技术和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全力以赴研发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抑制癌细胞生成和转移的防治新产品——以地方种植的川白芷、灵芝等中药材为主药研制而成的“神康系列”产品。

该产品经临床运用观察10余年,对数十例危重病员进行临床研究,表明提高人体免疫力十分明显,特别是对不能手术和手术后的晚期癌症病人,在稳定症状、减轻病情、抑制癌细胞转移、延长生命等方面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同时,对亚健康和体弱多病的中老年患者,服用后可减轻临床症状并逐步恢复健康,深受患者欢迎。

该产品一经上市,必将大大推动遂宁川白芷和灵芝的种植增产增收,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生物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持续、快速、科学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关心民生民情关注支持企业发展参政议政情倾政协

作为农工党遂宁市委委员,我在当选市政协委员的10多年来,坚持开好每次会,始终尽心履职,关注民生,关心民情,积极参政议政,为遂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贡献着自己的所有才智和心血。

长期以来,我每年积极参加市政协和专委会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医学调研等公益活动。同时,还多次对遂宁留守儿童进行关心帮扶,组织农工党市直属支部捐赠现金和物资达6000余元。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及时组织农工党市委直属支部党员捐款捐物3万余元,我个人先后捐款达5000余元。

为了让人们吃上放心猪肉食品,我一直在技术和建设上关心支持南大食品发展。南大从一个个体宰猪很不规范的小店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的市级龙头企业,年销售达3亿多元,解决了400多人就业。

作为市政协常委、享受******津贴专家,我始终坚持在****遂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打造旅游名市、建设现代产业高地、加快遂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大量有实情、有分析、很具体、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建议和提案。在加快遂宁独特资源,如地道中药材川白芷产业现代化的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关心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多方面的建议提案,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成为第一大社会难题。在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我写出了《加快遂宁灵泉特色灵芝生态园的建设开发》的建议,提出依托遂宁显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借助遂宁打造观音故里、旅游名市的东风,在园区中种植、开发中药材,形成集休闲、锻炼、疗养和高中低档住宿于一体的老年休闲度假疗养中心,从而为全市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为快速推动遂宁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在长达40年的医学生涯中清廉行医,始终以病员为中心,视病员为亲人,时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多次为贫困患者慷慨解囊,无私资助贫困病员,经常参加社会公益义诊活动,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单位的好评,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医、教、研方面继承弘扬祖国医学,为遂宁的经济建设和红土地上患者的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系遂宁市医药研究所所长,原农工党遂宁市委委员、直属支部主委。本文成文于2011年)

$心系农村 情牵百姓

谢天佑

老百姓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我本身是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多年的工作也没有离开这一领域。从1996年加入农工党以来,我历任农工党德阳市委副主委、主委,又先后担任旌阳区人大代表、德阳市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七届德阳市政协副主席。我始终认为不断通过议案、建议、调查报告等形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为党委和政府分忧解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无论本职工作还是社会工作,我都非常注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写出多篇价值独特的提案、建议、调查报告,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引起各级人大、政协以及农工党上级组织的关注。多年来,我先后提交的《关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解决地震重灾区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等多份议案和建议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在本职工作中,我也十分注重与所在地的****德阳市委和德阳市畜牧食品局党组搞好合作共事,真正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和“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3年,我率队深入罗江县、绵竹市等地农村调研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了解到当地血吸虫病反弹严重的情况后,2003年,谢天佑在全国人大讨论“两高”报告时发言很快形成集体提案《对我市血吸虫病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引起了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主席重点督办提案,并被市政协评为五届一次会议优秀集体提案。该提案还被农工党省委、中央采用,提交给全国政协会议,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使全国血防工作得到了加强。

我长期担任德阳市畜牧食品局分管业务工作的副局长,发展畜牧业、积极地为农村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畜牧业是德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随着国际贸易中绿色技术壁垒不断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迫切需要无公害畜产品。为了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人民健康,我带领分管处室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在德阳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组织全市6个县(市、区)实施“放心肉”、“放心奶”工程,狠抓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阳的动物防疫工作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农业部和省政府的领导对德阳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德阳的防控体系是健全的,免疫、检疫、消毒、监测等各项技术措施是科学、有力的,防控效果是显著的,其经验值得在全省、全国推广。农业部和省畜牧食品局分别在德阳召开了全国、全省动物防疫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内、省外的同行到德阳考察学习的络绎不绝。德阳市畜牧食品局的动物防疫工作连年受到市政府的表彰,2004年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受到省政府的表彰,2005年的防治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工作受到省委和省政府的表彰。

特别是2004年初,面对我国突如其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各地采取的封堵措施严重地影响了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四川虽然没有发生疫情,但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到处都在设卡,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严重受阻。一时间,家禽及其产品销售困难,价格猛跌。德阳是家禽业发达地区,家禽养殖、孵化、育雏、贩运已成为一大产业,联系着数万农户,每年外销禽苗3亿羽。2004年2月初,是德阳家禽业最困难的时候,禽苗根本销不出去,一户农户每天损失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他们惊恐万分。2004年2月6日,数百人到市委、市政府集体上访,寻求帮助。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化解矛盾、安抚情绪,当众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保证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帮助农户解决困难。我及时与省畜牧食品局和各市(州)畜牧食品局协调,很快打通了家禽及其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这样不仅确保了德阳清净无疫,也使德阳的家禽业很快走出了困境。2004年3月2日,这些上访户变为感谢人,自发组织,敲锣打鼓地到德阳市委市政府送感谢信及锦旗,感谢政府为他们排忧解难,德阳电视台和《德阳日报》均以“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为题进行了报道。

2008年,德阳遭遇“5·12”特大地震,各行各业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和困难,我分管的畜牧工作也不例外。养殖户经济损失巨大,生活工作秩序混乱,在整个社会的灾难氛围中,心理压力也比较大。针对已经暴露出来的不稳定因素,我带领分管处室积极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稳定。例如绵竹的受灾养鸡农户数十人到德阳温氏集团公司闹事的群体事件,德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绵竹市委市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维护稳定。我们在公司与养鸡户之间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利益协调工作,我亲自到每一户养殖户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又多次到相关公司,与公司负责人反复沟通,努力在公司与农户之间起到良性的沟通桥梁作用,让双方都能正视损失,照顾彼此诉求,共同努力,寻求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双赢举措。最后圆满地化解了矛盾,做到了公司满意、养鸡户满意、政府满意。

有力、有序、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促进了德阳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8年,德阳的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2%,农民出售畜产品的现金收入已占到出售整个农产品现金收入的66%,畜牧业在德阳农村小康建设中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

在党派工作方面,我也十分重视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的工作。认为为老百姓解难,为党委政府分忧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体现多党合作共事的一个典型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