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3118500000054

第54章 党员风采(6)

在担任两届县政协专职副主席期间,我积极参政议政,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在各种会议上我常常带头发言并勇于直言,敢说真话,与共产党肝胆相照,力争做共产党的诤友。我比较重视老龄工作,先后担任县老年体协主席、老龄委顾问。1991年,我在县政协提出的《尽快创建县老年大学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当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由老龄委、县人事局领导牵头到宜宾、隆昌等地老年大学参观学习,我也应邀参加。不久,我县第一所老年大学正式成立,受到离退休老同志的欢迎。我被聘为老年大学顾问,继续支持老年大学的巩固和发展,并亲自几次到老年大学讲课。我还与其他老领导一道,积极建议成立县“老年人活动中心”。中心成立后,开展了各项活动,受到老同志的欢迎。

1993年退休后,除仍被安排担任县政协委员、县台联会会长外,为发挥更多的余热,我还担任其他一些职务。

在农工党内,担任农工党自贡市委名誉副主委,应邀参加市、县农工党重要会议,并应邀列席自贡市政协全委会。富顺县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时,我被任命为副主任并兼科技组组长,正积极开展工作。在县侨代会上,被聘请为名誉主席,继续为我县“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竭尽绵薄之力。担任县老龄委顾问,继续关心我县老年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利用余暇,我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及省、市、县报刊上发表文章几十篇,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4年,与县政协部分退休老领导,发起成立县育才教育基金会,被选为副理事长。我亲自到区、乡、企事业单位和富顺籍旅外人士中募集基金53万元。之后的5年,基金会把基金增值部分16万元奖励全县先进中小学25所、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160名、奖励品学兼优学生200名、资助贫困中学生817名,对推动富顺县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反响很好。

(作者原系农工党自贡市委名誉副主委、农工党富顺县委主委、富顺县政协副主席。本文成文于2012年3月)

$访画猴名家周北溪

周时秀

1993年8月,农工党员、画猴名家周北溪老先生出访台湾后刚回到成都,为筹备农工党四川省委中秋座谈会,我受单位领导委派到他家拜访。一进周老先生的家,一股书香门第之气迎面扑来。不大的客厅朴素而整洁,中央一张大画桌占去约一半面积,特别显眼。桌上铺满画纸,墨迹未干,画有各种情态的猴子,生动灵巧、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客厅墙上全是诗画挂图,像一个小小的展厅。周北溪老先生虽已八十高龄,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十分健谈。谈话从周老先生去台湾访问开始。听说他在台湾表演“铁头功”、“通书剑”,我十分好奇。周老说,“铁头功”就是通过练功,使头部可以承受重力撞击而无不适之感。“通书剑”是他自创的一种剑法,融书法于剑法,舞剑中彰显中国书法的无限魅力。他还拿出表演“铁头功”的铜锤给我看,我用手提了一下,铜锤丝毫未动。我欣赏了他访台诗书画展的部分作品并向他转告:农工党四川省委邀请他在即将召开的中秋座谈会上讲述访问台湾的感受,并表演“铁头功”和“通书剑”。周老先生欣然接受。在这次拜访和以后的工作交往中,周老先生讲述了他的一些经历,他对艺术孜孜不倦、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使人油然起敬。

诗书画剑成就卓著

周北溪,笔名周宇啼,1913年生于合川县(现重庆市合川市)的一个医药世家。20世纪90年代他从合川城关合阳镇迁居成都。14岁开始拜师学国画,18岁在重庆开“画外天”画廊,1934年在成都为富人画像而崭露头角。回合川后,《合川日报》为此采访他,誉称他为“青年老书画家”,从此有了名气,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1935年在孤儿校任教。1936年任合川抗日宣传绘画组组长,义卖书画捐献抗日。抗战胜利后在合川师范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合川中学美术教师,曾担任重庆市政协、四川省政协常委,合川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书协、美协顾问,重庆中华书画研究会理事长,合川江花诗社社长等职。1985年至2003年,任四川省文史馆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院长、巴蜀诗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警察书画院顾问、四川省诗词学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顾问、成都画院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首席名誉院长、山东薛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等。

周北溪自幼天资聪慧,思维敏捷,勤于探索。他酷爱历史、文学。青年时期,收藏了大量的图书和古人书画真迹,数十年潜心精研,惜时如金,周北溪钻研艺术有一种拼搏精神,经常到深夜两点,他自称“一日学攀两日程,七旬已是百岁身。频嫌昼短添长夜,忙煞山斋作画人”。他的治学理论为“一专而旁通多能,复以多能丰富一专”。他用超人的毅力和智慧在诗词、书法、微型画、山水画、武术气功诸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绘画作品多种多样,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微型画等,各具特点。在画面上大多题有题画诗,书法精湛,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一幅妙画。

他尤以猴画出名,猴画技艺达到精妙绝伦的程度。海内外艺术界人士尊称他为“北溪猴”。他画的猴,被称为“蜀中猴王”。他笔下的猴,重在写神,有深刻的象征性。他的代表作有《猴子捞月图》和《百猴图》。《猴子捞月图》的画面是:树枝上倒挂着一串猴,背景是一个美丽的夜景,清澈剔透的水中倒映着皎洁月亮,真是美轮美奂。《百猴图》是用6张五尺宣纸镶连起来的画卷,妙在每张宣纸的画,单独看是一幅完整的画面,而镶连起来后,更觉天衣无缝,又成为一幅巨大的完整画面。图中108只猴,千姿百态,神情逼真。为了作画,周北溪还养过5只猴,他详细观察猴的外形、神态、情绪。每次看完猴,他都要记日记,记下猴的跑、坐、卧及神态,形成创作素材。几十年来,积累了3000余篇。

周北溪的微型画也很见功底。他的微型画能将千里山河画于一根火柴棍大小的宣纸上,微而不失细节和风韵。

周北溪书法与绘画一样,独具一格,力求创新。他从幼年起就一丝不苟地临摹大行书、小行书,还认真地学习草书。经过长期钻研,刻苦练习,自创了书法“交藤体”,形如垂悬的藤蔓,字与字若即若离,彼此勾连。还创书写“交滕体”30余法。他平生习作精选30余本。

周北溪酷爱健身,自幼习武练剑,誉称武术大师。他的武术气功使其身体能承受百斤重力冲击而面不改色。

周北溪在国内外举行多次书画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周北溪就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1943年在重庆两次举办个展。1987年在重庆、成都、深圳举办了个展。1988年在故地合川举办大型个展,同年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了书画个展。1990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周北溪作百猴图》画作。他还在深圳举行了比较大型的三次书画展,展出的作品,具有创新的民族形式和传统风格。他的书画受到画坛内外的好评,为国内外诸多单位和个人收藏。

与中央领导人的交往

周北溪的书画艺术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中南海曾三次接他去为****机关和领导作画,在北京留下了很多精品。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中央警卫局请他到中南海作画,他的一幅“交藤体”书法作品被中央警卫局收藏。

他记不清何年何月,江****总书记让办公室的同志,通过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十大青年企业家”表彰会的成都空军被服厂厂长蔡伟素,辗转向周北溪求画。周老以工笔写五猴,其子周仁辉作了三只活泼的松鼠跳跃其间。据说,江总书记见了画,称赏不已,特地托人从北京捎给周老两块名表作为回赠。

1980年6月,四川省政府请川内知名画家在成都金牛宾馆作画。周北溪被邀前往。一天,******同志到四川视察工作,下榻金牛宾馆。******同志亲自接见了岑学恭、李道熙、阎松父、周北溪、吴一峰、冯建吴、孙竹篱、吕琳、朱佩君、胡立、邱笑秋、谭昌镕、李华生、彭先诚、杨铭义等15位知名画家,对老艺术工作者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四川书画家要努力搞好创作,把作为国粹的中国书画发扬光大,还观看了周北溪现场作画。

1994年,******九十寿诞,特托四川省**************的同志向周北溪求画。周北溪画猴,其子画松鼠,其孙画猫。周北溪亲将三幅画寄往北京,可是画竟未收到。******同志只得请在四川的妹妹邓先芙上门再次求画。这次,祖孙三代共同创作了一幅《猴鼠猫图》,庆贺小平同志九十大寿,由邓先芙亲自带到北京。后来,这幅《猴鼠猫图》一直挂在小平同志的客厅里。

关心统战事业

周北溪曾任农工党合川县支部主委、农工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顾问。他积极参加农工党内活动,对统一战线的事情特别关心。他以画会友、以艺会友,在发展与海外同胞的交往、增进友谊、增加共识方面作了很多努力。

1980年7月,台湾报纸为台湾岛上一只雌白猴“美迪”公开向全世界征求佳偶,恰巧昆明动物园有一只雄白猴“南南”可与之相配。昆明动物园公开表示愿让“南南”和“美迪”结为伴侣,可惜未被台湾接受。周北溪先生获悉此事后,感触很深,嗟叹之余,欣然提笔赶作了一幅《双白猴图》,让现实生活中未能团圆的白猴在画中团圆。画中有周北溪的一首诗:“上公思伴人思家,颐养心情妄言赊。及早团圆歌永好,不须近海若天涯。”1982年4月10日,《四川日报》第四版刊载了这首诗,曾生同志写了详细的评析。云南广播电台多次将这首诗对台广播吟诵。然而,“美迪”仍丝毫没有反应。1983年10月,周北溪先生再赋诗一首:“绝世奇珍四海惊,偏偏有偶尚离群。两心早已思团聚,独恨一方阻水深。”听者无不为之感慨。1984年,周北溪受台湾文化部门的邀请,去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在台北等大城市举行书画展,并作学术报告。台湾的主要报纸、电台都对他进行文化交流的盛况作了报道,对他的艺术成就评价很高,称他为“不囿蹊径,自成一家的人间国宝画家”。

1993年6月,周北溪应台湾十方禅林文化教育基金会的邀请,赴台湾访问,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在台湾讲学并举办个展,获得台湾艺画大赛“天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台湾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华夏一奇·书画剑》,详细推介周北溪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一幅耗时5年呕心沥血完成的巨幅力作《百猴图》亮相展览,令大陆观众和台湾同胞大开眼界。周北溪在台北的诗书画展,观者主要是台湾的上层人士,他们观后赞叹不已,请周北溪座谈交流。台湾“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先生、雕塑家杨英凤先生、淡江大学董事长林添福先生等均呼周北溪为“大师”,评周老的“诗书画具有独创性,自成一家”,赞周老是“诗书画卓然有成的奇人”。周老所画的猴,被称为“蜀中猴王”。

1997年,“四川名画家作品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工商大厦举行,周北溪、万启仁(四川名画家)前往马来西亚访问和讲学,受到马来西亚地方政府总部长陈祖排博士、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钱锦昌和华研中心主席丹斯里颜清文律以及林源会长的欢迎。马来西亚各新闻媒体对周老的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

香港、澳门回归,周北溪都有书画作品参加联展。

除此以外,周北溪还多次为宋庆龄基金会、希望工程、抗洪救灾、下岗工人及残疾人捐款捐画。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海外华人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周北溪的作品还多次在美、日、泰、西欧、北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展出。他曾获得第六届世界名人学术博览会博士勋章、世界名人勋章和世界名人金杯等多种奖励。

(作者系农工党四川省委调研员,已退休。本文成文于2011年)

$我深深眷恋遂宁这片红色的土地

张云程

“我不喜欢追求什么名利,心中想的最多的,就是尽己所能,尽力把临床科研工作搞好,为这片红土地上的千万患者减轻病痛。”数十年来,为造福桑梓,我多次谢绝成都、沿海等地企业条件优厚的高薪聘请,无怨无悔、勤奋务实地履行着自己朴实的话语,为减轻这片红土地上无数患者的病痛,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我埋头苦研中华经典医籍,精心研发积极创新,在临床医学、科研、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长为四川省首届名中医、遂宁市医药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农工党遂宁市市委委员、市政协常委。

一、冰心一片济四方刻苦钻研结硕果

我家四代均为名医。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又师从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的王临轩,秉承名医风范和宗旨,孜孜不倦地刻苦攻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学典籍,不断夯实中医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疑难重症的临床医治中,我辨证施治,以药味少、效力专著称,尤其在治疗前列腺增生和急慢性前列腺炎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上海、广东、福建等国内20多个省市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求医。面对络绎不绝的患者,我不辞辛苦,精心施治,并常常通过信函、电话为外地患者免费远程诊治,为患者解除了疾苦,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为振兴遂宁中医药事业,数十年来,我不辞艰辛,持之以恒,运用中医药理论积极探索,进行临床研究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多项省市重点科研课题。

1992年,我研制的“前列宁”验方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急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获遂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科技局的高度重视。遂宁市医药研究所当年即成立,我担任主研人,负责将“前列宁”验方研制成国家级新药,并在当年列为省级重点项目。1997年,国家级新药品“前列宁颗粒”的研发获得圆满成功。经省级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该药品获得国家专利,被国家药品监督局正式批准新药准字2002.07.27,填补了遂宁市无国家级新药研发的空白。目前,该药更名为“羊霍三川颗粒”,由四川泰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并在全国销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6年,我协助市糖酒公司成功研制出营养保健酒“野渡春滋补酒”,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酒含17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该产品当年即荣获四川省营养保健食品“优质健康饮品奖”和“指定饮用优秀产品奖”。1997年,该产品再次获得由国家科委、四川省政府举办的中国新技术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