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之所以两次阻止孔子前去辅助叛乱之臣,就是担心坏了老师的声誉。而孔子表示,真正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真正白色的东西染也染不黑。说明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被任何污浊的环境影响的,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时时处处保持高洁正直的美好品德。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腐败贪污的官员,也都有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小人。其根本不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是由于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从善还是作恶,保持自己品格的高洁还是与小人同流合污,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只要我们坚定信仰,时刻谨守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么不管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做到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也绝不会被他人同化。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①,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②;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③;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④;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⑤;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①居:坐。②愚:作动词用,受人愚弄。③荡:放荡。好高骛远而没有根基。
④贼:害。⑤绞:指说话尖酸刻薄。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美德与六种弊病吗?”仲由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你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愚昧。喜好聪明却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放荡。喜好诚信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被人利用而害了自己。喜好直率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说话尖刻。喜好勇敢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闯祸作乱。喜好刚强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狂妄自大。”
名家注解
朱熹注:“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
张居正注:“夫仁、智、信、直、勇、刚,六者,美行也,愚、荡、贼、绞、乱、狂,六者恶名也。人惟足己而不学,见理之不明,遂使美者化而为恶,而况其生质之不美者乎?于此见气质之用小,学问之功大。是以古之帝王不恃其聪明绝异之资,而必以讲学穷理为急,诚恐其流于过中失正而不自知也。”
解读
孔子对仲由阐述了“六言六蔽”,任何一条解释都没有离开是否爱学习。孔子认为,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好聪明而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受欺骗而害人害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圣人反复强调学习对于完善德行的重要辅助作用,六种美德必须用学习来统摄,如果不学习,这六种美德就可能转变成六种弊病。由此可以看出学习真的非常重要。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提高素质、成就事业的必备途径。一切美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离开学习就谈不上修身养性,更谈不上仁义道德。君子处处学习,不耻下问,四处拜师。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孜孜不倦学习知识。通过勤奋踏实的学习来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逐渐完善自己的人生。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②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③群:合群。④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入学习《诗经》呢?诗,可以把人的意志、情感、艺术想象力激发出来;可以以此观察社会民俗与风情;可以教育感化人民,达到彼此和谐的作用;可以借此表达对时事政治的见解,达到针砭时弊的作用。所以,近可以以此侍奉父母,远可以以此侍奉君主,而且能从中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其绪余又足以资多识。
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
张居正注:“兴是兴起。观是观感。群是群聚。怨是怨恨。诗之为教,不但学者所当诵习也,《关雎》《麟趾》为风化之原,《凫鹭》《既醉》乃太平之福。
《天保》以上,所以治内;《采薇》以下,所以治外,王道莫备于斯矣,为人主者,亦不可以不究心焉。”
解读
诗指的就是《诗经》。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所谓“兴”,就是《诗经》用比兴的方法来激发人的感情,从而影响人们的意志。所谓“观”,就是《诗经》反映了大量的社会现实生活,人们通过诗歌能够认识风俗民情以及政治盛衰。
所谓“群”,就是《诗经》能够帮助人们相互沟通感情,相互学习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所谓“怨”,就是《诗经》可以批判执政者的政治过失,抒发人们对****的怨愤之情。除此之外,从《诗经》中可以知道很多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的名字,从而积累广博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孝敬父母和侍奉国君的方式方法。
诗歌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却最能表达人类的感情。它能够熏陶人们的性情,对百姓有教育感化的作用。诗歌中蕴含的真善美,为我们提供了向善求真的道德方向,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创造性地激发人的内在感情。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好诗,提高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也提升自己追求真善美的道德修养。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②也与?”
注释
①《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的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②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这两首诗吗?人如果不研究《周南》和《召南》这两首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而无法与人交谈呀!”
名家注解
朱熹注:“周南召南,诗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张居正注:“为,是习学。《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之首篇。昔周文王与其后妃俱有圣德修身、齐家以令于国中,又使周公治陕以西,召公治陕以东。由是风化自北而南,远被于江汉之域,故诗人咏歌其事。《周南》之诗,自《关雎》以下,言文王后妃闺门之化行于南国也。《召南》之诗,自《鹊巢》以下,言南国诸侯夫人与大夫之妻皆被文王后妃之化而成德也。”
解读
《周南》和《召南》两首诗是《诗经》国风中的前两部分,其内容大多有关男女夫妇之道。孔子要求儿子伯鱼学习《周南》和《召南》两首诗,可能希望儿子能从中学到修身之道,以身作则来影响妻子,从而处理好家庭关系。可见,圣人在此明确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文以载道,文艺作品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文学艺术都承担着教化百姓,引导人民的重任。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政治、道德、艺术等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没有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作品。所以,文艺对人民思想道德的引导功能不可小觑。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多接触高雅的文艺,远离那些低俗不堪的伪艺术,净化自己的心灵,杜绝不健康思想的侵害。
17.17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①云乎哉?”
注释
①钟鼓:乐器。此处指钟鼓之类的乐器。
译文
孔子说:“所谓的礼啊,难道就是指玉帛等礼物而说的吗?所谓的乐啊,难道就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而说的吗?”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
天下无一物无礼乐。且如置此两椅,一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便不和。又如盗贼至为不道,然亦有礼乐。盖必有总属,必相听顺,乃能为盗。不然,则叛乱无统,不能一日相聚而为盗也。礼乐无处无之,学者须要识得。”
张居正注:“盖先王以礼乐教天下,皆本之和敬之实德,而发之于仪文节奏之间,后世徒事于文,而不求其本,故孔子叹之如此!”
解读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孔子发出了如此感喟。他认为,精神内涵是礼乐的根本。所谓“礼”,并不只是物质往来的简单形式,玉帛等礼物只是表达内在情感的外在形式。“乐”的本质内涵在于中正平和,通过钟鼓等乐器来表达洁净无私的纯粹情感。如果将外在形式看得太重,看不见其实质内容,就是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反之,则是只重内容而忽视形式。这就引申出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离不开形式,需要形式加以表现;形式也离不开内容,要根据内容的变化加以改变。
只有将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表里如一的最佳效果。礼最根本的内涵是“敬”,而乐的实质便是“和”。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心怀仁爱,通过有形的器物来表达彼此友爱的恭敬之情。乐令人愉悦感动,通过钟鼓等乐器来展现和谐美妙。
现代人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质。如今礼成了教条化的礼貌行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人们更多的是关心礼物是否豪华,唯恐礼轻了失面子,而丝毫没有重视内心是否诚敬;欣赏音乐时更是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完全忽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这些行为对仁德的修养有害而无益。我们应该形式与内容并重,将礼乐的精神实质发扬光大。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注释
①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柔弱。②窬:音yu,洞。
译文
孔于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弱,这种人,以小人作比喻,就好像穿壁跳墙的小偷吧?”
名家注解
朱熹注:“荏,而审反。与,平声。厉,威严也。荏,柔弱也。小人,细民也。穿,穿壁。窬,逾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畏人知也。”
张居正注:“厉是威严。荏是柔弱。穿窬是剜墙凿壁为窃盗之事者。孔子说:
.人必表里相符,然后可谓之君子。今有人焉,观其外貌,则威严猛厉,似乎确然有守,毅然有为的人,而内实懦弱,见利而动,见害而惧,全无执持刚果的志气。
这等的人中实多欲,而貌与心违,譬之小人,就如盗窃一般。黑夜里剜墙凿壁偷了人家财物,外面却假装个良善的模样,惟恐人知,岂不可耻之甚哉?’孔子深恶作伪之人,故儆之如此。”
解读
春秋末期,有些当权人物外表伪装得非常威严,内心却相当胆怯柔弱。他们装腔作势,表里不一,身居高位而欺世盗名。孔子对他们十分蔑视,将其比作爬墙挖洞的小偷。
色厉内荏,已经成了通用的成语。而色厉内荏的人,时至今日仍然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些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欺世盗名的人,在罪行被揭发前,威风无比,俨然君子,可是一旦东窗事发就躲在阴暗角落里瑟瑟发抖,这确实跟穿壁跳墙的小偷一模一样。真正的君子,勇于奉献,既不争名夺利,又不虚张声势、居功请赏。我们应该像君子那样堂堂正正,表里如一,坚决不与色厉内荏的小人为伍。
17.3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
注释
①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那些不分是非、伪善欺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愿:是忠实,厚道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就是败坏伦理道德的小人。”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
张居正注:“盖行合乎道之中,事出乎理之正,这才叫作德,今乡愿不顾道理之是非,只图流俗之喜悦。人见他以此得人心、取声誉,便都慕效他,以是为德,而不复知有大中至正之道,其惑人心、坏风俗,岂不甚乎?所以说乡愿德之贼也。”
解读
乡愿就是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到处充当“老好人”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夸耀。这种人老奸巨猾,精通世故,似德非德,善于取媚,精于取巧,不偏不倚,看上去公平公正,实际上首鼠两端,投机取巧,根本没有仁爱之心,颠倒黑白不明是非。这种人明明很让人讨厌,可是我们又偏偏找不出他们的错误,想要责备却无从下手。所以,孔子说他们是败坏伦理道德的小人,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憎恶之情。这从侧面也可反映出,孔子主张人们为人处世应该以仁礼为原则,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君子。
现实生活中,像“乡愿”这种表面上敦厚老实的人仍然不在少数。这些人四处讨好,左右逢源,经常成为大家欢迎的好好先生。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很容易对这样的人产生信任感。可是相处久了才发现,这类人遇事没有正义感,处世缺乏原则性,见风使舵,不辨是非。并且他们往往善于用忠厚老实的伪善外表迷惑我们,所以,我们对人要认真考察,深入了解,以免被其外貌欺骗;一旦发现这种破坏道德的假好人,我们应格外小心,将其拒之千里之外。
17.4子曰:“道④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注释
①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译文
孔子说:“听到小道消息而四处传播,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名家注解
朱熹注:“虽闻善言,不为已有,是自弃其德也。”
张居正注:“道途都是人行的路。孔子说:‘人之实心为学者,于几天下道理,或得之师友之所传授,或考诸典籍之所记载,就便存之于心,身体而力行之,以求实德于己,方为有益。若有所闻而不体会于心,只把来放在口中谈论讲说,这是入耳出口之学。譬如道路上听了一句言语,就在途路上与人说了。如此,则虽闻善言,不过以资口说而已,何能有诸己哉?所以说德之弃也。”’
解读
从小道听来的传闻,没有事实依据,不足以取信;不加考证核实,就立刻随意传播出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道听途说的传闻,缺乏事实根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会听信更不会肆意传播;只有品行低下的小人热衷于收集这样的传闻,并且添油加醋大肆传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事实依据,所以,凡事应该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管读书学习还是修养德行,都应该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行端正的人不屑于做这种背弃道德的事情,只有那些胸无大志、心理不健康的小人喜欢搬弄是非,中伤他人,以传播闲言碎语为乐事。
道听途说自古有之。如今社会也不例外。不务正业的长舌妇,只满足于庸庸碌碌的平淡生活,闲来无事就收集各种八卦,常常李家长张家短地传播别人的家事。
他们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毁坏他人声誉,败坏社会道德。真是让人深恶痛绝!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学识渊博、知书达理的人很少有搬弄是非的,他们注重修养道德,从不盲目听信任何传言;遇事懂得深入分析,不轻易下结论,更不会随意传播听来的传闻。在生活中,我们要防范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多向贤达人士学习,对听来的消息慎思明辨,不能做搬弄是非这种违背道德的事情。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①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②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
①事:侍奉。②苟:如果。
译文
孔子说:“庸俗浅陋的人可以与他一起侍奉君主吗?功名利禄没有得到时,害怕得不到。得到了以后,又害怕失去。如果害怕失去,那就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