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注:“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故夫子言此以发其隐。”
张居正注:“二公他事,亦多类此,其优劣判然矣。然夫子亦就二公之事论之耳,推其心,则皆假借仁义,同归于谲而已,其于王者之道,岂可同日而语哉。”
解读
自从周朝王道慢慢衰落以后,春秋战国时期,霸业就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地方的政要表面上拥护皇帝,但是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雄霸一方,到头来皇帝还要听从他们的命令。这种情况下所行的仁道,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是霸主的手段。
晋文公和齐桓公都有称霸之心,但是齐桓公合乎礼,遇事总看天子的脸色,打着天子的旗号;晋文公则不同,他自行其事。所以孔子认为齐桓公是正的,晋文公是谲的。孔子对晋文公的为人评价不好,批评他善于利用权术和手段来称霸。而齐桓公就不是这样,孔子认为他是以礼行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礼仪”的重视。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②,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③,如其仁。”
注释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③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死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也殉国了,但是另一师傅管仲却还活着。”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称为有仁德了吧?”孔子说:“桓公多次与各诸侯国盟会,不用兵力,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像他这样的就是仁啊,像他这样就是仁啊!”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而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张居正注:“公子纠,是齐桓公之弟。齐有襄公之乱,桓公出奔于莒,召忽、管仲奉子纠奔鲁,以与桓公争立。桓公既返国,使鲁杀子纠,而缚管、召以与齐。
召忽死之,管仲请囚。既至,桓公释其缚,用以为相。九字,《春秋传》作纠,是督率的意思。”又注:“齐世家,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以弟夺兄,于义已悖。是以忽之于纠,虽有可死之义,而仲之于桓,亦无不可仕之理,况实有可称之功彰彰如是乎。圣人权衡而折衷之,其义精矣。”
解读
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兄弟也是政敌。管仲没有得志的时候,和一名叫召忽的大臣一起辅佐公子纠。后来公子纠死了,召忽拚命作战,为公子纠而死,但管仲并没有为公子纠去死。子路认为管仲不为主子殉死是不仁德的。孔子的见识要比子路高深得多,他认为公子纠死而管仲不死,并且管仲后来还为公子纠的政敌齐桓公效力,单单就这一件事而言,管仲是必遭唾骂的。至少可以称为没有义气,不讲信用。但是从管仲的一生来看,他的功劳却很大。就是说,子路讲的是管仲不为公子纠死却为桓公相一事,孔子讲的是管仲为桓公相之后的功绩。同是讲一人,讲的却不是同一时间段的事。但从整体上讲,孔子认为管仲还是仁德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看他某一时段的表现,而是要目光长远一些,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同样的道理,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我们不要只看到自己一时的不如意,也不要执着于自己一时糊涂所犯的错误。圣人都有过失的时候,何况我们凡人呢?在随后的人生里,只要更加努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将功补过,那么当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也会是欣慰的。
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堂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②也,自经③于沟渎④而莫之知也。”
注释
①微:无,没有。②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③自经:上吊自杀。④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没有死,还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们的好处。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早就披散着头发,向左敞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他怎么能够像匹夫匹妇那样谨守诚信,自杀于沟壑之中而没人知道呢?”,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仲私于所事,辅之以争国,非义也。桓公杀之虽过,而纠之死实当。仲始与之同谋,遂与之同死。可也;知辅之争为不义,将自免以图后功亦可也。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若使桓弟而纠兄,管仲所辅者正,桓夺其国而杀之,则管仲之与桓,不可同世之雠也。若计其后功而与其事桓,圣人之言,无乃害义之甚,启万世反复不忠之乱乎?如唐之王圭魏征,不死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可谓害于义矣。后虽有功,何足赎哉?”
朱熹注:“管仲有功而无罪,故圣人独称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后有功,则不以相掩可也。”
张居正注:“霸诸侯,是为诸侯之长。匡,是正。微字,解作无字。衽,是衣衿。被发左衽,是夷狄之俗。谅,是小信。自经,是自缢。”又注:“豪杰之士将建不世大功,则不拘拘于一身之小节。然此不可以常理论、常情测也,彼管仲之可以无死,贤如由赐尚或疑之,非圣人孰能定其论哉。”
解读
子贡从小的角度,拿个人的人格来看管仲,可以说他是不仁不义。齐桓公和公子纠是政敌,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按照道理来说,作为公子纠臣子的管仲也应该跟随着以死尽忠。可是他不仅没有死,反而投靠了齐桓公。孔子说,对于政治道德和人生道德,很难评论得公平中肯。管仲投降了齐桓公以后,帮助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把当时混乱的社会辅正过来,对历史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太大了。
如果不是因为管仲,我们可能都会成为野蛮民族,并且我们的文化说不定也已经灭绝了。所以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馔僎文子同升诸公②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①馔: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②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馔和文子一同晋升为国家大臣。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
“可以称他为文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谥法亦有所谓‘锡民爵位日文’者。”
张居正注:“公叔文子,是卫大夫公孙拔,其后谥为贞惠文子。公,是公朝。
臧文仲不荐柳下惠,则夫子讥其为窃位,公叔文子荐家臣僎,则夫子称其可为文。
是可见,荐贤为国,乃人臣之盛节,以人事君者,所当知也。”
解读
公孙文子让自己的家臣和自己做到一样的官职,这在当时封建等级制度很严格的社会,非常难得。嫉贤妒能,是与人之本能有关的通病。所以让自己的家臣取得和自己一样的社会地位,唯才是举,很不容易。公叔文子做了别人很难做到的事,可称之为楷模和典范。孔子得知这件事之后,认为公叔文子死后的谥号可以称为“文”。
而在中国古代,谥法称“文”是很难的,由此可见孔子对公叔文子十分赞赏。
在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真正唯才是举,完全不嫉妒别人的人有多少呢?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应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自己有才能并且胸怀坦荡,处理起各种事情就更能如鱼得水。作为普通百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如果没有条件推荐他,那就去努力向人家学习吧!
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
“仲叔圉①!台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①仲叔圉:圉,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鸵、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译文
孔子谈到卫灵公的无道,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没亡国呢?”孔子答道:
“有仲叔圉为他管理接待宾客,有祝鮀为他管理宗庙祭祀,有王孙贾为他管理军队。
像这样,怎么能亡国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三人皆卫臣,虽未必贤,而其才可用。灵公用之,又各当其才。”
张居正注:“康子,是鲁大夫季康子。夫卫灵以无道之君,得人而任之,尚可以保国,况于有道之世,得天下之贤才而善用之乎?所以说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人主为社稷计者,宜知急亲贤之为务矣。”
解读
卫灵公虽然昏乱无道,不是个好国君,但他却知道谁在什么岗位上能做得好。所以他任用贤才,且能让他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内政、外交、军事都有人管理,所以不仅没有败亡,反而当了两年的国君,比许多勤政廉洁的国君都当得长。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据说当韩信很得意地去问汉高祖能带多少兵时,汉高祖回答说:“我不会带兵,但我善于带将。”汉高祖的回答非常深刻。事实上,会当领导的人只需要抓住几个得力的助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国君如此,做一个单位的领导,一家公司的老板也都是如此。范围有所不同,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也是与事必躬亲相对的领导艺术。
在21世纪的今天,老板个人能力高低已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许多有钱的老板将巨额资金投入到自己所不熟悉的行业,他们要想获取成功,就只有做到知人善任。所以,让每个人的优点都展现出来,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艺术”。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注释
①怍:惭愧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说大话而不知惭愧,那么他实行诺言也很难了。”‘名家注解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张居正注:“怍,是惭隗。孔子说:‘凡人放言易,力行难。故躬行君子,每切其言而不敢易。若或轻肆大言,高自称许,略无惭愧之心,这等的人,考其所行,必不能相顾,徒妄言以欺人耳。其为之也,不亦难乎?’所以君子贵夫实胜,而听言者又当观其行也。”
解读
孔子关于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有很多,其基本思想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就是言行要谨慎,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到就要做到。如果一个人说话轻而易举却毫无惭愧之意,这样的人真要做起事情来,是不值得信任的。孔子的提示不仅给了我们考察人的方法,更给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有益启迪。
俗话说“说着容易做着难”,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那种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不能兑现的人,。往往被人看不起。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像看着那样简单,但总是会有一些人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恰恰是那种虚怀若谷的人。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为人谦虚,谨言慎行。
74.27陈成子弑简公①。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②。”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③,不敢不告也。君日‘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①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年至公元前481年在位。②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③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告诉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征讨他。”鲁哀公说:“你去告诉那三个大夫吧!”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可国君却说‘去告诉那三个大夫吧’!”孔子向那三个大夫报告,他们都不肯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啊!”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左氏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
张居正注:“此章所记齐简公、鲁哀公,皆衰世昏庸之君,不足道者。然亦可见人主独揽乾纲,深防祸本。不可使威福下移,而奸邪有僭逾之渐;不可使事权去已,而纪纲有陵替之忧,然后君臣相安,而国家永保矣,图治者尚鉴于兹。”
解读
齐国的大夫陈成子把齐国的国君简公杀掉,孔子沐浴斋戒上朝来向鲁君报告这件事。臣弑其君,丧尽人伦,在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鲁国是齐国的邻国呢?鲁哀公却让孔子去向鲁国当权的三个大夫报告,王道不可弃,周礼不可废,孔子尽管知道自身力量很微弱,却仍旧前往报告。
一个国家的政冶清明不仅表现在内部管理的有序和正义上,还表现在对外交往中对正义的维护和对非正义的抵制上。鲁国是齐国的邻国,面对这种情况却仍旧袖手旁观。孔子深明大义,十分遵守礼数,先是沐浴更衣朝圣,再是报告三个大夫。
尽管当时他已经71岁了,也得不到群臣和国君的支持,但是仍旧要表达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职责。人生在世,总会经历很多的磨难,有很多无助的时刻,这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如果人能坚持道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君子深知其道,所以不管事情大小,也不管自己是否会处于危难之中,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4.22子路问事①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注释
①事:侍奉,服侍。
译文
子路问怎样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国君,但可以为进谏而触犯他。”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子路刚直敢言,不患其不能犯,患其无忠爱之诚耳,故孔子以是勉之。然勿欺在于臣,而纳谏系于君。大舜合己从人,闻一善言,即从之若决江河,惟求有裨于君德,有利于国家耳,何必问其心之诚与不诚乎?此又在上者所当知也。”
解读
孔子认为跟领导共事,不要怀有欺瞒之心,但要勇敢地忠言进谏。孔子很注重三纲五常,认为作为臣子,辅君之道就是要对君主忠诚,不能有所欺瞒。
我们的职场生活中,为领导或上级做事的原则是什么?同样是不能欺骗,不要欺负,不能有藐视或轻视的心理;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要心计。劝谏领导或者上级,其实是一种高度的智慧,道义不深,信任度不足,修养不好,这些都不具备劝谏的条件。作为下属,做到不欺瞒上级并不是特别困难,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有问题的时候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就可以了。但是要做到直接给上级或者领导提意见,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对待领导的错误,要有耐心、能忍让、有智慧,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意见有效地传达出去。人都喜欢听溢美之词,所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达到劝谏的目的誓不罢休是对的,但方式也要灵活化、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建议传达给领导。
7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
注释
①上、下:向上、向下的意思。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达仁义,小人通达财利。”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