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3115700000045

第45章 子路篇第十三(1)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①。”请益。曰:“无倦”

注释

①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②请益:请求增加一些。③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率先去做并且不辞劳苦。”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请益,则日‘无倦’而已。未尝复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

张居正注:“先,是倡率的意思。劳,是以身勤劳其事。倦,是厌怠。先劳无倦,不止居官任职者为然,人君之治天下,非躬行不足以率人,非久道不足以成化,尤当于此深加之意也。”

解读

子路问孔子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三大原则:一个是“先”,一个是“劳”,还有一个就是“无倦”。

所谓“先”,就是在为政的原则上做领导人,一切要为人之先,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政做官的人,遇到艰难困苦应该站在最前面,领先承担;而在利益方面也是先谦让别人,自己不要。“劳”也是做领导的基本原则。“劳”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等许多意义。在个人修养中,一个领导人宁可有困难时自己先来,有劳苦的事自己先做,绝不能自已坐着享受,遇到困难就让别人上前。孔子说了这两点后,子路要求老师再多告诉他一点。孔子便又说了“无倦”。无倦,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不疲劳,一切要更努力。用我们现代话来说,那就是责任的观念要加重,自己没有“懒得做”的感觉,要持之以恒,乐此不疲。考查历史不难发现,做一个政治上成功的领导人的确很辛苦。因为真正负起责任来,往往就没有私生活,难免有时会厌倦。可见,孔子关于为政的这三点忠告确实十分重要,它们仍然适用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即”

注释

①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②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问治理政事。孔子说:“先让主管的人做事,赦免人的小过错,荐举贤良的人才。”仲弓说:“怎么能知道谁是贤才而荐举他呢?”

“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程颐、程颢注:“人各亲其亲,然后不独亲其亲。仲弓日‘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注:“大者于事或有所害,不得不惩;小者赦之,则刑不滥而人心悦矣。”

张居正注:“盖秉彝、好德,人心所同,举其所知者于己,而付其所不知者于人,自可无遗贤之患矣,若必自己尽知而尽举之,何其示人之不广耶?即此观之,圣贤用心之大小可见矣。大抵夫子所言,皆为政之大体,虽古先帝王致治之盛,亦不外此。故狱慎罔兼,先有司也;眚灾肆赦,赦小过也;翕受旁招,举贤才也。三者之中,举贤为尤要,能举贤才,则政平讼理。凡先有司,赦小过,皆举之矣,所以说,治天下者在得人,诚君道之首务也。”

解读

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他为人厚道,不苟言辞,任劳任怨,心胸宽广。他曾总结出一种“居敬而行简”的管理方法,深得孔子的赞扬。他虽担任季氏总管,仍然虚心向老师求教管理之道,孔子便教了他九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先有司”,也就是分设一些管理岗位,各司其职。当官的不可能事事亲劳,所有重担一肩挑,只有分任于前,才能责成于后。用我们现在的语说,就是要明确责任,分配权力,完善考核制度。这样管理者就可以取得“己不劳而事毕举”的效果了。“赦小过”,就是宽恕小的过失。制定法令制度来管理国家或企业,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法令过于苛刻、制度过于严格、使人动不动就受罚的话,又会出现因为法律太严明而使人无所适从的弊端。所以,制定法令和制度要尽量人性化一点。

“举贤才”,是把有德有才的人选拔到分设的职位,使他们各司其职。举贤才的要领在于识才、辨才。有的领导任人唯亲,只信任、重用身边亲近的人,这样往往会导致朋比结党,风气日坏。有的领导对选人用人很重视也很负责,对贤才的标准定得很高,这个不放心,那个也不满意,只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搞得自己很疲惫不说,还剥夺了下级锻炼的机会。所以,举贤的目的在于把合适的人选到合适的岗位。

13.3子路曰:“卫君哪寺子为政,子将奚⑦先?”子曰:“必也正名擎F!”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q叩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①卫君:丑‘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②奚:什么。③正名:即正名分。④迂:迂腐。⑤阙:同“缺”,存疑的意思。⑥中:得当。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干什么?”孔子说:“一定先正名分!”子路说:“还有这种想法,先生您太迂腐了,哪里需要正名啊?”孔子说:“粗野呀,仲由!君子对他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是不随便发表意见的。名不正,则言语不顺;言语不顺,则办事不成;办事不成,‘则礼乐不能兴举;礼乐不兴举,则刑罚不得当;刑罚不得当,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先正名而后发言论,言论顺理成章才可实行。君子对于自己说的话,不能有所疏漏才行。”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名实相须。一事苟,则其余皆苟矣。”

朱熹注:“迂,谓远于事情,言非今日之急务也。”

张居正注:“卫君,是出公,名辄。昔卫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出奔于晋。灵公卒,立蒯聩之子辄为君。其后蒯聩欲返国,辄拒而不纳,凡宗庙祭祀,与夫出政施令于国,都只称灵公为父,不认蒯聩,是统嗣不明,名实乖乱甚矣。夫子盖将详示子路以正名之说,故先折其粗心浮气如此。事得其序便是礼。物得其和便是乐。

措,是安置的意思。”

解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在民无揩手足。”孔子的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思想原则不确定,理论解释就紊乱;失去了理论解释,各项举措则不成;各项举措不成,文化事业就难以发达;文化不发达的社会,法律、制度就会混乱;法律、制度一旦混乱,人民群众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因此,领导人确定的思想原则一定要在理论上解释得通,理论上能说通的也能够在实际中得以运用。所以,领导人对自己的理论言谈,决不能随便马虎。

“正名”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他一生忧国忧民,志在救世。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变无道为有道,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在孔子眼里,一切不良的社会后果都是从“名不正则言不顺”

开始的,所以,他把坚持“名正言顺”看成是为政的一件大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一个真正的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从来不会马马虎虎。做事情一定遵循规章律法,不会胡乱行事;说话也必定经过认真思考,不会随便出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谨于言而慎于行”。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政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预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圃:菜地,引申为种菜。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③襁: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走了。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国君讲究礼仪,老百姓没有敢不恭敬的;国君的行为正当,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国君诚恳信实,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讲实话。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幼小的孩子前来归服,哪里还用得着种庄稼?”

名家注解

朱熹注:“礼、义、信,大人之事也。好义,则事合宜。情,诚实也。敬服用情,盖各以其类而应也。襁,织缕为之,以约小儿于背者。”

张居正注:“稼,是稼穑,播种五谷之事。圃,是园圃,种蔬菜之事。小人,是识见狭小之人。昔樊迟以务本力农,乃治生之常道,故请问于孔子,欲学为播种稼穑之事。情,是情实。襁负其子,是以布裹小儿于背,而负之以行也。”又注:

“盖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大人之事也,务农种圃以自食其力,小人之事也。樊迟游于圣门,乃不务学为大人,而留心于农圃之事,何其识见之浅小,而志意之卑陋哉!故夫子以小人责之,盖将勉之以大人之学也。”又注:“樊迟不此之务,币顾请为稼圃,何其陋哉!夫周公陈《无逸》以告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而樊迟请学稼,孔子乃鄙之为小人者。盖人君深居九重,小民疾苦常患不得上闻,故周公倦倦以此为言。若学者所志,当以大人自期,又不宜屑屑于农圃之事,周孔之言,夫各有所当也。”

解读

孔子的教育是仁德教育,政治教育,而不是教授学生生存技艺的职业教育。本章中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在上位的人不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而是为了从政为官,推行仁道。

孔子勉励弟子们要研究修己安人的大学问,要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不要分心去种谷种菜,因为种谷种菜的事情自有老农老圃去做。而且农业是否振兴,要看政治是否改善,如果天下无道,农业就无法发展。所以改善政治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科技发达,人才济济,社会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J"。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俗话说得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好分内之事,把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交给懂得的人去办,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社会资源,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田园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②专对:独立对答。③以:用。

田园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交给他治理政事,却不胜任;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酬。《诗经》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毋囡匿盈程颐、程颢注:“穷经将以致用也。世之诵诗者,果能从政而专对乎?然则其所学者,章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朱熹注:“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

张居正注:“盖穷经必先明理,明理方能适用,若不能明理,不过记问口耳之学而已,何足贵哉!然不止三百篇为然,大凡经书所载,莫非经世之典,修齐治平之理备在其中,读者须逐一体验而推行之,乃为有益。不然则是求多闻而不能建事,学古训而不能有获,虽多而无用矣,善学者,可不知所究心乎?”

解读

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孔子之学都是实学,在孔子看来,一切的学问都是要拿来用的。一切的“文”都是要用来践道的,否则一切学问就都没有意义。

孔子主张读书,但更重视其中的教化作用,而不是读死书。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要求把诗学融人到政治理念中,融人到外交事务的处理当中。如果读《诗》以后,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能从中学会“礼”,那也就不知道该怎么“为政”。这样,读书就毫无意义了。只有融之于心,使学问变成自己内心的一个部分,变成自己灵魂的组成,才会运用自如而没有什么阻碍。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需要书本上的知识,那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人”眺望这个世界,但是我们更需要把书本知识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不读书不行,而尽信书还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将书里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3.6子曰:“其身①正,不令唧1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①身:指为官者本身。②令:发布政令。l注释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熊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

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D”

译文

张居正注:“令,是教戒。上之导下,以身不以言。若使伦理无不尽,言动无;不谨,淫声美色不以乱其聪明,便嬖谀佞不以惑其心志,则身正矣。由是民皆感化,虽不待教令以驱使之,而自然迁善敏德,无敢有违背者。若其身不正,伦理不l能尽,言动不能谨,声色乱其聪明,便佞惑其心志,则民心不服,虽教令谆切,使之为善,亦有不从者矣。盖上之一身,下所视效,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所以《大学》论齐治均平,皆以修身为本,即是此意。有天下国家者,可不求端于身哉。”;解读

孔子总是强调正人先正己,认为身教重于言教。为政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其人格影响力会波及其下级和民众中去,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不需要命令他们去做什么,他们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为政者自己身不正,你下命令去强制他们做什么,纵然三令五申,他们也不会服从。;政治即是人治,要求管理者有某种德才,或者是有某种人格魅力。为政者自己l身正,管理国家就没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都身不正,又有什么资袼去教育别人、端正别人呢?所以孔子又说了,只要为政者自己身正了,就能像北极星那样众星拱护在它的周围,得到民众的拥护。;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或领导如果为人、做事能够身体力行,起到好的表率作用,那么即使不下命令,孩子或下属都会愉快地执行并能做好;如果嘴上说的很好,但是自己却不能做到,那样即使你气急败坏,责罚打骂,孩子或下属也不会遵从你的命令。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的。如果我们是一个领导者,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能够起好的表率作用呢?如果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挑剔别人的时候,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自身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呢?端正自我,才有资格面对别人。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i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好像兄弟一样。”

名家注解i朱熹注:“鲁,周公之后。卫,康叔之后。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张居正注:“鲁乃周公之后,卫乃康叔之后,本是兄弟之国。以今日观之,两国之政,也正是兄弟一般。以鲁,则三家僭窃而公室微;以卫,则不父其父而祢其祖。纪纲同一陵替,法度同一纵弛,何其衰乱之适相类也!盖夫子思拨二国之乱以反之治,而时不我用,力莫能挽,故徒付之慨叹如此。”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