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3115700000028

第28章 泰伯篇第八(1)

“泰伯篇”竹旨在赞颂上古时代的圣贤君主尧、舜、禹等人的德行修养。孔子从个人德行修养和治国惠民成就事业的角度,指出居上位者对人民大众的表率作用。

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以厚德载物,用仁厚的美德施惠于天下百姓,这样的大德常人无法企及,只有效法天地的至高圣贤才能为之。

8.7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②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周代始祖古公直父的长子。②三:多次的意思。③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乃弃不取而又泯其迹焉,则其德之至极为何如哉!盖其心即夷齐扣马之心,而事之难处有甚焉者,宜夫子之叹息而赞美之也。泰伯不从,事见春秋传。”

张居正注:“然要之太王之欲立贤子圣孙,为其道足以济天下,非有爱憎利欲之私也,是以泰伯去之不为狷,王季受之不为贪。亲终不赴,毁伤肢体不为不孝。

盖处君臣父子之变,而不失乎中庸,此所以为至德也。”

解读

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传说古公预见到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就想打破长子继位的惯例把君位通过季历传给姬昌。作为长子的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便与二弟仲雍一起出走到荆蛮之地,自号为勾吴,立为吴泰伯,成为后来吴国的始祖。周太王死后,季历继承王位,后来传给了姬昌,姬昌便是周文王。他继位后增强了周的国势,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泰伯作为长子,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离家出走放弃王位,所以就连圣人也称赞他品德极其高尚。

帝王之位人人垂涎,泰伯作为长子理应是唯一继承人,可是为了满足父亲改立三弟的愿望,他没有抗争也没有怨恨,而是礼让退出。历来皇室为了争夺皇位,弟兄反目、相互残杀,能像泰伯这样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拱手让人实在难能可贵,所以泰伯的德行实为至德。这就是说,真正有贤能的人不会夸耀自己的德行,而是选择默默无闻甚至隐姓埋名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正所谓“大德不显,至德无言”。只有没有修养的小人才崇尚虚名,一点小事就竭力宣扬,自我吹嘘,唯恐别人不知。由此我们知道,大智不彰,至德不扬。生活中我们要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实干者;而不要自伐其功,毫无修养。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君子笃④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注释

①劳:辛劳、劳苦的意思。②葸:拘谨、畏惧的样子。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④笃:厚待、真诚。

译文

孔子说:“恭敬却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劳苦,谨慎却没有礼的节制就会胆怯,勇敢却没有礼的节制就会闯祸,直率却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变得尖刻。君子对待亲人感情深厚,人民就会兴起仁德之风,所以君主不遗弃老朋友,百姓就不会人情淡漠。”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一节与上文不相蒙,而与首篇慎终追远之意相类,吴说近是。”

张居正注:“夫恭、慎、勇、直,四者皆人之所难,而无礼则各有其弊如此。

可见君子当动必以礼,而不可须臾离也。”又注:“夫一处亲故之间,而上行下效,其应如响如此。为人君者可不正心修身,以为化导斯民之本哉。”

解读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美好的品格,但必须要用礼进行节制规范。礼是指礼法,其核心是“中”。就是说凡事都要合情合理,无过也无不及。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四种美德,如果不受礼的约束,做得不够或者过分,就是违礼了。对人恭敬是美德,但如果缺乏礼的制约,一味恭敬就会逢人打拱作揖,显得唯唯诺诺,使自己劳累。谨言慎行是孔子一直倡导我们的,可是缺乏礼的制约,凡事都要谨慎就会变成畏首畏尾,结果导致一事无成。同样只有勇敢而不讲礼法,就会鲁莽闯祸;直来直去,直率得过了头,就会让人下不了台。所以,无论是哪种美德,都要用礼来加以节制中和,这样人们才会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历朝历代都有一个上行下效的问题。领导者的作用就在于领路导航。领导阶层作风良好,行为端正,下属便谨遵命令勤奋努力。所以,孔子主张为政者身体力行,兴民于仁,引导整个社会风气和谐友爱;不遗弃老朋友,对百姓进行教化,使民德归于淳厚。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①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②夫,小子③!”

注释

①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②免:指身体免于损伤。③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参得病了,把他的弟子叫来说:“你们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

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在薄薄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免除灾祸了,学生们啊!”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君子曰终,小人日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故曾子以全归为免矣。”

张居正注:“盖所以致丁宁之意,亦欲其如己之戒谨恐惧,一举足而不敢忘亲也。夫以曾子之保身如此。则凡纵欲以伤其本,亏行以辱其亲者,固在所必无矣。

为人子者。宜以曾子为法。庶可以体亲心而尽子道也。”

解读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比孔子小46岁,年纪很小就跟随父亲曾皙师从孔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强调“内省”的功夫,对“仁孝”

“礼仪”很有研究。并且,曾参是大家公认的孝子,以研究孝道著称于世,著有《孝经》一书。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以,“全体贵生”谓之孝。曾参病重临终时掀开被子让学生们看看他的手和脚是否完全,有否损伤,以此来说明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十分爱惜。他还借用《诗经》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句子来表明自己一生小心谨慎,避免身体受损伤,算是尽了孝道。身体发肤不受损伤,这是最基本的孝道。而更高一个级别的孝道,是要“扬名声,显父母”。

今天的我们,要面临的灾祸远远多于古人。我们除了要承担生活和事业等方面的压力外,还要面临各种疾病和各种事故的威胁,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是每个人的心愿。我们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还要担负起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不论我们遭遇什么困难,为了关心爱护我们的亲人也应该坚持住,积极乐观地好好生活。千万不能一时想不开而寻短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我们伤害自己的时候也是在伤害最爱我们的父母,这就是大不孝的行为。

8.4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②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③,斯远暴慢④矣;正颜色⑤,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释

①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②问:探望、探视的意思。③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④暴慢:粗暴、放肆的意思。⑤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译文

曾参得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参说:“鸟要死时,呜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要死时,说出的话都是善意的。君子所看重的道有三点:举止容貌端庄,就会远离粗暴和怠慢;严肃自己的面色,就接近了诚信;说话言辞和悦,就会避免鄙俗和错误。至于礼仪的细节琐碎之事,那是主管小吏的事情。”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动容貌,举一身而言也。周旋中礼,暴慢斯远矣。正颜色则不妄,斯近信矣。出辞气,正由中出,斯远鄙倍。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故日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张居正注:“人之为学,贵识其大,大行既无不善,而小节亦无所遗,固为全德。若舍其大而务其小,则大本既失,小者亦不足观矣。况于帝王之学,又与士庶人不同,则凡正心修身以立天下之极者,又岂在于仪文度数之末哉?有志于圣贤者,当知所务矣。”

解读

曾子病重,鲁国大夫孟敬子前往探望。还没等孟敬子发问,曾子就主动抢着说话。曾子先说鸟临死的时候其叫声哀婉悲切,人快要死的时候,说的话都是善意的,由此引出君子应该重视的三个道理:容貌端庄按礼而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怠慢;脸色严肃庄重,就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说话言辞得体,就能够避免别人鄙陋不合理的话。至于礼仪的细节琐碎之事,有专职的主管小吏负责,不必过多操心。言外之意是,奉劝孟敬子按照以上三个道理修身养性,公正政事,不要分心去应付那些具体琐屑的小事。

人的生命到了尽头,反省自己的一生,回归生命的本质,其说出来的话都是善良的。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一切的勾心斗角,一切的成就失败,一切的荣耀耻辱,都已成为过去,而对于生命的亲切留恋油然而生。我们不要等到行将就木时才良心发现,才看透功名利禄。想要人生不留遗憾,就要从眼下开始,时时反省自己,常常忏悔以求改进,做一个完善的正人君子。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②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①校:同较,计较的意思。②吾友:我的朋友,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的向没有才能的人求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求教;有学问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和没有一样空虚,受到别人侵犯也不计较——以前我的朋友就能够做到这样。”

名家注解

朱熹注:“颜子之心,惟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我之有间,故能如此。”

张居正注:“夫孔门传授心法,颜子独得其宗,而其平日用功,不过如此。盖谦虚以受人,则闻见多而学问日广,宽恕以容物,则私意泯而德性益纯。凡为贤为圣,皆不出此二者。盖学者当致力于斯。”

解读

古注上记载,曾子所说的朋友就是“大智若愚”的颜渊。曾子认为人都应该像颜渊那样具有三种品德,这三种品德分别是:勤学好问;务实谦虚,以德报怨。有无才能,学问多寡,都是相对的概念。有的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才能卓著,实际上却会的很少;有的人认为自己学识渊博,无所不知,而实际上一知半解甚至一点不知。这不仅是学习问题,还牵涉到道德修养的问题。真正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大概只有颜渊一个人了吧!

谦虚是美德,有德行的人应该做到“有如同没有,充实如同空虚”。人都应该抱持谦虚的态度,这样才会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往往不屑于向所谓“无能寡知”的人请教,可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可能他们在某方面正好有我们缺少的才能和知识。正所谓“君子常无师”,我们应该向一切人学习,而不能毫不谦虚,固步自封。孔子一向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冒犯我们,我们不必放在心上,斤斤计较只能消耗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而如果我们以正直公平的态度对待冒犯我们的人,既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又能令他们自己反思,自觉改正,这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8.6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①,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①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的意思。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未成年的幼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务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名家注释

程颐、程颢注:“节操如是,可谓君子矣。”

朱熹注:“其才可以辅幼君、摄国政,其节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可夺,可谓君子矣。”

张居正注:“吾知既有其才,又有其节,信非君子不能也。然是人也,自学者言,则为君子;自国家言,则所谓社稷之臣者也。盖有才无节,则平居虽有干济之能,而一遇有事,将诡随而不能振;有节无才,则虽有所执持,而识见不远,经济无方,亦何益于国家之事哉?所以人君用人,于有才而未必有节者,则止用之以理繁治剧;于有节而未必有才者,则止用之以安常守法。至于重大艰难之任,则非才、节兼备之君子,不可以轻授也。”

解读

曾子认为能托孤寄命、大节不夺的人是真正的君子。曾子所说的君子能临危受命,君主临终时可以放心地托孤于他,将国家政事全都交给他也不必忧心,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能坚持立场为国保节。这同样也是孔子推崇的君子形象,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两种人格,既要自我完善,终生修养道德,堂堂正正做人;又要具备社会责任感,为国忧虑为国尽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君子,而这样的君子既是人们的榜样也是民族的脊梁。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①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朱熹注:“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又曰:“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张居正注:“其任重而道远如此,此士之所以贵弘毅也。大抵孔门为学,莫要于求仁。而仁之为道,则非全体不息者,不足以当之。惟其全体也,则无一理之不该,所以不可不弘;惟其不息也,则无_念之间断,所以不可不毅。这正是曾子平生所学得力处,故其示人亲切如此。”

解读

曾子认为知识分子只有具备了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才能实现“天下归仁”这项重大而须长期努力完成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子所要求于读书人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普天之下推行仁道,这是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弘扬仁道是毕生都做不完的事业,有良知的读书人都应为此奋斗终身,死而后已。以仁道为中心,不但自己有仁爱之心,还要弘扬这种精神,引导全社会的人都心存仁爱,使得全天下人都能相亲相爱。读书人应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努力提高对重任远道的认识程度,积极加入这支朝着理想社会行进的队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理应继承这份历史使命,做一个死而后已的读书人,为国家建设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8.8子曰:“兴①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

注释

(D兴:开始。②乐:音乐。

译文

孔子说:“修身养性起于《诗经》,立身之道在于礼,性情所成在于音乐。”

名家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