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看到外表美丽的人或物心里会莫名地开心喜悦,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一个人相貌端庄,然而道德败坏,这种缺乏修养的美貌却只能让人感到轻浮厌恶。所以,秀外慧中才是人们的积极追求。好口才是能够帮助自己免除灾祸的,常言说“祸从口出”,但是祸也可以免于口,优秀的口才就是内在修养的具体表现。所以,拥有美貌又能言善辩,充满智慧,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美好。
深厚的学养可以弥补外表的不足,美好的气质在于不断地修养。纵有“宋朝之美”,如果没有“祝鮀之佞”,也不能免受灾祸。与其注重外表的修饰,不如静心修养内在品德。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大肆追求视觉冲击,媚俗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里,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内在的修养。不要忘记,只有美德是永恒的,内心丰盛与美好的外貌相配合,才能拥有充实美丽的人生!
6.11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由斯②道也?”
注释
①户:门户,指房门。②斯:这个。
译文
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从我指出的这条路上走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乃不由此道邪?怪而叹之之辞。”
张居正注:“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既非有所禁而不得由,又非有所难而不能由,则夫人独何为而不由乎?是诚可怪也已。圣人警人之意莫切于此,人能反而求之,道岂远乎哉!”
解读
圣人以“谁能出不由户”作比,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不去按照仁德的道去为人处世。圣人对此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圣人心目中,礼义仁德是人生出入和行走的必由之道。他提醒人们,要自觉循礼而行,循道而行。
“出必由户,行必由道”,事物固有的规律不会改变,人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永恒不变。进出房屋必须经过房门,不从房门出入的人必定会引起大家的怀疑,这样的人要么是小偷,要么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出必由户”是指示我们做事要有正当的途径。做人更是如此,为人处世应该有正当的道理。做人要按照仁义道德行事,否则必定是走歪门邪道,是一个不正当的人。
仁就是做人的正当道理,如果人人都自觉发扬仁爱精神,每个人都尽自己的本分,整个社会便会和谐温暖。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都偏离了正确的做人轨道。不讲情义,毫无同情心,对待他人严厉苛刻,自己却常常为所欲为……天地正道永恒存在,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们都不可丢弃做人的原则。修身养性,行善积德,这是我们终生不可抛弃的功课。
6.18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朴实的内容。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辞藻华丽的形式。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张居正注:“惟是内有忠信诚恪之心,外有威仪文词之饰,彬彬然文质相兼,本末相称,而无一毫太过不及之偏,这才是成德之君子。德至于君子,则岂有野与史之弊乎?盖周末文胜古道尽亡,孔子欲矫其偏而归之正,故其言如此。但当时之君,安于弊政,而不能变更,公卿大夫习于流俗,而不知救正,此周道之所以日衰也。有挽回世道之责者,其念之哉。”
解读
“质”是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只注重言辞华丽而不切实际。“文质彬彬”,则是说做人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忘记做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质”与“文”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才能符合中正之道,双方不可偏废其一。圣人的这个观点对后世文艺理论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质”指文艺作品的内容,而“文”是文艺作品的形式,内容依靠形式加以表达,形式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加以变化。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存在发展的,偏废其一都难以永立。质与文都是美德,但是无文则野,无质则史,德才兼备才能成为君子。现代社会,有的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看上去很有知识,口才了得,实际上却言之无物;也有些人学识渊博,一肚子墨水,却不懂得怎样表达。所以,文采与实质要配合适当,内外兼修才算是真正的君子。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①罔:
译文
音wang,诬罔不直的人。
孔子说:“人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
张居正注:“人之不直,何以异于是哉!孔子深恶不直之人如此。故圣王在上,举用正直之士,斥远恰邪之徒,则举措当而人心服矣。”
解读
正直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正直的人耿直坦率,具有仁的品德,这样的人能够与虚伪狡诈做斗争。不正直的人也能存活于世,他们能够生存只是因为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正直的人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出生的时候,十分洁净毫无掩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渐渐学会了虚伪与诡诈。很多人为了利益,用虚伪做面具,以正直为代价,就这样在现实的强大压力下偏离了坦诚的本性,成了一个不正直的人。但是,无论多么美丽的谎言,在事实面前终会被击得粉碎,所有的罪恶最终都将得到报应。生活中,有很多奸佞小人,并且他们生活得往往比正直之人美好,这只不过是报应的时候未到罢了。谁都不可能一辈子倒霉,谁也不会一生幸运。所以,我们不应为眼前的一己私利忘了做人的本质,保持美好的天性,幸福自然属于我们。
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莫过于以诚相待,而正直便是诚信的先决条件。只有一个正直的人才会凡事注重公平,不欺骗自己也不会欺骗别人。一般人都认为自己很正直,是因为别人不正直,这个社会才存在欺诈行为。我们冷静地想一下,果真如此吗?其实,我们往往对自己比较宽容,我们的双眼只能看到自己的“直”,而看不到别人的“直”,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思想论断。可见,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评判标准,对自己对别人应该一视同仁,彼此坦诚彼此信任。
6.20子曰:“知①者不如好②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
①知:了解,懂得。②好:音ha。以……为喜好。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非知则见道不明,非好则求道不切,非乐则体道不深。其节次亦有不可紊者。学者诚能逐渐用功,而又深造不已,则斯道之极,可驯至矣。此圣人勉人之意也。”
解读
无论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兴趣都是最大的内在动力。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与兴趣成正比。了解知道,只是浅层次的认识,偏重于理性;但是,我们懂得了道理,未必就能身体力行去实践。喜好热爱,这就进了一步,触及到感情;但是,这仍然没有进入到“乐之者”的境界。乐在其中,全身心地陶醉在里面,达到物我两忘,合而为一,这才是最理想最美好的学知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一个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认真投入地去了解它;对一件事情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它。做人的修养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人生的成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都取决于兴趣两个字。勉强自己或者仅仅因为需要才去读书,这样最多成为一个懂学问的人,其对知识的了解运用一定比不上以读书为乐的人。我们的工作也一样,只有兴趣浓厚,乐在其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所以,培养兴趣很关键。有了兴趣,陶醉于爱好之中,才能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这样的人生多么美好16.21子曰:“中人①以上,可以语上②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①中人:天赋平平,智力中等的人才。②上:指高深的学问。
译文
孔子说:“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
张居正注:“若学者之学,又当自加勉励,盖奋发勇往,则下学者皆可以上达。因循怠惰,则中人亦流于下愚,是在人立志何如耳。孔子他日告鲁君说,国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此又进学者所当加意也。”
解读
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力天生存在聪明和愚笨的差别,他将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差距,圣人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圣人以智力中等的人为界,主张可以和智力在中等以上的人谈论比较高深的学问,。而对智力在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要谈论高深的学问了。可见,当老师的要深刻理解因材施教的道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领导的也要懂得用材之道,对不同的员工委以不同的工作。
人的天赋各不相同,天生智慧的差异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但是,即便天赋比不上别人,也不能自暴自弃。通过后天努力,即便是中人以下的人也可以超越充满智慧的人。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必过于在意自己的贤愚,只要不放弃努力,就有可能追赶上天资聪明的人。对待子女,我们要根据其资质加以诱导,不能强求,要因着他们的材质教导他们。与人交流,说话既要看对象又要看时机,做到不失言也不失人。我们任何人都要用尽毕生的精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引导他人。
6.22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①知:音zh,同“智”,聪明,智慧。②务:从事、致力于。③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宦。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算智慧,孔子说:“对人民尽心专一,合乎道义;对鬼神忝敬而远离它,这样可以称得上智慧了。”樊迟又问怎样才能叫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先付出而后收获。可以称得上仁德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
张居正注:“按夫子此言,虽是分言仁智,其实只是一理,盖媚神之念,即是望效之心。先难之功,即是务民之义,人能用力于人道之所难,而祸福得失,皆置之于不计,则仁智之道,兼体而不遗矣。此又学者之所当知。”
解读
孔子认为明智的人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仁德的人应该先付出后收获。有智慧的人专心做理应做的事,为维护人民利益义无反顾,为国家民族大义奔赴急难;对待神明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以虔诚的心信仰神明,。不做亵渎神灵的事,但决不一味祈求神明护佑而放弃自身努力。简言之,真正明智的人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好高骛远,不异想天开。有仁德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知难而进,不求虚名,不争功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对待鬼神有两种态度,一是敬而不慢,一是远而不迷。如果只有虔诚,一心想要得到神明的庇佑,而不保持一定的距离,就会沉溺于鬼神之事,从而忽略现实人生;如果只有疏离而毫无敬畏之心,则会放纵自己的行为而无所约束,这样就会破坏生活毁坏人生。所以,对待神明要敬而远之。现实中,很多人就走了以上两个极端。部分人完全放弃自我努力,将人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神明身上,结果困顿不堪;另一些人对神明毫无敬畏之心,凡事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为人处世没有一点规范制约,结果自我堕落。仁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从不惧怕,勇于担当。凡事先解决难题,因为只有将最困难的处理妥当了,容易的才好人手。没有耕耘哪有收获?竭心尽力付出了,勇敢渡过难关了,收获水到渠成也就来了。
智和仁是品德修养的两个方面,为人处世不可不明智,也不可不仁德。敬神明而远之就是大智;求仁得仁,先付出后收获就是大仁。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①;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同“智”;乐,音yue,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好静;明智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解读
孔子以山水的不同特性及动静的不同状态来概括“智者”与“仁者”的不同特征与内心世界,实在很巧妙。水,婉转流动象征着通达事理,所以,有智慧的人反应敏捷、思想活跃、通情达理,就像水不停地流动一样,源远流长,永不停息。
山,稳固不移象征着义理永恒,所以,道德仁厚的人安于义理、宽容仁慈、不易冲动,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亘古不变,毅然坚定。有智慧的人,喜欢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把握时机;有仁德的人,喜欢在平静沉默中探索真理。有智慧的人,在活动中得到快乐;有仁德的人,在宁静中得以长寿。知识的更新从不中断,因此聪明的人需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品德的修养亘古不变,因此仁德的人需要不停思索,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