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健康1000问
3109900000048

第48章 营养保健(3)

孕吐膳食的主要特点,应以简单易消化为原则,可供给充足的糖类及丰富的维生素,如面包、饼干、牛奶、藕粉、豆浆、稀粥、果汁、蜂蜜、点心和各种水果等。应少量多餐,就是每次进食量不要太多,但每天可多吃几餐。汤类和油腻食物最易引起呕吐,故不要吃油腻、煎炸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吃饭时不要喝汤、汤类饮料或开水。要忌用酒类和强烈的刺激品。一般孕吐以晨起和饭后较重,起床前可吃些干的食物,如烤馒头片、面包干、饼干等。过午之后如呕吐减轻,晚餐可吃得丰富些,睡前应加餐。孕吐较轻者,通常吐时不会将食物全部吐完,故仍应尽量进食,以增加营养。呕吐好转时,应适当吃些鸡蛋、瘦肉、鱼虾、豆制品以及各种新鲜绿叶菜等。怀孕最初3个月,虽然需要营养素的量并不多,但所需营养素的质很重要,要求营养素既要充足,又要全面,因此菜的品种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怀孕最初阶段的营养需要。

产后吃什么好?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母亲开始了艰苦的产褥期。这个时期,母亲除了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分娩时的消耗以及用于生殖器官的恢复外,还要供给婴儿乳汁,以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因此,妇女在产后的营养需要量比妊娠时还要高。据研究:在产后的一年之内,妇女大约每日需要热量13。4兆焦、蛋白质90。100克、钙2000毫克、铁15克、维生素A 39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6毫克、维生素B:1.6毫克、烟酸16毫克、维生素c 150毫克。产妇所需的这些营养,全靠膳食来提供。因此,产后的膳食质量要好,品种要齐全。据研究,产妇每日可吃5~6餐,每餐应尽量做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具体来讲,产妇可吃下面一些食物:

(1)蒸鸡蛋或煮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和铁的含量较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产妇健康的恢复以及乳汁分泌很有好处。产妇每日可吃3~4个鸡蛋。不要一次吃得过多,否则于身体无补。

(2)用鸡炖汤:鸡汤味道鲜美,能促进食欲和乳汁分泌。但鸡汤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肉高,所以喝鸡汤时要连肉一起吃,也可以将炖排骨汤、炖牛肉汤以及炖猪蹄汤与鸡汤轮换着吃。条件不许可时,也可以吃些豆腐汤、青菜汤、蛋汤等。

(3)挂面:在挂面汤中加入l一2个鸡蛋,既易消化又有营养。

(4)红糖:红糖的含铁量比白糖高1~3倍。妇女产后失血较多,吃红糖可以防止贫血。

(5)小米粥:小米中的粗纤维含量比大米高2~7倍,铁的含量约高1倍、维生素B1的含量高1.5~3.5倍,维生素B:的含量约高1倍,适当吃一些小米粥对产妇是有好处的。但是,小米的营养并不全面。产妇绝不能在整个月子期间全吃小米,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

(6)新鲜水果:新鲜水果色鲜味美,可促进食欲,还有帮助消化与排泄的作用。如果条件许可,产妇每日可适当地多吃一些。产妇"坐月子"吃多少鸡蛋好?

妇女产后身体虚弱,需要及时进补营养,以恢复体力和哺育新生儿。鸡蛋含有丰富的生理价值很高的蛋白质,产妇食用鸡蛋非常必要。

但是,产妇每天吃多少个鸡蛋合适呢?鸡蛋的营养价值虽然高,但产妇要充分吸收鸡蛋的营养,还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鸡蛋贵在常吃,不宜猛吃。过多进食鸡蛋,甚至以鸡蛋代替正餐,会使身体内蛋白质过剩而其他营养素缺乏,造成机体生理机能失调,易引起各种疾病。据研究,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的成年妇女,每天需要蛋白质75克,热量12千焦,一般吃l一2个鸡蛋就够了。过量摄人部分只能作为热量储存,久之,身体会逐渐发胖(或随新陈代谢被排泄掉)。从鸡蛋应有的价值来说,这也是一种"浪费"。产妇对鸡蛋的需要量虽然大些,但每天吃3~4个也足够了。一个"月子"准备150个鸡蛋也就差不多了。省下的钱买些其他营养品,使产妇获得多方面的营养,能更好地调养身体。

我国传统的产妇食品是多样化的,除鸡蛋外还有小米粥、芝麻、肉类、肉汤、鱼虾、水果和蔬菜等,这是符合营养要求的。

为什么育龄妇女不宜多吃胡萝卜?

胡萝卜有"小人参"、"土人参"之美称,特别在冬令进补时不可缺少。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比其他的蔬菜要多好几倍。众所周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因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欲生育的妇女若食用过多的胡萝卜,则可能引起不育。因为妇女食用过多的胡萝卜后,过多的胡萝卜素会引起闭经并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从而影响其生育能力。因此,欲生育的妇女不宜多吃胡萝卜,也不宜多吃含胡萝卜素较多的其他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雪里蕻等,更不宜多吃动物肝脏。

为什么妊娠早期孕妇不宜多食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蛋白质。因此,不少人认为,妊娠早期孕妇应当多吃动物肝脏,以补充营养,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实际上,妊娠早期妇女过多地食用动物肝脏,会引起胎儿畸形。这是因为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尤其是鸡肝、牛肝、猪肝,每100克中所含维生素A的平均值为正常每日规定饮食量所需维生素A值的4~12倍。营养学家认为,早期妊娠孕妇吃动物肝脏引起胎儿畸形的原因是大剂量维生素A造成的。因此,妊娠早期孕妇应避免多吃动物肝脏及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为什么孕妇不宜食山楂?

山楂味道较酸,因其果酸含量非常丰富,主要有山楂酸、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特别是还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含90毫克),营养较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享受这美味食物。多数妇女怀孕后有妊娠反应,爱吃酸甜食品,却不宜食用山楂。研究表明,山楂对孕妇的子宫有收缩作用。如果孕妇食用较多的山楂食品,就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严重者甚至导致流产。因此,孕妇不宜食用山楂。但分娩后食用山楂可以治疗滞血痛胀和腹痛,有助于产后子宫收缩和复旧,是治疗产后恶露不下、促进子宫复旧的首选食物。 ?

为什么孕妇不宜吃热性香料调料?

大茴香、小茴香、花椒、胡椒、桂皮、五香粉、辣椒粉等热性香料调料都不适合孕妇食用,否则对自己和胎儿的身体健康都有害无益。因为妇女在怀孕时,体温会相应增高,肠道也较干燥,而热性香料性太热且具有刺激性,不仅使人体发热动火,而且很容易消耗肠道水分,使胃肠腺分泌减少,造成便秘或粪石梗阻。肠道发生秘结后,孕妇必然用力屏气解便,这样可能引起腹压增大,压迫子宫内的胎儿,造成胎动不安、胎儿发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

为什么孕妇不宜多吃酸味食物?

孕妇在妊娠初期,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国民间历来有用酸味食物来缓解妊娠反应的做法。其实,孕妇吃酸味食物过多并不好,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危害。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过多的酸味食物或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都是导致胎儿畸形的元凶之一。因为大量的酸味食物或西药,可使孕妇体内pH值下降,容易引起疲乏无力,不仅使母体本身容易患疾病,而且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因此,为了胎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孕妇不宜多吃酸味食物或酸性药物。、, 冬令进补有哪些禁忌?

每逢入冬,各种补品的生意往往都很兴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相信冬令进补可以强身、御寒,但中医学认为,并非人人都适于进补,盲目进补容易产生副作用,对许多疾病来说进补还有禁忌。感冒、咳嗽、发烧、气喘、心血管疾病病人及身体过于虚弱者,均不宜进补;痛风、肾病、糖尿病病人及高血脂者,应避免补品中所含的高热量浓汤及动物脂肪;肠胃疾病患者在冬天易复发,一般补剂中常含酒精成分,更易刺激溃疡面而出血,且肉类及补剂较油腻,不易消化;肝胆病患者,进补也会加重肝胆的负担;逢月经期中的妇女,进补则应适量,否则因神经的兴奋及血液循环的加速,会增加经血。

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黏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要避免食用。注意忌口。此外,痰盛者不宜吃肥厚油腻之品;上火者不要食辛辣助火的食品;疮疡及皮肤瘙痒者要忌鱼虾腥味之物。这些都是讲的忌口,若不注意讲究忌口,就会加重病情,影响药物的疗效。

春季进补有哪些禁忌?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的内环境也随之变化,人体之阳气随之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平补阳气的食品。

春季忌食生冷黏杂之物,以免伤害脾胃。春季忌多食酸,以免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还应少食酸涩、油腻之物,以增加脾胃功能。春季菜肴以辛温清淡为宜,中、晚餐以一荤三素为宜,汤不宜厚味,宜清淡。食汤、菜要有利于益气健身,有利于祛湿健脾,有利于祛寒祛热。荤菜以补益为主,猪精肉、牛肉、鸡肉、鸽肉、鱼肉均可,但不能日日专吃一样,应交替食用,量宜适中,过则为患。做荤菜应放生姜、橘皮丝等调料。为什么说炎夏虚证宜清补?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睡眠少,体力消耗大,消化功能差。许多人一到夏季,体质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一些平素阴虚体弱者,更易产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脘腹胀闷、体重减轻等"疰夏"的症状。因此,炎夏时对体虚者尤应重视饮食调补。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脾虚者夏令养生,可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人夏应市的蔬菜、水果甚多,如茄子、冬瓜、丝瓜、番茄、黄瓜、芹菜、豆制品、西瓜、葡萄等,可轮换配套食用。老年人食补可选用莲子汤、荷叶粥、绿豆粥、豆浆粥、玉米糊等消渴生津、清热解暑之品。对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老人,还可用海蜇、荸荠等量,洗净后加适量冰糖煮成"雪羹饮",每日分3次服用。若伴有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者,用鲜白扁豆100克,粳米50克,加适量水煮粥吃,也可收到食疗的效果。

清补当忌辛辣生火助阳和肥甘油腻、生痰助湿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选择猪瘦肉、鸭肉、兔肉、白斩鸡、咸鸭蛋、清蒸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

为了提高食欲,增加营养,还可适当吃些带苦味的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许多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消炎退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醒脑提神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夏令清补虽说多以清淡寒凉的食物为主,但生冷及冰冻食品还是不宜过多食用,特别是婴幼儿、年老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更应少吃或不吃冷饮食品,以免过度刺激胃肠黏膜,使毛细血管收缩,影响消化道腺体分泌。一旦脾胃受损,便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样伤及元气,对安度炎夏有害无益。

秋季进补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