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原书共6章,第1章和第2章对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含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述。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及资本的利息等问题。第6章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他第一次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认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企业家的技术革新,从而借以把握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趣味延展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但并不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成员),他对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趋势、经济学发展史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8岁时写成《经济发展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的成名之作,也为其今后的经济学理论勾勒出了主线,而且还成为经济学史上真正的经典之作。
《经济发展理论》最先于1912年以德文发表,当时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它于1926年修订再版,数年后又重印了德文的第3版。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出版了英译本。这本书阐述了熊彼特提出的最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理论”。此后,熊彼特又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先后撰写了《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身材矫健的熊彼特才华过人,博览群书。他读完了他之前300年间以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出版的有关经济理论的每一本书和每一篇文章。熊彼特很小就学会了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并终生保持着对古典文化的兴趣。1950年1月8日,熊彼特在读着希腊文的《欧里庇特斯戏剧》入睡后离世。熊彼特的生活多姿多彩,并表现得像个真正的贵族。他曾经在课堂上放言: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情人和骑手。熊彼特曾结过三次婚;他年轻时参加过赛马,也曾一度从事马术工作,但并没有成为最伟大的骑手;他着装向来都很正式,甚至在居家之时也是如此,他的制作考究的西服前胸口袋里总是装饰着得体的丝质手帕。据记载,熊彼特在当教授时,总是急匆匆地走进课堂,抽出手帕冲着教室一甩,再折叠起来仔细擦拭眉毛和正在谢顶的大脑门,然后用浓重的德国口音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开始上课。”
在成为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方面,人们对熊彼特与凯恩斯进行过很多有趣的比较,但熊彼特似乎总不如凯恩斯走运。熊彼特曾经评说自己:“我异常缺乏领袖的特质——只需要一小部分我的思想,一种新的经济学可能就已经创立了。”后来出现了凯恩斯学派、凯恩斯经济学,但却没有出现熊彼特学派或熊彼特经济学。在凯恩斯为英国的战时财政确定方向时,熊彼特正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监视着。后来,熊彼特的学生萨缪尔森把经济学的发展引向了另外的方向。熊彼特与凯恩斯一样经历丰富、思考精微,而在知识广度上,熊彼特更胜凯恩斯一筹,但熊彼特对学术生活和实际事务的影响却比凯恩斯稍逊。凯恩斯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的编辑,而熊彼特从1920年起就是这个杂志在奥地利的通讯员,但直到1927年熊彼特和凯恩斯才见了面。他们两人的关系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专业角度来说,都不怎么密切。而在学术上,两人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凯恩斯于1930年出版了《货币论》,熊彼特那时也在撰写货币理论的专著,但在看了凯恩斯的书后,熊彼特写信给朋友说自己已经把手稿扔掉了。多年之后,熊彼特又感到后悔,他在去世前几年曾经答应出版社要写一部“货币理论”,但最终因写《经济分析史》耗尽了心血,至死也未能写成“货币理论”。1936年,凯恩斯又赶在熊彼特之前出版了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引起了经济学界极大的震动。1939年,熊彼特出版了巨著《经济周期》,虽然它更有分量,但却反映平平。熊彼特的同事库兹涅茨感慨地说:“如果熊彼特这本书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前出版,情况会大不一样了。”但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仍惺惺相惜,并且在各自的著作中都向对方表示了足够的敬意。凯恩斯的《货币论》完全接受了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而熊彼特也把晚年编著的《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最后一章留给了凯恩斯。熊彼特认同凯恩斯关于必须采取某些措施来应对大萧条带来的史无前例的失业状况,以及大萧条所导致的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的观点,但他否定了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没有政府的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出现长期的大量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的下降。熊彼特认为正常而健康的市场运行才是经济运行的正道。
加尔布雷斯说:“熊彼特固然对凯恩斯颇为不屑并大加批判,不过他仍旧是继凯恩斯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最广阔的领域内展现出天赋的经济学家。”
哈耶克说:“倘若你问我,最爱与哪些有趣的人再共度一个黄昏,我的答复是熊彼特与凯恩斯。他们都让世人震撼。熊彼特是一位比凯恩斯更伟大的学者,也是更优秀的知识分子。”
理论精读
1.经济循环
熊彼特将社会经济活动区分为了两种类型:经济循环和经济发展。他把经济循环模式理解为静态的均衡理论,把经济发展模式理解为动态理论。假如说循环理论是其理论分析的起点,那么可以说发展理论是从此起点推演出来的内容。
经济循环是指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状态。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则在相连续的各个循环期间,任何经济活动都将以同一形式反复进行,人口、欲望状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组织、生产组织、财货存量等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而是有连续的变化,是微小的与不易察觉的,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完全处于这种静止的均衡状态。在这样一种静态的社会中,经济主体都得到其欲望的最大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也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此既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与利息。此时的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这其实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
2.经济发展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从本质上来说,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因此他转向对经济发展动态理论的分析。企业家与创新就是书中第2章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中一切改变或替代传统方式和打破原来平衡状态的内部变革。经济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增长,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只是一国经济在某些条件(如人口与储蓄)达到新的均衡位置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动。这种变动幅度不大,是原有传统过程的重复和继续,而经济发展则是自发的和突起的变革,它不是重蹈故常的循序渐进,而是另辟路径的冲击或跳跃。发展不是改良,而是革命。
什么是推动发展的力量呢?在熊彼特看来,推动发展的力量有两种: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外部力量是指天时、地利、战争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它们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内部力量是指社会消费时尚与偏好、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及生产方法的变革。其中,社会消费时尚和偏好主要是由消费品生产者决定的,对于经济变革不能有什么影响;而主要由人口与储蓄构成的生产要素,在传统经济的静态均衡条件下一般变化缓慢,劳动力和储蓄比率很小的增长所引起的经济失衡,很容易随时被原有各部门所吸收消化而使整个经济重新归于均衡,尤其是储蓄,在传统经济中不存在巨额企业利润的情况下,其每年的消长变化更是微不足道,决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至于生产方法的变革,若只是对传统生产过程的不大改进,就不能算是发展,只有生产方法的变革使原料和动力的新的结合过程不是陆续出现而是突然发生的,才能算是发展。这种原料和动力新的结合过程或生产方法,熊彼特称之为创新或创造性反应。
创新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则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生产方法的变革过程。熊彼特将创新归结为下面的5种情况:(1)生产新产品;(2)使用新技术;(3)开辟新市场;(4)发现和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强调,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与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是企业家,是各行各业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奇才异能人物。促使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是“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之所以要创新,目的不仅仅在于营利,还更在于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在于征服与奋斗,在于同别人较量以决一雌雄,在于为成功而成功。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的灵魂,是主角,资本家只不过提供货币资本和定期收取利息而已。而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过程,不外是企业家不断破旧与创新的过程。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很明显,创新是业主们对环境做出的创造性反应,而他们按照常规进行经营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熊彼特认为创新有三个特点:(1)创新和科学技术发明并无必然联系,两者不能等同;(2)创新不限于大企业,也不一定是大规模;(3)创新往往被效仿追逐而形成高潮,推动整个经济周期性波浪式的发展。
3.资本、利润和利息
熊彼特认为,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把各项生产要素与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与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然而,企业家资本的来源是什么呢?熊彼特认为,是从银行获得贷款。因为在传统的经济渠道中,已有的储蓄不足以供应创新活动对资金的需要,企业家唯一的办法便是向银行借款。显然,借款是要偿还的,并且是要付利息的。然而,由于企业家具有的知识使其能够看准机会,使创新大大地有利可图,所以利润对于借款的还本付息来说绰绰有余。
接下来,熊彼特又分析了企业家利润及利息的产生。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与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与利息。那么,若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的利润。熊彼特认为,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有关利息的形成,熊彼特提出了三大要点。
第一,利息实质上来自剩余价值或“余额价值”。在正常的经济生活里,除了上述余额或剩余外,没有其他的东西能产生利息。而这种余额或剩余,正如前面所讲,乃来自创新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循环流转”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利息。
第二,发展带来的余额或剩余价值,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利润;另一类是同发展本身相联系的结果。很明显,利息不能来自后者,因此利息只有来自也必须来自企业家的利润。利息便是从这种报酬中支付的,就像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第三,在一种通行“交换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利息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永久现象。
4.经济周期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其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创新扰乱了现有的经济均衡。企业家因为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法的开拓,以及对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在市场竞争上处于有利地位。新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之间将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企业利润,归企业家所有。由于有利可图,其他企业纷纷效仿,从而出现了所谓创新的丛生现象,造成经济的繁荣。然而,继之而来的则是经济的衰退。熊彼特列举了萧条发生的三点理由:第一,具有新购买力的企业家,为获得生产手段而展开一场竞争,生产手段的价格也随之提高,旧企业将蒙受损失甚至被淘汰;第二,繁荣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新产品将大量出现于市场上,导致物价下跌,繁荣终止;第三,创新的各种成果的出现,将自动而必然地导致信用紧缩,因为此时企业家既有偿还其债务的能力,但又因要偿还债务而导致其创新能力的消逝,引起经济萧条。这种经济复归均衡的状态被新一轮的创新所打败,经济再一次复苏,进入新的繁荣。资本主义经济,正是由于创新的作用,由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在反复循环中得到发展的。由于创新的规模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所以经济周期的长短也不一致。
因此,熊彼特提出了颇具特色的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他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
第一种周期是经济“长周期”,或称“长波”,又叫做“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先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每个周期历时50年或略长一点。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并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
“长波”Ⅰ——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是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
“长波”Ⅱ——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这里所提到的蒸汽与上一时期的技术发明有连贯性。
“长波”Ⅲ——从1897年到20世纪20年代末首次提出“长波”理论为止(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第二种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又称“尤格拉周期”,由法国的克莱门·尤格拉于1860年提出。在三种周期中,这一种周期是提出最早的。
第三种周期是平均大约40个月(将近三年半)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