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3106300000068

第68章 经理人必读的管理方法(4)

JIT生产方式在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方面要达到以下目标:

(1)废品量最低。JIT要求消除各种引起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在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

(2)库存量最低。JIT认为,库存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

(3)准备时间最短。准备时间长短与批量选择相联系,如果准备时间趋于零,准备成本也趋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极小批量。

(4)生产提前期最短。短的生产提前期与小批量相结合的系统,应变能力强,柔性好。

(5)减少零件搬运,搬运量低。零件送进搬运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装配件运送量减少,搬运次数减少,可以节约装配时间,减少装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机器损坏低。

(7)批量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JIT对产品和生产系统设计考虑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当今产品寿命周期已大大缩短的情况下,产品设计应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产品设计完后要便于生产。

(2)尽量采用或组织技术与流程式生产。

(3)与原材料或外购件的供应者建立联系,以达到JIT供应原材料及采购零部件的目的。

在JIT方式中,试图通过产品的合理设计,使产品易生产、易装配,当产品范围扩大时,即使不能减少工艺过程,也要力求不增加工艺过程,具体方法有:

(1)模块化设计;

(2)设计的产品尽量使用通用件、标准件;

(3)设计时应考虑易实现生产自动化。

JIT的基础之一是均衡化生产,即平均制造产品,使物流在各作业之间、生产线之间、工序之间、工厂之间平衡、均衡地流动。为达到均衡化,在JIT中采用月计划、日计划,并根据需求变化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JIT提倡采用对象专业化布局,用以减少排队时间、运输时间和准备时间,在工厂一级采用基于对象专业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时间和工作间顺利流动,减少通过时间;在流水线和工作中心一级采用微观对象专业化布局和工作中心“U”形布局,可以减少通过时间。

JIT可以使生产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包括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当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资源也作相应调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具有多种技能操作者的操作来完成;当需求量降低时,可采用减少生产班次、解雇临时工、分配多余的操作工去参加维护和维修设备。这就是劳动力柔性的含义。而设备柔性是指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加工问题,发展多功能设备。

JIT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是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并设法解决问题,JIT中还包含许多有助于提高质量的因素,如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道工序、质量问题可以及早发现等。

JIT生产管理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日本引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最先开始应用看板系统控制生产现场作业。到了1982年,第一汽车制造厂采用看板取货的零件数,已达其生产零件总数的43%。1980年代初,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推广现代管理方法,看板管理被视为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并为许多企业采用。

近年来,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制造业等实行流水线生产的企业中应用JIT获得了明显效果,例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厂情创造性应用JIT,取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JIT以定单驱动,通过看板,采用拉动方式把供、产、销紧密地衔接起来,使物资储备成本、库存和在制品大为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生产方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为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提高了生产效率。JIT亦为世界工业界所注目,被视为当今制造业中最理想且最具生命力的新型生产系统之一。

§§§第9节TQM:全面质量管理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曾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工人,而85%~90%是企业内部在管理系统上有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加工这一环节,也不只是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以说,质量的保证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来实现。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全面”意味着全员和全过程的参与;“质量”是指企业所做的一切是为客户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指企业内部人员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性,指企业在原材料的质量与服务方面对供应商的期待和要求。就全面质量而言,值得重视的6个方面包括:企业高层管理、操作一体化、防止质量缺陷、产品质量检验、质量自我保障以及持续改进。

1.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实施全面质量需要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这要求企业领导阶层具有战略思想和竞争意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与未来,敢于面临挑战,充分认识到全面质量对提高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2.操作一体化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部门或工序之间的衔接性对全面质量的开展也是很重要的。每一个操作环节应将下一个操作环节视为顾客,为他们的需要和要求着想,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使整个过程趋于一体化。如采取团队工作方式,使整体效应得到发挥。

3.防止质量缺陷

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质量缺陷的发生是现代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原则。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及早发现质量问题,而不是等到成品检验时才去发现,尽量将质量问题解决在生产的早期阶段。这是因为质量缺陷发现得愈晚,造成的浪费就愈多,损失也愈大。防止质量缺陷还要求对工艺设备进行检验,保证对其的操作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符合质量要求。当工艺操作无法再得到进一步改善时,应考虑进行新的投资来达到更高的质量保证水平。

4.产品质量检验

虽然防止质量缺陷的发生很重要,但保持质量检测仍然是必需的,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寻求解决方法。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可采取对比试验和防误装置来保证只有合格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被生产或得到使用。

5.质量自我保障

保证工艺操作精确程度和产品合格的责任在于实际生产作业人员,而不在于质量检查人员,即生产作业人员对其加工的产品进行质量自检,做到产品质量自我保障。在这里所负责任的含义是指生产作业员经过质量方面的培训后应能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并能够解决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问题。质量方面的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质量控制的8种方法,它们是:流程图、因素分析、检查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时间序列图、散点图、控制图。使每个生产作业人员建立质量责任意识,努力做到第一次操作就能保证质量合格是非常重要的。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亦为全面质量所要求,这与JIT生产方式的思想理念完全一致。企业应树立不断进取、持续改进的思想观念。最终目标是零缺陷,这也是质量保证的最高境界。质量的完美从成本和效益方面来说也是值得去追求的,即使并不能马上显示出其优越性。

§§§第10节ERP:企业资源计划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概念,是美国Gartner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的,它除了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吸收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后者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要求人们之间的合作。在ERP的管理思想中,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所应用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结合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信息交流沟通系统,这一系统能保证上级及时掌握情况,获得作为决策基础的准确信息,又能保证指令的顺利下达和执行。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ERP管理系统。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以制造业为例,供应链上的主要活动者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

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ERP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M,Agile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到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根据财务资金现状,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式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