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3106300000024

第24章 组织(6)

你的眼前未来掌握在你现在的上司手中,是他在评估你的绩效。很少有年轻的管理人员会有足够的力量,在对其上司进行了挑战以后,还能继续工作下去。更明智的是,你应当努力帮助你的上司取得成功,在他处于被动时给予支持,并找到你的上司用以评估你的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不要试图挖你的上司的墙脚。不要对其他人讲你的上司的坏话。假如你的上司有才干,有那种人们看得见的才干,并拥有某一权力的基础,那么,他很可能会在组织中步步高升。而你,因为被认为是有力的支持者,也会发现自己跟着得到提升,或者最起码你会与组织中的高层人物建立起某种关系。假如你的上司工作绩效很差,而且缺乏权力基础,那么你应当求助于你的导师给你安排工作轮换,因为如果你的上司被认为是无能之辈,你自己的才干是难以得到认可的,有关你的工作绩效的正面评价也不会得到认真的对待。

◎在组织中找个好导师

导师通常是组织中职位较高的某个人,他接纳一个被保护者作为助手。从导师那里,你可以学到工作的技能,并得到鼓励和帮助。经验表明,找到组织中居权力核心的某个人作为导师,对于有志要升到高层的管理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管理者从何处找到自己的导师呢?一些组织提供有正式的教导方案,将组织寄予高期望的年轻管理者分派给扮演导师角色的高级经理人员。但更经常地,你往往是非正式地由你自己的上司或者组织中其他与你共享某些利益的人,选中而成为一个被保护者。这时你务必注意不要通过这种教导—保护关系,做些威胁你的上司的事,或提一些不忠于上司的建议,起码从你的这一方来说不能这样。

◎展现与组织相称的正确形象

假定一批管理者都是绩效良好者,那么,使自己的形象与组织所寻找的保持吻合的能力就自然对职业成功有正相关的关系。管理者应当对其组织的文化做出评价,以便明确组织对其管理者的要求和期望。这样,管理者就对自己在各个方面如何展现合适的形象做到心中有数,如应当如何着装,应与谁和不与谁联络感情,应表现出一种敢冒风险还是规避风险的立场,以及组织喜欢何种领导风格,对冲突是避免、忍受还是鼓励,与其他人良好相处中什么是重要的等。

◎考虑合适的横向发展

由于管理组织的重组和随层次精简而形成的组织扁平化,使得许多组织中职位提升的阶梯减少了。要在这一环境中求得发展,一个好主意就是多考虑横向的职位变换。

横向变换被视为可取的职业发展考虑,因为它可以给人提供更广泛的工作经历,从而提高其长期的工作流动性。另外,这种变换还能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它使工作变得更有趣,也更富有满意感。因此,假如你在组织中不能向上层发展,那么不妨考虑内部横向的职务变换或者向其他组织流动。

§§§第7节用人机制的创新——来自海尔的经验

企业管理一般主要管四样东西:管人、管物、管财、管信息。后三者又都要由人去管理和操作,人是行为的主体,可以说,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现代的企业总是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人理念。海尔当然也不例外。

俗语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作为中国家电行业排头兵的海尔集团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却明确提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主张“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即为海尔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尽量避免“伯乐相马”过程中的主观局限性和片面性。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针对部下必须接受监督制约指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反动理论,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

《海尔报》上也曾撰写专文讨论此问题。该文指出,通过赛马赛出了人才就用,但用了的人不等于不需要监督。封建社会靠道德力量约束人,如忠义、士为知己者死,市场经济则靠法制力量,目前法规还不健全,需要强化监督。市场是变的,人也会变。必要的监督、制约制度对于干部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因为道德的力量是软弱的,不能把干部的健康成长完全放在他个人的修炼上。无法不可以治国,有章才可成方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就意味着腐败。将能君不御,但权力的下放并不等于监督制约的放弃。越是有成材苗头的干部、越是贡献突出的干部、越是委以重任的干部,越需要加强监督。总之,只要他们手中有权、有钱,就必须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地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在以上人力思路的指导下,海尔建立了系列的“赛马规则”,包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在位监控制度,届满轮流制度,海豚式升迁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和较完善的激励机制等。

1.在位监控

对于在位监控,海尔集团提出两个内容: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作为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海尔集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任何在职人员都要接受三种监督,即自检(自我约束和监督)、互检(所在团队或班组内互相约束和监督)、专检(业绩考核部门的监督)。干部的考核指标分为五项,一是自我管理,二是创新意识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市场的美誉度,四是个人的财务控制能力,五是所负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这五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得出评价分数,分为三个等级。每月考评,工作没有失误但也没有起色的干部也被归入批评之列,这使在职的干部随时都有压力。《海尔报》上引用过一句名言:“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

在这种严格的监控机制下,海尔的员工无时不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压力,许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可能一下子还受不了这种约束。

2.届满轮流

海尔集团的另一特色性的人力开发思路就是届满轮流。集团的经营在逐步跨领域发展,从白色家电涉足黑色家电,产品系列越来越大。但是海尔集团内部的发展并不平衡,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有差距,有的差距还很大;而且集团整体高速的发展也并不等于每个局部都会健康地发展。那些不发展的企业的干部没有目标,看不到自己的现状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头脑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于是就原地踏步。市场原则是不进则退。随着集团的逐步壮大,越来越需要一批具有长远眼光、能把握全局、对多个领域了如指掌的优秀人才。针对这种情况,海尔集团提出“届满要轮流”的人员管理思路,即在一定的岗位上任期满后,由集团根据总体目标并结合个人发展需要,调到其他岗位上任职。届满轮流培养了一批多面手,但同时也让许多年轻人认为是“青云直上”的一种客观障碍。

3.三工转换

海尔集团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三工,即在全员合同制基础上把员工的身份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临时工)三种,根据工作态度和效果,三种身份之间可以进行动态转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三工动态转换与物质待遇挂钩,在这种用工制度下,工作努力的员工,可及时地被转换为合格员工或优秀员工,同时也意味着有的员工只要一天工作不努力,就可能得用十天、百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弥补过失,就会由优秀员工转换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甚至丢掉岗位。另外,在海尔的生产车间里通常都有一个S形的大脚印,每天快下班时,班组长作工作总结,当天表现不好的职工都要当着大家的面站在S形的大脚印上,直到下班。

另外,海尔内部采用竞争上岗制度,空缺的职务都在公告栏统一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应聘。海尔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责任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这对于处处感到压力的海尔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调节器。

海尔的用人机制可以概括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管理层的最大特色是年轻,企业一度平均年龄仅26岁,当时海尔冰箱公司和空调公司的总经理都才31岁。松下电器公司到海尔参观时,曾戏称此为“毛头小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