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76

第76章 诚实未必是美德,谎言有时也必要

诚实是一种美德,撒谎的不是好孩子。从小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这样一遍遍教育着。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二十几岁的我们,应该了解到社会是一个复杂体,诚实并不时时通用,有时我们需要说些所谓的“场面话”;而谎言也并不全是恶意,有时它的动机反而是善良。

感激谎言背后的善意,忽略谎言本身

身在职场,有时我们需要说假话,这样既能避免直言不讳造成的尴尬,也求得别人办事。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应该以诚待人,应该说真话,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有时也有必要说点“谎话”。这一点人们已有一些认识。不过,通常人们都是认为只在某些很特别的情况下才需要不说真话,不道实情。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知道这一情况的亲友多不以实情相告。其实,在一般的交际活动中也常有说假话产生好的效果的时候,而且“说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必只拘泥于直接而简单地说上一句骗人的话。

在下面这些情况下可以用一些必要的小谎言,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办事效果。

1.能产生良好交际效果的谎言有时是以装糊涂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装糊涂的言辞有时能避免或解除尴尬。在同一场合,说大实话倒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到朋友家做客时,主人热情地给客人夹菜,恰恰是客人不喜欢吃的菜。这时,客人不外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主人盛情,一边道谢一边违心地说:“好吃!好吃!”结果,一句谎话却让自己很难堪。如果这种态度不改,那就难免要做一辈子难堪的客人。要是主人知道了原委,是要后悔一辈子的。这窝囊的谎言,既苦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值得吗?另一种态度,便是巧妙地拒绝。先说一句:“别客气,我自己来!”再补充一句:“这个菜我挺喜欢吃,就是胃受不了!”这巧妙的谎言,既不伤主人的面子,又避免了活受罪,岂不两全其美!

2.在某个时候说谎,能使本来很有距离的双方达到某种“共识”,从而使进一步的交流成为可能

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那位先生看到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那位先生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介绍过。教授见那位先生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就听那位先生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

可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那位先生听得频频点头。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一直聊到吃过晚饭才走,朋友才突然领悟到那位先生说谎话的用意。

一句谎话使教授前后判若两人,本来几乎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都归功于一句谎话。若据实相告,那很可能就会继续“尴尬”下去的。

3.有时候对家人也应撒点谎

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一次,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不慎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看见后,再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可那位伟大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读书,便谎称药单是用过了的。

听了这位母亲的一番谎话,你难道能不动情吗?这位母亲的谎言,不仅充满了母爱、更可敬。因为,这谎言中孕育了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是一种最可贵的奉献精神。

4.对病人也需要谎言

有个男孩刚做了复明手术,心情很不平静,就一个人摸索着来到了医院后院,坐在一棵大树下。他心情激动地期盼着将要看到的五彩世界,但又担心手术不成功。这时,一片树叶飘到了他的头上,他拿到手里,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枫叶,还是……”“是枫叶。”一个低沉的声音传过来,接着一双大手摸到了他的脸上。“小朋友,几岁啦?”“10岁。”“你眼睛不好?”“啊,从小就有毛病。叔叔,你说这世界美吗?”

“美啊!你看,这天空是蓝色的,远处的山雄伟挺立。在咱们对面有一泓清水,水面上浮着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这四周绿树成荫。嘿!那边不知是谁在放风筝。你听,这树上的小鸟在叫,你听见了吧?”

“我听见了。”男孩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蓦地,他抓住那个人的手问道:“叔叔,我的眼睛能治好吗?”“能,一定能,孩子,只要你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就会好的。”“真的?”“真的!”后来,大家经常在后院看到他们两个坐在一起聊天。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终于拆了线,他看到了光明。他想起了后院的伙伴,便跑向了后院。

他朝后院里一看,愣住了。原来,这里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一堵墙壁和一棵老树。在冷风中坐着一个中年人,他戴着一副墨镜,身边放着一根导盲棒。中年人捧着一片枫树叶,在低低地说着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不得不撒谎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谎言要不容置疑,这样才能以假乱真,巧中取胜。否则,会弄巧成拙。

场面上,要说场面话

“场面话”是人性丛林里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过一段时日的人都懂得说,也习惯说。这不是罪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必要”。“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时,说说一些无碍于原则与是非标准的场面话,也是一个人在纷纭复杂的社交场所立足的一种本能。

人一踏入社会,应酬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做客、赴宴、会议及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某一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

什么是“场面话”?简言之,就是让别人高兴的话。既然说是“场面话”,可想而知就是在某个“场面”才讲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真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别人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聪明人懂得“场面之言”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

1.学会几种场面话

当面称赞他人的话。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时尚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有时正好相反,而且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身边人越多他越高兴。

当面答应他人的话,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2.如何说场面话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称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只以上几种,不过一般大概离不了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得太多,要点到为止最好,太多了就显得虚伪而且令人肉麻。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学会讲“场面话”,对你的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别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际遇下对你说了一些场面话,作为听众的你千万不可把这些场面之言当真。

在社会生活中,人往往会呈现他的多面性。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出现“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每个人都无法预测和掌握。所以,当萍水相逢之人在你面前做出许诺时,不能被这一时的“善”意所冲昏了头脑,应保持理智,让自己回到真实的生活轨道上来。

对于称赞或恭维的“场面话”,你尤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千万不可因别人适时的几句好听的话乐昏了头。冷静下来,反而可看出对方的居心用意。

常言道:“话是开心的钥匙。”在社交场合,我们要学会说点场面话,使别人心情愉悦,但万不可对别人的场面话信以为真,自以为是、虚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