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44

第44章 交朋友不可全抛一片情

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帮手,而敌人却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团结朋友、提防敌人是我们通常所坚持的原则。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有时候,朋友也会成为你的阻碍,而敌人也会促进你的成功。保持理性,看清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功课。

朋友交往也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人往往最容易在自己最好、最亲密的朋友身上吃亏。正如在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总是松弛的一样,在与好友交往时,你可能只注意到你们友谊逐渐加深,每天在一起无话不谈。对外人你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但这一切往往会对你造成伤害。

好友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持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情”。亲密过度,就可能发生质变,好比站得越高跌得越重。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裂缝就会越大,好友势必变成冤家仇敌。

也许有一天,你兴冲冲地闯进了朋友的家里,一见面甩着自己头发上的雨珠,一面高声喊叫,而你的朋友却慌慌张张地藏着什么东西。此时,请你不要追问,因为这是他独有的秘密,你更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有意疏远你,不相信你。

心中藏着秘密的人会认为,这是他们的权利,朋友没有必要分享它。

朋友要保守秘密并不是对你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你同样也需要保守自己的秘密,这一切并不证明你和好友之间的疏远;相反,明智的人会认为,如此友谊更加可靠。斤斤计较,你一定会失去好友。同样,在你的朋友觉得难为情或不愿公开某些私人秘密时,你也不应强行追问,更不能私自以你们的关系好而去偷听、偷看或悄悄地打听朋友的秘密,因为保守秘密是他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凡属朋友的一些敏感性、刺激性大的事情,其公开权利应留给朋友自己。擅自偷听或公开朋友的秘密,是交友之大忌。

此外,对朋友放肆无礼,最容易伤害朋友,也容易影响到你自己的利益。其表现有如下几种,不可不认真对待啊。

1.过度表现,言谈不慎,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与朋友在一起时,如果你滔滔不绝,表现自己,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地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会受到挫伤,会对你产生敬而远之的意念。所以,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平衡、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他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2.彼此不分,违背契约,使朋友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朋友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朋友的物品随意取舍。常以为“朋友间何分彼此”,不经许可便擅自拿用,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不还,朋友一次两次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指责,久而久之会使他认为你过于放肆,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3.乘人不备,强行索求,使朋友认为你太无理、霸道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的所求,若答应则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总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

4.不知时务,反应迟缓,使朋友对你感到厌嫌

当你上朋友家拜访时,若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却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会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

5.泛泛而交,大肆渲染,使朋友感到你是轻佻之人

你可能由于虚荣心或荣誉心所驱,也可能交友心切,认为交友愈多,自己越有有能耐,人缘愈好,往往来者不拒,泛认知己,患“好交症”。此时,朋友已在微微冷笑,认为你是朝三暮四的轻佻之人,不可真心相处。这样,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所以,交朋友,理应真诚相待、感情专一,万不可认为泛交会使自己显赫。

或许,任何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觉得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很是投缘,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总有说不完的话,舍不得分开,甚至近似痴狂,只愿形影不离才好。然而,这种交往甚密的结局往往是令人伤心的分离,而且很可能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实,伤口一旦产生,无论愈合得怎样好,也难免会留下疤痕,恰似瓷器上无论怎样细的一道裂纹,总会留下一道阴影,抹不去、擦不掉。这不就是失了分寸的缘故吗?

交友时,掌握“平淡似水,和而不同”,便可以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游刃有余、其乐融融。朋友会称赞你善解人意、谦和大方、恭俭可信。朋友相处时热情大方,互相照顾,甚是周全。旁观者也会称赞你对朋友尽心尽力、礼至心尽,无可挑剔,自然而然会使人敬佩和爱戴。

提防你的朋友

朋友一定是关心在乎你的人吗?对手一定是对你虎视眈眈打压你的人吗?未必如此。在你身边的人也许是最危险的人。

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一旦你们之间产生了利害冲突,就很难保证这段友谊不会变质。更可怕的是,密友从你背后捅一刀可能是最致命的。因为在你们亲密接触的日子里,他早就掌握了你的“死穴”。

林萧是一个开朗乐观、美丽大方的女孩,进大学的第一天,她就和宿舍的其他姐妹熟悉起来。即使是内向的白洁也无法拒绝她热情的微笑,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大二的时候,林萧因为多才多艺当上了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她很忙,忙着组织各种活动,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甚至是学习,因为白洁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很多事情她自然会想到请白洁帮忙。“白洁,今天中午帮我买一下饭啊!”“白洁,帮我复印一下这份笔记好吗?”一开始白洁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她做这些事,可是次数多了,敏感的白洁觉得自己俨然是林萧的使唤丫头,林萧又喊她帮忙时,她冷着脸说:“我是你的保姆啊?”林萧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说:“你没事儿吧?”也没放在心上,说完就去忙其他的事了。

在校园里,像林萧这样的女生自然会得到许多男生的青睐。隔三差五就会有男生捧着鲜花或者各种零食来宿舍找她,她很大方,鲜花往宿舍桌上的大花瓶里一插,至于零食,大家共享。她是好意,可白洁就觉得她是在向大家炫耀,每次看到那些美丽的鲜花,白洁总会觉得心里堵得慌。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学校里有两个去国外访问的学生名额,林萧幸运地获得了其中的一个,在为她送行的班会上,白洁勉强地微笑着,内心却愤愤不平:同样是人,为什么她就这么幸运呢?

在那天晚上,白洁终于不能控制自己,她以林萧高中同学的身份写了三封匿名信,分别寄到学校、系里和学生会。由于平时林萧说过很多自己的情况,白洁编造起来滴水不漏。信里的内容迅速传开了,校方信以为真,取消了林萧的出国名额,老师、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林萧,她在人们心中成了卑鄙、欺骗的代名词。这对于一向自信、顺利的林萧,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她日渐沉默和消瘦,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每天苍白着脸游荡在教室和宿舍之间。虽然后来证明匿名信中的内容全是谎言,林萧还是选择了退学。她悄悄地办好了手续,收拾好东西离去,没有向任何人告别。从匿名信中那些逼真的细节,她一眼就看出是谁的大作。与失去出国机会相比,被最好的朋友出卖让她受到更大的伤害。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阴影。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固然有些偏激,但现实生活中,在与人打交道时要谨慎小心,多一点心眼,考虑一些防患对策,为自己留点余地,才不至于在事情发生之后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