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03

第3章 格局决定命运,思路决定成败

绕路而行对解决一些堵塞通常很有效。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做一件事情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索,换种方法去做,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好运气的背后藏着大格局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想在这个时候有所成就、有所收获。年轻人若想成就大事就不能怕冒风险,因为大的风险可能带来大的收益。但是如果你想赢,就不能只靠运气,你能靠的只有自己。李嘉诚曾经说过:“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他所说的力量也就是实力,只有你拥有了足够的实力,才可以去“碰碰运气”。如果实力不够,光想靠运气成事,那成功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百富勤曾经是香港金融市场里叱咤风云的明星级证券行,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宣告清盘,存活的时间仅仅10年。

1987年的股灾之后,香港的股票市场一片狼藉,百富勤国际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百富勤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以“快、狠、准”的经营作风,抓住了每一个可以实现丰厚利润回报的机会,勇于开拓。所以,在短短的10年间,百富勤就由一间3亿港元的小经纪行发展到总资产240亿港元的跨国集团公司,被认为是股市的神话。

百富勤的投资项目非常广泛,覆盖的地区也很广,主要的业务包括股票产品、定息债券、直接投资、资金管理、物业投资及发展和投资买卖等,也就是说,只要是高利润回报的业务,百富勤都是满怀兴趣地加入。表面上百富勤一帆风顺,其实投资风险一直伴随在它身边,它忘记了投资的要诀——“分散风险”,导致它的投资金额过大,而且忽略了亚洲市场的风险,孤注一掷地把资金投入到亚洲市场。

由于百富勤的投机心理太强,越高风险的业务投入越多,所以在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投资过大,将近6亿美元,相当于总投资额的25%~30%。很快,因为印尼盾和韩圆大幅贬值,百富勤的投资产生了巨额的亏损。在沉重的打击下,百富勤终于支撑不住,宣告清盘。

百富勤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在实力还不充沛的情况下想碰运气捞一把,这样的决策显然是错误的。机遇没有降临,风险却不期而至。所以,只得以失败告终。

很多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赌博心理,例如,很多买股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一点炒股常识。他们一发现某只股票有利可图,马上全力追进,用尽全部积蓄,结果仅有的钱多半是随风而去。然后又一心想着要翻本,要加码赌一把狠的,要把握住那罕有的机会,结果亏损继续扩大,以至于清空了钱袋,变得更穷。

年轻人不能靠赌博和投机的心理来奢求成功,无论什么时候,你一定要谨记,能让你获得最终成功的必定是你的实力而非运气。

最短的路未必最快,成功有时需要绕道而行

一个乘客着急赶飞机,他跳上出租车朝司机大喊:“快,飞机场!”司机平静地回头看看他:“先生,您是要走最近的路还是最快的路?”乘客被弄糊涂了,问:“最近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吗?”司机摇摇头:“不,最近的是直路,但常常会堵车,绕弯的路虽然走的路程长一些,却可以最快到达飞机场!”

世间的路分为直路和弯路两种,毫无疑问,人们都愿意走直路,因为直路平坦,离目标又近;相反,没有人愿意去走弯路,因为弯路曲折艰险。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直线道路却不一定是最快能到达目标的路。正如英国军事家哈利曾说过:“在战略上,漫长迂回的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同理,“直线”般的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有时候变直为曲、绕道而行反而能带来预期之外的积极作用。

人生如攀登,为了登上山顶,需要避开悬崖,避开峭壁,迂回前进,这样看似走弯路,可实际仍能到达山顶,而且还可减少体力消耗。

欧辉上大学时,爱上了一个堪称校花的美丽女生。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他各方面都平平常常,包括长相、专业水平,更没有什么特长。他的想法一旦公布出来,肯定百分之百的人会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同时,他也知道校花身边有很多帅哥或者才子在追求她,他如果再以同样的方式加入,肯定不能成功,反而更可能被嘲笑。

欧辉冥思苦想,最后想到了“绕道而行”。他打听到这位校花特爱弹钢琴,而他恰好有一点钢琴基础。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苦练钢琴,并且在一年后的全校钢琴比赛中夺冠,被誉为“校园钢琴王子”。就在他夺冠的第二天,校花就主动来找他,要向他学习钢琴。下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日久生情,校花毕业后就成了他的妻子。

一个聪明的人,懂得承认对手的优势,认清自己的劣势,然后避开对手的锋芒,绕道达到目标。他们的战术看起来似乎少了点“速战速决”的味道,却是最行之有效的。所以,当我们分析了所面临的困难,发现用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不妨绕开它,寻找别的路径。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走到路尽头时,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倘若回过头来,绕道而行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新路,所以世上只有死路,没有绝路,而我们之所以往往感到遭逢“绝路”,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或者说我们的思路狭隘,缺乏“绕道”的意识。

懂得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最先到达目的地的人。因为他们善于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另外看到一条路。这种高度智慧的做法,并不是随波逐流的人所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