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03

第3章 贪

染着、渴爱、求不得苦与患得患失

贪烦恼是一只欲望怪兽。每当人们与身边、周遭的事物交手,它就在一旁窥伺,然后跟你耳语:“你喜欢上了这个人、这件事、这些东西了喔!”当你的心动了念头,它就来说:“喜欢就要拥有。”然后,你开始念念不忘,开始从心底生起一种渴爱,神魂颠倒,求到了怕失去,求不得更是辗转反侧。

这只欲望怪兽明知不是什么东西想要就弄得到手,偏偏来弄皱一池春水。圣严师父有一句话说:“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贪烦恼这只怪兽,最喜欢的,就是在“需要”之外,不断开辟“想要”的领土。

既然打也打不掉,推也推不开,不如,请它陪我们在遇到诱惑的时候一起想想“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这句话,让那股掠夺的意念、患得患失的恼火,可以接受清明的心清醒的验证。贪烦恼绝对的空白究竟的孤寂

即将暂别五年来最熟悉的场景,忽然发现不只是心境有极大的回旋,连景物的触发都有些许陌生。每个月定期要出刊的杂志,是一份最最展现人的性格的杂志,主事者对文字、对法的体会、对人与对事的觉受,都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股说不出来的氛围。有的人编出来的杂志清冷中隽永有味,有的却缤纷中别有逸趣,就像文章,不可能客观与超然物外,所以在这个即将转换的时空之下,连最熟悉的编务都陌生。不是过程的陌生,而是杂志好像自己活出另一种姿态,莫非它也知道我即将暂别,所以也有一股分手的况味?

事实上,要暂别一个每天至少守着八个小时以上的空间与情境,好像该有一点什么不舍与离情。朋友调侃地说,舍得下这些那些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惯性吗?好像合不下的还不只这些,晨昏间的不同韵致,青山绿野四时不同的风姿,甚至山间云彩有时油墨浓重,有时轻描淡写的变幻,都已经成为最日常的景致了。拉开百叶窗就是山光云影,走几步路就是农禅故事,然而五年的岁月,体会的不只是这样的外境气氛,更多的是在法上的学习,以及抽离了世间争贪烦恼绝对的空白究竟的孤寂

即将暂别五年来最熟悉的场景,忽然发现不只是心境有极大的回旋,连景物的触发都有些许陌生。每个月定期要出刊的杂志,是一份最最展现人的性格的杂志,主事者对文字、对法的体会、对人与对事的觉受,都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股说不出来的氛围。有的人编出来的杂志清冷中隽永有味,有的却缤纷中别有逸趣,就像文章,不可能客观与超然物外,所以在这个即将转换的时空之下,连最熟悉的编务都陌生。不是过程的陌生,而是杂志好像自己活出另一种姿态,莫非它也知道我即将暂别,所以也有一股分手的况味?

事实上,要暂别一个每天至少守着八个小时以上的空间与情境,好像该有一点什么不舍与离情。朋友调侃地说,舍得下这些那些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惯性吗?好像合不下的还不只这些,晨昏间的不同韵致,青山绿野四时不同的风姿,甚至山间云彩有时油墨浓重,有时轻描淡写的变幻,都已经成为最日常的景致了。拉开百叶窗就是山光云影,走几步路就是农禅故事,然而五年的岁月,体会的不只是这样的外境气氛,更多的是在法上的学习,以及抽离了世间争逐之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清明。这样的岁月,很难用合不合得来看待。

可是,就因为难以割合,所以一定要做个决定的时候,对无常的体会才深刻吧。没有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没有什么是绝对不会分割切离的,缘生缘灭是在努力之后,就随顺吧。也为了这次的别离,只好开始整理自己堆埋了五年的收藏,朋友看着我丰富到很难理清的抽屉,不相信那么快一大柜子的书与数据可以快速出清,也没想到我却在几天之间迅速地消灭许多原以为很难割合的事物。一边看着总以为会用得着所以不合得送人或清除的书、资料与书信,突然发现,其实事过境迁之后,该留的都已经在记忆中、意识上储存好种子了;而不会记得的,即使满满一柜的数据,也都只是白纸黑字。有用的,在要用的那一刻,就已经尽了该尽的义务与责任;用不上的,就只有在合适的因缘下,人、物各尽其用吧。收藏,无论是记忆或物资,乃至于人力,有时只是一些多余的不合而已,一阵子不去清理,就会堆积成烦恼。难怪人们爱说:“留来留去留成愁呢!”坐在清爽的桌面与柜子间,好像整个身心也松脱开来,肩膀上不再有压迫感,心境上也似乎放下许多的牵挂。记得朋友以前来看我,总笑说难怪心思繁复,桌面与隔屏也是如此紊杂,以前不懂,突然问豁然开朗,才知滋味真好。

同事问起几时回来,突然有一种远行的孤寂感,可是那种孤寂却仿佛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暗藏其中,无论有没有周全的计划,其实未知的世界并不可怕,反而充满生机与可能性,人就是要在这种依恋与重新出发之间拨开一条路,才能走出鲜活的生命吧!

五年与五个月,甚至五天、五个小时,只要每一分、每一秒用心地活过,时间的长短,哪里那么绝对呢?

贪烦恼在生与死之间回荡的空气

生日那一天夜里,一个人在街上晃着。忘了带车钥匙出门,走着走着,还是回到家里。出门的那一刻,有一种逃躲的心情,走着走着,却觉得流连的心,其实只是颤抖着不知何去何从。

那日早晨还在昏昧中,突然听闻先生的外婆过世的消息。是在睡梦中走的,正睡得迷迷蒙蒙的我,有一种极为不真实的感觉。醒来之后,心还是恍惚的。从来没见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我,对于亲人过世唯一的记忆是父母两年内接连离去,而记忆似乎已经被我故意地遗忘与隐藏,因此乍然问听闻,第一个念头居然是逃走。

外婆我们都唤她老婆婆,瘦弱而坚毅的身子,几经医生宣告病危,却都好好地活了回来。但这次,她选择在一个周日的假期,睡眠中离开,感觉便不真实起来。

出殡那日,家祭中随着司仪的指挥,跪拜着、叩头着、答礼着,我突然发现自己完全想不起来父母过世时,自己在仪式中怎么经过的。一向记忆好得惊人的我,居然把那一段历程完全地埋葬起来。

一直到瞻仰老婆婆仪容,乃至于随着佛号声送至火葬场,记忆才又一点一滴地回来,而且清晰如昨日。原来,这些日子来的坚毅,只是埋藏了记忆。想着,要让他们走得安然,不要对人世有着不合,该当一心清冷;在队伍中走着,也想着,如果躺在棺木中的就是自己,看着那么多人陪伴着、送着,真的能够合得下吗?许多的人、事、物,都合得下吗?

难怪生死之间,最易唤起学佛求解脱、求出离的初发心了。在殡仪馆中走着,不再如往昔般有着莫名的恐惧,对死亡也不再充塞着忌讳。可是,如果自己也如此这般睡梦中就离开了,合得下这些最亲的人、最好的朋友、最喜欢的事物,乃至于手边放不下的工作或责任吗?

问着自己,心却有一股荒凉。想着以后每年的生日,正好就是老婆婆的忌辰,每一年,都是一份提醒,真实地面对生死的流转,真实地不容逃躲的——死亡的课题。

想起法师说的一个练习,每天睡前,想一想那天最后的一个念头是什么?是妄念还是正念;以及醒来时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如果是妄念,那第二念呢?是愈来愈纷杂,还是能快速地把念头扶正,不再随妄念流转到不知所终之处?

是的,如果不能每日每日这样练习、熏习,到了有一日如果福报够好,也能在睡梦中悠然而去,别说想要往生净土,光是一念不合,就不知要让自己流转多少回合了。

从一日一日的练习开始,让佛菩萨的解脱、出离与菩提心陪伴自己睡去、醒来,才是最可靠的练习死亡的课题吧。

贪烦恼念念不忘不自由

到过一个难忘的地方,体会到陌生城市美丽的况味,尤其如果一辈子没在雪地踩踏,就更难忘怀那样的寂白;吃到难得的珍馐,享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滋味,口舌间尝到的味道转化成心的思念更难取消;与好友度过一个愉悦的午后,亮丽的阳光、浓郁的咖啡香,即便话题早已忘失,场景与情意却萦绕心头久久难合。

我们的记忆宝袋里,随便一掏便是这样趣致的集结。

或者是一场被风雨打坏的游记,湿漉漉的印象想起就懊恼;一次不愉快的对话,从此把某个人当作拒绝往来户,或想起时便忍不住怨怒难平;一段伤感的恋情,让人许久不愿再碰触与那人相关的情境,触景伤情可以说是最普遍的悲戚。

我们的记忆库里,也藏着许多这类含着痛楚的思忆,想起就心头纠结,无法释怀。

而这些美丽的、苦痛的回忆,常常会变成念头,时不时跑出来动动心,让人有时惦念,有时心绞,虽然都是过往的痕迹,却常常借尸还魂,只要类似的情境出现,若干人、若干事仿佛就像不放过自己一般,回头再来一箭,让已经不存在的事物,重新起作用。

所以念念不忘,就是一种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吧。

禅修时候,念头的生起,常常就是这样伴随着想记起来的、想遗忘的事物,在寂然的时刻,没有人事物干扰的一刻,悄悄爬回心头,让人浑然似进入一出出自己导演的戏里回味与思量。

这时,才发现如果无法念念不住,身心就又被已经过了的事情重新捆绑,那种不自由、不自在的苦恼,原来正是自己无法放过自己的症结所在。

生病的时候,我们全副身心用来觉受生病的痛苦与煎熬;思念某些人、某些事的时候,我们高举着白旗跟对方说,来套牢我吧!不要自由只要牵绊。虽然恋恋情事看似浪漫而美好,可是,陷入其中的心,不正是苦恼与忧悲吗?

人好像一定要落人痛苦的烦恼中,才会想要解脱牢笼,才会想要解开束缚,体会自由;念念不忘虽然痛苦,却也是很多人陶醉于痛苦纠结、逃避现实换来暂时舒缓的方法。可是,终究,还是困局一场。

微风轻轻拂过原野问的野花野草,不为什么,也不留下什么,可就是有一股舒缓而自由的空气飘荡着。因为风是最不牵绊自己的东西吧,拂过所有美丽的、悲伤的故事,却就这样让故事一一流过,不参与却也享受了花草的清香。

原来,佛教不是要我们弃绝人生的美好与逃避必然的悲伤,只是在那当下用心地活过,然后,就放过记忆也放过自己吧!

所以念念不忘,就是一种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吧。

禅修时候,念头的生起,常常就是这样伴随着想记起来的、想遗忘的事物,在寂然的时刻,没有人事物干扰的一刻,悄悄爬回心头,让人浑然似进入一出出自己导演的戏里回味与思量。

这时,才发现如果无法念念不住,身心就又被已经过了的事情重新捆绑,那种不自由、不自在的苦恼,原来正是自己无法放过自己的症结所在。

生病的时候,我们全副身心用来觉受生病的痛苦与煎熬;思念某些人、某些事的时候,我们高举着白旗跟对方说,来套牢我吧!不要自由只要牵绊。虽然恋恋情事看似浪漫而美好,可是,陷入其中的心,不正是苦恼与忧悲吗?

人好像一定要落人痛苦的烦恼中,才会想要解脱牢笼,才会想要解开束缚,体会自由;念念不忘虽然痛苦,却也是很多人陶醉于痛苦纠结、逃避现实换来暂时舒缓的方法。可是,终究,还是困局一场。

微风轻轻拂过原野问的野花野草,不为什么,也不留下什么,可就是有一股舒缓而自由的空气飘荡着。因为风是最不牵绊自己的东西吧,拂过所有美丽的、悲伤的故事,却就这样让故事一一流过,不参与却也享受了花草的清香。

原来,佛教不是要我们弃绝人生的美好与逃避必然的悲伤,只是在那当下用心地活过,然后,就放过记忆也放过自己吧!透视贪烦恼瞋来自憎恚,对外境讨厌、不耐烦,心不安稳,热恼无法控制。

嗔烦恼是一只随时带着火球的怪兽。它有灵敏的嗅觉,最容易闻出火药味儿。只要你心头生起一种讨厌、不耐烦的情绪,无论是取消约会的怨怼、嫌弃别人不理解的不耐烦,或根本只是一个路人甲穿了一袭你看不顺眼的衣裳,它就会满意地对着你的怨憎喷出一把火,绝对让你从本来只有一丝丝厌烦,马上变成一团嗔恚的大火球。

对付嗔烦恼的灭火芭蕉扇不是别的什么丝质的、蒲草的扇子,其实只要当你在看待外境时,心中能够多一份体谅、慈悲、包容、智慧,那就什么火球也上不了你的身了。

可是,一定有些时候,火气上来了,就脑门充血,难以控制,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炎炎夏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