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3102100000026

第26章 公务员的心病还需心药医(2)

大脑训练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加广泛。在欧洲,现在有许多心理门诊所,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这一训练方法,来治疗由于情绪紧张或心理压抑而造成的各种心理疾病。

由于大脑训练法是一种积极的自己指导自己的方法,它能教给人们有意识地抑制一些所谓不由自主的身体活动,增强有意识地控制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的能力,比如,控制消化、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可以控制情感和情绪,使人变得身心协调一致。因此,不仅可以用这种训练方法,帮助培养造就大批的优秀运动健将和比赛冠军,而且也可以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帮助培养造就大批出色的演说家和有成就的艺术家等等。这些训练者所以获得成功,就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看作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一致的状态。

公务员练习大脑训练法,它适用于表现为情绪紧张的一切场合。大脑训练法包括一个人怎样和别人建立健康、完美的关系;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进一步地鼓励公务员有信心地准备担负更重大的任务等等,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公务员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为了不怯场、不出错,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大脑训练法,对提高个人心里素质,完成各项工作是很有益处的。

利用“暗示疗法”抵制消极心理

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医源性疾病”,这种病是因为医生不当的举止言词而引起的。一个人本来没病,却怀疑自己有病,碰巧遇到了一个言语粗暴、工作马虎的医生,轻率地给他下了“癌症”的诊断。那么,这位健康的“患者”,就很有可能成为“恐癌症”的真正患者了。他会情绪激烈波动,思想负担过重,四处奔走求医。这种医者的不当言词给“病人”带来的恶果,就是因为“病人”接受了医务工作者投射暗示的结果。

暗示的心理作用往往很大,不容忽视。不仅医学上应用暗示作用,各行各业都开始普遍地运用暗示的心理作用。瑞士有一位艺术家,他为失眠患者塑造了一尊打着哈欠、睡眼朦胧的瞌睡者的半身塑像。这尊塑像的表情诱惑力颇大,失眠者看着它,不一会儿也连连地打着哈欠,沉沉入睡了。美国某个城镇的长途公共汽车站,为了使人们在等候长途公共汽车时,不致因为感到时间过长而烦躁恼火,便请来了雕刻家,雕塑了三尊排队候车的石膏像。结果有效地“培养”了乘客的耐心,乘客们不再吵吵嚷嚷地谩骂和提意见了。

暗示可以起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作用。暗示也可以分为他暗示和自暗示,也就是说,既可以接受别人(例如,医生)的暗示,也可以自己暗示自己。用暗示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时,通常都是用催眠术来进行。因为患者在患病期间,高级神经活动已经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经过催眠,就可以使患者的大脑皮质处于暂时的抑制状态,这时给他们各种暗示性的刺激,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新的兴奋中心,抑制因精神创伤所产生的症状,慢慢地会使病情好转。

进行暗示疗法时,起码要具备两项条件:一、作为暗示者,应当在被暗示者心目中有能使他信赖的较高威望。这样,暗示者在询问过病史和进行检查后,便可以用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对病人进行鼓励和诱导,告诉病人,他的病情会很快好转,最终可以完全根除。这样做法,就可以造成病人迫切期望治疗的心情,从而打下坚信能够治愈的心理基础。二、被暗示者本人要有充分的信心,有了足够的信心,才可以和暗示者双方密切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暗示由于内容和方法安排得欠妥善,其效果往往会和暗示者本人的主观愿望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常常从兴趣出发,对于他感到具体的新鲜的东西特别敏感,从而容易接受其消极影响的缘故。德国法律心理学家柏替在他写的《法律心理》这本书里写道;有些电影包含有犯罪的具体情节,它的目的虽然是告诫人们,不要犯罪,犯罪者最终会得到恶报等等。但是,这样的暗示反过来,倒会暗示青少年怎样去犯罪。因为青少年们往往被电影所表现的生动具体、鲜明新颖的形象所吸引,从而着迷于犯罪本身的动作,以及对犯罪行为产生魔力般的跃跃欲试的想象。

对于公务员来讲,当你了解到自己有这种弱点的时候,就应当有意识地抵制消极的暗示影响,冷静地理智地去分析和鉴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界限,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不受外界的暗示影响。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最容易接受暗示,这从反面论证了这个道理。

利用“疏导疗法”排泄不良情绪

疏导法也叫做“排泄法”。当人们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性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做病!”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情绪的方法;而别人的善意劝告也就是一种“疏导”。

医学心理学劝告人们: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因为强行压抑自己情绪的表露,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疏导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是疗效十分显著的一种心理疗法。即使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用思想感情上的疏导、排泄,往往也可以治疗好。那么,怎样去疏导排泄不健康的心理呢?总的原则是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因为一个生活情趣丰富多样的人,总会有机会去排泄疏导他的情绪,不致因烦闷而使自己的心理不健康。

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位老前辈朱光潜先生,在五十年前写给青年的《谈美》一书结尾中说了一段话:“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性情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找趣味,只终日拚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生活中我们发觉习惯于用各种艺术情趣来充实自己的公务员,很少是情绪忧闷的人,因为他们用各种有意义的兴趣活动,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相当紧凑,使自己感到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有自己的天地、乐园和追求的目标,时时刻刻都会有充足感、满意感。

我们现在正在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精神生活内容也就更需要丰富充实,每个人的生活也就愈加需要富有情趣。列宁在狱中给他妹妹写的信中讲道:“有时一个人的心情恶劣,是由于单调的印象或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造成的。”列宁的意思很明显,是指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生活应该富有情趣,而不要过分地单调刻板。

日本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一批青年公务员是这样打发业余时间的:1.长时间的闲聊;2.看电视成瘾;3.酗酒解“愁”;4.逛街、串商店;5.玩牌成癖好等。这些办法固然也能排泄平日的无聊和烦闷,但它既白白地浪费掉时间,又危害身体健康,也消磨斗志。而且一旦成习惯,想要矫正过来也很困难,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对于公务员说来,正确的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是:欣然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自觉地经受文明的洗礼,主动地争取艺术的熏陶,积极地提高理论的修养。这样做下去,你的气质会更加美好,你的人格会更加完善。

利用“运动疗法”强化身心健康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烈士身陷囹圄,在敌人的监狱、集中营里、法庭上,以病弱的身躯坚持对敌斗争。他们人格高尚,正气凛然,尽管身体健康状况极差,可他们的心理却是健康的。

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的生活实践证实,身体健康与否,的确会影响心理健康。无论是体力劳动者或是脑力劳动者,在劳动过度的情况下,都需要身心双方的休息和调剂。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两者构成人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的亏损,足以影响另外一方面。好多病态心理或心理疾病的根子,都是身体方面出了问题。所以,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对于心理健康大有妨害。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他的这句名言,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句真理。的确如此,坚持运动和锻炼,是可以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从生理学上看,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体各脏器的侧枝循环,使关闭的血管网开放,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加速进行。这样一来,肌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就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且能够及时地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人的肌体的新陈代谢就可以更加旺盛起来,各种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

当然,虽说运动锻炼对于防治心理疾病和增进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可也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的运动和锻炼。运动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正常的公务员,可以适当地做些长跑球类比赛等比较剧烈的活动,使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这样可以增强正在发育成长的体质。可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公务员说来,还是暂时从比较温和的活动入手为好。比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慢跑等等,使身体处在正常有氧代谢状态。简而言之,第一、不要做力所不及的锻炼活动;第二、循序渐进,运动量和强度要由小渐大,逐渐的增强,符合每个人自己身体的条件。

在运动疗法当中,最简便易行的一个项目就是“跑步”。相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在峭壁上刻下了这样的话:“你想变得强壮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你就跑吧!”至于怎样跑法更科学,不必强求一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而定。

利用“休闲疗法”培养情操

“休闲”,或者说“闲暇”,它的意思是指,从职务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其实,休闲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听音乐、钓鱼、养花、养鱼、绘画、集邮、练习书法、做木工活等等,都可并入到休闲疗法里面。对于公务员来说,每天除了在八小时工作以外,有三分之一的业余时间,去排除烦闷、抒发感情,增添生活乐趣的有益活动。它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可以辅助医疗心理疾病。在一些现代化的疗养院里,都开展这样一些活动,这对于减轻神经衰弱症状和心理紊乱、克服焦躁情绪、培养优美情操等等,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有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书中写道:“一个男孩在晚餐之后,如能利用光阴阅读良好读物一小时,他自然不肯出外参加一群顽童在黑夜中的勾当;同样,一个女孩若能在晚间阅读好书或弹弄乐器一小时,那么她的社交活动,自然是与其他没有正当休闲活动的女孩大有区别。进一步讲,如若这些儿童都具有欣赏各种艺术的能力与兴趣,那就势必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既会有社会价值,又自然地能够形成他们智能的均衡、态度的安静和心理的健康。”

这段话不仅是对于实施的家庭教育有启发;就是对于公务员自己如何安排业余时间的休闲活动,也是大有教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工作、学习之外的业余时间,你打算用哪些内容去安排、充填它们呢?业余时间好比是块阵地,你若是不用健康的思想去占领它,那么不健康的东西就势必要“乘虚而入”地去占据它。

休闲疗法可以加强人们的精神修养,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和享受。每个人都不能干巴巴地生活着,因为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大千世界,原本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得相适应地要“赤橙黄绿青蓝紫”。休闲疗法可以使人的精神到肉体保持轻松状态,排除不利因素的刺激,使心情豁达开朗、身体气血调和。同时,让人感到有乐趣、有奔头、有信心。

在几十年前有一位领导干部,他原来患有轻微的神经衰弱症,后来他成了一个业余木工爱好者。每个星期天,他总是要抽出几个小时,自己动手做些小家具之类的木工活,钻研样式和漆色。他亲手制作的精美的小家具,得到别人的赞赏,也使他感到通过业余制作,把他个人的价值表现出来,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从此,不仅神经衰弱毛病根除了,而且人也变得更加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六十年代,有一位中年大学教师。他在青年时代爱好多样,尤其喜欢唱歌、拉琴、跳舞,活泼乐观,招人喜爱。后来因为被错划成****,妻离子散,巨大的精神打击使他从此一蹶不振,除了喝茶这个“嗜好”外,任何业余爱好都没有,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身体也每况愈下。在人们的建议下,他担任了教育工会合唱团的指挥,他把休闲时间,都用在如何指挥练唱上,逐渐焕发了青春,身心都日益健康起来。

由此可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要有业余活动。业余活动就是休闲。凡是离开正常的工作,在体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一些不同于一般运动、锻炼的业余活动,都可以算做休闲。在高速经济发展的当今,由于公务员处于特殊地位的决定,快节奏、高效率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情绪也会相应地紧张起来。这就更加需要公务员利用业余的活动来调剂心理健康,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利用“生物反馈疗法”控制生理敏感

1948年,美国数学家威纳在他所倡导的“控制论”中,提出“反馈”这个基本概念。他解释反馈说,生物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生态系统等一些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原系统,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就叫做“反馈”。

心理学吸收了控制论的这种观点,把反馈叫做“结果的知识”。意思是说,从一定的“结果”中不仅可以看出原因或消极被动地把原因反映出来,而且会对这个原因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对“因果关系”原则的新发展。过去,心理学侧重于强调:刺激“决定”反应;反应“反映”刺激。而现在则进一步强调:一定的反应不仅会反映出刺激的性质、内容与效应,而且也会反作用于刺激的性质、内容与效应。比如说,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而且教师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结果提供给学生,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学生可以根据反馈原理,进行自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等,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为了学习收效,就应该提高有关“结果的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