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每天一个健康箴言
3100300000019

第19章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开心生活需要适时调整心理(3)

忧郁只是病情的一部分,而且会随着治疗而消失。当你自己觉得忧郁的现象日趋严重时,不必害臊,要立刻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如果出现轻微的忧郁,通常可以通过休假、享受自己的嗜好、从事剧烈运动等方式得到改善。

忧郁症的患病原因

对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忧郁症患者来说,患病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遗传是忧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50%患忧郁症的人,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也曾患有此病。

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失去平衡:忧郁症起因于脑部管制情绪的区域受干扰。大部分人都能处理日常的紧张情绪,但是当压力太大,超过其调节机能所能应付的范畴时,忧郁症可能由此而生。

性格特质:自卑、悲观、完美主义者及依赖性强者较易得忧郁症。

环境或社会因素:一连串的挫折、失落、慢性病,也会引发忧郁症。

饮食习惯:饮食是最常见的忧郁原因,例如,饮食习惯差及常吃零食。大脑中负责管理我们行为的神经冲动传导物质会受我们所吃的食物影响,如果经常改变饮食习惯,会导致忧郁情绪的产生。

17 猜疑能剥夺你的健康

——豁达者长寿,猜疑者短命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自己正想猜疑或已陷入猜疑时,可暗示自己:他们这样做是为我好,他们的行为是善意的,并无恶意,是我多虑了,我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坚持“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

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别人倒多少有些苛求。如果对别人的要求不那么高,就不会把别人的言行变化看得那么严重,许多无端的猜疑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产生的基础。

用理智克制猜疑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怀疑的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思维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于是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那样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学会使用“自我安慰法”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也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能解脱自己,而且还可以取得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

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若是误会,可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可使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所了解;若真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了人的手脚,使人远离朋友,远离人群。为避免猜疑,与人交往中一要力求实事求是;二要在猜疑得到证实前,予以“冻结”,不以怀疑为基础。做到这两点,就能从猜疑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18 狭隘是好情绪的大敌

——放宽心思自家福,免致中年早哀愁

心胸狭窄的人,嫉妒比自己强的人,又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狭隘是许多疾病的根源,是亚健康的诱因。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要摒弃狭隘的心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当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高素质现代人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要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爱好和风格不同的人。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理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谅解,又有义务谅解他人。有了相互之间的谅解,就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容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自觉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互相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对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和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质、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迥然不同的人能和谐相处;爱能化解矛盾的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人与人之间发生误会甚至矛盾冲突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如何解决矛盾。宽容的人,会主动原谅他人的过失,一笑了之;宽容的人能化敌为友,用宽容征服他人。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解决问题,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怎样拥有平和心态

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过于主观就容易意气用事,只考虑到自己的得失,而忽略别人的感受。

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看,也许他也不想犯错,犯了错对方也许也很内疚。

从多角度来看问题,心态就会平和一点,不至于将矛盾激化,影响自己的判断。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乐观豁达,保持良好心态;自立互助,采取积极态度;自觉减压,防止心身早衰。

19 嫉妒无益健康

——嫉妒是心灵的毒瘤,宽容是增寿的良方

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嫉妒是对人伤害最严重的,可以称得上是心灵上的毒瘤。如果一个人只关注别人的成绩,嫉妒他人,内心产生严重的怨恨,又不能得到有效疏通,时间一久心中的压抑聚集就会形成问题心理,对健康会造成极大伤害。如何让自己远离嫉妒心理,拥有健康心态呢?

自我宣泄

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或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人们难免会出现一时的心理失衡和嫉妒。这时,可以适当地宣泄一下。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出气解恨,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朋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胸怀大度,宽厚待人。和自己一样,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

在自己获得成功时一定也要尊重别人的成绩和才华。

正确评价竞争

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而要积极寻找别人成功的原因,以此为动力让自己更快地进步。

正确评价成功也很重要,有了关于成功的正确价值观就能在别人有成绩时肯定别人的成绩,并且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

正确评价他人的成绩

嫉妒心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别人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和巨大代价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你,也没有妨碍你去获取成功。

找到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

能客观评价自己,并且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这些都是远离嫉妒心理的方法。

嫉妒者的表现

争强好胜。

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

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爱发牢骚。自我评价低,老感到不如别人。

自恃自己的条件好,希望别人不如自己,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20 贪婪的人健康没有保障

——淡泊名利人长寿,贪得无厌命不长

贪婪也是一种病态心理。由于贪婪者受强烈的欲望支配,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淡泊名利人长寿,贪得无厌命不长”,远离贪婪的心理并不容易。

一般而言,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错误的价值观念

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们会得陇望蜀,有了票子,就想房子,有了房子,就想位子,从不会满足。

和熟人攀比

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甚至原来那些比自己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他们就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补偿心理

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后出现的行为表现。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人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贪婪的人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克服自私的方法

内省法: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社会公德、社会规范、榜样等。

多做利他之事:一个想要消除自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之事。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等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21 偏激固执是健康大敌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的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狡辩,试想,谁愿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喜欢走极端,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这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的一大特色。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怎样才能改变偏执呢?每当故态复萌时,要仔细考虑自己原来做过的总结,并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地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认真思考,以防下次再犯。

如果你意识到平日里自己的行为有些偏执,那么,要提醒自己别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

偏激性格的心理调节

从书籍中获得抚慰: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那些偏激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至于拘泥于教条。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这是做人的美德。

克服虚荣心,培养高尚的情趣: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这用不着掩饰。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求美好、崇高的东西。

加强自我调控: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

22 抛弃恐惧的心理

——恐惧是种病,努力能克服

生活中我们与陌生人会面时所以会感到不安,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无话可说——找不出话题的约会的确令人乏味。其实,此种想法并不正确。与陌生人会面的恐惧心态,与第一次尝试没吃过的食物有点相似,大多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所以绝不愿多接触素不相识的人。如此,又怎能了解与人相交的乐趣呢?事实上,因相见而遭受严重挫伤的情形毕竟少之又少。若是因噎废食,让自己过着封闭的人生,岂非得不偿失?所以,放开胆子,与人交往,融入社会,这才是智者之举。

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怯懦和畏惧,最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有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成为情绪上的一种疾弊。它使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多虑、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已含有恐惧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时便退缩不前,因而影响自我设计目标的完成。

恐惧者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伤害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常常因怯懦而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摒弃害怕、畏惧的心理,端正心态,以一颗健康有力的心尝试生活,明天才会有更好的开始。

恐惧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恐惧症所引起的焦虑和忧郁情绪。三环类抗忧郁剂可以减轻广场恐惧症的症状,但停止服药则有较高的复发率。故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疗法。

心理治疗:需找专业心理医生治疗。

催眠治疗:应用催眠治疗来对抗面临恐惧处境所产生的焦虑反应。也有训练病人应用自我催眠法,在面临恐惧处境时保持肌肉松弛,以期对抗。

23 认识常见的心理疾病

——疾病种类多,早认识才能早预防

心理疾病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等。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包括心理变态人格及性变态人格,其特点为:

人格变态大都从幼年开始,发展缓慢,青春期前后明显加重。人格变态者,有人格缺陷做基础。病人智力尚好,认识能力完整,但是自我控制力差。

病态人格形成后,一般较为顽固,不易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

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它是大脑功能活动暂时性失调所致的一组心理疾病的总称。神经症的特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