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铁血铸盾
3091900000036

第36章 烽火硝烟(十一)

十一

由于******疯狂的内战准备,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其他抗战部队都做好了战斗动员,一旦国民党撕下和平伪装来犯,必将给予迎头痛击。

有丰富战斗经验的精兵强将都编到了主力部队,欧阳剑调到邻近的晋冀鲁豫军区皮旅三团二营三连任连长。

6月底。黄昏,晚霞灿烂。宣化店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军调处驻宣化店执行小组成员美方代表哈斯克上校和国民党代表陈谦上校,在狭窄的街道上遇到了身穿灰布军装的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和鄂东独立旅政委张体学。四个人的表情瞬间都显露出一种难以察觉的不自然,但他们很快谈笑风生攀谈起来。

此前,哈斯克与陈谦在宣化店转了几圈后,心情不由紧张起来,因为他们清楚,国民党军队对这个小镇及附近地域的合围已经完毕,激战即将爆发。

此前在汉口举行的武汉行营记者招待会上,国民党发言人当众宣布“未来二十四小时,湖北将有惊人奇迹发生”。但是,眼下这个小镇并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中原军区司令部牌匾依旧高悬,大门内外人进人出,里面传出和平常一样的电报键敲击声;佩戴臂章的巡逻队如往常一样在街上巡视;操场上口号声依旧响亮。甚至,他们还接到了晚上在中原军区礼堂观看文艺演出的邀请。只是各部队的伙房显得格外忙碌,炒米的香气四处弥漫。而这完全可以理解为,****部队借文艺演出改善生活。

当晚,驻宣化店军调小组官员观看文艺演出时,中原军区部队秘密集结后开始突围。演出结束后,嗅到气味的国民党代表提交了一份“据了解****正在集结突围”的备忘录,遭到共产党代表当即否认。

双方争执之际,美方代表提出要见李先念,而此时李先念已离开宣化店十五公里了。共产党代表说李将军身体欠佳已经休息,实在要见也只能第二天早上。为了麻痹敌人,李先念接到紧急报告后连夜赶回。

第二天清早,美方代表看见中原军区司令部一切如常,操场上仍有士兵在操练——他看见的是根据突围计划秘密进入宣化店接防的鄂东独立旅两个连和警卫排,而李先念还躺在床上。

美方代表放下心来,热情地问候了几句转身走了。他的身影刚消失,李先念翻身坐起下床再次上马飞驰而去。

当晚,张体学继续与军调执行小组成员打麻将,唱豫剧,兴致勃勃上山打猎。

次日傍晚,中原军区主力部队成功突围至平汉路附近。张体学在宣化店设宴,代表李先念宴请军调小组。宴会进行到高潮时,张体学起身告诉军调执行小组:鉴于国民党军屡屡践踏停战协议,甚至准备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我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已经被迫撤离宣化店。

美军代表脸色立时大变,哆嗦着嘴唇手指张旅长好一阵,却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宴会立即结束。张体学率独立旅迅速离开宣化店,而军调执行小组也在中原部队护送下乘汽车驶往汉口。

中原军区的这次行动,共产党方面称,在国军重重包围下被迫突围;美、蒋称,共产党方面破坏了停战协议中双方军队“停于现在地区”的条款。——无论如何,引发重大历史转折的事件就这样戏剧性开始了。

中原军区突围,选择了分散进行的方式,因为大部队突围无法达到隐蔽性,也不利于最大限度生存。李先念和王震率人数最多的部队从国军认为最不可能突围的宣化店向西方向,因为那个方向山高林密河流纵横。

在国民党军队调集部队企图围追的几天里,突围官兵以昼夜不停的急行军冲过平汉铁路,在几乎筋疲力尽时到达丹江岸边。头上虽然有国民党军飞机在盘旋轰炸,但地面的拦截追击部队还不多,只是湍急的江水让部队付出了代价。

李先念、王震率领的突围部队在国军围追堵截下,被迫分成两部。王震部在强渡丹江之后陷入重围,部队在鲍峪岭隘口再次被截成两半。

向东突围的皮定均部,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通过平汉路。作战勇猛顽强的皮定均旅由太行子弟组成,老根据地百姓称“皮司令的部队”,解放军内部亲切地称为“皮旅”。突围时,包括皮定均在内,所有官兵都准备为掩护主力突围而牺牲。

为吸引敌人,他们向国民党军重兵防御方向突围而出。三天后,当掩护任务完成时,“皮旅”已深陷重围。但最终,却成为整个中原军区最先成功突围、保存最完整的部队。他们的战法是:全线猛烈出击,然后突然收缩藏起来,等国民党军开始追击时,从眼皮底下把他让过去,再接着往外插。

突围开始后,“皮旅”独立作战,左突右冲,国民党军布置的一道又一道阻击,都没能让他们退却半步。进入位于鄂豫皖交界处时,因一直无法与中原军区取得联系,皮定均命令电台直呼延安,延安回电只有两个字:快走!

接到延安回电,官兵们丢掉背包,甚至忍痛将伤员留在当地,作战的同时以惊人速度强行军,五天五夜穿过皖中平原,到达华中解放区时,数千官兵头发长如蓬草,身上衣衫褴褛,没有鞋子的脚上是沾满污泥和血渍的破布,只有黑瘦的脸上眼睛依旧明亮。

在突围遭遇战中右腿中弹的欧阳剑,为了不拖部队后腿,主动要求和十多个伤员留了下来。临别时,皮旅长亲自握着他的手叮嘱道:“首先,保存生命并养好伤,待安全后再伺机归队或开展游击战。”

带着旅长亲手交给的驳壳枪、银圆,子弹和炒米,欧阳剑坚定地说:“请首长放心,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都会和敌人斗到底!”

大部队走后,欧阳剑率伤员们在丛林深处利用一棵老树洞挖了临时地道,在里面躲藏了几天,直到追赶的几路敌人全部过去,确信已没有危险了,才从树洞里钻出来。

商量行军路线时,有人提出跟在敌军后面追赶大部队,可欧阳剑却认为朝反方向走,既可规避和国军可能发生的遭遇,还能回到根据地,在人民群众掩护下开展对敌斗争。

大家同意了欧阳剑的建议,朝反方向行进规避和敌军遭遇,按旅长要求保存生命并养好伤,再伺机寻找机会打击敌人。

夏季天气变化多端,行军相当困难。刚被太阳烤得全身脱皮般难受,又很快被雷阵雨淋得全身湿透。加上随时要躲避敌人搜索部队,欧阳剑和战友们发炎的伤口,时而被烤得红亮流脓,时而被淋得发白肿胀,粮食也很快吃光。到后来,有好几个战士都没法继续行走了。

必须尽快想办法让同志们能休息和治疗,否则这十多号人完全可能死于疾病和饥饿。而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饥饿、伤病和过度体力消耗使他们疲惫不堪,比生命还重要的枪都几乎拿不稳了。相互搀扶着,于中午来到一个无名村庄外,欧阳剑决定大家隐藏在村外庄稼地,他进村里侦察,如果没有敌军和还乡团,设法找到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后,再回来带大家进村。

左臂膊受伤的副排长程小平说他对这一带较熟,自告奋勇和欧阳剑同行。

大家都隐蔽好了,欧阳剑和程小平各揣两支短枪,抓了几把青草塞进嘴里强吞下,身着破烂百姓服装朝村里摸去。

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和北方大多数村庄一样的布局,村中心有一棵悬挂老钟的大槐树。

刚进村,就听到传来喝叫开会的锣声,没来得及找到一个说话的人,就被的还乡团员喝斥着赶到村中心。

近百名男女老少围着大树站立,十多个头戴国民党军帽、端长枪的还乡团员立于树下,石墩上站着一个穿白绸褂子黑纱裤的精瘦中年汉子,正恶狠狠地训话。

自解放区被国民党重新占领,逃亡地主恶霸组成的还乡团紧随其后杀回原籍,进行惨无人道的疯狂报复。他们集聚县城、各重要乡镇和交通要道,组织地痞流氓,壮大反革命武装进行反攻倒算,制造了无数惊天血案。

树下绑着伤痛累累的一男一女,还乡团头子指着他们骂道:“这对狗男女本是我家长工,却和共匪串通一气当了狗屁民兵队长、妇救会长,带头分我家的地、分我家的财,现在,老爷我就让大伙看看他们的下场!”

几个壮汉举起棍子朝那男女打去,惨叫声震得混在人群中的欧阳剑两眼喷火,两眼喷火的欧阳剑好几次都几乎掏出枪来。

两人昏厥后,四个还乡团员剥了他们的衣服,用刀在两人身上慢慢割,眼看他们痛昏过去又痛醒过来,连呻吟的力气也没有了,可暴徒们并没住手,竟端来两碗盐在血口子上涂抹,然后在血口子上贴上麻条子。

……

匪徒们残忍地折磨着两夫妻,欧阳剑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两支驳壳枪同时伸出,“啪啪!”两枪,刽子手和精瘦的还乡团头子同时倒下。

早就在残酷环境中磨炼出来的乡亲们,枪声一响立即趴在地上,惊慌失措的还乡团匪徒还没反应过来,程小平举枪和欧阳剑同时猛扫。

一连串清脆枪响后,还乡团一个不剩全部倒下。

枪声停止后,适才满腔愤懑的乡亲们,热泪盈眶地把欧阳剑、程小平围住,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国民党和还乡团的滔天罪行,热切期待着解放军能早日打回来。

一位年过七十、拄着拐杖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指着地上的还乡团员说道:“人活七十古来稀,按说我老头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可以闭眼了。但是,这些禽兽不如的家伙,比日本鬼子还能祸害乡亲,我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呀!”

细心的大嫂见欧阳剑和程小平疲惫不堪,估计他们已累饿交加,热情邀请到家里歇息、吃饭。体力已到极限的欧阳剑,强装笑脸和乡亲们寒暄一番,让程小平先随老乡去,他去通知隐蔽村外的战友。

程小平转身和乡亲们朝村里走时,却没料到趴在地上的匪首竟站了起来,从衣袖里滑出手枪,朝欧阳剑和程小平连开两枪。

子弹从欧阳剑耳旁擦过,他飞快闪身将程小平推到在地,返身击毙还乡团头子的同时,却被另一颗子弹击中胸部。简单包扎后,程小平和十多个乡亲轮换抬着欧阳剑跑了一百多公里,于第二天傍晚,找到了迂回作战的晋察冀军区部队。

野战医院及时为他进行了手术,取出了那颗罪恶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