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铁血铸盾
3091900000035

第35章 烽火硝烟(十)

洪村战斗虽最终全歼了敌人,但我方牺牲太大,近百名战士、民兵和村民死于敌人的毒气弹。原本稳操胜券的一次战斗,却因地道内拥挤不堪无法施展,使我方军民付出了沉重代价。

分区召集各县领导在洪村开会,悼念战友和村民的同时,对前一段时间地道在战斗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要更好利用地道歼灭鬼子有生力量。

惨痛的教训使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在分区指导、支持下,县大队决定欧阳剑牵头,在县域内巡讲渝州隧洞、洪村惨案和修筑地道的重要意义。

巡讲结束后,欧阳剑率战士、民兵,利用早先学到的工匠手艺,经多次改进,逐渐把地道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多层,或修两个、数个洞口,或把几个洞连接挖通。到最后,挖成内有各种构思巧妙的进出口,筑有多处隐蔽射击点构成的立体火力交叉网,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攻防一体工事。

为使洞口隐蔽,他们派党员、积极分子对群众进行保密教育,把洞口巧妙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作洞口并延伸到村外的庙子、古墓、废井做掩护。

为避免悲剧再次上演,欧阳剑还设计了专门对付水、火、毒破坏的二、三层洞和排水、排毒雾通道,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

可伸缩、以干草缠着的防护门,一旦鬼子投放毒气弹,把门推出即可堵塞坑道阻止毒气通过。

为使敌人不敢进入地道,他们还在在洞口周边挖掘陷阱、埋设地雷、安插尖刀,或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

为防止敌人破坏,欧阳剑强调把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设有多个直通村外的突围口。使地道成为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此后,日伪军数次进犯洪村,都被欧阳剑带领战士和民兵打得落荒而逃。

他们还主动出击,把战线延伸到离村落几公里的外围,利用地道和地雷,袭击小股敌人,使得附近日伪军都不敢往这个方向走。

1945年,为避免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三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随即,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并出兵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

紧接着,******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檄文,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根据地军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人们以各种形式欢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