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近兰州
3075700000021

第21章 人文景观(4)

肃本《淳化阁帖》是除宋本真传外摹勒最精的淳化阁碑帖。肃王世子说它“新旧不爽,毫发俱在,与宋本无异”,并不过誉。清代倪苏门《古今书论》云:“淳化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上石,所费巨万,今市本相去天渊。”肃本阁帖自问世以后,许多地方都有传拓。清顺治三年,陕西费甲铸曾按肃府初拓本摹刻一部,置于西安碑林,人称“陕西本”或“关中本”。江苏省溧阳县文化馆现藏的一部《淳化阁帖》刻石,镶嵌在本县别镇虞氏宗祠的壁间,也是按肃帖初拓本翻刻的。此外,在南京也有肃府淳化阁帖的翻刻本。由此其摹刻水平和艺术价值于此可略见一斑,肃府本的影响也早已超出兰州而扩展到江南乃至全国。

肃本《淳化阁帖》从摹刻迄今,已逾三百余载,期间历经风雨沧桑。明朝末年,李自成部攻打兰州时,曾使阁帖刻石佚失、损坏多块,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洮岷道陈卓聘邀陈曼仙、毛香林补摹四十余版(处),帖文补全,复成完璧。清康熙十四年,陕西提督******随吴三桂反清,攻陷兰州,曾以帖石为马槽,致有“马房光怪,枥马皆惊”之说,清军围城,守兵又毁石为炮子,使部分帖石遭到损坏,这次兵变平息后,有关方面将帖石移置于府学。其后又存放在总督署的节园(今兰州市委院内)。光绪末年,翰林刘尔炘复将帖石迁至兰州文庙,砌嵌于尊经阁墙壁上,并补刻木版《释文》四十块。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防备日寇轰炸,曾一度将帖石藏入丰黎义仓地窖。战后,则得到甘肃省教育家赵元贞(原二中校长)的长期保护。直到公元1966年,才交由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现存帖石一百四十一块,其中残破二十余块,多为清初和民国期间裂损。

【古风胜景——金城揽胜图】

《金城揽胜图》长150厘米,宽83厘米,是清同光间,兰州民间画家马五绘制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府治所在地——皋兰县城的山川形胜城郭图。

该画疏笔淡抹地将皋兰山脉的绿树葱郁、五泉园林的殿阁耸立、万里黄河的湍急奔流尽收眼底。河面上镇远浮桥正待合拢,两侧的白塔和嘉福寺隔岸相望。都城兰州南屏皋兰,北临黄河,城郭分明,巍然矗立。

黄河自西向东而过,浊浪翻滚,创自明代的镇远黄河浮桥,架设于白塔山下,桥南三楹牌坊矗立。浮桥中部设闸门,可以开合,以便船筏通过。黄河南岸有两轮水车。水车西侧为“吸水龙”,即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机,是由总督左宗棠命甘肃制造局委员赖长制造的,以便春冬抽黄河水注入“饮和池”(在今箭道巷南口),供市民饮用。夏秋丰水期则由水车注水。

黄河南岸有两轮水车。东部是“老虎车”,位于广武门外、今金昌路北口,由清回族举人虎文炳家建,灌溉虎家花园(今省教委址)一带果园菜地。西部水车建北城堤下,约位于今市委招待所门前,渡槽通过北城,灌溉陕甘总督衙署后花园——

节园(今兰州市委址),以及为市民提供饮水。水车西侧为“吸水龙”,即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机。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由总督左宗棠命甘肃制造局委员赖长制造的,以便春冬抽黄河水注入“饮和池”(在今箭道巷南口),供市民饮用。

夏秋丰水期则由水车注水。图上有蒸汽机房,烟囱高起;有引水管,自堤上伸入河内抽水。

黄河南岸为兰州城郭。内城呈长方形,东、西、南有郭城,北无郭城,以黄河为护城河。飞架阿干河上的是创建于唐朝的握桥。正处于阿干河发春汛时节,水势湍急,波浪汹涌,桥如长虹卧波,形成兰州八景之一的“虹桥春涨”景观。

画图的南部描绘的是兰州城南部山区。其东为皋兰山北麓的五泉山。东龙口的“五泉飞瀑”、千佛阁、三教洞、卧佛殿、崇庆寺(今为浚源寺)等殿宇及参天古木,历历在目。

画幅右上角,隶书题“金城揽胜图”,行书跋语18行,兹录于后:“二十年前感旧游,夜深有梦到兰州。五泉顶上重题句,借问山灵许我不?秉丞世讲农部出图索题,漫成—诗,采尘郢正。回忆前游,不胜今昔之感也。光绪丙午夏四月。紫帆成昌并识。”镌“成昌”、“紫帆”小印两枚。跋语左镌收藏印一枚“煦园”。

由于近年来旧城区改造的推进,遗留的明清建筑物有如凤毛麟角,多数人已不明了明清至20世纪60年代以前兰州旧城的面貌。故《金城揽胜图》被视为珍贵的图画档案资料,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9.中国首家秦腔博物馆——兰州秦腔博物馆

中国秦腔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二台,位于黄河沿岸,与天下黄河第一桥相望,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

秦腔,又名秦剧、梆子腔、桄桄乱弹,是甘、陕地区影响较大,广为流传的一个地方戏种。起源于甘、陕民歌俚曲,早在元末明初就独树一帜。秦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基本腔调有慢板、摇板、代板、尖板、滚板等,在唱腔上还吸取了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特长,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表现力强”的独特风格。乐器有板胡、三弦、笛子、梆子、锣、鼓等,特别是梆子具有很浓的乡土味。

秦腔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有一些特技绝招,如耍翎子、摇帽翅、甩梢子、弹胡子、亮靴底,以及扇子、水袖,绸绢、吹火、变脸、耍牙等。

兰州素有“秦腔窝子”之称,许多秦腔名流在兰州观众中享有盛誉。民谚有“快跑快跑,李正敏的“探窑”;快走快走,宋上华的“杀狗”之说,形象地描绘出戏迷们在晚饭后急于看戏的心情。20世纪50年代,兰州市有4个秦剧社。新光剧社,名流有刘易平、靖正恭、杨金凤、陈景民等。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演过《刘胡兰》等现代剧,星期天加演午场,每逢春节或五泉山庙会,该社在文化馆剧场(现兰州日报社处),或五泉山东龙口演午场,既有坐票,也有站票,观众盈池;与新光社齐名的有文化秦剧社,名流有刘金荣、党玉亭、王定秦、牛利民、******等。上演的《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深受群众欢迎;上述两个剧社后合并为文光剧社,60年代又改为兰州市秦剧团。现省秦剧团的前身是秦剧实验社,名角有沈和中、沈爱莲、刘清华等,上演的《棠棣之花》、《大破东平府》、《黄鹤楼》等亦深受群众欢迎;阿干工人秦剧团,虽不及以上3个剧社有名,但也有孔新晟、傅菜启、七龄童等一些名流,拥有一批观众。

目前,兰州除市秦剧团外,各个县、区均有专业秦剧团,就连农民组织的民间戏班,也基本上以秦腔为主,秦腔已成为兰州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戏种。

2005年9月,兰州市被中国剧协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这成为中国秦腔博物馆开建的“发端”。2007年3月,兰州市文化出版局召开关于秦腔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随后筹建办公室成立并面向全国征集秦腔文物。在三年多的筹备期间,征集了大量的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

中国秦腔博物馆陈展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除建筑部分,陈展投资就达上千万元,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等部分组成。

中国秦腔博物馆深挖秦腔的文化渊源,从文化的源头探求秦腔的艺术生命力,用当今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秦腔的形式与内涵。从历史演变到剧本创作,从脸谱服饰到各个时期名家名唱,可以说是集秦腔之大成。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开馆对于研究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源流与特点,拓展开发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探询未来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0.中国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十里桃乡兰州交通大学后山脚下,兴建在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集、陈列、研究、宣传地震史料和地震知识最丰富的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展厅灯光迷离、神秘莫测;展馆门口是一条古地震断裂带,断层面清晰可见,十分壮观,在不知不觉中将观众带进地震现场。截至目前,馆内已收藏了400多件珍贵文物和史料,成立展馆七个,即地震知识壁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字画馆、声像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勇闯无人区馆。其中地震壁画馆中绘制展出了83个真实故事和1000多个人物,生动地描绘了地震的成因、地震前兆、抗灾救灾等方面的知识和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场面。壁画馆设在主洞道,壁画长104米,高1.3米,上面绘制了383个真实的地震故事(囊括古今中外)和1000多个人物。整个壁画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防震知识教材,并于1990年被国家地震局评为科普专项二等奖。

实物史料馆陈列有400余件实物、史料,其中有很多收藏在全国独一无二,我国第一张烈度区划原始图;第一块地震破坏程度分布图石碑;因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而制造的全国唯一的地震货币:一万年前的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及世界罕见的碳化断层泥珍品等。

地震泥塑馆是以泥塑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张衡地动仪)测出的第一个地震——公元138年兰州地震,这在地震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该分馆在1996年荣获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报马送信”、“夜守孤灯”、“斩断恋情”等8组泥塑,再现了公元138年张衡地动仪测出的兰州地震时的情况,地震声像厅,收藏国内外有关地震录像片20多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参观者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同时感到身临其境,惊魂动魄,趣味横生。

地震仪器馆,收藏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时期地震监测用过的二十余台地震仪器。其中有能实地操作和演示的张衡复原地震仪、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磁带记录仪等。

地震字画馆,展示了全国著名地震专家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秦馨菱、谢毓寿、丁国瑜等地震科学家的笔墨,全国第一届地震书画展的精品,以及全国著名指纹画创始人张保华的专作等50余件。字画馆收藏有许多与地震有关的题字和画卷,名人墨宝。藏品中,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如万年以前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和碳化断层泥珍品,固原大地震铜币“沙板”,我国第一张地震烈度图——清代山西平陆大地震后钦差大臣手绘地震烈度御览图,宋代“天下地震第一碑”文献碑刻,等等,令观光客流连忘返。

勇闯无人区馆,记录了1999年我国四位青年地震专家不畏艰险,勇闯西藏玛尼无人区进行地震科考的光辉事迹,体现了科学家崇尚科学,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数近30万人次,受到国内外各界观众的认可。国家地震局前任局长陈章立在1990年题词:“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创造性劳动永远载入地震工作史册。”群众留言:“一个奇幽的地下迷宫,一个地震知识的画廊,一个科研史料的宝库。”博物馆在积极发挥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举办地震科学报告、讲座、竞赛,编印出版了数本地震知识读本等,博物馆开展的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为广泛进行科普知识教育、传播防震减灾文化、弘扬防震救灾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博物馆已获得了“中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宁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先进集体”,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优秀集体”并记一等功。

此外在“5·12”汶川地震过后,兰州地震博物馆的马欣梅馆长还亲自赴地震地区采集实物史料,希望可以在原有馆藏的基础上再创建一个“5·12”地震专题馆,希望借此可以让人们铭记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

11.尊孔崇儒胜地——皋兰文庙

文庙,即文宣王庙简称,也为孔庙别称。史籍载,我国最早的孔庙为建于春秋末季鲁哀公时期孔子故乡曲阜的“庐冢”。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声名日见显赫,为中国之后两千余年的封建正统文化———孔学奠定了基础。盛唐的玄宗开元中叶,唐明皇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于是,孔庙从此之后被称为文宣王庙。创建孔庙之风随之而盛行。因此,自曲阜“故宅三间”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庙始,文庙便以厚德载物、倡导教化为己任。加之历代政府的推崇、无数学者代代相因的文明良知、民族文化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延续千年的庙学历史,给文庙发挥祭孔和讲学功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舞台,也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兰州文庙在今兰州二中,是元代在宋代文庙基础上所建州际文庙。乾隆三年(1738年)移临洮府来兰州,改为兰州府,兰州改为皋兰县。乾隆四年(1739年)将兰州文庙改为兰州府文庙,皋兰县无文庙,不合体制。乾隆五年(1740年)甘肃巡抚元展成就将康熙时靖逆侯张勇旧宅改建为皋兰县文庙,其址在今延寿巷。按地形和已有建筑布局,以大成殿、教谕署、训导署、尊经阁为两翼,而奎星阁无地可建,便以旧城之通远门为奎星阁,此为全国文庙之罕见形制。198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将皋兰县文庙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因城市建设易地保护,重建于九州台南麓。易地保护后的皋兰县文庙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按文庙建筑通制,沿中轴线依次布设棂星门、泮池、戟门、明伦堂、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周环以宫墙,以示崇高。西宫墙北端建文昌门,里侧嵌文庙古碑;东宫墙侧壁建《孔子圣迹图》碑廊,以表彰孔子;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建礼乐亭和曲廊;东礼乐亭旁露根深蒂固石、状元石,东庑内存麒麟石。殿堂亭庑具备,戟门棂星辉映,左右绿山环抱,正面揽城瞰河,尽占北山风水,恰似蓬莱飞至,已成黄河风情线上一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