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3060600000050

第50章 内战:布隆底西安,伊乐达与德拉丘姆(5)

总司令的计划是,在公元前49年与48年之间的这个冬季,陆军与舰队都须在海岸与艾庇拉斯水域完成动员。舰队司令毕布拉斯已率领一百一十艘抵达新指挥部科西拉。陆军行动却较迟缓;夏季指挥部在哈利阿克芒的柏后亚,现在则缓缓沿海岸公路从帖撒隆尼卡移向西海岸,至未来的总部德拉丘姆。麦特拉斯·西比奥由叙利亚带领过来的两个军团,于亚细亚的泊伽穆斯过冬,春天才可抵达欧洲。事实上,他们的行动一律是慢条斯理的,因之艾庇拉斯的各港口除了舰队之外,目前虽然有人防守,却只有当地的民兵,及附近地区的征员。

因此,尽管凯撒在进行西班牙之战,他仍有可能对马其顿采取攻势,因为他毕竟不是慢条斯理的人。很久以前他就下令收集战船与运输船至布隆底西安,并在西班牙与马西利亚得胜后,将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调至该地。凯撒对其部队的极度要求,使他的兵员折损得比战时犹多,以致他最早的四个军团之一,第九军团,在普拉辛西亚行军时兵变,由此可以看出士气的危险。但凯撒的临危不乱及其个人的权威却终得制衡全局,这一带的登船并未受阻。

然而公元前49年3月使凯撒无法追击庞培的同一个原因——缺少船只——也同样对这次远征形成威胁。凯撒下令在高卢、西西里与意大利各港建造的船只尚未完工,即使完工也尚未能马上动用。他的亚德里亚海中队则已在头一年毁于克里克塔,此时布隆底西安的战船不超过十二艘,运输舰一次则只能把拟议运往希腊的兵力——十二个军团,一万骑兵,运去三分之一。敌人相当强大的海军则制御亚德里亚海,尤其是大陆及东边岸外岛屿上所有的港口。

在这种情况之下,凯撒何以竟不采取陆路进军,通过伊利利亚,便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条途径显然可以避免敌舰的威胁,对他的部队来说,也比从布隆底西安出发较为便捷,因为他的部队大部分来自高卢。当然,伊利利亚地瘠民贫,但此后不久也有其它部队穿过,证明并无问题,何况这个不利的条件也不可能令高卢的征服者却步。可能他担心在他艰困的穿越伊利利亚之际,庞培会把他的整个兵力运过亚德里亚海至意大利,因而对换了两者的位置——尽管这样的快速行动是他那迟缓的对手很不可能达到的。也许由于凯撒原预计他的舰队会相当可观,而当他从西班牙回来,了解到亚德里亚海的真实情况时,改变计划已为时太迟。也或许——就凯撒快速而果决的性情看来,这个可能性甚大——他认为艾庇拉斯海岸目前尚未设防,而敌军却可在数日之内聚集,因之意图再度先发制人,以破坏敌军的全盘计划。

不论原因为何吧,总之凯撒于公元前48年1月4日登船,他率领的有六个军团,及六百骑兵。但军团人数却因劳苦及疾病而大为减少。这跟他愚勇的不列颠远征可以相提并论;但至少第一回合还算幸运。他们在入迹稀少的阿克罗塞劳尼亚(奇玛拉)悬崖的中部帕雷彻锚地抵达了艾庇拉斯。运输与登陆从奥利坎港可以看到,该处有十八艘庞培军舰,从敌军舰队指挥部科利拉也可看到,但前者不敢阻止,后者则准备不及,因此便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凯撒率军登陆。其船只立刻回航以便运送第二批,凯撒则于当晚登上阿克罗塞尼亚群山。他的初步行动之成功跟他敌人的惊异成正比。艾庇拉斯民兵未做任何抵抗,要港奥利坎与阿波罗尼亚及若干小镇随入凯撒之手,而庞培的补给库德拉丘姆因守军极弱,危在旦夕。

这次战役的其余部分就不若开始时辉煌了。毕布拉斯为求弥补疏忽而加倍努力起来。他不仅把回航的凯撒运输舰连烧带掳将近三十艘,而且也对其占领的全部海岸做最密切的监视,而不顾气候的险恶,也不顾从科西拉运送补给品——甚至木头与水——的艰困。事实上,他的继任者李波(因为他不习惯于这样的劳顿,很快就倒下了)甚至将布隆底西安封锁了一段时期,直至他由于缺水不得不退出他为此事而占领的一个小岛。结果,凯撒的第二批部队无法运至凯撒处,而凯撒也未能占领德拉丘姆。庞培从凯撒的一个和平使者那里获知他侵犯艾庇拉斯海岸的计划,以强行军及时赶至他的重要军库守卫。

凯撒的处境极险。虽然他把艾庇拉斯的占领线尽量拉长,但他的兵力毕竟过于薄弱,而维系则极感困难;敌方则制衡海洋,又有德拉丘姆充足的供应。凯撒的部队顶多两万,而庞培则至少四万;以这般弱势兵力,他不敢向庞培挑战。幸运的是庞培当下竟未逼他对阵,却四平八稳的在阿普撒斯河右岸(凯撒则在其左岸)德拉丘姆与阿波罗尼亚之间进入冬营,以便春季他的东方军团到达,可以绝对优势粉碎凯撒部队。

这般,数月度过。设若天候好转之后,凯撒仍旧带着他弱势的部队嵌于艾鹿拉斯的岩石缝里,西有庞大舰队,东有绝对优势陆军,则他必致惨败。他惟一的希望仍是他的运输船队。运输船若想突破封锁或与封锁舰队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第一梯次的愚勇行动已经迈出之后,第二梯次便势在必行了。凯撒处境之危急可以由一事看出:当运输舰队仍未抵达时,他计划独自乘渔船渡亚德里亚海,率运输舰队过来。这个计划之所以放弃,只因为找不到水手敢担任这般冒险的工作。

但他在意大利忠诚的副将并不需他亲自出现而宁肯效命。马卡斯·安东尼阿斯为了拯救他的主人,再度率运输舰队从布隆底西安出航,载运四个军团与八百骑兵。幸运的是一股强大南风把他带过李波舰队。然而,这股风虽然救了他们,却也把他们挟持过凯撒与庞培的兵营,带向德拉丘姆的北方,至利撒斯,又幸巧这座城镇还站在凯撒一边。当他们被吹过德拉丘姆的时候,庞培的舰队开始追逐了,而安东尼阿斯的船队刚刚抵达利撒斯,敌人的战舰就已出现;然而正在这时,风向回转,把敌人舰队一部分吹向大海,一部分吹向岩岸。于是,由于至为惊人的幸运,这第二梯次的运输竟也成功了。

安东尼阿斯与凯撒之间仍有四天的行程,中间阻隔着德拉丘姆与整个庞大的敌军。但安东尼阿斯幸运的采取了危险的行军路程,绕过德拉丘姆,而与迎上来的凯撒在阿普撒斯河右岸相遇。庞培本想阻断两军的会合,而逼迫安东尼阿斯单独作战,既不成,乃在金纳撒斯(斯孔比)河边布阵(此河在阿普撒斯河与德拉丘姆之间,与前者并行)又静势不动起来。现在凯撒觉得足以一战了,却遭庞培拒绝。凯撒乃以步兵强行军,像在伊乐达一样,骗过敌人,到达庞培军营与其基地德拉丘姆之间。

巴尔干山系由东向西延伸,止于德拉丘姆的狭长地岬,同时向东南伸出侧枝,约与德拉丘姆有十四英里距离。这侧枝然后以新月形转向海边而与主山系合围着一片小平原,小平原靠海边又包围着一块陡岩。现在,庞培将军营移扎于此,而尽管凯撒的陆军阻断了他与德拉丘姆的陆上通路,他的舰队却不断在他的军营与德拉丘姆之间往还,使他的供应无缺。在凯撒这一边,尽管强大的支队常向后方乡镇索粮,尽管凯撒致力于组织运输系统,以便定时供应必需品,小麦却经常缺乏,而代之以肉类,大麦,甚至树根。

由于那慢郎中庞培仍旧按兵不动,凯撒乃计划占领庞培军营周围的高地;此举至少可以阻止庞培的优势骑兵,对德拉丘姆的制衡亦更可自由,而若可能,则迫使庞培作战,或逼他登船撤退。凯撒的部队将近半数遣入内地,以其余的部分来包围几近两倍的敌军,可说是吉诃德式的举动,何况敌军密集于一处,有海洋与舰队为依托。然而凯撒的部队仍以极大的艰辛完成了连绵十六英里的连锁包围据点。这是内线。其后,在外围又加一线,以防德拉丘姆的敌人进攻,因为德拉丘姆有舰队为助,很容易派兵将凯撒的包围圈包围在内,而形成逆转。

庞培不只一次攻击壕沟的某些部分,意图打断敌人阵线,但他并不想发动正规战来阻止敌方的包围。反过来他却在敌人的壕沟与自己的军营之间又挖了一些壕沟,互相连接。双方都尽可能把壕沟向前推,而挖掘的工作在不断的冲突战中进行缓慢。同时,在凯撒阵营的另一边则与德拉丘姆的守军发生小规模战斗。凯撒试图由某些守军之助攫取该要塞,但为敌方舰队所阻。各据点不停地发生战斗,有一天甚至六个据点同时开战;而凯撒身经百战的士兵总是占据上风。譬如说,有一次,单独一个步兵队在其壕沟中独当四个军团数小时之久,直至援军抵达。双方均无可观的胜负,但包围态势对庞培军压力渐大。高地流下的小溪被凯撒军切断,迫使庞培军以稀少而品质不良的井水解渴。更严重的是马匹缺少饲料,而舰队亦无法适当供应。死亡甚众,即使海运至德拉丘姆亦无作用,因为彼处也同样缺少饲料。

庞培必须立即摆脱这不适的处境了。塞尔特逃兵向他密报,凯撒军沿海摊的两条壕沟有六百英尺的距离,这段距离凯撒军未筑围墙,庞培乃据此拟定计划。凯撒的内线遭庞培军营攻击,外线则遭海岸登陆的轻装部队攻击,第三支部队开入两线之间,夹攻交战中的内线。接近海边的壕沟被庞培部攻下,守军溃逃。下一段壕沟的指挥为马卡斯·安东尼阿斯,坚守力战,始挡住庞培军的前进。但除却相当多的人员伤亡之外,沿海的壕沟已落敌手,包围线已破。

此后不久,有一支庞培军不小心落单,凯撒乃率其所部猛力取攻,但遭勇抗,而战场又处处土墩壕沟,以致凯撒右翼与骑兵迷路。这一部分兵力本拟支持左翼,攻击庞培军团,却走入一条从旧营房通往河流的狭窄壕沟。匆匆率领五个军团驰援的庞培,发现敌军两翼分散,其中之一处于被弃位置。凯撒军见庞培前进,大为惊恐,悉数溃逃。结果凯撒之所以仅损失一千名最干练的士兵,只是由于破碎的地面同样不容庞培军尽量施展,也由于庞培惧怕中计,率先收兵。

即使如此,这几天凯撒的战况也非常凄惨了。他不仅一下子失去了四个月极尽辛劳完成的壕沟,而且使他重又处于开始时同样的位置。在这次战争中,庞培的长子奈阿斯勇袭奥利坎港中凯撒为数不多的船只,部分焚毁,部分俘虏,不久又将留在利撒斯的运输舰队焚毁。因之,从布隆庇西安增援的一切可能性均化为灰烬。原先被封锁住的庞培骑兵现在则四野奔驰,使凯撒军本已极其困难的征粮工作已接近不再可能。凯撒无船面对具有制御海洋之舰队的敌人所发起的大胆攻击证明完全失败。在目前的战争舞台上,他发现自己面对牢不可破的守势,对德拉丘姆与敌军均无法做有效攻击。现在能选择有利攻击时机的只有庞培了,而敌人则为供应问题极度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