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问题——鸡尾酒会效应:你总是听到你想听到的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乔治结识了当地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几句寒暄之后,乔治问道:“不知您是否介意告诉我,您一般如何判断一个人心智不全,即使对方的外表完全正常?”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医生轻松地答道,“你只需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心智正常的人来说,回答这些问题不用吹灰之力,而如果对方有丝毫的犹豫,那么情况就有些不妙了。”
“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乔治好奇地追问道。
医生想了想,说道:“嗯,举个例吧,比如说我问你,弗朗西斯船长一共做了3次环球航行,并且死在其中的一次航行当中,请问是哪次?”
乔治拼命地想了一会儿,然后紧张不安而又尴尬地笑道:“医生,您能换一个问题吗?我,我,我不得不承认,我在历史方面真的很差劲……”
趣评
鸡尾酒会上的交谈是一个奇妙的现象,不管人声多么嘈杂,哪怕隔着很远的距离,人们也能自如地交谈,自己与交谈者的对话完全没有被嘈杂的声音所淹没,似乎与自己无关的宾客完全不存在一样。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人们隔着几个人仍然能与某个人聊天,清楚地听到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对于身边人的交谈内容却常常听不清楚,尤其是如果一个人正隔着很远的距离叫你的名字,不论现场多么喧闹,你也能分辨出来,向声音的发出方望去。在鸡尾酒会上,人们总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
对于鸡尾酒会上的这一独特现象,可用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的衰减模型来解释——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的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效应也有心理学实验为证,实验者让被试者戴上耳机,让他的两个耳朵听内容不同的东西,在听的过程中,让被试者说出其中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内容。当摘下耳机后,则要求被试者说出另一个耳朵(非追随耳)听到的内容。结果发现,被试者一般都没听清楚非追随耳的内容,即使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材料内容颠倒时,受试者也很少能够发现。
实验表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受到了被试者的注意,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被试则没有注意到。不过,如果在非追随耳的内容中加入受试者的名字,受试者则能清楚地听到——这也是人们在鸡尾酒会上对自己的名字非常敏感的原因所在。
◎ 3个问题——库里肖夫效应:电影创作所依赖的认知基础
腓特烈大帝拥有一支巨人卫队,由于这些人个子极高,要想找到同样高大的人补充卫队是很困难的,况且腓特烈大帝还立下规矩:不会德语的人不能进入巨人卫队。这样一来,负责挑选卫兵的侍卫长就非常难办,他有时只好选择一些个子够高而不会说德语的人,教他们一些德语,以便回答国王的简单提问。
腓特烈大帝经常检阅守卫城堡的士兵,他每次都要向他所见的卫兵问这样3个问题:“你多大年纪?”“你到我的卫队多久了?”“你对这里的伙食条件是否都是满意的?”
因此,侍卫长首先要教会不会讲德语的新兵怎样回答这3个问题。
一天,国王同一个新兵谈话时,决定把问题的顺序换了一下。他首先问:“你到我的卫队多久了?”
那个年轻的卫兵立即答道:“报告陛下,20年。”
腓特烈十分惊讶,接着问:“那么你多大年纪?”
“报告陛下,6个月。”
国王听后非常生气,问道:“到底我们两个谁是傻瓜?”
卫兵很有礼貌地回答:“报告陛下,都是。”
趣评
如果想制造新奇的效果,某些时候并不需要改变事物的元素,只要把元素的顺序变换一下即可。
笑话中的心理学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是一种拍摄手法,制作者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并列作用,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特写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库里肖夫把这个镜头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3个组合。在第1个组合中,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第2个组合是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具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3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最后,库里肖夫把这3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观众看,结果看了3个组合的观众都对演员的表演大为赞赏,观看第1个组合的观众从那盘放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兹尤辛沉思的心情;观看第2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演员沉重悲伤的表情,并且也非常感动;而观看第3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了演员轻松愉快的微笑,一起跟着高兴起来。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这便是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心理效应,说明人的认知并不完全依赖于单个场景或者单个元素,还取决于这些场景或者元素的连接顺序。比如,有这样3个片段,一是一张微笑的脸,二是一张惊恐的脸,三是对着一个人瞄准的手枪。如果按照先微笑的脸、继而瞄准的手枪、最后惊恐的脸的顺序将这3个片段连接起来,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懦夫;然而,如果我们把顺序变换一下,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片段:惊恐的脸、瞄准的手枪、微笑的脸,人们则会认为这个人很英勇。
正是由于人的认知存在库里肖夫效应,才使得电影导演在创作时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人们平时所看的电影,在创作时,制作者并不是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拍摄镜头的,而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和悬念等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符合一定逻辑的故事。
◎ 担忧——锐化效应:为什么企业倾向于聘用有共同愿景的员工
两位精神病人A君和B君同时康复,他们的主治医生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其中的一个人犯病了,另外一个人就要马上把他送回医院。”
一天,医生的电话铃响了起来,原来是A君:“不得了了,B君从今天早上开始爬在我家的厕所里,非说他是我的马桶。”
“快,快把他送来啊!”
A君沉默片刻:“那……我不就没马桶了吗?”
趣评
A君坚信B君就是家里的马桶,即使A君觉得B君的行为有些失常,但是他也十分认同B君是马桶这一事实——这种现象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锐化效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社会知觉中,心理学家波斯托曼做了有趣的实验,他事先对被试者所重视的价值做了调查,然后准备一些与这种价值相关的单词,并用瞬时显示器把这些单词出示给被试者。当波斯托曼测定被试者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而促进知觉的现象,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
人在进行知觉判断时,一般是凭着贫乏的信息来对事物形成完整的印象的,在波斯托曼的实验中,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便是他们所拥有的贫乏的可见信息,当遇到与其价值相关的单词时,这些信息就对他们的知觉起到了锐化的作用。比如,当人们在知觉某个对象前,如果你认为人最应该拥有的人格素质是诚实,那么,当你知觉特定的对象时,你就会按照这一价值观去认知这个人,哪怕这个对象只是出现了微不足道的带有诚实信息的表现,你也会认为对方是一个诚实的人,进而觉得其还可能具有善良、热情、随和和温柔等性格品质。
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应聘人员的考评都上升到价值观层次上,特别注重应聘者个人价值信念与企业现行价值准则的契合程度的考察,企业把员工与企业是否拥有共同愿景视为选聘与否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这些企业从能力和价值认同的关系角度,将所有受雇人员分为4类:其一,将价值认同高并且能力强的人称为企业英雄;其二,价值认同低能力弱的人是企业坚决解聘的对象;其三,价值认同高但能力差的人,对其进行培训和开发以后再聘用;其四,价值认同低甚至反对企业价值观而能力强的人,企业坚决弃而不用,哪怕以一些短期损失为代价。从根本上来看,企业之所以采取这种招聘策略,就是因为员工的价值观对其执行工作任务、履行工作使命可起到一定的锐化作用——员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他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