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3057500000031

第31章 经济心理学(2)

后来它们遇到一只正在准备注射******的狮子。小白兔对狮子说:“狮子狮子,你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的事呢?这片森林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奔跑吧!”狮子看了看针筒,又看了看小白兔,于是把针筒向身后一扔,冲过去把小白兔狠揍了一顿。看到这一幕,大象和长颈鹿吓得直发抖,它们为小白兔鸣冤道:“你为什么要打小白兔呢?它这么好心,让我们放弃毒品而去接近大自然。”狮子愤怒地说:“这个混蛋兔子,每次它吃了******就拉着我像白痴一样在森林里乱跑。”

趣评

长颈鹿和大象并不知道小白兔奔跑的动机,但是在从众心理的鼓动下,却加入了以小白兔为首的奔跑队伍,这种现象与投资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如出一辙。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跳过去,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心理”。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由于对信息缺乏了解,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便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来获取信息。在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凯恩斯曾经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评选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具体到投资领域,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往往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以此来规避投资风险。除此之外,系统机制也可能引发“羊群效应”。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追加保证金或者遵守交易规则,一些投资者便不得不将他们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如果很多人都投资股票市场,便可能导致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从而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在追涨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每个人都恐慌出逃,此时极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

“假如你在绝望时抛售股票,你一定卖得很低。”这是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金玉良言。其实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存在着“羊群心理”,当大家都对未来悲观时,一些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无人问津;等到市场热度增高,大家又争先恐后地进行抢购,随着市场的调整,再一窝蜂地匆忙杀出。可以说,“羊群效应”是大多数投资人都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

◎ 千万记着说“不”——框架效应:快卖涨势股,慢卖跌势股

——小姐,我可以吻你吗?

——不。

——那,请允许我用胳膊挽着你的腰,好吗?

——不。

——这个,那么,让我握着你的手,总可以吧?

——不。

——小姐,你为什么总是说“不”?

——妈妈说,和男孩子第一次约会时,千万记着什么都要说“不”。

——那么,小姐,你介意我握你的手吗?

——不。

——小姐,你介意我挽着你的腰吗?

——不。

——小姐,你介意我吻你吗?

——嗯……不!

趣评

对于同样的要求,男人采取了不同的问法,获得了截然相反的答案,或许你会觉得这种现象很滑稽,然而在股票投资市场上,“快卖涨势股,慢卖跌势股”的现象与上述笑话有着类似的逻辑。

笑话中的心理学

“框架效应”是指面对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在消费领域,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会更敏感。

为了解释“框架效应”,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A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则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在B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00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元。

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A加油站要比B加油站更吸引人。这是因为,与从A加油站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比与从B加油站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少一些。A加油站是与某种“收益”(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B加油站 则是与某种“损失”(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发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

再看下面两个关于选择的题目:

A. 一笔生意稳赚800美元;B.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C. 一笔生意稳赔800美元 D. 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经济决策的理论历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的。然而,人类在许多方面有非理性的特征,收益和损失完全是以认知参照点为依据的,参照点不一样,人们决策的方式也不一样: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于偏好风险。

在股票投资市场上,当股价上涨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得稳定收益,很快就把股票卖出;而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人们总是怀着“股价还会上涨”的心理,采取了风险偏好的做法,死死地抓住跌势股。这种心理往往导致人们遭受到更大的损失。

◎ 献给上帝——心理账户:将某笔账算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头上

有一个流浪汉,他无意中买的一张彩票中了头奖。当他来到教堂祷告时说:“神父,我有罪啊!我本想把钱都献给上帝的。”

神父说:“那很好,主会祝福你的。”

流浪汉接着说:“但是,我把钱抛向天空,上帝他却总是不拿呀!”。

神父:“……”

趣评

对于意外之财,流浪汉准备把它献给上帝(尽管只是虚伪的慈善),如果这些钱是流浪汉通过劳动所得,他便不会想到关上帝什么事了。可见,虽然同样是钱,但是如果钱的来源不同,人们便会区别对待。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所提出,是指对于总体经济账户上的进出项记录,人们将它们记录到若干个不同的心理分录科目。也就是说,人们自发地对自己所获得的金钱分门别类,以致针对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态度。通俗地来说,即“将某笔账算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头上”。例如,你这个月意外地获得了1000块钱的奖金,由于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财富,你多半会很快地将它们花光,如花800块钱买一条心仪的领带。但是如果这1000块钱是以获取工资的方式获得的,你大概就不会这么大方了,也许会谨慎盘算一下如何使用它们。正是由于把1000块钱归类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所以你的消费行为截然不同。

关于心理账户,塞勒教授讲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获得了不错的讲课报酬。他很高兴,便在讲课之余在瑞士进行了一次旅行。虽然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但是教授仍然对这趟旅行非常满意,觉得物超所值。

后来,塞勒有一次去英国讲课,也获得了不错的报酬,于是又去瑞士旅行。可是这一次旅行却让塞勒感觉非常不舒服,他觉得瑞士的物价太高了。

为什么同样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旅行时,塞勒把在瑞士赚的钱与消费的钱放在了一个账户上;第二次旅行则不是这样,他把从英国赚的钱放在了瑞士的账户上。所以他觉得,第二次的旅行没有第一次旅行愉快。

按照常理来说,我们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在经济学账户里,只要绝对量相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在心理账户里,人们对每一元钱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根据钱的不同来源,对“去往何处”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般而言,心理账户有如下3种情形:

(1)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2)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3)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例如,如果一个人偶然从股市上赚了很多钱,在随后的投资行为中,他便会采取风险更大的投资决策。这种冒进的行为常会导致投资者输掉大量的金钱。

◎ 产后而亡——赌徒心理:执迷于随机的成功

有一个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赌徒,总幻想在赌桌前发财致富。一天,他拿了一张面值为1000法郎的钞票去赌博,几个小时后,他回来了。妻子忙问:“那张大票子生孩子没有?” “生了,生了,”赌徒从衣袋里掏出两张十法郎的钞票,哭丧着脸说,“不幸的是,它们的母亲产后去世了。”

趣评

有一些人沉迷于赌博游戏,是因为在每一场赌局开始前,他们都幻想着自己是下一个超级赢家。虽然获胜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他们总会认为自己便是下一个幸运儿。

笑话中的心理学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在著名的斯金纳箱(一种动物实验仪器,箱内设有一杠杆或键,动物在箱内可以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中做过一个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在最初的实验中,箱子中的小白鼠每按30次按钮就可以吃到食物。而在随后的实验中,小白鼠是否获得食物与按钮次数无关,随机获得食物。

实验发现,在最初的实验中,小白鼠得到食物后,会休息一会儿,必要时再持续按键;而在随后的实验中,由于小白鼠无法预测食物什么时候滚出来,便不断地按键,如果某次按键后滚出的食物特别多,或者长时间食物没有滚出来,小白鼠按键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想想赌徒的行为,可以发现现实世界的赌徒与这只小白鼠的心理相差无二:当某个赌徒在某次的牌局中赢了较多的钱后,他并不会就此收手,反而会继续赌下去,因为他幻想着更好的运气,期望能够赢回更多的金钱;当一个赌徒长久输钱后,也会继续把赌博游戏坚持下去,因为他总认为也许下一局就彻底赢回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好赌成性的原因所在,不管他们此时是输家还是赢家,他们都无法从赌局中抽身而出,因为他们期望着随机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对操作必然引发行为结果的规则,一些与概率相关的获得能激发人们更大的操作积极性。所以,总是有很多的人醉心于股票投资,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这个高风险的游戏中。

◎ 时来运转——赌徒谬误:3个跌停板之后,市场不一定会反弹

有个蔬菜商驾车送货时撞伤了一名老妇人,老妇人便将他告上了法庭,蔬菜商为此付出了很大一笔补偿费。几周以后,蔬菜商的货车又撞倒一位老绅士,这位绅士同样诉诸法律而获得了一大笔赔偿金,而蔬菜商则几乎被带入破产的境地。

一天,蔬菜商正在家里闲坐,他的儿子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爸爸!”孩子喊道,“不好了,妈妈被一辆旅行车压死了……”

顿时,蔬菜商眼里涌出了两行热泪,激动地说:“我终于时来运转了!”

趣评

所谓的“时来运转”便包含着“风水轮流转”的心理推理,然而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你持续走背运时,你并不一定会反弹走好运。

笑话中的心理学

关于好运气和坏运气的转换,人们常有这样的推理:遇到持续的坏运气后,便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该走运了,因为风水轮流转,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倒霉。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这便是心理学中的“赌徒谬误”。例如,如果一个赌徒一晚上手气都很差,便会认为再过几次之后自己就会成为赢家;股市大盘连续上涨4天后,人们便会做出下跌的预测;经历连续几天的好天气后,人们就会担心随后会下大雨。

为了更好地诠释“赌徒谬误”,我们可以用重复抛硬币的例子来说明。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机会是0.5(1/2);连续2次抛出正面的机会是0.5×0.5=0.25(1/4);连续3次抛出正面的机会率为0.5×0.5×0.5= 0.125(1/8),以此类推。

现在假设,我们已经连续4次抛出正面。发生赌徒谬误的人说:“如果下一次再抛出正面,就是连续5次。连抛5次正面的机会率是(1/2)5 = 1/32。所以,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只有1/32。”

以上论证步骤看似正确,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假如硬币公平,抛出反面的机会率永远等于0.5,不会增加或减少,抛出正面的机会率同样永远等于0.5。连续抛出5次正面的机会率等于1/32(0.03125),但这是指未抛出第1次之前。抛出4次正面之后,由于结果已知,不在计算之内。无论硬币抛出过多次和结果如何,下一次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机会率仍然相等。实际上,计算出1/32机会率是基于前4次出正反面机会均等的假设。因为之前抛出了多次正面,而论证这一次抛出反面机会较大,属于推理谬误。这种逻辑只在硬币第1次抛出之前有效。

在期货市场上,3次跌停板之后,为什么会有很多投资者认为市场会反弹?因为投资者认为否极泰来是事物发展必然的趋势,而实际上这一思维方式等同于“赌徒谬误”。结果,由于秉这一观点,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都死于趋势行情说。

◎ 空姐的智慧——赌场的钱效应与蛇咬效应:为什么赌博让人们欲罢不能

一天,在一班长途飞机上,机长在休息时想与一位空姐搭讪,然而空姐并没有兴趣理会机长,只是自顾自地翻阅手里的杂志。

于是,机长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空姐仍然无动于衷

机长接着说:“游戏是这么玩的,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你就给我5美元,然后你再问我一问题,如果我不知道答案,我就给你5美元。”

空姐依然不屑一顾。

机长觉得很没趣,然后又加大筹码:“这样吧,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你给我5美元,如果我回答不出来,我给你100美元。”

空姐放下杂志,盯着机长看了5秒钟,然后说:“好,那你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