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3057500000025

第25章 社会心理学(2)

在中国香港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所饰演的卧底警察陈永仁因为长期混迹于黑社会中,日常的行为在无意识中出现了明显的黑帮分子的特征,而实施这种行为与其达到卧底的目的并没有任何关联。陈永仁为此饱受心理困扰,他不知道该如何挣脱出卧底角色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控制。

借助监狱模拟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很容易解释陈永仁遭遇心理困境的原因:虽然陈永仁的真实身份是一名警察,但由于长久饰演黑帮分子,在某些时候,他便会以为自己真的是一名黑帮分子,与真正的黑帮分子相差无二。

◎ 牧师的总部——场化效应: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

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

“现在离地面多高?”牧师问道。

“二万英尺。”

“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太近了!”

趣评

牧师所谓的总部就是信仰中的天堂,当接近“总部”时,牧师便自觉地按照“总部”的规则拒绝杯中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场化效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场化效应”,是指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例如,有的人本来对赌博并不感兴趣,但是当他置身于赌场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赌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当他参加一个气氛比较热烈的演唱会时,也会像那些疯狂的歌迷一样,与他们一起呼叫、高喊。

关于场化效应的产生原因,有如下解释:

(1)集体意向说。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2)精神感应说。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罚。当然,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

(3)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指出:“群体行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只是对那一行为感到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就会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同时也就有介入进去的倾向。”

(4)循环反应说。该理论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场化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例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

(5)责任扩散说。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时胆小、怕事、保守的人便会做出一些一个人时不敢做的事。

(6)从众说。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责难、孤立。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

◎ 英雄救美——旁观者效应: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帮助,请明确告诉对方

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身陷大火中,最后被一名救火员救了出来。女子获救后,深情地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说:“为了救我出来,你一定费了不少气力吧?”

救火员说道:“可不是嘛!为了救你,我不得不打退三个救火员,他们都抢着来救你呢!”

趣评

如果被救的女子不是有着外貌优势,或许她的运气就不会这么好了。因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多人在场时,每一个人都倾向于等待他人去实施救助行为,而选择不作为。

笑话中的心理学

1964年3月13日夜晚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归家的途中,遇到了意欲行凶之人,她绝望地喊叫求救:“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顿时,附近住户纷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被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再次来到了朱诺比白的面前,女子再次喊叫,附近的住户再次亮起了灯,凶手仓皇逃跑。就在朱诺比白以为逃过了一劫,坦然回到自己的公寓时,凶手突然出现,朱诺比白拼命地叫喊求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观看,但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结果朱诺比白死在了楼梯上。心理学家对这一社会案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将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一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态度。当看到朱诺比白身处险境的时候,每一个邻居都认为即使自己不出手相救,也肯定会有其他人挺身而出,结果导致所有的人都只是若无其事地倚窗相望,朱诺比白却死在了凶犯手下。

假设另外一种情境,朱诺比白明确地向某个邻居发出求救的信号,她叫喊着某个邻居的名字,请求他帮助自己报警或者赶走歹徒。在这种情况下,朱诺比白获救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因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因此,如果你确实需要某个人的帮助,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你应该明确地把自己的请求传达给具体的人,让对方确知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当快餐店中的一名被试者离开餐桌前,如果他请求特定的一个人为自己看管皮包的话,“小偷”(实验者的同谋)试图把皮包拿走时,那些委托人都对“小偷”的行为做出了行为反应。在第二种情境中,被试者离开前仅对别人问了一句:“你有时间吗?”结果,当皮包被偷走时,这些人只是无动于衷地看着“小偷”把皮包拿走。

◎ 遗愿——标签效应:被“标签”出来的英雄

在天堂的门口,有三个人在排队等候进入。圣彼得问他们:“在进入天堂之前,你们希望听到参加葬礼的人说些什么呢?这大概是你们最后的遗愿了。”

第一个人说:“我是一个医生,我希望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医生,他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第二个人说:“我是一个老师,我希望有人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他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第三个人说:“我听了你们两个人的话,非常感动。不过,我更希望有人大叫:‘瞧!他在动!’”

趣评

既然已进入天堂,自然已经被标注为“失去生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就像为他们贴上了一张标签。随之,关于遗愿的设定,医生与老师便产生了“标签效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标签效应”呢?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标签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的人对慈善事业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评价为“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评价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的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评价为“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的钱要少。

上述实验充分证明了“标签效应”对人们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例。例如,一旦某人被某个组织赋予了某个称号,他们随后的行为总会受到这个称号的影响,以使自己的行为能匹配这个称号的内涵。1945年2月,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全面胜利。在一次摄影大赛中,伊拉·海斯与其他战士的一张合影获了大奖,照片在美国印刷数百万张,海斯被民众视为战争英雄。由于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从此以后,海斯总是以英雄的姿态亮相。

同样,给某个人贴上一个正面的标签,就会促使对方在态度和行为上做出积极的反应。世界第二次大战期间,针对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月都向家人寄一封信,在信中描述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结果,半年以后,原先不可救药的士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标签效应”对个人的启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人生是被“标签”定义的。例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非常喜爱跳舞,但是父母和朋友都说他不可能在舞蹈界混出名堂,时间一久,这个人便渐渐地放弃了自己对于舞蹈的爱好,正如其父母和朋友所语言的那样,他没有在舞蹈方面获得成功。然而,按照“标签效应”的逻辑来推理,可以发现,这个人之所以没有在舞蹈方面获得进展,很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不具备跳舞的天分,而是因为父母和朋友的负面标签发挥了消极所用。因此,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所认可的自我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样的自我。

◎ 仪式的一部分——社会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一名主教到非洲的一座教堂参加祝圣仪式。由于教堂的椅子不够,主教不得不坐在一个装肥皂的木箱上。仪式开始不久,木箱突然破了,主教尴尬地跌倒在地,然而对于主教的遭遇,教堂内没有一个人失声而笑。

仪式结束后,主教对该教堂的神父说:“你们这里的人真有礼貌,我本来以为自己摔倒在地上,会引起所有人大笑呢。”

神父回答:“噢,他们还以为那是仪式的一部分呢!”

趣评

如果教堂里的人不是第一次参加祝圣仪式,对于主教的失仪之举或许便会捧腹大笑了。在这个笑话描述的情境中,大家都从众而不笑,是因为他们认为不笑才是对这种场合的正确反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或者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场合,为了避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合时宜而招致他人的取笑,很多人都会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观点和做法,产生从众行为。

谢里夫·穆扎法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与自主运动效应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要求参与者判断一个光点的运动量,该光点出现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点,虽然它实际上是静止的,但看上去是运动的,这便是称为“自主运动效应”的知觉错觉。在最开始,谢里夫让参与者单独做出判断,每个人判断的差异很大。然而,当参与者被召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判断时,他们的判断就趋向一致。他们都认为看到光点朝着同样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量也相同。随后,谢里夫让参与者结束集体观看之后,独自回到同样的暗室,让他们重新判断光点是否移动,实验发现他们仍然遵从刚刚形成的群体规范。

人们之所以会从众,有时候便是受到了信息性影响。所谓信息性影响,是指希望准确无误地了解特定情境下的正确的反应方式。就像那个古老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所阐述的那样,虽然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皇帝穿着的衣服,但是他们不确定其他人是否看到了皇帝的新装,如果自己说没有看到衣服,便会被视为愚蠢的人,于是每个人都追随其他人的观点,一致赞不绝口地说皇帝的新装多么美妙绝伦。

所以,一个人越见多识广,对于自己的观点越自信,便越不容易被群体的力量征服,从而成为一个有见解的人。

同时,在谢里夫的实验中还体现出这样一种现象:群体解散后,那些参与者独自回到暗室后,仍然遵从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这正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是怎样形成的。因为随后的研究发现,关于自主运动所形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年后的测试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创立规范的小组成员都离开了,最初所形成的关于自主运动的观点仍然经过几代的小组成员传递下来。通过这个实验,你便会明白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为什么至今仍然操纵着现代人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