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等人也都讲述过亲身经历的“酝酿效应”。普拉特和贝克在文章中写道:“摆脱了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切思绪,快步走到街上。突然,在街上的一个地方———我至今还能指出这个地方——一个想法仿佛从天而降,来到脑中,其清晰明确犹如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喊叫。我决心放下工作,放下有关工作的一切思想。第二天,我在做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时,好像电光一闪,突然在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思想,这就是解决的办法,简单到使我奇怪怎么先前竟然没有想到。”
因此,当你因为遭遇一个难题而抓耳挠腮时,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心情放松的事情,说不定就在你停下来的时候,原来把你逼到死角的难题迎刃而解,你可以真正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 应聘者——桑代克试误说:人类学习的本能从何而来
动物园招聘一名大象饲养员,一个年轻人前去应聘,动物园的经理说:“我有3个条件,你能做到就可以被录取。第一,你先让大象摇摇头;第二,然后让它点点头;第三,最后让它进游泳池。”
年轻人想了想,走到大象面前,问:“你认识我吗?”大象摇了摇头。他又问大象:“你脾气很大吗?”大象点了点头。然后年轻人拿出一把锥子,对着大象屁股使劲刺了一下,大象一痛,就摔进了游泳池。
年轻人对经理说:“我都做到了,可以录取了吧?”经理说:“你这么没有爱心怎么可以做饲养员呢?不行!”年轻人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恳求经理再给他一次机会,经理答应了,但是仍然要求年轻人必须做到上述3个条件。
这回年轻人先问大象,“你脾气还大吗?”大象赶紧摇了摇头,他又问:“你这回认识我了吧?”大象马上点了点头,然后他说:“那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大象连忙跳进了游泳池……
趣评
年轻人第一次与大象沟通时,大象的回答使其受到了某种形式的惩罚——被锥子刺痛屁股。年轻人再次与大象对话时,大象便改弦易辙,按照可以免除惩罚的方式进行了回答。人类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不断地修改错误的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
笑话中的心理学
桑代克(E.L. Thorndike)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很多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其中,让饿猫逃出“问题箱”的实验对于学习的实质与机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桑代克将一只饿猫置于一个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打开后,猫就能逃出箱子,并获得奖赏——一条鱼。饿猫刚开始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并得到了食物。
第二天,桑代克再把出逃的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就能打开箱门。
这个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就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他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主要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练习律
练习律是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会有效果。
2.准备律
准备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②“当一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能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此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简而言之,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3.效果律
效果律是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境发生联系,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不适之感的动作,就会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其结果是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再现。”也就是说,当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的联结会得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罚)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 联想——邮票效应:推理的材料越具体,就越容易得出正确结论
幼童:“妈妈,那些发药的阿姨为什么戴口罩?”
妈妈:“给你的药很好吃,院长怕他们偷吃了。”
幼童:“那么那些拿刀的叔叔戴口罩是怕他们聚餐吧?”
趣评
妈妈的解释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是因为这种解释与儿童的心理和日常行为密切相关,孩子不但理解了妈妈的逻辑,而且还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产生了联想——非常符合“邮票效应”的观点。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邮票效应”,是指如果研究的课题能够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
邮票效应来自于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972年,一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批人扮演邮局的拣信员,在他们的面前摆上几个贴了50里拉和40里拉面值邮票的信封,有的封了口,有的没有。实验者规定:“如果信封封了,那么它上面应贴有50里拉的邮票。”那么,对于这些“拣信员”,他们应该翻看哪些信封才能实现这一命题呢?
结果发现,24个被测试者中有21人作了正确的选择,即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
后来,一位叫沃森的科学家变更了材料,进行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把印有符号的四张卡片摆在参加实验者面前。沃森告诉他们,每张卡片的正面印有英文字母,背面印有数字,要求他们从这四张卡片推论出“如果一张卡片的正面印有一个元音字母,则在背面印有一个偶数”这个命题是否有效。
实验者的任务是为判定这个命题是否有效而翻看合适的卡片。结果发现,46%的人翻看了E和4,这种选择是错的。E是必须翻看的,但4却不必翻看,因为它的背面不论是元音或是辅音,都不会导致这一命题失效。只有4%的被试翻看了E和7。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E的背面出现奇数,7的背面出现元音就会使这一命题失效。另外有33%的被试只翻看E。其余17%的被试者做了其他错误的选择。
在这个实验中,参加实验的人选择正确率为4%,远远低于邮票实验的正确率87.5%。这说明,与人的某种具体活动情景相联系的课题,推论的正确性就会大为提高。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推理时,推理的材料越具体,就越容易得出正确结论;而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材料,就会增加推理的难度。
◎ 激励——“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农夫正驱赶一头驴子耕田。
“加油呵!布鲁诺。走吧,鲁迪。往前拉!奥斯卡。再提一口气!乔。”
一位过路人问道:“那头驴子到底叫什么名字?”
“彼得。”农夫回答。
“那可是奇怪了。你刚才不是叫了一些完全不同的名字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这样的。”农夫说道,“这头驴子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于是,我就瞒着这家伙,叫出许多名字。那么,它就会因为觉得‘有这么多驴子来给我帮忙’而安心耕田了。”
趣评
某些时候,即使他人只是在场而不提供任何帮助,个体的工作效率也会提高。这是因为,一种隐含的竞争机制发挥了作用。
笑话中的心理学
社会促进,又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导致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他人在场”有三种形式:实际在场、隐含在场以及想像在场。19世纪末,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了研究,他测量三种条件下的自行车竞赛成绩,发现个人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他又以一群10~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进行卷线操作,发现团体卷线比单独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据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团体工作效率远比个人工作效率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云克对社会促进现象作出了解释,提出了“社会促进的驱力水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时,可以提高个体的驱力水平。驱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优势反应更易于表现出来,如运动员在体育竞赛条件下大多能提高成绩。扎云克的理论还认为,如果作业活动是复杂的、生疏的和技术性的,就会因为他人在场导致驱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与社会促进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促退。例如,当人们学习新行为或者正在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将会导致学习效果降低。然而,随着个体重复操作复杂反应训练,使其变为个体熟练的优势反应后,则会出现社会促进现象。
针对社会抑制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人提出了“分心—冲突模型”。该理论认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会降低其工作绩效,是因为此时引起了个体两种基本倾向之间的冲突,即人们不自觉地会注意周围观众或者与自己一起参与活动的人,又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不熟悉的活动中,这便导致个体分心,不自觉地影响了工作绩效。
关于社会促进现象,有如下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 全部消灭——Yerkes-Dodson法则:哪些人更易于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名高级军官曾问一名瑞士军官:“你们有多少人可以作战?”
“50万吧。”
“如果我派100万大军进入你们的国境,你们怎么办?”
“那我们只好每人打两枪。”
趣评
当有100万士兵进攻时,瑞士的士兵自然更要严阵以待。在某些时候,人的行为表现与压力成正比。不过,只是“某些时候”。
笑话中的心理学
“Yerkes-Dodson法则”也称为“叶杜二氏法则”。该理论认为压力与业绩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形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能够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
“Yerkes-Dodson法则”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叶克斯与杜德逊,他们经过实验研究归纳出了“Yerkes-Dodson法则”,解释了心理压力、工作难度与作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们因动机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对人们的工作表现有促动功能,不过压力所产生的促动功能的大小,还因工作难度与压力高低而异。通常来说,在简单易为的工作情境中,当人们承担较高的工作压力时,将会实现较佳的成绩。这是因为简单工作多属重复性的活动,人们长时间从事这种活动便会形成自动化的连锁功能,在完成工作时,一般不需要太多的认知思考便可充分胜任。因此,如果存在心理压力的话,不但不会影响自动化功能的进步,反而有可能提升自动化的速度。但是对于那些复杂困难的工作,便是另一回事了。由于人们在从事复杂的、需要较多智力付出的活动时,心理活动容易受到复杂困难的情绪的扰乱,如果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思考稍有疏忽,就难免会忙中出错,引致一些不良后果。
通过“Yerkes-Dodson法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