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好的同情——自骗性心理防御机制:隔离
年轻的妻子满面愁容。
“你怎么啦,亲爱的?”已经结婚10年的女友问。
“噢,我感到非常痛苦,丈夫整个晚上都不在,而我一点儿也不清楚他现在在哪儿。”
“唉,这不该使你焦急不安。”女友面带微笑地回答,“要是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大概你会更加痛苦。”
趣评
结婚的女友认为不知道丈夫在哪反而会令自己更开心,这等于把事实真相隔离于自己的意识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女友采用了隔离的手段进行心理防御。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或情感分割于意识之外,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造成精神上的不愉快。
人们采用隔离的行为进行心理防御时,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
比如人死掉后,人们不直接说“死掉”,而是委婉地说“仙逝”、“长眠”、“归天”,这种说法有助于个体减轻悲伤的程度,以致降低对死亡这一事实的不祥感觉。
又比如说,一个男孩向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表白时,他为了不使自己的示爱表现得肉麻,便用“I 1ove you”代替“我爱你”;有人把去厕所的行为说成“上一号”或者“去唱歌”——这两种情况都是一种“隔离”,都是为了避免不愉快。
◎ 牧师收费——自骗性防御机制:理想化
婚礼刚刚结束,新郎边从口袋里掏钱边问牧师:“我需要付多少钱?”
“像这类服务,我们一般不收费。”牧师回答说,“不过,你可以根据你妻子的漂亮程度付钱。”
新郎递给牧师一张一美元的钞票,牧师掀起新娘的面纱看了看,然后把手伸进自己的口袋里说:“我给你50美分的找头。”
趣评
从牧师的视角来看,新郎对于新娘的容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种评价超乎了客观的标准——其实,美化已拥有之物也是一种心理防御的手段。
笑话中的心理学
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最美好的事物,享受到最理想状况下的境遇,但是现实并不总是匹配人们的理想。更常见的现象是,人们获得的事物与理想的标准相差甚远,这时,“理想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便易于出现,即个体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物做了过高的评价,采用高估的态度去评价客体,结果导致个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个体的描述与评价完全脱离了现实。比如,一个男人在与朋友交谈时,一直鼓吹要追求到身材火辣的女子,当男人恋爱后,他便常在朋友面前夸赞自己的恋人,称赞自己的女友有着模特一般的身材,于是,男人的朋友鼓动他把自己的女友带出来,让大家一睹芳容。一天,男人果然把女友带到了朋友面前,朋友们大失所望,因为这个据说有着火辣身材的女子不过是中人之姿,身材相貌根本就不能与模特相提并论。在这个过程中,男人就完全把自己的女友“理想化”了,使用了自欺欺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 愚蠢的事——攻击性心理防御机制:转移
艾丽莎郑重地对女友说:“你拒绝嫁给阿里克是犯了一个大错误,现在他和我结婚了。”
“这并不奇怪。当我拒绝他时,他就说,由于痛苦,他会做出一些极其愚蠢的事!”
趣评
在爱情领域,当一个对自己的心上人求而不得时,便会选择与一个自己不怎么爱的人缔结婚姻,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这些失意的人采取了“转移”这种心理防御机制。
笑话中的心理学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时,便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人们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比如,一个上班族因为在公司里受了客户和老板的气,回家后便对妻子和孩子无端指责,将怒火发在他们身上,这种行为便是“转移”的一种表现。人们除了“转移”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外,也会把自己的正面情绪和情感“转移”到其他的客体上,有的父母经历了丧子的伤痛后,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格外关爱,经常去看他们,为他们带去很多礼物,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那些孤儿。丧子父母在关爱那些孤儿时,便发生了正面情感的“转移”。
“转移”有很多种,有替代性对象(或目标)的“转移”、替代性方法的“转移”、情绪的“转移”等。例如,有一对夫妇因感情不和睦而协议离婚。离婚后一女一子归父亲扶养,但父亲因工作关系,将其子女寄养在祖父母家中。祖父母对待男孩的态度非常严格苛刻,常常无缘无故地打他,而对女孩则完全不一样,疼爱有加。这种区别待遇致使男孩离家出走,后经其父寻回仍寄居在祖父母家中,但回到祖父母家中后,男孩就开始出现破坏家中物品,且割破自己衣物和自残等行为。后经医生治疗,发现其祖父母对男孩的母亲坚持离婚致使家庭破裂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将不满情绪发泄到长得像母亲的男孩身上。在本例中,祖父母使用了替代对象的“转移”(祖父母将对男孩母亲的不满移至男孩身上),情绪性的“转移”(祖父母严格苛刻地对待男孩),而男孩则使用了替代性方法的“转移”(以自残这种内向攻击来达到直接攻击的目的)。
采用“转移”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有助于个体从一些挫折和痛苦的经历中重新振作起来,但是如果发生了恶性“转移”,将对某个人的恨意“转移”到其他无辜的人身上,则会对个体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社会上所爆发的一些暴力事件,有一部分便是由于发生恶性“转移”所造成的,比如有的人因为经历失恋事件,便残害那些无辜的年轻女子,这种“转移”演变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凶杀事件。
◎ 核桃——攻击性心理防御机制:投射
公园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一个小孩子走过来:“婆婆,您的牙还行吗?”
“已经不行了,都掉了。”
于是小孩子拿出一包核桃说:“请您替我拿一下,我过去玩一会球……”
趣评
小孩担心老妇人吃掉自己的核桃,无形中揭示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换作小孩替老妇人看核桃,小孩多会产生吃核桃的动机及采取相应的行为。
笑话中的心理学
“投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将自己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的倾向。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便利用了投射理论,瑞士精神科医生、精神病学家罗夏利用墨渍图版来测知人们的内心世界。
“投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人们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具体到心理防御机制领域,“投射”的含义更为特殊一些,指的是个体拥有某种罪恶念头、某种恶习后,反向指斥别人也有类似的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性格的恶劣性,并且批评他人态度和意念的不当。这种行为能够让人们把别人视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从而使人们逃避本该面对的责任。比如,一个男人对自己的下属有非分之想,当他某一天对下属做出不轨的行为后,反而认为是下属在故意色诱自己,自己因为经受不住下属的勾引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朋友有难时,为了避免招惹麻烦便躲得远远的,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这个人安慰自己说,如果现在有难的那一个是自己,朋友肯定跑得比自己还远,所以自己目前的行为非常正当,没有必要为此而自责。上述例子都是“投射”的表现,这种机制虽有助于个体远离自责和焦虑的侵扰,但一般而言,它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它的正面影响——“投射”会影响个体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不利于个体客观地看待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患有妄想迫害症的病人,大多数是“投射”机制的受害者,他们内心憎恨他人,却疑神疑鬼地认为他人要谋害自己。
◎ 我没说过——代替性心理防御机制:幻想
在精神病院里,一个病人狂叫道:“我是院长,你们都得听我的!”
主治医生和护士问他:“谁说的?”
病人回答说:“上帝说的。”
这时,旁边一个病人突然跳出来,义正词严地说道:“我没说过!”
趣评
两个病人,一个幻想自己是院长,另一个幻想自己是上帝——过度幻想并不能让他们成功脱离现实世界,只会让他们以精神病患者的身份出现在医院里。
笑话中的心理学
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者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便暂时先让自己离开现实,通过幻想之物来得到内心的平静,以致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所无法为自己提供的满足,这便是用“幻想”表现出来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借助幻想来获得心灵的满足,比如,一个职员被上级羞辱后,一时感到愤愤难平,便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成了上级的领导,也让其百般受辱,甚至将其开除;一个男人的女朋友为了嫁给一个有钱人而抛弃了他,男人的自尊和情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男人便幻想自己会娶一个比前女友漂亮1000倍、富有1000倍的女人为妻,从而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在集中营里待了4年之久,他发现从集中营里活着出来的人,与他们个人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关键是他们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他们沉醉于幻想中的美好愿景,借以让自己忍受住目前的苦难,最终等到重见光明的一天。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幻想可对个体产生非常正面的影响,有助于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纾解所承受的痛苦,运用信念的力量让自己度过那些苦痛的日子。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幻想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过度徜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很少针对现实采取具体活动,便会导致个体的思维出现退化,难以从容地应对现实世界出现的各种问题。
因此,人固然可以借助幻想获得信念的力量,但是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整日沉湎于幻想之中,将幻想世界混同于现实世界,以避免出现歇斯底里与夸大妄想等症状。
◎ 可以杀了他吗——代替性心理防御机制:补偿
“妈妈,我的海龟死了。”儿子眼中含着泪水对妈妈说。
“别太难过了,我们用纸把它包上,放在盒子里埋在后院,再给它举行一个葬礼,葬礼结束后,妈妈带你去吃冰激凌,再给你买那只你最喜欢的宠物狗,你不要太……”妈妈正在安慰儿子时,突然发现海龟动了一下,高兴地叫道:“儿子!海龟没有死!”
“我可以把它杀了吗?”儿子失望地说道。
趣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们常用获得某一件物品以补偿失去一件物品的心理,通过这种补偿行为,一种事物带给人们的遗憾则消解在另一种事物带给人们的欣喜中。
笑话中的心理学
当个体受限于本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导致既定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便以其他的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从而降低其内心的焦虑感,重拾自己的自尊心,这种行为称为“补偿”。“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3种类型,其一为消极性补偿,其二为积极性补偿,其三为过度补偿。
1.消极性补偿
所谓的“消极性补偿”,是指个体所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非但没有为个体本身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招致更大的伤害。比如,一个事业发展不顺的男人,索性放弃追求,每天都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一个单身的人感到生活空虚,便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心里的压力;一个男生被班里的学生所排斥,男生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便参加了不良帮派组织,成天游手好闲;一个孩子由于被忙于工作的父母所忽略,便索性做出一些负面的行为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2.积极性补偿
“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通过正面的途径来弥补缺陷,从而为个体的人生带来好的转变。比如,一个女孩相貌平庸,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她便发奋学习,通过在学业上获得成就来赢得他人的重视;有的人先天身体素质较差,便加强体育锻炼,结果他的身体素质反而比普通人的还要好;前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许多慈善救济组织,特别成立了针对犹太人救济的组织,以弥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政府为世界带来的浩劫。
3.过度补偿
所谓“过度补偿”,是指个体否认其在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或者是为了曾经经历的失败而加倍努力,期望能予以克服,结果反而矫枉过正,正面的改进行为演变为恶劣的后果。比如,一个从小县城来的女孩进入大学后,突然意识到自己非常土气,于是便试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她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外,还用业余兼职赚来的钱购买名牌服饰,结果,女孩对名牌着了魔,当她兼职赚来的钱不足以满足她的消费水平时,便开始透支信用卡,最终欠了银行很多的钱。
“补偿”一词,最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提出,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自卑感萌发于儿童时期,个体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于是通过“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一般而言,人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人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人们独特的人格类型。从3种补偿方式类型来看,“积极性补偿”对于人们超越自卑具有明显的正面意义,另外两种补偿方式则使人们或者自欺欺人地超越了自卑,或者被自卑情结所奴役,以致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同而失去了自己真正的人生。
◎ 裁判——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升华
汤姆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可他还是不会数10以上的数。
老师担心地问他:“你将来当什么好呢?”
汤姆:“我当拳击裁判员。”
老师:“为什么?”
汤姆:“拳击裁判员最多只需要数到10。”
趣评
每个人的缺点和本能并不具有绝对的或正面或负面的意义,只要找到适当的表现途径,缺点也能变为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助力。
笑话中的心理学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为“升华”做了如下定义:个体将一些本能的行为如饥饿、****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能让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内。比如说,有的人天生有暴力倾向,他便借助锻炼拳击或摔跤等方式来满足这种心理,最终将其转移为对自己的正面影响力,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言辞刻薄,惯于批评他人,于是他选择了评论家的工作,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上述行为便是通过“升华”表现出的心理防御机制,“升华”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有助于个体将负面的经历、情绪和情感转变为能够社会所认同的行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由于获得认同感而取得心理的满足。
安娜·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她子承父业,同样是一位在精神分析领域颇有建树的心理学家,1936年,她出版了《自我与心理防卫机制》一书,在书中她将精神防御分为10种类型,认为相较其他9种防御机制,“升华”不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由于遭受负面的内驱力的影响而不得不经受内心的煎熬,或者做出了一些无益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其实,如果他们能将一些本能冲动或者因挫折产生的不满怨愤转化为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他们应该会快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