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在用人方面虽有弊端,但却也非常重视人才,他们的用人原则是:避亲用乡,择优保荐,不论出身,有能力就要用。
1.英雄不问生处
马荀原是祁县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西粮店下属一个小粮店的掌柜,其卜虽大字不识一个,却善动脑筋,又能吃苦,在他的管理下这个小粮店生意做的是十分兴隆。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复盛西商号却经营不善,连续两三个账期都是赔钱,反倒要粮店给复盛西贴补财务窟窿。而复盛西商号的伙友,虽然连续赔钱,却待遇好、地位高;粮店伙友虽然赚了钱,待遇、地位都不能与复盛西相比。粮店伙友难免为此发牢骚。马荀心想如果长此下去,人心不和,买卖必定难以维持,经过再三考虑,下决心在回家探亲时向财东乔家反映真实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马荀是山西祁县姜堡人,离财东住地乔家堡仅五六里路程,但他求见东家心切,在探亲回家时先径直到了乔家堡乔家大院。时值寒冬腊月,马荀风尘从身披一件破烂皮袄,又是长途旅行,看上去极为邋遢,到乔家大院时竟被看门的当作乞丐拦在了门外。马荀急中生智,让门房赶快去禀报老爷,就说有一位马大掌柜从包头回来,有急事要面见东家。门房一听马大掌柜,不敢怠慢,急忙禀报。老财东乔致庸听说有人自称马大掌柜,不由得心中发愣,因为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自称是大掌柜,倒想看看这位大掌柜是何许人,便传话请进。马荀见到威名赫赫的财东乔致庸并无毫不胆怯,他把复盛西商号与粮店的经营情况讲得一清二楚,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乔致庸见马荀讲的头头是道,十分欣赏马荀之才能。既是人才,岂有不用之理。又听说马荀千里迢迢从包头回家,却过门而不人,更是增加了对他的钦佩。时正逢腊月底,于是吩咐家人:“备一份厚礼,套上我的轿车,先送马掌柜回家探亲。”马荀一听,感激不尽,知道事情有成,便风风光光坐上财东轿车回家去了。年前,包头复字号掌柜向乔财东汇报营业状况,乔致庸详细询问了复盛西和粮店的情况,知道马荀所言属实,便给包头掌柜作了交待,拨付马荀所在粮店一笔资金作为本钱,独立经营,由马荀全权处理粮店事宜。
年后,马荀得到乔致庸的准信,心中十分欢喜,决心大干一场,不能辜负乔掌柜的信任,想到这些,他再也无心留在家中,便提前来到包头主持粮店买卖,马荀成了真正的粮店大掌柜。
此后,他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粮店的生意做的愈加红红火火,粮店有时候需要掌柜签字,可他不识字,便请账房先生替他写好马荀二字,他照猫画虎来写,可字又难免写得缺胳膊少腿,竟把马荀二字写成了马苟,成了伙计们的笑料,被伙计们戏谑称作“马狗”掌柜。不过这位“马狗”掌柜可真有本领,心算口算又快又准,业务经营生气勃勃,人又有德性,勤勤恳恳,在他主持粮店业务的数十年中,为乔家赚了大量的银子。而马荀的成功,与乔致庸善于识人,不拘一格的提拔是分不开的。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说起用人,太谷曹家在晋商中可谓典型,留下了许多关于用人的佳话,让人感受颇深,给人许多启迪。当年,曹家在沈阳开设富生峻钱庄时,曹财东对掌柜人选进行了慎重的选择。一方面求人推荐,一方面自己亲自探访应聘人的身世、家世,多方面考察其品行、道德、能力,最后又找到一位德高望众的、家道殷实的保荐人之后,才正式聘用了一位掌柜,并将七万两白银交付给他做本钱,打发其赴沈阳上任。
但曹财东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掌柜在沈阳经营了没几年,不仅没有为他赚到钱,反而把他投入的七万两本银也赔了进去。后来,这位掌柜回太谷向东家汇报这几年钱庄的经营状况。他一一分析了赔钱的主、客观原因,申明不是自己不称职,实在是有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导致亏损,但自己应承担全部责任,被东家辞退也是毫无怨言的。
曹财东在听了掌柜的全面汇报,感到他讲的赔钱原因符合实际,入情入理,心中认真考虑一番厉,不但没有生气和责怪掌柜,反倒问他:“还敢不敢继续干?”掌柜回答说:“只要你东家信任,我当然敢干!”于是,曹财东又给他拨付了第二笔资本。得到东家的鼓励后,这位掌柜携资再赴沈阳。不料几年过后,他又给赔光了。掌柜感到十分羞愧,一再向东家表示歉意,决定引咎辞职,可曹财东在听了他的第二次赔钱报告后,做出了令他感到震惊的举动,竟然又拿出了第三笔本钱,并鼓励他千万不要灰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相信他一定能经营好富生峻钱庄。掌柜面对曹财东对自己的如此信任,感激涕零。他决心一定要干成干好,报答东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否则无颜再见家乡父老!
回到沈阳后,掌柜重振旗鼓,大力整顿人事,在总结前两次赔本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市场实际改变了经营方法,很快就见到明显的效果。没几年,富生峻不仅赢回了前两次赔的钱,而且获得巨额盈利。掌柜感念曹家的恩德,不敢居功自傲固步自封,而是想办法扩大经营。他用赚来的钱,根据东北盛产高梁的优势,为东家在四平街新开办了富盛泉、富盛长、富盛成、富盛义四家酿酒店,富生峻钱庄在沈阳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户,为曹家赚取了大量的白银。
曹财东选人谨慎,用人不疑,惜才爱才的经商作风在晋商中传为美谈,为众多财东所仿效,形成了晋商独特的“用人风格”。他们那种识人、用人的眼光;以感情重托使其殚精竭虑以图报效的领导艺术即使现在看来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3.慧眼识人,礼贤下士
山西票号业在商界兴起后,祁县最有实力的富商乔致庸眼看着财源滚滚流向他人,但自己却因缺乏票号经营管理人才,无法开办自己的票号而万分着急。乔致庸心里十分清楚虽然票号赢利丰厚,但如果没有精通票号业务的人才是万万不能涉足的。
就在这时,蔚长厚票号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原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经理祁县籍人阎维藩,因给年轻军官恩寿垫支银10万两作为其升官活动费,受到总号的责难,并准备查处阎氏。不想恩寿官运亨通,不久将擢升为汉口将军,以后给票号带来的好处自在不言中,总号查处阎氏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但阎氏已为此心中极为不快,决心离开蔚长厚,另谋高就。
乔致庸知道阎维藩是位经营票号业务的能手,当他得知阎氏有离开蔚长厚的意向时,就拿定主意要将阎氏拉过来为己所用。恰巧这时,阎氏要返乡。乔致庸认为时机已到,便命其子乔景仪在途中迎接阎氏。地点定在子洪口,子洪口为晋中交通要道,是阎氏返乡必经之地。乔景仪等人在子洪口一连住了几天,才等到阎氏。阎氏见乔景仪迎接他的盛况,非常震惊。当景仪将其父乔致庸请他相见之意转达后,阎感动不已。心想:“蔚长厚待我如此之薄,而乔家财势赫赫,富名远扬,有如此敬重我,若能为其效力,可谓三生有幸”。乔景仪遵从父命又请阎氏乘轿,自己则骑马驱驰左右,并言明这是乔致庸特地嘱咐。阎氏感到乔家如此敬他,十分难得,自己也应自谦,不能让比他年长的乔公子骑马。二人你谦我让,最后阎氏只好把衣帽放在轿内,算是代他坐轿,本人则与少东家乔景仪并马而行。
这下可便宜了抬轿子的,16个轿夫轮换抬一空轿,抬起轿来如脚下生风。接到下人报信的乔致庸早已在家门口等候多时,将阎迎入屋内先不说别的,只是问寒问暖,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又摆下丰盛的宴席款待阎维藩,极尽东家之谊。乔致庸暗中察看阎氏,见他仪表堂堂,举止有度,谈吐有节,精明而不失稳健,自信而不失谦逊,谈起票号业务,真知灼见,如数家珍。当乔致庸得知阎维藩年仪36岁,正值“当打”之年时更是赞不绝口。两人一见如故越谈越投机,乔家当场聘阎维藩出任乔家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阎氏也决心报答乔家知遇之恩,愿为乔家商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此后,阎维藩主持乔家大德恒票号26年。阎氏身怀雄才大略,善于经营,果然使大德恒票号业务繁荣昌盛,每逢账期,每股分红达到一万两左右。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辛亥革命中,由于社会动荡,有不少商号、票号遭受影响而倒闭,而大德恒票号由于阎氏主持有方,每逢变故均能及时采取措施化险为夷。所以说,阎维藩为乔家商业的繁荣立下了卓越功勋,而乔家也确是慧眼识人才。
4.得一士而商兴
晋商视人才使用为创立基业之根本,主张“事在人为,得人者兴,失人者衰。”而杰出的人才也确实在晋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晋商的用人原则,可以归纳为三点:一避亲用乡;二择优保荐;三破格提升。避亲,即用人回避戚族,包括财东与经理也都不能荐用自己的亲戚,所谓不用三爷,即少爷、姑爷、舅爷。这就避免了许多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用乡,即录用本乡本土之人入号。这虽有排斥外省人才,保守封闭之嫌。但实际效用却是加深了乡人之间亲情上的维系。一方面,表示财东恩泽于乡里。另一方面,伙友的乡土观念和感恩思想也增强了店铺的凝聚力,所谓“同事贵同乡,同乡贵同心,苟同心,乃能事成。”此外,同乡间最为知根底。择优保荐,指录用人须有保证人推荐,被保荐者入号后倘有越轨行为,保证人负完全责任。这种择优用人制度,杜绝了人情干扰,优化了人员素质。破格提升,即一旦发现人才,就打破常例,破格提携,委以重任。仅此一条就为山西商人创造了许多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