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极盛是因为其腐败与贪婪,其衰也是因为其腐败与贪婪。腐败是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颗毒瘤,总有人参与,也总有人被连根拔起,当然,腐败滋生的原因多而复杂。其中不健康“官际关系”就是催生腐败的重要诱因,而且有的还是腐败行为本身的畸形产物。权力虽好,地位虽高,但失去监督的绝对权力、放纵权势的“天马行空”,总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被时代所抛弃。和珅的一生,不能不让我们引以为鉴,只有淡泊明志,才能用心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一节 和珅的官场文化自成一套
很多人将和珅聪明绝顶的为官术比作狐狸。中国有个成语叫“狐假虎威”。其实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狐狸在众多食肉动物中力气偏小,个子也矮小。在林中,没什么动物把狐狸放在眼睛里。而狐狸采用了一个办法获得了所有动物的尊敬,那就是与老虎做朋友。
与林中之王老虎交往,狐狸伴随老虎左右在丛林中四处行走,享尽了老虎拥有的威风。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大家知道了狐狸与老虎打交道,名气传出来,也对狐狸敬畏三分。
和珅深深知道,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做狼易招箭头,做羊易被吃掉,上上之选是做一只圆融通达的老狐狸。
狐狸能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支配下的社会丛林中生存,显然凭借的不是强健的体魄去压制,它能依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美色去诱惑。正是基于此,所以人们常常把“以色悦人进而得宠者”称为“狐狸精”。
人要想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不一定非得硬来,不树敌是重要的,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是更理智的。
和珅认为,逢迎上意的关键是洞察主子内心的秘密。一旦掌握了主子隐秘的内心世界,做任何事情都能考虑在主子发言之前,拍马屁也拍得恰到好处。办起事情来也往往事半功倍,这一招可以说叫“攻心计”。
在动物的世界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但弱者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很相似。今天的强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弱者;某一方面的强者,也可能是另一方面的弱者,风水轮流转,弱者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并且,人的世界里也有一种“生态平衡”,弱强之间相生相克。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不要去用鸡蛋碰石头,尽量避免以自己的弱去抵抗别人的强。和珅很懂得这一点,他在文采方面再博学也比不上纪晓岚,他知道自己最会玩的是心机,最擅长的是察言观色,作为实干家,他根据自己的特点全力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并且,约定俗成的道理对和珅来说不一定有作用。“伴君如伴虎”在他眼中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在他眼里更是大错特错。因为饿死的好马再怎么好,还是变成了死马,而只要活着,眼前就还有千里路。
在和珅眼里,很多人都是蠢人,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那些书生把意气当成志气,或用志气来包装意气,回头草又鲜又嫩,死撑着不肯回头去吃,何必!
因为吃过苦,生存都困难过,所以和珅知道,生存是重要的,当面子和生存发生冲突时,首先要考虑的也是生存不是面子。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是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此在面对非议时,如果只是求自己的生存,和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眼光,一心一意地吃,填饱自己的肚子吃肥自己,是当务之急。
因为和珅知道,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些人总有一天也会要有求于他。何况人们忙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谁把别人的事情天天放在心口温习?
在和珅眼里,谋事在人,事是人计划的,批评事也就是批评了人,为了避免得罪人,和珅一般不去评判某件事中的不当,必要说话的时候也是尽量少说话。并且将非说不可的可能得罪人的话尽量迂回讲,将话讲得如同废话,才不管别人是听还是不听,对他来说,难得糊涂。因为直言直语的批评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何必给自己招致无端的麻烦呢?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和珅尽量控制住这个源头。
使用对方无法理解的语言,故意装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让对方在沟通时产生挫败感,并且思维被扰乱,不知不觉中就处于了弱势地位。
因此,和珅在官场上,经常故意东扯西拉,使两人的意见、话题没有交集;有时候装傻充愣,故意误解别人的意思让对手会认为他不可理喻,于是放弃交手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的妥协是养精蓄锐的生存之道。
§§§第二节 和珅非同一般的官场权术
和珅从不把精力财力浪费在无益的争斗上,能让一步就让一步,这样往往换来更大的收益。当然,他的妥协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根本利益上。
和珅知道,用客客气气、谦卑有礼的低姿态,可以很轻易地瓦解对方内心深处潜在的防卫系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识时务”,主要是指了解客观环境的变化,给予适时和妥善的应对。要想做到“识时务”必须时时注意环境的变化,并力争比别人抢先一步。
和珅将世态炎凉摸得彻底,将人间百态看得透彻。大凡一般人在面临危机时除了考虑到本身能力之外,还经常会考虑到面子。对于和珅来说,他会删除对于自己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切,先抓住最主要的利益。比如生死关头当然是先争取生,面子是之后去重塑的事情。
对和珅来说: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
中国人的面子看的是最重要的,总是说可以吃闷亏但不能吃没哟面子的亏。为了面子,很多人会闹个你死我活,所以和珅很注意给别人面子。
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堡垒,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内心的安全最重要。
三国时杨修就是因为太聪明了,会揣摩曹操的心思才招来杀身之祸。因为杨修不时把他的聪明表现出来让曹操失去了安全感。
因此在和珅的人生哲学里,交友的最高境界不适知心,而是贴心!主动关怀对方的心和被动倾听对方心声的心,能让对方感到温暖而不是失去安全感的恐慌。
和珅知道,人的优缺点许多是与生俱来的,难以加以改变,优缺点的本质也很难加以改变,机遇更不是人所能掌握。但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应该可以做到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驾驭自己。而 机遇是影响一个人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的优缺点的关系。 人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变异,优点不再是优点,而缺点反而变成了优点。
虽然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但是在封建帝王面前,绝大多数人不敢表露出自己真实的情绪。对于和珅来说,更多人都不明白他温和笑着的心里究竟藏了些什么。因为他把喜怒哀乐都藏在了心中。
在和珅眼里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沟通重要秘诀,也是和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
在动物世界里,某种动物会是某种其他动物的天敌,有些动物看到天敌出现会赶快逃跑,有的则瘫在地上,只等天敌来收拾它。人的世界与动物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老狐狸才会说:了解你的天敌是谁,你又是谁的天敌,以己你的天敌的天敌是谁!
和珅与阿桂处理好关系,也是尽量避开敌人,而不是死撑硬上。这样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和珅手下之所以聚集那么多人,也是因为他深深明白,如果自己是别人的天敌,也不可持枪凌弱,知道自己对他有绝对的支配性就可以了,否则他躲得远远的,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老虎没有猎物吃饿肚子的。
和珅最擅长的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人看不出他真实的喜怒哀乐。
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冲动可能酿成大错,也给了别人很多把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对手分毫未损,自己却已遍体鳞伤。
老祖先有一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可说洞彻世事人情之箴言,是相当有智慧的。可是老狐狸却认为“不得不”充满了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了,最好应把这句话修改为“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都有在别人屋檐下的时候。对于和珅来说: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即使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压迫,也要善于低头。只有低头才能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进退自如,才不会撞到头。对于和珅来说,这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对于一种客观环境的理想认知。是一种狐狸生存哲学。
“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而将不利的环境转化为了相安无事的环境,这就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更是一种生存之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战争,人性社会就跟动物世界一样都是弱肉强食,因此一个人要有心理准备去面对那些不善的环境和恶意的力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保护网是让自己隔离伤害的一种方式,一定要有。而和珅的自我保护手段就是装聋作哑。
一问摇头三不知,没人会跟聋哑人争吵。因为斗了也是白斗。和珅知道:装聋作哑可避免成为别人的目标,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
甚至,沉默有时候比语言有力量多了。在沉默面前,几乎所有语言都会失去力量。当对方挑衅时,沉默会让对方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
对于和珅来说,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先赢后输,那么先前的赢便变得毫无价值;因此他从来不看重一时的利益,也从来犯不着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买单。不要太看重一时一地的胜利;如果能取胜,当然不必放弃,因为“胜利”可以强化信心及士气,只是如果这个胜利意义不大,跟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太大的关系,且又多花力气,那么完全可以放弃这场胜利。
人都有相似的性格缺陷,那就是打胜仗后便自以为是,有点本事就气势凌人,很容易在外界的引诱及雄心斗志之下以既有的战果再度投入战场。也很有可能带来数不清的后续麻烦。
当然,事物的结果都是有原因导成的。 人一生的“最后胜利”是由许多阶段性的“最后胜利”组成的,失败半生,到老了才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既没有什么意义,一般人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勾心斗角了。
当和珅还在咸安官学中饱受同学的侮辱的时候,他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因为有最后的胜利,那么此前遭遇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以前的包括屈辱、压迫等等难受的往事,都成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般的传奇故事。
§§§第三节 从和珅灭亡说新权术规则
一、张狂导致和珅倒台
和珅的一生,贵极一时,红极一时,又惨遭杀戮,半生心血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可见,成也在他的聪明一世,毁也在他的糊涂一时。和珅之贪,是人尽皆知的,到后面,他贪得越来张狂大胆,也加速了和府衰亡的脚步。
从和珅的灭亡来说新权术的规则。
首先,要低调。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事谋略。
低调即谦卑。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事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一般都比较得周围人的喜欢,人缘比较好。有本事而谦卑也不会给人带来压迫感,容易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中国历来推崇大智若愚,实乃养身之术:“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就是好像的意思,或者有或者无,朦朦胧胧让人看得稀里糊涂。别人看不清自己才安全,就像水里的鱼,如果是混水,往往人们不知道鱼究竟在哪里。因此“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一种很多人推崇的人生哲学,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并且,为人不要咄咄逼人。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人在世界上都不容易,人无完人,更多人只是为了简单的生存。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时机未成熟时,要善于修身壮大自己的能量: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人都要生活,谁也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善哉!”。所以,成就大业心有蓝图者,要以全局为重,有长远目光。分得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无舍就无得。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理想从来不是瞬间一蹴而就的事,更多的是要能默默积蓄力量,多多学习,善于学习,虚心学习。
在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懂得低调做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赞赏,是赢取对手的资助,低调的人往往路途上要少许多牵绊,能迅速强大,在默默里走向强势,枪打出头鸟,说高调的人容易吸引众人眼球,太优秀给人以压迫感因此引起众人的反感。
人的“大智若愚”更多时候是一种聪明人装糊涂的手段。在“愚”中等待时机,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为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将自己的过人之处掩盖起来,能使别人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因此在该出场的时候突然亮出一把好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大智若愚,不是一味地装愚蠢,心里什么也不懂。心中要有谱,要心知肚明有原则有策略。不然本来糊涂的人还装糊涂那就是真糊涂了。而本来糊涂的人装聪明往往也会成为一个笑话。
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事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会成功。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当然,不止是行为上要低调,要发自内心的低调,真诚的低调,最重要的还是在心态上要低调:
有失意的时候也有得意的时候,失意的时候不要放弃,得意的时候更不应该扯高气昂,而是应该保持平常心态。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细小的事,单调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