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那丁香如缕的感动
3034300000011

第11章 范冰冰:羽翼在妈妈的呵护中丰满

问了很多次。你好、你好,请讲话。对方都没有回应。也许,那个人不知从哪得到了她的电话号码,只想听听范冰冰的声音就满足了,而自己却没有勇气说话。

我们聊天的时候,还有一些陌生人举着本子和笔突然对冰冰说:给我签个名吧。这其中还包括这家咖啡厅的服务员,范冰冰全是来者不拒。范冰冰说:成名以后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很多人找我签名。我不能到菜市场去闲逛,因为会被人围观,但是这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承受的东西,我不觉得累赘。大家喜欢你,才会这样做,所以影迷找我签名,或者照相的时候,我会尽量满足。她说话的样子,显得特别成熟,这也许是年少成名带给她的另一种变化。学琴

每到周末,家长领着孩子前往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已经成了都市一景。可是,真正能够学有所成的孩子却微乎其微。范冰冰的母亲张传美女士就说:“我的最大体会是,学琴的孩子要想成功,想不半途而废,考验的并不是孩子的毅力,而是家长的毅力。因为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能否持之以恒全凭家长的耐心。”

冰冰小学一年级时,像许多家长一样,妈妈也为她报了一个家庭式授课的钢琴班。每星期,妈妈都要带着冰冰去老师家上课,通常是孩子在房间前面听课,几位家长便在后面陪读。如果哪个孩子贪玩没有好好练琴,就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有时候甚至连家长也被呵斥一番。有一回,小冰冰弹奏一支乐曲老是掌握不好节奏,老师非常生气,足足骂了她20多分钟,还让她伸出小手,用尺子打了好几下。小冰冰没有哭,任老师怎么说就是不抬头,只是默默地盯着地面。可是,坐在后面的妈妈却哭了。尽管她想控制住自己,可眼泪却一个劲儿地往下掉。她百感交集,看着自己的女儿挨打心里舍不得,但她又恨孩子不争气,不好好练琴,让自己在众人面前难堪;转念一想,又觉得女儿弹不好,老师也有责任。

有好几次,妈妈都想站起来,拉着孩子说我们不学了。可她又想,老师不也是为了孩子好,所谓严师出高徒啊。所以尽管妈妈打了好几次退堂鼓,但还是没有提出退学。有一阵子没有信心了,她就让丈夫带冰冰去上课。有时候,冰冰不想去了,妈妈就反复给她讲道理。偶尔有一两次,妈妈对冰冰说:孩子,你要不想上,咱们就不去了吧。没想到,小冰冰却说:不,我要坚持下去。

等到冰冰会弹几首曲子了,她的兴趣更大了。就这样,学琴之路坎坎坷坷地走了下来。20世纪80年代,一般职工的工资也就是四五十元左右,一堂钢琴课却要50块钱,一个星期一次课,三四年的工夫,父母的全部工资基本都为冰冰学琴交了学费。他们还想攒钱为冰冰买了一架7000多元的钢琴,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孩子,夫妻俩双双辞去了烟台港务局的固定工作,做起了服装生意。

冰冰8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弹奏许多曲目了,每当有人夸赞冰冰的时候,她爸爸就向妈妈邀功:怎么样,要不是我当年见识高,冰冰非让你给耽误了不可。妈妈也笑着说:你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要不是我整天风里雨里地送冰冰去上课,就凭你空口白牙地说,冰冰恐怕连钢琴有几个键都不知道呢!掺打

冰冰从小到大,都是怕妈妈不怕爸爸,因为妈妈永远在督促着她做这做那,生气了还会揍她一顿,而爸爸对她却老是采取“怀柔”的政策。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冰冰再努力,也有偷懒贪玩的时候。每天妈妈从外面回来,只要看到冰冰没坐到钢琴前练习,就会对冰冰发火,弄得冰冰的外公和小阿姨,都成了她的义务侦察兵。看到妈妈从外面回来了,他们就赶紧通知冰冰去练琴。

终于有一天,妈妈跨进屋门,听到的是一阵慌乱的琴声。妈妈虽然不会弹琴,但是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对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早已了然于心,听了冰冰的弹奏,比前一天还不如,就知道冰冰是刚刚坐到钢琴前的。

妈妈的无名火一下子就冲了上来,她抄起根衣服架子,一下子就抽了上去,打得冰冰纤细的胳膊上立马就出现了一条条的血印。事后外公问妈妈:你打完孩子后不后悔啊?妈妈确实后悔,可是自己整天忙碌操劳,就是想让孩子赶快成才,看到孩子欺骗自己,那份伤心和气恼真是抑制不住。

冰冰妈对笔者说:“有一次,我手里拿着棍子,已经举到半空了,却忽然后悔了。她爸爸站在一边一声不响。我一想,既然举起来了就得打啊。一棍子下去,打得还挺重的。冰冰没哭出声来,只是默默地流泪。棍子虽然打在冰冰身上,其实是打在我自己的心上。后来,我抱怨她爸不拦着我点儿,他却说,他也有点儿生气,还怕我本来就那么生气,他再上去一拉,我会打得更重。我和她爸把整个希望都寄托在冰冰身上,真的希望她有一天能做出点成绩。”

曾经有一回,某家杂志的记者问到范冰冰的童年生活,她想了很久也说不出什么好玩儿的故事。回头就对妈妈说,我小时候没怎么玩过吧?冰冰妈愧疚地对笔者说:“冰冰小时候我们陪她的时间特别少。我们做服装生意,周末和所有的节假日我们都比平常还忙。我们在家的时候就是训她、打她,当时好像一分钟都不想让她休息。其实现在想想,当时教育女儿的那种方式确实有点过分。不过后来冰冰说,幸亏我当初逼了她一下,即使现在特别忙,她也能够应付得了。”呵护

好像有漂亮女儿的父母都特别操心。回想在烟台上学的往事,冰冰说:“从小别人就夸我漂亮,十一二岁时,我已经长到1.64米了。当时,爸妈对我特别担心,因为在学校每天都有人跟踪、骚扰我。我其实比较老实,对他们从不搭理。开始时,爸爸骑车送我上下学,后来家里有了车,我爸就天天开车接送我。一般是早晨6点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离家,晚上9点钟再去学校接我,因为我们有晚自习。”冰冰现在觉得,并不是常有男生搭话,就意味着这个女孩子不好,很多时候是人家觉得你出众,才愿意跟你搭话。范冰冰后来又学了笛子,她一直是学生干部,还是学校乐团的团长兼指挥。她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骑一辆单车自己去上学,想在什么地方停停看看都可以。但是每天一出了学校大门,老爸的车就在那里等着,冰冰一看那辆车就头大,而同学们都很羡慕她。有一天父亲要出差,临走前他嘱咐妻子:“我出去这两天,你一定要打车接送冰冰上学。”妈妈满口答应,可她终于抗不住冰冰的软磨硬泡,答应让冰冰自己骑车去上学。

第一天,冰冰放学后按时回到了家,可是第二天,一直到晚上11点,冰冰还没回来,这下可把妈妈吓坏了。那是严冬时节,烟台的屋里屋外都挺冷的。妈妈一直在门口等着冰冰,终于在接近12点的时候,冰冰回来了。原来她下了晚自习兴冲冲地去骑车时,却发现车胎没气了。这时候,一个男孩走过来问:“你的车怎么了?我送你回家吧!”冰冰还暗自怀疑:“是不是他把我的车胎气给放了。”当时她特别不开心,但也没办法,只好任由那个男孩推着车,把她从学校送回家。可是一路上,冰冰和那个男孩聊得特别高兴,她听说了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新鲜事。那个男孩最后说:“明天我还送你吧。”冰冰还天真地问:“你真的没别的事做吗?”结果,第三天晚上,爸爸回来了,冰冰说:“当时,爸爸就在门口看着我俩,两只眼瞪得特别凶,好像我们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一样,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自己骑车上学的历程就这样被终结了,冰冰好不苦恼。

最近,范冰冰在北京买了房子,与父母住在一起。冰冰平时拍戏,都是在无锡、横店等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回北京的时间特别少。2000年一年,她只和父母见过三面。父母总希望冰冰能跟他们多待一些时候,但有时候冰冰也想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她说:“我真想再买一套房,独自在里面工作、看书、学习,还可以天马行空地做做白日梦。”可妈妈反对,妈妈觉得冰冰现在就有自己的房间,根本不需要再买一套房子。范冰冰现在虽然已是当红明星,可在母亲眼里她还是个小姑娘。冰冰说:“现在,他们对我放心一点了,但要他们对我完全放手肯定是不可能的。我晚上出去玩,一般11点就得回家了。他们并没有死要求,但是过了11点,他们即使不打电话,我也玩得不踏实。朋友们总说再玩儿一会儿吧,我就说再坐10分钟!可还是不踏实,最后只能算了,还是回家!因为一想到父母在担心,自己老有一种心理压力。”男友

一般的父母,都想孩子早一点有一个终身归宿,而范冰冰的母亲,却害怕女儿太快找男朋友。趁冰冰不在的时候,冰冰妈妈悄悄对记者说:“我觉得现在冰冰最惹我生气的就是个人问题。我们不想让她过早地谈男朋友,这对她的事业会有影响,因为她还小嘛。但是,她却交了不少所谓的普通朋友,我和她爸都挺担心,害怕普通朋友会变成那种朋友。冰冰说是因为人家都很有才,和他们交往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我就和她说,你能不能多找些女朋友,女的也有有才的嘛。”

谈到男朋友的问题,冰冰笑着说:“你也知道我妈的态度,我从小学到当演员,哪一步不是在我妈的严密控制之下。我不可能有机会啊。”我赶紧启发她:“你14岁离开烟台老家去上海谢晋恒通艺校求学,到17岁出演《还珠格格》,这期间妈妈不是没跟在你身边吗?你有没有遇到和你相依为命的朋友呢?”范冰冰想了想,说:“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那是在冰冰上叵通艺校半年后,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到杭州招生。这个消息像台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校园,她也很快有了“震感”。恒通艺校总共有60多个同学准备去参加中戏的考试,冰冰也是其中之一。她和同学搭伴来到了杭州应试,一路上虽然都是有说有笑的,可每个人的心里都很忐忑不安。中戏的竞争和想象中的一样惨烈,400多名考生经过一试。剩下了27个人。在这27个人中,他们学校的只有两人:范冰冰和李解。

李解原来是南京市舞蹈团的专业歌舞演员,后来辞职进了恒通艺校,是冰冰的师哥。毕业后,学校领导看中了他的专业舞蹈功底,让他留校做了形体老师。冰冰的形体课,正是由他教的,所以他还是冰冰的老师——虽然他们差不了几岁。

等待“二试”那几天,杭州城一直在下着雨。冰冰和李解把同学们一拨一拨地送上了回上海的火车,心里觉得特别不舒服。他们目送着同学的背影,也不知道该安慰同学些什么,只有陪着他们落泪。结果回到旅社冰冰才发现,钱包在火车站被人偷走了。她只好向李解借了几十块钱买东西吃。那时候,和李解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相依为命的感觉。“那一天,我们一下子从师生变成了朋友。”冰冰到现在还很感慨。

“二试”结果出来的时候,杭州的雨还没停。“一试”时,用了好几张大大的榜单,如今“二试”只用了一张纸。冰冰和李解远远地看到榜单前站了好多人,默默地在榜单上搜索。“那个场景就像一个长镜头,过了这么久仍然会在我的记忆中重现。当时我不敢去看结果,就让李解去看。李解慢慢地朝榜单走了过去,然后他忽然扭转身朝我这边跑。看他跑,我就已经知道结果了。…‘二试”过后,27个人中又刷去13个,只剩下七男七女,而冰冰和李解又双双通过了。

最后“三试”的内容是才华展示,李解跳了一段醉鼓,冰冰吹了一段长笛,两人发挥得都很好。考试结束的时候,中戏一位姓麻的老师还专门把他们叫到她的房间,对他们说:“我很喜欢你俩,你们一定要来参加文化课考试。,’冰冰心想,她看我俩老在一起,肯定把我们当成恋人了——其实,冰冰那时才16岁。

“后来呢,后来你们怎么样了?”我急迫地问范冰冰。她笑着说:“后来我们都没有上成中戏,我演了《还珠格格》,李解则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在电视剧《笑傲江湖》中成功地扮演了林平之。非常巧的是,我们现在签了同一家演艺公司,前不久还合作拍了一部电视剧《尘埃落定》,在剧中我们扮演一对夫妻。”

范冰冰现在虽然还没有男朋友,但是却愿意描绘一下她心目中男友的样子。她说:“其实每个阶段,我理想中男朋友的标准都不一样。小时候,我常常暗暗地想要一种轰轰烈烈的,需要去奋斗的爱情,希望找一个非常非常爱自己,自己也非常非常喜欢的男孩子,哪怕我喜欢他比他喜欢我更多一点也好。但是现在我慢慢长大了,耳闻目睹了身边朋友的很多事情,我的择偶标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再坚持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多么多么喜欢的人,说不定这个男孩子特别喜欢我,感觉会更好一点。不过,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我的想法又变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我决定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的时候,不会顾忌太多。关于男友的类型,我喜欢成熟、稳重、有型的男人。”

范冰冰最希望得到的情人节礼物是那人手捧着99朵百合花,陪她在总统套房中吃饭。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冰冰告诉我说,她前一段出了一本名叫《情人范冰冰》的书,如果读者想知道她更多的情况,到时候可以去书店买本书看看,为她捧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