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多个心眼多条路
3028900000031

第31章 舍车保帅,学会对别人狠一点(4)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默默无闻还是身世显赫,也无论他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年轻人还是年老人,无论是你面前钉鞋的师傅还是居委会管事的,或是大街上蹬三轮车的,都有一种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我们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因此,我们在各类广告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字眼“聪明的人都会使用……”、“鉴赏力高超的人士都会选择……”、“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就不要错过……”、“专门为那些被妇女羡慕、被男士欣赏的贵妇而准备的……”这些广告语都在不断地告诉你:购买了这项产品就会成为被人们瞩目的人物,使你感到心满意足。

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不可能成为令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一个村妇也不会因为使用了某个东西而成为贵妇,而且,购买某种产品的人也未见得都是聪明人。但是,这些广告却利用了人们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这种愿望而大赚其钱。

由此可见,只要满足了别人的这种愿望,使他们觉得自己重要,你就能很快地走向成功的大道。

满足别人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的确是百宝箱里的一件法宝。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愿望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算老几”、“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说的话分文不值”、“你不过是个普通人”等这样的话。之所以人们要如此对待他人,伤害他人想成为重要人物的想法,是因为大部分人看到别人,尤其是那些似乎无关轻重的“小人物”时,总是在想:他对我来说无所谓,他不能帮我什么,因此他并不重要。

俗话说,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也许那个人现在对你不重要,但也许某一天、某个特殊的时候就显得重要了。

事实上,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微不足道、地位多么低微卑贱、薪水少得多么可怜,他对你都很重要。道理很简单,就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愿望,使他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对你会加倍地友好。

有位公共汽车司机,是个脾气异常暴躁的大老粗,曾经几十次、几百次地甩下再有两秒钟就可以赶上的乘客,所以口碑极差。

但是,他却对一位跟他无亲无故的乘客特别关照,不管多晚,这位司机一定会等他上车。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位乘客想办法使司机觉得他自己很重要。那位乘客每天早上上车都会跟司机打个招呼:“早上好!”有时他会坐在司机旁边,跟他说些无关痛痒却很中听的话语,例如:你开车的责任很重呢!你开车的技术很好!你每天都在拥挤不堪的马路上开车,真有耐心!真了不起!于是,就将这位司机捧得飘飘欲仙,这位司机想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那位说他好话的乘客自然就另眼对待了。

如果你能像那位乘客一样善待每一个人,能够满足他们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在你的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如果是个销售商,顾客会向你买更多的东西;你如果是个老板,你的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你如果是个员工,老板也会更多地关照你。

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身边的成功人士,你就会发现,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都会善待跟他有关的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尊敬他、看重他,因而大大增加他们对他的贡献。因为他把那些人看得很高,满足了那些人的心理需求,因此他就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所以,有心眼的人往往知道,你若想要成功,就要让心胸宽广起来,善良友好地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心眼的人懂得为自己的日后积累福报。

2.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

任何决心有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这些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了自制等。

人从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学着和别人相处。在这茫茫的人海中,如果我们不想孤立,那么就要懂得与人相处的心眼。不是要求你喜欢所有的人,但你应该学会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互相留台阶、互相给面子。

为人做事难免与人有口舌之争,然而有“心眼”的人,懂得和气生财,做事的时候总是以和为贵,尽量避免争论,赢得别人的好感,那么在人海中,这些人就不会孤立。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和信念的时候,我们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情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因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遭遇太多的争论,造成太多心与心的嫌隙。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争论中,我们竭尽全力地卫护那些并不全面、并不成熟的观点。对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足称道的异己意见,我们给予太“隆重”的对待。

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唇枪舌剑过后,我们得到的仅是“心乱”,失去的却是“亲密无间”,此外,我们还能得到些什么?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那是嫌隙与隔膜。“感谢”上帝,我们因此又多了一个“敌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我们那“锐不可当”的口才。

卡耐基极为悲观地说: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你还是输了。在争论中,并不产生胜者,所有不愿敌对的人在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她)愿意与否。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或者,即使你感到自己有错误,却也绝不会在对手跟前俯首认输。在这里,心服与口服没法达到应有的统一,人的固执性将双方越拉越远,到争论结束,双方的立场已不再是开始时的并列,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造成了双方可怕的对立。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方式能在争论中获胜,就是避免争论。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你在争论中可能有理,但要想改变别人的主意,你就错得太徒劳了。从人称自己是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其个性似乎就已犯上了同样的毛病,一种自我优越感、自我权威感在内心、在头脑、在全身滋长着,并借着社会心理的奥妙遗传,一代代地继承了下来。当“能够承认自己错误”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可供称赞的美德时,那一种“优越”与“权威”便在社会上取得了其普遍的地位,并因而在体内确立了其支配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廉颇的负荆请罪、李世民的善于纳谏千古传颂。“认错”这一简单的行为,在如今人们的心中有着何其沉重的分量!我们难道能说这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推翻内心中的“自我权威”,并进而消灭多余的“自我优越”造成的吗?我们心中有那么一种毁灭的冲动,却冲不破那一层古怪的心理障碍。

在热闹的争论中,我们日益变得孤立。当所有人都不对我们表示好感时,我们终于体会到“人多时候最寂寞”的悲凄境地。佛祖释迦牟尼来到我们的面前,在一片祥和中,告诫我们:“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疾辩绝不可能消弭误会。所以,我们不再固执,我们准备抛弃争论,重头做起。

但我们却犹豫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内似乎永不休止地辩论,让我们再一次怀疑自己作出的决定是否正确。“佛祖”永远不会了解辩论对人类的重要性,因为他生活在另外一个纯“爱”的世界。而作为世人,我们无法熟视无睹。我们在迷惑中,习惯性地准备重新拾起争论的大棒。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思考,并进而发现把自己与联合国相提并论时,我们便不禁哑然失笑。个体与集团有很大的差别,莽撞的类比,往往是荒谬而毫无意义的。我们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却一再顾虑联合国这一庞大的特殊组织,无疑是毫无道理的。

所以,让我们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来,听一听林肯是如何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的:

“任何决心有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这些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了自制等。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务上让步多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步少一点。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

是的,我们承担不起后果,“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所以我们宁愿在一定基础上作出让步,以避免争论。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已下定决心尽量避免争论。然而,麻烦的是,我们并不太明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一旦有误,就有可能招致“自我优越”与“自我权威”的反攻倒算。

所以,我们要学会“承认自己也许会错”。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门徒:“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们试着用这么一种句式:“唔,是这样的!我也有一种想法不过也许不对,我常常出错,不过希望我被原谅,啊,依我看,这是……”结果,我们在任何场合下都畅行无阻,因为没有人会反对“你也许不对”的看法。

所以,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我们便已备下了灭火剂。但这也许并不够,因为灭火剂也会有“没招”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小心翼翼地试图指出对方显然是错的时候,不得不讲究一个适当的方式。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以若无实有的方式开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是他忘记的。”因为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指责别人——眼神、语调、手势、话语,只要你告诉他他错了,他就绝不会对你善罢干休。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他绝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他只想反击,人类的好斗性此刻暴露无遗。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黑格尔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在日常的琐事中,支配人们行为的往往不是理智,而是感情。所以我们开始尊重对方的意见,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他错了。

我们似乎已完全避免了争论。事实上,从一方面来看,确实是做到了。我们千言万语地要求人们推翻心中的“自我优越”与“自我权威”,而自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在后来的行动中,我们一直假定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我们一直以一种“正确者”的高姿态在谈论“其实我们也可能有错”的争论。

因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先承认自己是错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永远是“正确者”。我们也有“错误”的时候。苏格拉底的谦虚,使得我们任何一人都不敢妄自称大。

事实上,在前面我们已深深领教了“死要面子”的苦果,所以,此时,我们不再面临任何的障碍,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用来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3.以德报怨解旧嫌

面对脾气暴躁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然而,

不要误会,并不是采取什么事都“忍耐”的策略。

都说君子以德报怨,小人以怨报德。但现代社会不比过去,有时候一味地退步、忍让,不仅仅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让别人把自己当成软柿子来捏,所以遇到小人的时候一定要奋力反击。不过在大前提下,与人相处的时候,应该多个心眼,不要逞一时之气,伤了和气,得不偿失。

历史上有许多人,从才能以及德行来讲,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夸赞的,可是一旦有了私怨以后却不能原谅别人,甚至有的人因为个人意气用事,为了实现泄愤的目的,竟然不惜以卑鄙手段来诬陷甚至杀害同僚,结果他们自己也落得个“害贤”的骂名,遭到了人们的责骂而遗臭万年。

明代的夏元吉,当涉及个人的恩怨时从来都不计较,而且还常常以德报怨。这种宽容待人的度量,令当时的人们皆生敬佩之心,一些排挤甚至攻击他的人也觉得很后悔,为他的高尚品格所感动。

夏元吉由于勤奋好学被乡推荐人了太学。许多书生讥笑他,而他却仍然正襟危坐,正好赶上朱元璋来到太学视察,看到了十分欣赏,立刻提拔夏元吉任户部主事。

永乐年间,夏元吉又升任户部尚书,到了宣德年间病死时为止,夏元吉一共管理财政工作长达27年。由于夏元吉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善于团结同僚做好财政工作,因此政绩很好。

一次,浙江西部闹水灾,朝廷派了官员去治理却没有任何起色,明成祖后命夏元吉前去治水。

夏元吉亲率十多万人日夜苦战,他身穿布衣徒步行走于工地之间,不畏酷暑,还说:“民劳,吾何忍舒适。”

后来,水患终于被制伏了,从此农业生产获得了保障。

夏元吉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还降低赋役,严整盐法,派人清理仓场,大力支持屯种。在他任职期间,国家财政比较宽裕,从来都没有因为财政问题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夏元吉做事不仅能够照顾到大局,而且还能够替同僚着想。北京的紫禁城建成了,谁知一年以后,熊熊的大火将三殿尽数烧毁。明成祖以殿灾为名下诏广求直言,众大臣都说建都北京不方便治理国家。明成祖大怒,杀了主事的肖仪,说:“迁都前,与大臣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

接着,言官弹劾官员们,明成祖命言官和其他官员们全都跪在门外辩议。官员们都谩骂言官,唯有夏元吉向明成祖启奏说:“言官应诏直言无罪。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

结果,明成祖的怒意得以缓解,对言官以及所有反对迁都北京的人全都赦免。有些官员责备夏元吉违背了初议,夏元吉回答说:“吾等历事久,说错了,帝可能原谅。如果言官得罪,会影响不好,人们将不敢说话了。”

众官员听了以后,深深佩服他的为人。

夏元吉为人很有雅量,同僚有了好的建议全都采纳;如果同僚犯了小过错,他也竭力加以掩护,有时还替部下受过。甚至被同僚诬陷了,事后也不会进行报复。

吕震尝曾经攻击过夏元吉,后来吕震尝替子求官,夏元吉没有因为他攻击自己而回绝,反而以吕震尝“靖难”的时候有守城之功,替吕震尝奏请。

平江伯陈碹曾经和夏元吉有过一些小误会,很讨厌他,但是夏元吉却并不怨恨陈碹,而且还常常称赞陈碹的才能。

有人向他请教:“度量可学吗?”

夏元吉笑答:“我幼时,有人犯我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了就没有什么事不可忍了。”

事实就是这样,能忍人之不能忍,就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之事。如果你遇到一位性格暴躁的同事,常常由于一点小事就唠叨甚至咒骂不停,尽管在事情过后你不会把这个事放在心里,可是事前的过激反应,却令你怏快不快。